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养阴补血,凉血解毒。主阴血虚损,毒热未清。(系统性红斑狼疮)
用法用量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 : 赵炳南方
功能主治 : 养阴补血,凉血解毒。主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临床应用 :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王某,女,45岁,患者自1971年12月份开始不断发烧,时高时低,一直不退,一个多月后在面部发现红斑,后在某医院检查,血中找到狼疮细胞,确诊为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给强的松治疗稍为控制,但药不能减量,稍减症状即加重。目前虽然每日服用强的松30毫g,仍有低烧,自觉全身泛力,手足心发热,自汗,关节酸痛,头晕。检查:体温37.5℃,面部有典型蝶形红斑,肝脾(??),心脏(??),白细胞计数4800/mm3,血沉24mm/小时。脉象沉细无力,舌质淡,苔白腻。此为阴血虚亏,毒热未清。治当养阴补血,凉血解毒。投以加减秦艽汤。服药一个月后,(其间方中曾加减冬虫夏草、漏芦、枸杞子、山萸肉等药物)。关节疼痛渐止,低热渐退,自汗已止,唯自觉仍有头晕。在上方基础之上,又加用茺蔚子3钱,钩藤9钱,川芎3钱,服药7剂,头晕亦明显减轻。于1973年1月25日检查白细胞为6500/mm3,血沉14mm/小时。又连续以上方为主加减服药3个月,强的松减量每日仅用5mg,病情稳定,转门诊观察。患者于1974年已恢复半日工作。
摘录 : 方出《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1楼鬼扯一通医之善者 不要误导楼主
楼主你好
根据你描叙可以考虑为1:直肠息肉2:便秘
建议正规医院做直肠指诊,直肠镜检等相关检查
祝早日康复
内痔而已了 哥们我也有 辛辣吃多还有喝水少 可以去药房开几盒槐角丸 吃了一盒就差不离了 千万记住 不要吃辛辣了 也不要吃快餐炒饭类的了 面汤比较好 但是一定不要吃方便面!!!! 内痔一般不会痛只有很严重了才会痛 那时候该开涂抹的药了.
内痔的临床表现
1.好发于肛门齿线以上,截石位于3、7、11点处。
2.主要症状为大便时出血,或伴痔核脱出。
3.初期(工期)痔核较小,质柔软,痔面鲜红色或青紫色,排便时痔核不脱出肛门外。排便时出血或便后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血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呈间歇性发作。
中期(Ⅱ期)痔核较大,隆起,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回纳。便后出血比初期减少。
后期(Ⅲ期)痔核更大,质地较硬,表面微带灰白色,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甚至行走、咳嗽、喷嚏或站立时也会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须用手推回,或平卧、热敷后方能回纳,便血不多或不再出血。
4.一般无疼痛感觉,中、后期可有肛门坠胀、瘙痒。如痔核脱出嵌顿,可致肿痛,糜烂、坏死,甚至化脓,继发肛瘘等证。
5.一般无全身症状。后期有的可继发贫血、大便困难、小便不易排空等症状。
6.本病需与下列肛门病相鉴别。
息肉痔:为直肠下端所生之息肉,质薄嫩,根蒂细,色鲜红。一般单发,偶有一连串二、三十个之多,状如葡萄。大便时可能脱出肛门外,多见于儿童。
锁肛痔:肿物不能脱出于肛外,触诊其质坚硬而凹凸不平。肛门狭窄,大便变细,或大便如痢,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时流臭秽败浆污水。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肛裂:好发于截石位6、12点处,肛门有裂口,出少量鲜血,大便时疼痛,有时便后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脱肛:①直肠脱垂性脱肛:脱出物色淡红,形如螺旋而有层次,其质较硬。多见于体弱的小儿与老年人。②直肠粘膜脱垂性脱肛:有环状或部分粘膜脱垂,其色鲜红,质柔软,无痔的高突,微有渗血。多见于老年人,偶见于内痔手术后的患者。
--------------------------------------------------------------------------------
内痔症状
本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辛辣生冷刺激,或饥饱失常,或因起居失慎,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房室过度,或因久泻久痢,长期便秘,妊娠生产,腹部肿瘤压迫等,均可使风湿燥热内生,气血不调,以致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而形成内痔。其特点是无痛性便血,后期可有痔核脱出。
本病以便血、肿胀痒痛、脱出及便秘为四大主要症状。便血是由于血络受伤所致,然由于体质不同,感邪之异,又有虚实之分。实者血色鲜红,或红而污浊,如滴如射,便秘腹痛拒按;虚者血色淡红清稀,或晦而不鲜,伴有神疲乏力。肿胀痒痛是由于下焦湿热,结聚肛门,气血逆乱,筋脉横解,血脉瘀阻,发为痔核肿胀痒痛。若气血两虚,气虚升举无力,则以痔核脱出,不易回纳为主;气虚不摄,血不敛气,便血色淡而量多。
内痔患者,可因肛门坠胀感而便意频频,或惧怕出血而不敢排便、致使腑气不畅而发生便秘。便秘也有虚实之分,实秘者为实热内结,灼伤津液,胃肠燥结,便干难解,腹满痛;虚秘者气虚肺失肃降,大肠传导无力,或血虚津枯,胃肠燥结,腹胀便秘,心悸自汗。治疗以清热润燥,凉血止血,益气收敛为主。
