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人参5钱,茯苓5钱,麦冬5钱,山药5钱,白术1两,破故纸1钱,苏子1钱,肉桂1钱。
功能主治 : 胃气上逆,咳逆倚息短气,其形如肿,吐痰不已,胸膈饱闷。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辨证录》卷九
茯苓四逆汤系东汉张仲景所创,原方由茯苓四两,人参一两,生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组成。仲景原文论述该方仅第69条云:“发 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而对其方解却历代争论颇多,给今人学习和应用该方带来许多不便。
笔者认为方中茯苓利水渗湿,人参救阴补 津,附子、干姜回阳,共成回阳补阴、利水伐邪之功。
方中生附子、干姜、炙甘草及其剂量即四逆汤原方,附子生用回阳救逆,干姜温中散寒,炙甘草既益气补中,又可缓解附子的毒性,这是历代医家所共同认识的。
对方中之人参、茯苓二味,历代却有很多争论。
成无己云:“茯苓人参以养阴”;
柯韵伯认为“茯苓以滋阴”;
程郊倩云:“茯苓清热除烦”
尤在径曰:“茯苓人 参甘草之甘所以养正”;
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语释》认为茯苓“安神烦除”;
四版高等教材《伤寒论选读》认为“茯苓用量较大,在于养心宁神”。
只有《医宗金 鉴》认为“四逆汤壮阳胜阴,更加茯苓抑阴邪”,
又说茯苓“伐水邪”最为正确,
此说得到日人丹波元坚和近人陆渊雷的赞同。
王占玺先生认为该方茯苓“淡渗利 水”,非常正确。愿加佐证如次。
笔者对《伤寒论》用茯苓的规律进行了统计,
含茯苓的方剂共11首,条文20条。
11首方分别是
茯苓四逆汤、
苓桂草枣汤、
苓桂术甘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 汤、
真武汤.
附子汤、
茯苓甘草汤、
五苓散、
猪苓汤、
麻黄升麻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20条条文中见“小便不利”症者6条5方;分别是:
第28条表邪未解, 水气内停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第316条脾胃阳虚水气不化用真武汤,
第110条少阳不解,邪热内陷,热盛伤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第226条阴虚有热 水气不利用猪苓汤,
第71条蓄水证、第161条蓄水证致心下痞用五苓散。
见“悸”证者3方;即第65条心阳虚水停下焦的苓桂草枣汤证“脐下悸”,第84条 阳虚水泛真武汤证“心下悸”,第355条水停心下的茯苓甘草汤证“心下悸”。见“眩”者2方:即第84条真武汤证,第67条脾虚水停之等桂术甘汤证。再观 《伤寒论》方加减法第40条小青龙汤下“若小便不利……加茯苓”,第96条小柴胡汤下“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385条理中丸方下“悸者加茯苓二 两”,318条四逆散方下“小便不利者加茯苓”,第316条真武汤下“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这些条文中的小便不利非属津源不足而是水邪内阻、膀胱气化不利 所致。“悸”是水邪内阻、水气上逆所致。“眩”是水邪蒙蔽清阳所致,附子汤主寒湿痹阻之身痛,以茯苓利湿,麻黄升麻汤唾脓血泄利证以茯苓渗湿以达止泻。惟 柴胡加龙牡汤治误下后烦惊谵语,但也有小便不利一症,已见前述。且已用龙骨牡蛎重镇宁神,而非茯苓之宁神。
再看《金匮》用茯苓的规律,除与《伤寒论》重复的方剂外有23个方含茯苓,惟酸枣仁汤之茯苓可解为宁心安神,却已用枣仁为主药,其余双方均与水、湿、痰、饮有关。
考历代本草对茯苓的记载,总括其功效有三,即利水(或者渗湿、除湿)、健脾、宁心。笔者以为茯苓的健脾作用是以渗湿为基础的,而白术之利湿却以健脾为基 础,此二药之别也。茯苓的宁心作用也是以渗利为基础的,水气上凌之心神不宁最宜茯苓,然欲单纯宁心安神宜枣仁、远志、牡蛎、龙骨更优。可见健脾、宁心非茯 苓的直接作用和主要作用。而言茯苓益阴养阴者,更非茯苓直接功效。丹波元坚氏指出:“余谓渗利之品恐无其功”。
