处方 : 人参1钱,白术3钱,茯苓3钱,附子2分,神曲1钱,麦芽1钱,白芥子3钱。
功能主治 : 寒气入胃,结成寒痰,日日呕吐。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辨证录》卷九
茯苓入药 历史 悠久,早在《诗经》已有记载。《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记述其功用谓“主胸胁气逆,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谓其“止消渴,好唾,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府,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唐·《药性论》曰“开胃,止呃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日华子本草》则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的记载。宋·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提出“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缺也”的观点。金·张元素于《医学启源》论其能“除湿益燥,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小便不通,溺黄或赤而不利”。元·王好古《汤液本草》总结本品“虽利小便而不走气”的特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明确提出“治心悸必用茯神”。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认为“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
【性能】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一、水肿证
本品味甘、淡,入脾肾,甘能补脾,淡能渗泄,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补而不峻,利而不峻,利水而不伤正,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属寒热虚实之各种水肿。用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症见头痛发热,烦渴饮水,小便不利者,以之与猪苓、泽泻、桂枝、白术同用,如《伤寒论》五苓散;用治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证,可与郁李仁、白术等同用,如《不知医必要》茯苓汤、《世医得效方》郁李仁散;用治脾阳不运之水肿,常与白术、黄芪等补气健脾之品,如《金匮要略》茯苓戎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又如《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健脾渗湿汤;若身肿腰以下为甚,脘闷腹胀者,以之与白术、附子、厚朴等同用,如《济生方》实脾饮。
用治脾虚湿盛之水肿,以之与白术、苍术、厚朴等同用,如《名医妙方精华千首》加减胃苓汤;若兼中寒者,以之与党参、山药、干姜等同用,如《名医妙方精华千首》健脾温运汤;用治脾肾阳虚之水肿,小便不利证,常与附子、干姜、白术等同用,如《伤寒论》真武汤,本品既能增强白术健脾利水之功,又助附子以温阳化气利水;用治阴虚小便不利,水肿证,以之与猪苓、泽泻、阿胶同用,本品配与阿胶有利水不伤阴,滋阴不敛邪之功,如《伤寒论》猪苓汤;用于治皮水、四肢肿,以之与防己、黄芪、桂枝同用,如《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本品助防己、黄芪、桂枝以祛四肢肌肤之水湿。
二、淋浊证
本品性平,但赤茯苓性质偏寒,长于渗利湿热而通淋,用于湿热淋浊,用之较宜,可配与栀子、灯心草、冬葵子等利尿通淋之品同用,以加强其清热利湿之功,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淋散;又治小便欲出不出,痛不可忍者,以之与冬葵子、石韦、泽泻、白术同用,如《世医得效方》葵子汤;用治膏淋,以之与萆薢、石韦、黄柏等同用,以清利湿热,分清别浊,如《医学心悟》萆薢饮。