--------------------------------------------------------------------------------
内痔的治疗方法
血络受伤型
【证见】 实证者便血色鲜红,或红而污浊,便前便后不定,量多量少不等,如滴如射不一。脱出的痔核色鲜红,便干秘涩,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苔黄燥,脉数有力。
虚证者便血色淡红清稀,或晦而不鲜,肛门绵绵作痛,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实证宜清热凉血,虚证宜健脾摄血。
【方药】
1.主方
(1)清热凉血方选凉血地黄汤(祁坤《外科大成》)加减
处方:生地黄15克,赤芍9克,枳壳9克,黄芩9克,槐花12克,地榆12克,黄连9克,荆芥9克,甘草6克,防风6克,牡丹皮9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瓜蒌仁12克(打)、火麻仁12克(打)。
(2)健脾摄血方选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党参30克,茯苓12克,白术9克,黄芪15克,当归9克,白及9克,黄芩炭6克,三七末3克(冲服),槐花炭9克,阿胶6克(烊化冲服)。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实证。
(2)胆豆丸,每次3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实证。
(3)归脾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虚证。
(4)十全大补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虚证。
3.单方验方
(1)复方脏连丸(陈松山验方)
处方:地榆炭156克,黄连150克,黄芩150克,防风150克,生大黄150克,荆芥炭150克,生槐米250克,火麻仁250克,生地黄250克,猪大肠5副。上药共研细末,制成蜜丸,如梧桐子大,分装每袋20克。每次服5克,每日2次,10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内痔出血、脱出并栓塞、内外痔等。
(2)消痔汤(凌朝光验方)
处方:乌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参15克,射干10克,炮穿山甲10克,煅灶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血甚者,加地榆炭、侧柏叶。炎症甚者,加黄柏、黄连。便秘者,加番泻叶。疼痛甚者,加乳香、延胡索。肛门坠胀者,加木香、枳壳。脾虚下陷者,加黄芪、葛根、升麻。适用于痔疮出血、肿痛、脱垂。
下焦湿热型
【证见】 痔核脱出肛外,色紫赤潮湿,自觉肛门坠胀疼痛,似有里急后重之感。大便不爽,伴有出血,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
【治法】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方药】
1.主方
(1)防风秦艽汤(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防风9克,秦艽15克,当归9克,生地黄15克,赤芍9克,茯苓12克,连翘9克,槟榔9克,地榆12克,槐角12克,枳壳9克,白芷9克,苍术9克,甘草6克,栀子9克,泽泻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若湿热兼瘀,肿痛作痒者,可用止痛如神汤(吴谦等《医宗金鉴》)
处方:秦艽15克,苍术9克,桃仁12克,皂角刺9克,防风9克,黄柏9克,当归尾9克,泽泻12克,槟榔9克,大黄9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地榆槐角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痔速宁,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血络受伤证单方验方。
气血两虚型
【证见】 痔核脱出,不易回纳。气虚甚者,肛门有下坠感,气短懒言,食少乏力,便血淋漓;血虚甚者,便血色淡量多,头晕目眩,面色眦白,神疲心悸。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治法】 补气升提,养血柔肝。
【方药】
1.主方
(1)补中益气汤(李杲《东垣十书》)合逍遥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升麻9克,柴胡6克,白术9克,当归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甘草6克,槐花9克,生地黄12克。水煎服,每日l剂。
(2)若气血双虚较甚,用十全大补汤(陈师文等《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川芎6克,当归9克,熟地黄18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大枣9克,阿胶9克(烊化冲服),广木香9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十全大补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血络受伤证单方验方。
肠燥便秘型
【证见】 实秘者,腹胀满而痛、便结拒按,口干嗳气,心烦。苔黄燥,脉数有力。虚秘者,腹痛绵绵,胀满喜按,头晕目眩,心悸自汗。唇舌色淡,脉细弱。
【治法】 实秘宜通腑泻热;虚秘宜润肠通便。
【方药】
1.主方
(1)通腑泻热方选大承气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