茯苓四逆汤证原文指出:“病仍不解,烦燥”。历代医家认为已经汗下伤阳伤阴而认为烦躁乃阴阳两虚,从而推断茯苓四逆汤纯属阴阳两救之剂。其实,对仲景条文 的理解,除弄通文义,更应于文外求其深义,而主要方法是以方测证,不能将茯苓四逆汤仅用于烦躁,更不能一见烦躁便投该方。那么我们何不以方测证而不拘于汗 下之词,认为茯苓四逆汤证是阴阳两虚,抑或湿邪内阻?就如通过对苓桂草枣汤的分析知其“脐下悸、欲作奔豚”,是水寒之气上冲而非肝气上冲。
再观方中之人参。笔者认为,《伤寒论》之参皆系生品,取其养阴益津之功。观仲景用人参规律,第26, 173条白虎加人参汤证“大烦渴不解”,“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是白虎汤证所不具,此因阴液大伤故加人参于白虎汤中。384条四逆加人参汤 主“利止亡血”(血属阴液、汗血同源);62条发汗后营阴受损,筋脉失养“身疼痛、脉沉迟”,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之新加汤;317条通脉 四逆汤下“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是阴血大虚,脉道不充,故加人参。
《本经》谓人参“味甘微寒”,《唐本草》、《千金翼方》却谓“味甘微寒微温”,同一药之药性兼有寒温?读《本草备要》可知人参“生,甘苦微凉;熟,甘 温”。可见经过特定的炮制后人参由性微寒变成微温,而这种所谓的“熟”人参始于宋朝,汉时未知这种炮制。《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要本草》有“柴桑火烧令烟 绝,用盏子合研为末”,《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始有“微炒”。故汉时人参皆用生品,性微寒。大凡养阴之品性多寒凉,补气之品性多偏温,故人参生用重在养阴, “熟”用重在补气。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汉时党参、人参未分,清《本草从新》始得从识。
从上述可见,《伤寒论》中茯苓四逆汤中之茯苓仍取渗湿利水之功,人参系生用,功能救阴补津。方中茯苓得附子壮阳利水;附子得人参阴阳两救,刚柔相济;人参、甘草之甘,缓生附子药性之烈。配伍填密,共成回阳、救阴、利水三顾之剂。
或言茯苓四逆汤何以与真武汤、附子汤、苓桂术甘汤、苓桂草枣汤区别呢?真武汤也含附子和茯苓,但其附子炮用,姜生用,方中有白芍,功能温阳化气行水,主水 饮内阻、阳虚,病属渐成者;而茯苓四逆汤附子生用,更配干姜,取回阳救逆,且用人参,故阴阳两救兼除水湿,力宏效捷,此其别也。附子汤也用炮附,取其温通 经络扶助阳气,以除湿止痛,方中人参、白芍养营血以通血痹,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之证。而苓桂术甘汤无姜附回阳,取桂枝通阳,主心 肾阳气未虚,仅水停脾虚之证。茯桂草枣汤则心肾不交,水停下焦,欲作奔豚,故以桂枝温通心阳,茯苓利水渗湿,此皆其别也。
(作者:程志文)
您好!
此方是八珍汤合苓桂术甘汤化裁加味而成。
其中不用茯苓,未知其故,恐脾湿不明显之故。
其中黄芪之量达50克、党参30克、白术20克,看来是重在补气健脾。
而丹参、当归、川芎之用量亦大,知其在于活血。
配郁金、乳香、没药理气止痛,首乌补肾,此方可用于妇科调经、外科生肌敛疮定痛等病证。
只是其用量有些大了,要视病家体质状态定夺。我的建议是如果是一般身材、病情不重,则减半量服用会比较合适,当然最好是将病情发上来,否则不能最终肯定。
I导读: 参苓白术散为千古名方,本方为脾虚之证而设,可广泛应用于证属脾虚不运、脾虚内湿、脾虚正衰的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疾患。
名称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
方剂组成
人参(去芦)、白术、白茯苓、甘草(炒)、山药各2斤,莲子肉、桔梗(炒至深黄色)、薏苡仁、缩砂仁各1斤,白扁豆1.5斤(姜汁浸去皮微炒),为细末,或制成小丸。
源流发展