用治血淋,可配伍车前草、小蓟、栀子等同用,以奏利尿通淋,止血之效,如《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茅苓汤;用治劳淋属肾阴虚者,以之与菟丝子、山药、莲肉、枸杞子同用,如《沈氏尊生书》菟丝子丸;属肾阳虚衰者,以之与泽泻、附子、桂枝等同用,如《金匮要略》肾气丸;用治气淋,以之与猪苓、白术、乌药等同用,以共奏通利膀胱,调理气机之功,如《名医妙方精华千首》五苓加味汤。
三、痰证、饮证
前人认为:“痰饮必用茯苓”,《世补斋医书》谓“茯苓一味,为治痰之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医宗必读·痰饮》谓“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淤于生痰。”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本品既健脾又渗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故本品宜用于痰证及饮证。
1.痰证
本品利水渗湿,健脾补中,药性平和,常与半夏、橘皮、甘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尤宜于湿痰,以助半夏、橘皮燥湿化痰;若配伍清肺化痰药,以之与桑白皮、贝母、瓜蒌仁等同用,可用治热痰,如《医学统旨》清金化痰汤;用治寒痰,可与半夏、天南星、细辛等同用。
2.饮证
本品既利湿浊,化痰涎,又能宁心安神,尤宜于水饮停于胸胁,症见胸胁胀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等,常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若治水饮停于胃,症见呕吐,眩晕、心悸者,以之与半夏、生姜同用,如《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若治痰饮停于下焦,症见脐下悸,吐涎沫而头眩者,如《金匮要略》五苓散;若治心胸中有停饮宿水,以之与人参、白术、枳实、橘皮、生姜等同用,如《外台秘要》茯苓饮;用治寒饮咳喘兼脾虚湿停,以之与五味子、干姜、细辛等同用,共奏温脾化饮、止咳平喘之功,如《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若治痰饮,常以本品与五味子、干姜、细辛同用,如《金匮要略》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等。
四、泄泻证
本品既能健脾补中,又能渗利水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若脾虚或有湿,脾运化功能失常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而致泻,常用本品与人参、白术同用以治脾胃虚弱之便溏、泄泻,乃取本品既能增强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之功,又合白术以燥湿止泻之功,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世医得效方》六君子汤(人参、白茯苓、白术、甘草、肉豆蔻、诃子)及参连丸,又如《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温阳扶脾汤;用治脾肾虚之久泻,以之与党参、炒白术、煨肉豆蔻同用,如温肾健脾止泻方、温肾扶脾汤;用治脾虚湿盛泄泻,本品与人参、白扁豆、薏苡仁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
若治肠胃虚受湿之肠鸣泄泻,多与附子、白术同用,如《世医得效方》白术附子汤;若与猪苓、泽泻、白术同用,如《明医指掌》四苓散;以之与白术同用,如《素问·玄机原病式》茯苓汤,均取本品配白术以补脾燥湿而止泻;用治湿盛泄泻,常与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增强其利湿止泻之功,如《丹溪心法》胃苓汤、《世医得效方》通苓散;若用治寒湿泄泻,以之与苍术、厚朴、白术等同用,以奏温中焦,祛寒湿止泻之功,如《证治准绳》胃苓汤;若治湿热泄泻,可用赤茯苓配伍葛根、黄连等同用,以清利湿热止泻;用治伤食夹湿泄泻,以之与焦山楂、车前子、葛根同用,如《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调中止泻汤。
五、脾虚证
本品功能健脾补中,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纳呆、倦怠无力等,常与人参、白术、甘草等补气健脾之品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世医得效方》千金养脾丸。
六、心悸、失眠、健忘证