处方: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9克(冲服),枳实9克,厚朴9克,槐花9克,莱菔子15克,金银花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以便通胀减为度。
(2)润汤通便方选增液承气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五仁丸(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加减
处方:玄参9克,生地黄12克,麦冬9克,大黄9克,甘草6克,杏仁9克,郁李仁12克,火麻仁12克(打碎),陈皮9克,槐角9克,枳实9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实秘。
(2)凉膈散,每日9-15克,加竹叶l片,蜂蜜少许,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实秘。
(3)润肠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虚秘。
(4)麻仁滋脾丸,每次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虚秘。
3.单方验方参照血络受伤证单方验方。
--------------------------------------------------------------------------------
内痔的外治法
1.熏洗 各期内痔均可以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常用方为五倍子汤或苦参汤,或选用芒硝、金银花、连翘、苦参、地榆、马齿苋、川椒等1~2味煎水熏洗。熏洗可起活血消肿,清热止痛,收敛止痒的作用。
2.外敷 内痔后期,痔核表面糜烂渗液,暂时不能手术者,可先用上法熏洗患部,然后用五倍子散、消痔散加枯矾粉外敷。外敷具有清热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作用,可使痔核缩小,溃面愈合。
3.塞药 I、Ⅱ、Ⅲ期内痔及内痔手术后不便敷药者,可把药物做成膏或栓,塞人肛内,达到清热消肿,镇痛止血的目的。塞药可选用九华膏、紫草膏等。
4.枯痔法
以药条或药钉插入痔核内,使痔枯干坏死,脱落而愈。现一般采用无砒药钉如七仙条、二黄枯痔钉等。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兼有各种急性病、严重的慢性病、肛门直肠急性发炎、腹泻、恶性肿瘤、出血患者,以及对砒剂过敏者。
操作方法:术前清洁灌肠,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用生理盐水洗净后。翻出痔核于肛外,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痔核,作表面消毒。以右手拇、食指持药钉尾段,于距齿线0.3-0.5厘米处,与肠壁纵轴成250.350的方向旋转插入粘膜下痔核中心,深约l厘米。一般每核一次插人4~6根,或视痔核大小而定。间距为0.3~0.5厘米。然后剪去露在痔核外的多余药钉,钉根外露1毫米左右。太短易引起插口出血,且不易固定;太长则易损伤对侧肠壁。而后将痔核推回肛内。同法处理其他痔核,一次最多处理3个。每次插钉完毕,同时塞人黄连膏或紫草膏。一般7日左右痔核萎缩脱落。
注意事项:插钉不能重叠,深浅适宜,太深可使括约肌受损坏死,感染疼痛;太浅药钉容易脱落,造成插口出血,达不到治疗目的。先插小痔核,后插大痔核,或先插有出血点的痔核,在出血点插钉1个可以止血。插钉时应正确掌握与齿线的距离,过近可引起疼痛。一次插钉总数不超过20根。
术后处理:术后24小时内不解大便,以防药钉滑脱引起出血。若大便后痔核脱出,应即推回,以免水肿嵌顿引起剧痛,并辅以止血消肿润肠药物治疗。若使用含砒汞药钉,应嘱患者多饮开水,或以银花、绿豆煎汤内服,以利砒毒排泄。同时注意观察病人有否高热、腹痛、呕吐、口腔破溃等中毒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5.结扎法
以药线或粗丝线,或胶圈结扎痔核根部,阻断痔核血液供应,使之缺血干枯、坏死而脱落,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一般较常用的方法有贯穿结扎法,胶圈套扎法等。
(1)贯穿结扎法:用丝线贯穿结扎于痔根部,以阻断病变部位的气血流通,达到使痔核坏死脱落的目的。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尤其是纤维型内痔更为适宜。
禁忌证:肛周急慢性炎症、急慢性痢疾、腹泻、浸润型肺结核、严重的肝肾疾患、高血压、各种血液病患者以及临产孕妇。
操作方法:常规备皮、清洁灌肠,采用腰俞麻醉或局麻。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部位,常规消毒铺巾。术者两手的食指交叉,缓缓进行扩肛,使括约肌松弛,痔核充分暴露。以弯血管钳夹住痔核基底部,用左手向肛外轻轻牵引,右手持弯圆针穿10号粗丝线从痔核基底部中央稍偏上方穿过,然后用剪刀沿齿线剪一浅表切口,缝线绕痔核基底“8”字结扎。结扎后的痔核再注入15%明矾液或消痔灵注射液,或轧压痔核,以加速痔核坏死脱落。最后剪短扎线,约留3。5厘米,再把痔核推回肛内。术毕注入紫草膏,用纱布外盖固定。一般一次处理3个痔核。若为环形内痔,可先将痔核分为几个痔块,在痔块之一侧用两把止血钳夹起粘膜。从中间剪开,同法处理痔块对侧,然后将痔块进行“8”字贯穿结扎,同法一一处理其他痔块。
注意事项:结扎时应先小后大。缝针穿过痔核基底时,不可穿入肌层,以免引起肌层坏死或并发肛周脓肿。术后当日禁止排便。如便后痔核脱出,应立即推回肛内,以免水肿加剧疼痛。术后7~14日为痔核脱落期,嘱病人尽量减少活动,大便时也不宜用力努责,以防引起大出血。