本方出于《和剂局方》(公元1151年),实为益气汤的加味方。两方都是该书的著名方剂。原方属调理脾胃、益气安胎之剂,后人有所发展,加减衍化成多种方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如《医方集解》以本方加陈皮治脾胃虚弱兼气滞或痰多之证。 现代作为调理胃虚弱而兼湿的常用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性能效用
本方为补气剂,具有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用。重在健脾,其次益气,不仅调理,且治大病。药性中和,甘温而不燥不热,淡润而不腻不寒。对治疗脾虚腹胀、饮食不消、呕吐泄泻、胸脘满闷,功效尤为显著。
方义分析
本方由益气汤加山药、扁豆、莲肉、苡仁、砂仁、桔梗等药组成,用以增强四君中的苓、术的健脾胜湿作用。方内各药多属甘温甘淡之品。味甘入脾;温能散寒祛湿,健脾燥湿;淡能淡渗利水;甘温益气,甘淡育阴。白术、山药、扁豆、莲子、砂仁健脾化湿,和胃理气;茯苓、苡米健脾渗湿;人参(党参代)、甘草益气补脾;此外,山药、莲子、苡仁尚有益肾之功,故 本方实为健脾扶正之良方。
药理作用
补气益气、和胃渗湿。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大致相当于健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利尿、止泻。方内的一些主要药物,如白术、山药、扁豆、茯苓、苡仁等是分别具有以上作用的。
临床应用
本方为脾虚之证而设,可用于证属脾虚不运、脾虚内湿、脾虚正衰的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疾患。 临床应用本方的基本指征为形体消瘦,倦怠乏力,胃纳减少,食后腹胀,或吐或泻,胸闷不舒,口淡或口甜口粘,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舌苔薄白或白腻薄黄,脉虚缓,或细濡细滑。
一、治慢性腹泻。
属于脾虚型的慢性腹泻都可试用本方加减治疗。
笔者曾用于治脾虚型的慢性细菌性痢疾,证见下痢时发时止,迁延日久。发作时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有赤白粘液呈脓血便,时或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舌淡红苔腻,脉濡细或虚大。治宜健脾化湿,可用本方加木香、黄连为基本方。苔黄而有热者,酌加白头翁、秦皮、马齿苋、鱼腥草;舌淡肢凉有寒者,加附子、干姜、肉桂、肉豆蔻;气虚下陷者,加生黄芪、升麻;腹痛者加炒白芍、制香附、乌药;腹胀纳差者,加炒枳壳、神曲、内金。
病例介绍:
周 ,女,35岁,工人。患慢性菌痢数年(大便曾培养出B组痢疾杆菌),反复发作,此次复发已10天,解脓血便,每天4 6次,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精神疲乏,食欲减少。曾用抗菌素及磺胺治疗未愈而来中医科就诊。望其舌,质淡红苔薄白稍腻,按其脉,细沉濡弱。大便镜检:白细胞(+++),红细胞( )。辨证属脾虚下痢,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处方:党参5钱,白术4钱,陈皮2钱,山药5钱,薏米5钱,莲子肉3钱,木香2钱(后下),黄连2钱,桔梗2钱,扁豆3钱,砂仁1.5钱(打,后下),鱼腥草5钱,甘草2钱。服药4剂后,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嘱续服上方,共服10剂,疗效巩固。
二、治糖尿病。
适用于脾虚型糖尿病患者。
本病在中医学属“消渴”范畴,由中焦发病而累及于脾,症状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特征。属脾虚型者治宜健脾化湿、健脾益气,用本方加生黄芪、五味子、生内金为基本方以治之,有热者酌加生石膏、知母、天花粉、葛根、黄连等,兼肾虚者,酌加萸肉、杞子、黄精、菟丝子、附子、肉桂等。
病例介绍:
刘 ,女,43岁,工人。发现多食、多饮已半年,食不解饥、饮不解渴,且多尿,饭量虽剧增,而体重反减少15斤,同时头晕乏力,动则出汗。检查尿糖(++),血糖188毫克%。西医诊断为糖尿病,介绍至中医门诊,察舌淡红,苔腻薄黄,舌根剥脱,按脉则细微弦数。中医辨证:脾虚消渴,并有热。