本品味甘能补,入心脾,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味淡能渗湿,水湿不能上凌于心,故可用于多种原因所致之心悸、失眠、健忘等证,而以茯神疗效为佳。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常与人参、当归、酸枣仁等同用,如《济生方》归脾汤、《世医得效方》益荣汤,均用本品合人参、当归、酸枣仁以补心脾,益心血安神;用治水气凌心所致心悸眩晕,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以之与桂枝、甘草、生姜同用,如《伤寒论》苓桂术甘汤及茯苓甘草汤,均用茯苓配桂枝以温阳利水,宁心安神;
若脐下悸,欲作奔豚,宜重用本品,与桂枝、甘草、大枣同用,如《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用本品合大枣、甘草以培土制水;用治痰饮蓄于心胃之怔忡不已,以之与半夏、橘皮、沉香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茯苓饮子;若治虚证之停饮怔忡,以之与干姜、白术、半夏等同用,如姜术汤;若治心神不安,恍惚健忘及心悸者,则以沉香佐茯神研末为丸,人参汤送服,如《百一选方》朱雀丸;用治情志怫郁所致之不眠、心悸,常与茯神、香附同用,如《沈氏尊生书》交感丹;用治惊悸证,以本品配相应药物,可选用《世医得效方》十味温胆汤(半夏、白茯苓、酸枣仁等)、远志丸(远志、茯神、人参等)、加味四七汤(半夏、茯苓、厚朴、远志等)等。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妇女带下病,如《得配本草》谓“茯苓配黄蜡治浊遗带下。”若治湿毒或湿热所致的带下,可与黄柏、车前子、泽泻等同用,如《世补斋不谢方》之止带方;若带下属脾虚者,可配人参、白术、山药等,以健脾去湿止带;若属脾肾虚者,可与附子、肉桂、山药等同用,以温肾培元,健脾去湿止带。
【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
茯苓四逆汤系东汉张仲景所创,原方由茯苓四两,人参一两,生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组成。仲景原文论述该方仅第69条云:“发 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而对其方解却历代争论颇多,给今人学习和应用该方带来许多不便。
笔者认为方中茯苓利水渗湿,人参救阴补 津,附子、干姜回阳,共成回阳补阴、利水伐邪之功。
方中生附子、干姜、炙甘草及其剂量即四逆汤原方,附子生用回阳救逆,干姜温中散寒,炙甘草既益气补中,又可缓解附子的毒性,这是历代医家所共同认识的。
对方中之人参、茯苓二味,历代却有很多争论。
成无己云:“茯苓人参以养阴”;
柯韵伯认为“茯苓以滋阴”;
程郊倩云:“茯苓清热除烦”
尤在径曰:“茯苓人 参甘草之甘所以养正”;
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语释》认为茯苓“安神烦除”;
四版高等教材《伤寒论选读》认为“茯苓用量较大,在于养心宁神”。
只有《医宗金 鉴》认为“四逆汤壮阳胜阴,更加茯苓抑阴邪”,
又说茯苓“伐水邪”最为正确,
此说得到日人丹波元坚和近人陆渊雷的赞同。
王占玺先生认为该方茯苓“淡渗利 水”,非常正确。愿加佐证如次。
笔者对《伤寒论》用茯苓的规律进行了统计,
含茯苓的方剂共11首,条文20条。
11首方分别是
茯苓四逆汤、
苓桂草枣汤、
苓桂术甘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 汤、
真武汤.
附子汤、
茯苓甘草汤、
五苓散、
猪苓汤、
麻黄升麻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20条条文中见“小便不利”症者6条5方;分别是:
第28条表邪未解, 水气内停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第316条脾胃阳虚水气不化用真武汤,
第110条少阳不解,邪热内陷,热盛伤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第226条阴虚有热 水气不利用猪苓汤,
第71条蓄水证、第161条蓄水证致心下痞用五苓散。