(2)胶圈套扎法:借助器械将小乳胶圈套入痔核根部,利用胶圈扩张后的紧缩力,阻断痔核血液供应,使之缺血坏死脱落。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及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同贯穿结扎法。
操作方法:术前嘱患者排空大便或清洁灌汤,取侧卧位或膝胸位。先插人斜面肛门镜,确定痔核位置及数目,选定套扎部位;充分暴露痔核区。以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而后由助手固定肛门镜,术者左手持套扎器套住痔核,右手持麦粒钳,经套扎圈钳住痔核根部,将痔核拉入套扎器内。按压套扎器柄,使套圈外套向痔根部移动;随之将套圈推出,扎到痔核根部。然后松开麦粒钳与套扎器一并退出,再缓缓退出肛门镜。
注意事项:同贯穿结扎法。
6.注射疗法
(1)硬化萎缩注射法:将硬化萎缩注射剂注射至痔核粘膜下层静脉丛的间隙内,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曲张的痔静脉丛也因静脉、静脉周围炎和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而逐渐闭塞、达到使痔核硬化萎缩的目的。
适应证:I、Ⅱ、Ⅲ期内痔,内痔兼有贫血不适合其他疗法者,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内痔嵌顿;内痔伴有急慢性炎症及腹泻;兼有严重肺结核、高血压、肝肾疾患及血液病;由腹腔肿瘤引发的内痔、外痔及临产孕妇,前列腺增生较重者。
常用药物:消痔灵、6%~10%明矾液、5%鱼肝油酸钠、5%~10%石炭酸甘油等。
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术野消毒,局部麻醉后,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肛管及肠腔。扩肛后以皮试针头抽取药液,在嗽叭形肛镜下进行注射。药液应注在距齿线0.5厘米处的痔核粘膜下层,针头以斜150角进行注射。每核注入药液0.5~1毫升,以痔核肿胀表面颜色不变为度。每次注射不超过3个痔核,用药总量不超过3~4毫升。若一次注射不愈,相隔7日可再注1次,一般3-4次可以治愈。
(2)消痔灵四步注射法:也是硬化萎缩注射法的一种,原理与硬化萎缩注射法同。①适应证:各期内痔、出血、Ⅲ期内痔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静脉曲张性内外痔。②禁忌证:内痔嵌顿发炎;伴有急性肠炎、痢疾;皮赘外痔。③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用0..5%e洗必泰棉球局部消毒,充分暴露病变部位,用l%普鲁卡因10-15毫升作肛门局部麻醉,再用0.5%o洗必泰棉球消毒肛内痔区。用手扩张肛门,在嗽叭形肛门镜下仔细查清内痔部位、数量及大小,再用食指触摸痔区有无动脉搏动,确定注射部位。然后用5号针头,5毫升注射器,吸取消痔灵液,在肛门镜下分四步,进行低浓度、大剂量注射。下面介绍各项具体操作。
直肠上动脉区注射:为避免药液集中引起组织坏死出血,用l%普鲁卡因将消痔灵液按l:1的比例稀释的药液进行注射,每点注射2~3毫升。
痔粘膜下层注射:为防止组织坏死,用1%普鲁卡因将消痔灵按2:1稀释的药液从痔核中部进针至肌层。当出现肌性抵抗感后边退针边注射,再呈扇形注射,使药液均匀充盈到粘膜下层组织中。注入的药量可视痔核呈弥漫性肿胀为宜,每核注药量为4—6毫升。
痔粘膜固有层注射:当第二步注射完毕,再缓慢退针,出现落空感时,即进入到痔粘膜固有层,缓慢注药,每核注药2—3毫升。注药后可见痔核粘膜呈水泡状,并能见到粘膜的微细血管。
洞状静脉区注射:最后在齿线稍上方的内痔最低部位,即洞状静脉起始部进行注射。为避免药液扩散到齿线以下引起疼痛,将药液稀释为l:l浓度。在肛门镜下或用手指暴露内痔下部,在齿线上O.1厘米处进针,针尖穿入内痔的斜上方作扇形注射,每核注药1-3毫升。Ⅲ期内痔一次注药量为20~45毫升(稀释后剂量)。最后用3厘米长、1厘米宽的凡士林纱布,大部分放入肛内,固定内痔,防止嵌顿。外用纱布固定。原则上一次注完所有内痔,注射后内痔因组织萎缩,干枯成为异物。本法一般无不良反应,若注射后稍有疼痛,不须处理;可能有低热,极少数病例体温较高,可对症处理,3-5日可恢复正常。注意事项:注射时要严格消毒,每次注射进针处必须消毒,以防感染。必须选用细针头,以免针孔太大引起出血。进针后应做回血试验,无回血方可缓缓推药。针头勿向痔核内各方向乱刺,以免损伤痔内血管引起出血,造成痔核血肿,局部渗出液增多,延长痔核萎缩时间。注射的深浅要适度,太浅易引起粘膜溃烂,过深可使肌层组织硬化。勿使药液注人外痔区,或注射位置过低,以免药液向肛管扩散,造成肛周水肿疼痛。注射后24小时不宜排便,并减少活动。
(3)坏死枯脱注射法:是将腐蚀性药液注入痔核内,使痔核组织坏死脱落,经过创面修复而愈合。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
禁忌证:同硬化萎缩注射法。
常用药物:枯痔油、新6号注射液。
操作方法:腰俞麻醉或局麻,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用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将内痔翻出肛外,左手持蚊式止血钳于齿线上将痔核夹住一部分固定,右手持备好的药液注射器,在齿线上0.3~0.5厘米处,刺入痔核粘膜下层,由低到高呈柱状将药液缓缓注入痔核内,以痔核略膨大变色为度。注射后,将痔核推回肛门内。痔核约7~14日坏死,干枯脱落。一次注射不超过3个痔核;若痔核较大或较多,可分期注射,间隔2周注射1次。若用枯痔油注射,每核注入0.5~1毫升,总量不超过4毫升。
注意事项:同硬化萎缩注射法。注射后7—14日减少活动,防止痔核脱落时发生大出血。