遂拟下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5钱,云苓3钱,白术5钱,山药1两,薏米1两,莲子肉3钱,生黄芪5钱,生石膏1两(先煎),知母3钱,葛根2钱,天花粉3钱,扁豆3钱,五味子3钱,生内金2钱。
服5剂后,饮水大减,尿亦减少,头昏好转,动不出汗,继续工作,但仍觉饥饿,继服上方5剂,且患者控制饮食,每天6 8两粮食。
三诊:口不思饮,但觉口粘,饥饿感好转,黄苔已退,现舌苔薄白微腻,根剥,脉细。尿糖:弱阳性,血糖降为153毫克%。遂将上方去生石膏、知母、天花粉、葛根,加山萸肉3钱,枸杞子4钱,五倍子2钱,砂仁1.5钱(打,后下),10剂。四诊:尿糖:阴性,血糖:132毫克%,不觉饥饿,体力增强又服10剂后,尿糖阴性,血糖97毫克%,共服中药30剂,疗程一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检查正常。患者整个疗程中,未休息,一直坚持工作。嘱患者继服10剂,以资巩固。
三、治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适用于脾虚型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
此二种疾病属祖国医学“咳嗽、痰饮、哮喘”等证范畴。其病变部位虽然表现在呼吸系统,但 病变实质却在肺、脾、肾三脏。痰、湿和脾虚为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脾虚不运水湿,可聚湿成痰浊壅肺,阻塞气道,发为咳喘,故前人的经验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健脾培土,以绝痰源,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参苓白术散适宜于有咳嗽咯痰、痰多清稀、泡沫或白粘、胸闷不舒、肢体倦怠、大便时稀、舌质淡红、苔薄腻、脉濡滑或濡弱的患者,可收健脾胜湿、宣肺祛痰之效。 可用本方加陈皮、半夏、杏仁作为基本方。
苔白腻,湿浊胜者,加苍术、厚朴、藿香等;痰涎壅盛者,加苏子、莱菔子、葶苈子、白附子、皂角等;舌淡肢冷,虚寒较甚者,加附子、干姜;苔黄化热者,加桑白皮、白毛夏枯草、黄芩、山栀子;咳嗽较甚者酌加麻黄、射干、白果、贝母等。
病例介绍:
方 ,男,34岁,工人。患支气管哮喘30年。自幼发病,中小学时曾缓解7、8年。此后每于冬末春初时常发,感冒及煤气、花粉等刺激亦可诱发,此次发作在中医科住院治疗。最初用温肾纳气平喘法,以金匮肾气丸为主方加减治疗,一个月来服药30剂,因用附桂、细辛、巴戟、补骨脂等温药,见口干口苦、尿黄便干、腹胀食少等副作用,而原有的胸闷气急及两肺哮鸣音未见减轻,仍需同时服用氨茶碱及地塞米松。
此时,对病情进行重新分析,虽有口干口苦,但不欲饮,平时大便常稀,食后腹胀,痰如泡沫,舌质淡红,舌尖略红,舌苔白厚微黄,左脉较弦滑,右脉寸关细弱,重按无力。
此乃脾虚哮喘,遂拟参苓白术散合射干麻黄汤化裁为治:党参5钱,云苓3钱,白术5钱,扁豆3钱,山药1两,莲子肉3钱,桔梗2钱,薏米1两,砂仁1.5钱(打,后下),射干3钱,炙麻黄2钱,法半夏3钱,杏仁3钱,五味子3钱,白果仁7枚,橘皮白络各1.5钱,水煎服,另白毛夏枯草1两,另煎同服。
服完4剂,觉胸膈舒适,哮喘发作次数减少,6剂后,西药逐步减量。共服20剂,西药全部停用,未发哮喘已1周,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哮鸣音而出院。嘱出院后用上方制成丸剂常服,随访2年,未出现大发作。
四、治慢性肝炎。
适用于脾虚型慢性肝炎患者。
本病大致可归入中医学“胁痛”证范畴。因感受湿浊邪毒,蕴结中焦,久则湿郁热熏,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而为病。证见面色萎黄或少华,倦怠无力,胸脘痞闷,胁痛,恶心,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小便短黄或如常,舌质淡红,苔薄或腻,脉象缓弦。治以健脾化湿,疏肝理气。用本方加柴胡、枳壳、当归、芍药为基本方以治。