见“悸”证者3方;即第65条心阳虚水停下焦的苓桂草枣汤证“脐下悸”,第84条 阳虚水泛真武汤证“心下悸”,第355条水停心下的茯苓甘草汤证“心下悸”。见“眩”者2方:即第84条真武汤证,第67条脾虚水停之等桂术甘汤证。再观 《伤寒论》方加减法第40条小青龙汤下“若小便不利……加茯苓”,第96条小柴胡汤下“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385条理中丸方下“悸者加茯苓二 两”,318条四逆散方下“小便不利者加茯苓”,第316条真武汤下“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这些条文中的小便不利非属津源不足而是水邪内阻、膀胱气化不利 所致。“悸”是水邪内阻、水气上逆所致。“眩”是水邪蒙蔽清阳所致,附子汤主寒湿痹阻之身痛,以茯苓利湿,麻黄升麻汤唾脓血泄利证以茯苓渗湿以达止泻。惟 柴胡加龙牡汤治误下后烦惊谵语,但也有小便不利一症,已见前述。且已用龙骨牡蛎重镇宁神,而非茯苓之宁神。
再看《金匮》用茯苓的规律,除与《伤寒论》重复的方剂外有23个方含茯苓,惟酸枣仁汤之茯苓可解为宁心安神,却已用枣仁为主药,其余双方均与水、湿、痰、饮有关。
考历代本草对茯苓的记载,总括其功效有三,即利水(或者渗湿、除湿)、健脾、宁心。笔者以为茯苓的健脾作用是以渗湿为基础的,而白术之利湿却以健脾为基 础,此二药之别也。茯苓的宁心作用也是以渗利为基础的,水气上凌之心神不宁最宜茯苓,然欲单纯宁心安神宜枣仁、远志、牡蛎、龙骨更优。可见健脾、宁心非茯 苓的直接作用和主要作用。而言茯苓益阴养阴者,更非茯苓直接功效。丹波元坚氏指出:“余谓渗利之品恐无其功”。
茯苓四逆汤证原文指出:“病仍不解,烦燥”。历代医家认为已经汗下伤阳伤阴而认为烦躁乃阴阳两虚,从而推断茯苓四逆汤纯属阴阳两救之剂。其实,对仲景条文 的理解,除弄通文义,更应于文外求其深义,而主要方法是以方测证,不能将茯苓四逆汤仅用于烦躁,更不能一见烦躁便投该方。那么我们何不以方测证而不拘于汗 下之词,认为茯苓四逆汤证是阴阳两虚,抑或湿邪内阻?就如通过对苓桂草枣汤的分析知其“脐下悸、欲作奔豚”,是水寒之气上冲而非肝气上冲。
再观方中之人参。笔者认为,《伤寒论》之参皆系生品,取其养阴益津之功。观仲景用人参规律,第26, 173条白虎加人参汤证“大烦渴不解”,“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是白虎汤证所不具,此因阴液大伤故加人参于白虎汤中。384条四逆加人参汤 主“利止亡血”(血属阴液、汗血同源);62条发汗后营阴受损,筋脉失养“身疼痛、脉沉迟”,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之新加汤;317条通脉 四逆汤下“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是阴血大虚,脉道不充,故加人参。
《本经》谓人参“味甘微寒”,《唐本草》、《千金翼方》却谓“味甘微寒微温”,同一药之药性兼有寒温?读《本草备要》可知人参“生,甘苦微凉;熟,甘 温”。可见经过特定的炮制后人参由性微寒变成微温,而这种所谓的“熟”人参始于宋朝,汉时未知这种炮制。《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要本草》有“柴桑火烧令烟 绝,用盏子合研为末”,《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始有“微炒”。故汉时人参皆用生品,性微寒。大凡养阴之品性多寒凉,补气之品性多偏温,故人参生用重在养阴, “熟”用重在补气。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汉时党参、人参未分,清《本草从新》始得从识。
从上述可见,《伤寒论》中茯苓四逆汤中之茯苓仍取渗湿利水之功,人参系生用,功能救阴补津。方中茯苓得附子壮阳利水;附子得人参阴阳两救,刚柔相济;人参、甘草之甘,缓生附子药性之烈。配伍填密,共成回阳、救阴、利水三顾之剂。
或言茯苓四逆汤何以与真武汤、附子汤、苓桂术甘汤、苓桂草枣汤区别呢?真武汤也含附子和茯苓,但其附子炮用,姜生用,方中有白芍,功能温阳化气行水,主水 饮内阻、阳虚,病属渐成者;而茯苓四逆汤附子生用,更配干姜,取回阳救逆,且用人参,故阴阳两救兼除水湿,力宏效捷,此其别也。附子汤也用炮附,取其温通 经络扶助阳气,以除湿止痛,方中人参、白芍养营血以通血痹,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之证。而苓桂术甘汤无姜附回阳,取桂枝通阳,主心 肾阳气未虚,仅水停脾虚之证。茯桂草枣汤则心肾不交,水停下焦,欲作奔豚,故以桂枝温通心阳,茯苓利水渗湿,此皆其别也。
(作者:程志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60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加味参术苓桂汤
下一篇: 加味参术附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