7.内痔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疼痛:口服止痛药,或用1%普鲁卡因10毫升在中髎或下髎穴封闭,每侧5毫升。也可选用少腹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蒲公英20克,活血止痛,清热解毒。
出血:若内痔结扎不牢,或痔核枯脱,出现创面渗血,可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止血,也可外敷止血散。若小动脉出血,应在能充分暴露出血点的条件下进行缝扎止血;术后可口服云南白药等,以防出血。
发热:因组织坏死被吸收引起的发热,体温通常不高(38℃以下),一般不须处理,注意观察。若为局部感染引起高热,应服清热解毒药物,方选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加金银花、连翘、败酱草。
水肿:可用朴硝30克、黄柏30克、金银花15克、红花15克、蒲公英20克、白矾3克煎水熏洗,每日1-2次。或用1:5000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浴后外敷痔疮膏。轻者可用热水袋热敷。
小便小利:嘱病人多饮水,或用车前子30克、冬瓜皮30克煎水代茶饮服;也可针刺三阴交、水分、关元、中极等穴位,或用l%普鲁卡因10毫升长强穴封闭,或用热水袋热敷。
--------------------------------------------------------------------------------
内痔如何治疗
1.针灸疗法
针刺:主要适用于工期内痔,或Ⅱ、Ⅲ期内痔暂不能手术者。主穴:长强、承山、八髎。配穴:会阴、足三里、三阴交,大肠俞。湿热者用泻法,脾虚者用补法。
挑痔疗法:适用于Ⅱ、Ⅲ期内痔。可取大肠俞、次髎等穴,或在患者背部脊柱两侧偏于腰骶部寻找痔点,即突出表皮、压之不褪色的红色或灰白色小丘疹,常规消毒后,用粗针将痔点表皮挑破,再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数条。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
2.饮食疗法
香蕉蕹菜粥:香蕉100克去皮为泥,蕹菜(通心菜)100克取尖,粳米50克。粳米加水煮至将熟时,放入蕹菜尖、香蕉泥,加入适量食盐或白糖,同煮为粥,作早餐主食。适用于痔、瘘实热之证。
公英败酱猪肠汤:鲜蒲公英50克(干品25克)、败酱草25克,用布包裹,与猪大肠250克用砂锅炖至烂熟,去布袋,加入食盐调味,分2次食猪肠喝汤。适用于痔、瘘实热证。
党参无花果炖猪瘦肉:党参50克,无花果250克,猪瘦肉500克,同炖至肉熟透,加入食盐调味,分顿食肉喝汤。适用于痔瘘日久气血虚弱证。
大枣乌鱼汤:大枣50克(去核),乌鱼500克,用砂锅炖至烂熟,加食盐、生姜少许,分餐食用。适用于痔瘘虚证。
3.预防调护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忌食辛辣、醇酒厚味。
起居有常,工作劳逸结合。从事久站久立工作者,应适时变换体位。
注意肛门卫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及时治疗腹泻、便秘、痢疾等疾病。
内痔术后,饮食要清淡,必要时给予半流或全流饮食。
术后痔核脱落期,尽量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
术后每次排便后,用淡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而后换药。
注意观察病人术后反应,若有发热、疼痛、小便困难及便后出血,应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术后若痔核脱出,应及时托回肛内,以防水肿嵌顿。
秦艽根茎显微图1、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秦艽是许多祛风湿方剂(独活寄生汤、大秦艽汤)的重要生药之一,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用秦艽100g或秦艽、白芷各50g加入普鲁卡因后制成100只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m1,曾用于2000多人次。对风寒引起的周身疼痛,多年风湿性腰腿痛均有止痛效果。秦艽总生物碱制成注射液,每支2m1含总碱(以秦艽碱甲计)100mg,肌肉注射,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的镇痛、消肿、退热和恢复关节功能作用。
2、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秦艽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0.625g),肌肉注射,每次2~5ml。治疗21例,用药3~7天治愈。无一例发生后遗症,疗程中未发现副作用。
3、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以秦艽为主,结合辩证施治加用其他药物,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也取得较好的疗效。
4、治疗肺痨骨蒸潮热:以秦艽、鳖甲为君药的秦艽鳖甲汤辩证施治进行加减治疗结核所致的骨蒸潮热共24例,痊愈21例,显效3例。
5、治疗肩周炎,用以60°粮食白酒浸制秦艽、木瓜、乌头等药材制成的家传秦艽木瓜酒治疗肩周炎73例,经80天,痊愈52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41%。综合以上各节,秦艽的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显著,临床应用广泛。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都阐明了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间的关系.如龙胆苦苷的保肝作用,秦艽碱的治疗风湿作用等等。然而前人研究秦艽所取的材料均为传统的秦艽根,尚未见有用秦艽地上部分代替秦艽根用药的报道。而秦艽为濒危中药材,资源贫乏,寻找其代替品或扩大入药部位已经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所以有必要对秦艽地上部分进行深入研究。