胁痛者加青皮、荔枝核、川楝子、佛手片、玄胡索、五灵脂、郁金等;苔腻浊重者,加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等;腹胀纳呆者,可酌加木香、腹皮、山楂、神曲、内金;脾虚寒湿者,可酌加附子、干姜、桂枝、草蔻仁、吴茱萸等;湿郁化热者,可酌加板蓝根、山栀、丹皮、蒲公英、龙胆草等;麝香草酚浊度增高者,重用本方之健脾、益气药,可加黄芪、黄精等;转氨酶增高者,可酌加五味子、酸枣仁、山萸肉、柏子仁、柴胡等;白蛋白低者,可酌加枸杞子、丹参、何首乌、山萸肉、当归、乌药等。
病例介绍:
王 ,女,38岁,干部。患慢性肝炎3年,一年来病情时轻时重,肝功能时好时坏。近2 3月来,肝区经常疼痛,头昏乏力,恶心,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稀溏,肝在右肋下1.5厘米处可触及,并有触痛和叩击痛。肝功能检查:麝浊16单位,锌浊14单位,转氨酶96单位。诊断为慢性肝炎复发,转中医科治疗。观其面色萎黄,精神萎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左脉微弦。辨证此乃脾虚胁痛,兼肝郁。
遂拟参苓白术散合柴胡疏肝散化裁为治。处方:党参5钱,云苓3钱,炒白术3钱,山药1两,青陈皮各2钱,薏米5钱,炒扁豆3钱,柴胡1.5钱,炒枳壳1.5钱,炒白芍3钱,制香附1钱,酸枣仁3钱,炒当归4钱,炙甘草2钱。服5剂后,痛减纳增,精神转佳,大便成形,再加减服至30余剂,诸症消失。复查肝功能,麝浊7单位,锌浊12单位,转氨酶43单位,嘱继续服药,改方为丸剂,服3个月,体力增强,随访2年,未复发。
五、治慢性肾炎。
适用于脾虚型慢性肾炎患者。
本病属中医学“水肿”范畴。肺、脾、肾功能的障碍对水肿的形成有重大关系。三者之中,脾为关键。脾失健运,土不制水,使水湿不得下行,横溢肌肤,遂成水肿。证见头面及肢体浮肿,按之指陷,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小便不利,脘闷腹胀,纳减便溏,舌质淡红,舌体胖嫩,舌苔薄腻或滑,脉沉缓或沉细。治宜健脾制水,可用本方治疗。
水湿过重,尿少肿甚者,加桂枝、猪苓、泽泻、车前子、防己、川椒目等;气虚者加黄芪;脾虚湿重兼寒者,可酌加制附子、干姜、肉桂;脾虚湿热,加益母草、鱼腥草、生大黄、茵陈等;蛋白尿不消者,加黑豆、赤小豆、黄芪、菟丝子、益母草、芡实等。
病例介绍:
郭 ,女,39岁,教师。患肾炎1年,近2月来又出现颜面及下肢浮肿,且有少尿便溏,头昏腰酸,腹胀纳呆,面色㿠白少华。尿常规检查:黄,微混,蛋白(+++);镜检:颗粒管型( ),白细胞( ),红细胞少许;血胆固醇250毫克%,血压100/70毫米汞柱。西医诊断:慢性肾炎(肾病型)。介绍到中医门诊治疗,按脉细弱,舌质淡红,舌苔中腻微黄。中医诊断:脾虚水肿。遂拟本方加减为治。
处方:党参5钱,连皮茯苓1两,炒白术5钱,陈皮2钱,山药1两,薏米1两,莲子肉4钱,砂蔻仁各1钱(打,后下),赤小豆5钱,黑豆5钱,桔梗2钱,商陆2钱,川椒目2钱,益母草5钱。服药后小便利,15剂后浮肿基本消失,遂去商陆、川椒目,酌加菟丝子、黄芪、蝉衣、昆布、海藻、补骨脂、扁豆等,又服30剂,病情完全缓解。多次尿常规检查,仅蛋白微量 ( ),2月后恢复工作。
剂型用法
原来用法:研为细末,每服2钱,枣汤调下,日服2次或3次;小儿剂量按年龄酌减。
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日服1剂,两次煎服。
亦可作丸剂或散剂服用,日服2 3次,每服3钱。
注意事项
一、副作用:本方一般无副作用。
二、禁忌症:本方稍偏湿燥,阴虚火甚者宜慎用;气阴两虚,或阴虚兼有脾虚者,临床需要时仍可酌情应用。
三、替代:方中人参均用党参或太子参代替。
加减化裁
一、集解参苓白术散(《医方集解》):由本方加陈皮一味组成。用于脾胃虚弱兼气滞不调或咳嗽痰多者,尚能补肺之虚,理气化痰,对肺损虚劳,在“培土生金”法中,又为常用的一条主要方剂。
二、资生健脾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一名资生丸,由本方加藿香、橘红、黄连、泽泻、芡实、山楂、麦芽、白豆蔻组成,治妊娠3月,阳明脉衰,胎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60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加味参术汤
下一篇: 加味参术苓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