6、用秦艽注射液肌内注射,用于风寒引起的周身疼痛,以及多年风湿性腰腿痛,均有止痛效果;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的镇痛、消肿、退热和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
7、用秦艽注射液每6小时肌内注射秦艽注射液1次,每次2~5ml(每1ml含生药0.625g),治疗脑脊髓膜炎21例,3~7天治愈(哈尔滨中医,1960,5:27);
8、秦艽、防己各等份研末,术前半小时服0.6g,术后每6小时服1次,预防牙拔除并发症36例,有显著的止痛和消肿效果(冶金医学,1987,1:73)。 [2]
9、风湿痹证。本品辛散苦泄,质偏润而不燥,为风药中之润剂。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其性偏寒,兼有清热作用,故对热痹尤为适宜,多配防己、牡丹皮、络石藤、忍冬藤等;若配天麻、羌活、当归、川芎等,可治风寒湿痹,如秦艽天麻汤(《医学心悟》)。
10、中风不遂。本品既能袪风邪,舒筋络,又善“活血荣筋”,可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四肢拘急,舌强不语等,单用大量水煎服即能奏效。若与升麻、葛根、防风、芍药等配伍,可治中风口眼喎斜,言语不利,恶风恶寒者,如秦艽升麻汤(《卫生宝鉴》);与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可治血虚中风者,如秦艽汤(《不知医必要》)。
11、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本品能退虚热,除骨蒸,亦为治虚热要药。治骨蒸日晡潮热,常与青蒿、地骨皮、知母等同用,如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若与人参、鳖甲、柴胡等配伍,可治肺痿骨蒸劳嗽,如秦艽扶羸汤(《杨氏家藏方》);治小儿疳积发热,多与薄荷、炙甘草相伍,如秦艽散(《小儿药证直诀》)。
内痔
开放分类: 医疗、科学、疾病、医学、痔
内痔的临床表现
1.好发于肛门齿线以上,截石位于3、7、11点处。
2.主要症状为大便时出血,或伴痔核脱出。
3.初期(工期)痔核较小,质柔软,痔面鲜红色或青紫色,排便时痔核不脱出肛门外。排便时出血或便后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血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呈间歇性发作。
中期(Ⅱ期)痔核较大,隆起,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回纳。便后出血比初期减少。
后期(Ⅲ期)痔核更大,质地较硬,表面微带灰白色,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甚至行走、咳嗽、喷嚏或站立时也会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须用手推回,或平卧、热敷后方能回纳,便血不多或不再出血。
4.一般无疼痛感觉,中、后期可有肛门坠胀、瘙痒。如痔核脱出嵌顿,可致肿痛,糜烂、坏死,甚至化脓,继发肛瘘等证。
5.一般无全身症状。后期有的可继发贫血、大便困难、小便不易排空等症状。
6.本病需与下列肛门病相鉴别。
息肉痔:为直肠下端所生之息肉,质薄嫩,根蒂细,色鲜红。一般单发,偶有一连串二、三十个之多,状如葡萄。大便时可能脱出肛门外,多见于儿童。
锁肛痔:肿物不能脱出于肛外,触诊其质坚硬而凹凸不平。肛门狭窄,大便变细,或大便如痢,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时流臭秽败浆污水。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肛裂:好发于截石位6、12点处,肛门有裂口,出少量鲜血,大便时疼痛,有时便后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脱肛:①直肠脱垂性脱肛:脱出物色淡红,形如螺旋而有层次,其质较硬。多见于体弱的小儿与老年人。②直肠粘膜脱垂性脱肛:有环状或部分粘膜脱垂,其色鲜红,质柔软,无痔的高突,微有渗血。多见于老年人,偶见于内痔手术后的患者。
--------------------------------------------------------------------------------
内痔症状
本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辛辣生冷刺激,或饥饱失常,或因起居失慎,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房室过度,或因久泻久痢,长期便秘,妊娠生产,腹部肿瘤压迫等,均可使风湿燥热内生,气血不调,以致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而形成内痔。其特点是无痛性便血,后期可有痔核脱出。
本病以便血、肿胀痒痛、脱出及便秘为四大主要症状。便血是由于血络受伤所致,然由于体质不同,感邪之异,又有虚实之分。实者血色鲜红,或红而污浊,如滴如射,便秘腹痛拒按;虚者血色淡红清稀,或晦而不鲜,伴有神疲乏力。肿胀痒痛是由于下焦湿热,结聚肛门,气血逆乱,筋脉横解,血脉瘀阻,发为痔核肿胀痒痛。若气血两虚,气虚升举无力,则以痔核脱出,不易回纳为主;气虚不摄,血不敛气,便血色淡而量多。
内痔患者,可因肛门坠胀感而便意频频,或惧怕出血而不敢排便、致使腑气不畅而发生便秘。便秘也有虚实之分,实秘者为实热内结,灼伤津液,胃肠燥结,便干难解,腹满痛;虚秘者气虚肺失肃降,大肠传导无力,或血虚津枯,胃肠燥结,腹胀便秘,心悸自汗。治疗以清热润燥,凉血止血,益气收敛为主。
--------------------------------------------------------------------------------
内痔的治疗方法
血络受伤型
【证见】 实证者便血色鲜红,或红而污浊,便前便后不定,量多量少不等,如滴如射不一。脱出的痔核色鲜红,便干秘涩,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苔黄燥,脉数有力。
虚证者便血色淡红清稀,或晦而不鲜,肛门绵绵作痛,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实证宜清热凉血,虚证宜健脾摄血。
【方药】
1.主方
(1)清热凉血方选凉血地黄汤(祁坤《外科大成》)加减
处方:生地黄15克,赤芍9克,枳壳9克,黄芩9克,槐花12克,地榆12克,黄连9克,荆芥9克,甘草6克,防风6克,牡丹皮9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瓜蒌仁12克(打)、火麻仁12克(打)。
(2)健脾摄血方选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党参30克,茯苓12克,白术9克,黄芪15克,当归9克,白及9克,黄芩炭6克,三七末3克(冲服),槐花炭9克,阿胶6克(烊化冲服)。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实证。
(2)胆豆丸,每次3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实证。
(3)归脾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虚证。
(4)十全大补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虚证。
3.单方验方
(1)复方脏连丸(陈松山验方)
处方:地榆炭156克,黄连150克,黄芩150克,防风150克,生大黄150克,荆芥炭150克,生槐米250克,火麻仁250克,生地黄250克,猪大肠5副。上药共研细末,制成蜜丸,如梧桐子大,分装每袋20克。每次服5克,每日2次,10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内痔出血、脱出并栓塞、内外痔等。
(2)消痔汤(凌朝光验方)
处方:乌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参15克,射干10克,炮穿山甲10克,煅灶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血甚者,加地榆炭、侧柏叶。炎症甚者,加黄柏、黄连。便秘者,加番泻叶。疼痛甚者,加乳香、延胡索。肛门坠胀者,加木香、枳壳。脾虚下陷者,加黄芪、葛根、升麻。适用于痔疮出血、肿痛、脱垂。
下焦湿热型
【证见】 痔核脱出肛外,色紫赤潮湿,自觉肛门坠胀疼痛,似有里急后重之感。大便不爽,伴有出血,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
【治法】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方药】
1.主方
(1)防风秦艽汤(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防风9克,秦艽15克,当归9克,生地黄15克,赤芍9克,茯苓12克,连翘9克,槟榔9克,地榆12克,槐角12克,枳壳9克,白芷9克,苍术9克,甘草6克,栀子9克,泽泻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若湿热兼瘀,肿痛作痒者,可用止痛如神汤(吴谦等《医宗金鉴》)
处方:秦艽15克,苍术9克,桃仁12克,皂角刺9克,防风9克,黄柏9克,当归尾9克,泽泻12克,槟榔9克,大黄9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地榆槐角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痔速宁,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血络受伤证单方验方。
气血两虚型
【证见】 痔核脱出,不易回纳。气虚甚者,肛门有下坠感,气短懒言,食少乏力,便血淋漓;血虚甚者,便血色淡量多,头晕目眩,面色眦白,神疲心悸。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治法】 补气升提,养血柔肝。
【方药】
1.主方
(1)补中益气汤(李杲《东垣十书》)合逍遥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升麻9克,柴胡6克,白术9克,当归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甘草6克,槐花9克,生地黄12克。水煎服,每日l剂。
(2)若气血双虚较甚,用十全大补汤(陈师文等《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川芎6克,当归9克,熟地黄18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大枣9克,阿胶9克(烊化冲服),广木香9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十全大补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血络受伤证单方验方。
肠燥便秘型
【证见】 实秘者,腹胀满而痛、便结拒按,口干嗳气,心烦。苔黄燥,脉数有力。虚秘者,腹痛绵绵,胀满喜按,头晕目眩,心悸自汗。唇舌色淡,脉细弱。
【治法】 实秘宜通腑泻热;虚秘宜润肠通便。
【方药】
1.主方
(1)通腑泻热方选大承气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
处方: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9克(冲服),枳实9克,厚朴9克,槐花9克,莱菔子15克,金银花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以便通胀减为度。
(2)润汤通便方选增液承气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五仁丸(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加减
处方:玄参9克,生地黄12克,麦冬9克,大黄9克,甘草6克,杏仁9克,郁李仁12克,火麻仁12克(打碎),陈皮9克,槐角9克,枳实9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实秘。
(2)凉膈散,每日9-15克,加竹叶l片,蜂蜜少许,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实秘。
(3)润肠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虚秘。
(4)麻仁滋脾丸,每次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虚秘。
3.单方验方参照血络受伤证单方验方。
--------------------------------------------------------------------------------
内痔的外治法
1.熏洗 各期内痔均可以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常用方为五倍子汤或苦参汤,或选用芒硝、金银花、连翘、苦参、地榆、马齿苋、川椒等1~2味煎水熏洗。熏洗可起活血消肿,清热止痛,收敛止痒的作用。
2.外敷 内痔后期,痔核表面糜烂渗液,暂时不能手术者,可先用上法熏洗患部,然后用五倍子散、消痔散加枯矾粉外敷。外敷具有清热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作用,可使痔核缩小,溃面愈合。
3.塞药 I、Ⅱ、Ⅲ期内痔及内痔手术后不便敷药者,可把药物做成膏或栓,塞人肛内,达到清热消肿,镇痛止血的目的。塞药可选用九华膏、紫草膏等。
4.枯痔法
以药条或药钉插入痔核内,使痔枯干坏死,脱落而愈。现一般采用无砒药钉如七仙条、二黄枯痔钉等。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兼有各种急性病、严重的慢性病、肛门直肠急性发炎、腹泻、恶性肿瘤、出血患者,以及对砒剂过敏者。
操作方法:术前清洁灌肠,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用生理盐水洗净后。翻出痔核于肛外,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痔核,作表面消毒。以右手拇、食指持药钉尾段,于距齿线0.3-0.5厘米处,与肠壁纵轴成250.350的方向旋转插入粘膜下痔核中心,深约l厘米。一般每核一次插人4~6根,或视痔核大小而定。间距为0.3~0.5厘米。然后剪去露在痔核外的多余药钉,钉根外露1毫米左右。太短易引起插口出血,且不易固定;太长则易损伤对侧肠壁。而后将痔核推回肛内。同法处理其他痔核,一次最多处理3个。每次插钉完毕,同时塞人黄连膏或紫草膏。一般7日左右痔核萎缩脱落。
注意事项:插钉不能重叠,深浅适宜,太深可使括约肌受损坏死,感染疼痛;太浅药钉容易脱落,造成插口出血,达不到治疗目的。先插小痔核,后插大痔核,或先插有出血点的痔核,在出血点插钉1个可以止血。插钉时应正确掌握与齿线的距离,过近可引起疼痛。一次插钉总数不超过20根。
术后处理:术后24小时内不解大便,以防药钉滑脱引起出血。若大便后痔核脱出,应即推回,以免水肿嵌顿引起剧痛,并辅以止血消肿润肠药物治疗。若使用含砒汞药钉,应嘱患者多饮开水,或以银花、绿豆煎汤内服,以利砒毒排泄。同时注意观察病人有否高热、腹痛、呕吐、口腔破溃等中毒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5.结扎法
以药线或粗丝线,或胶圈结扎痔核根部,阻断痔核血液供应,使之缺血干枯、坏死而脱落,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一般较常用的方法有贯穿结扎法,胶圈套扎法等。
(1)贯穿结扎法:用丝线贯穿结扎于痔根部,以阻断病变部位的气血流通,达到使痔核坏死脱落的目的。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尤其是纤维型内痔更为适宜。
禁忌证:肛周急慢性炎症、急慢性痢疾、腹泻、浸润型肺结核、严重的肝肾疾患、高血压、各种血液病患者以及临产孕妇。
操作方法:常规备皮、清洁灌肠,采用腰俞麻醉或局麻。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部位,常规消毒铺巾。术者两手的食指交叉,缓缓进行扩肛,使括约肌松弛,痔核充分暴露。以弯血管钳夹住痔核基底部,用左手向肛外轻轻牵引,右手持弯圆针穿10号粗丝线从痔核基底部中央稍偏上方穿过,然后用剪刀沿齿线剪一浅表切口,缝线绕痔核基底“8”字结扎。结扎后的痔核再注入15%明矾液或消痔灵注射液,或轧压痔核,以加速痔核坏死脱落。最后剪短扎线,约留3。5厘米,再把痔核推回肛内。术毕注入紫草膏,用纱布外盖固定。一般一次处理3个痔核。若为环形内痔,可先将痔核分为几个痔块,在痔块之一侧用两把止血钳夹起粘膜。从中间剪开,同法处理痔块对侧,然后将痔块进行“8”字贯穿结扎,同法一一处理其他痔块。
注意事项:结扎时应先小后大。缝针穿过痔核基底时,不可穿入肌层,以免引起肌层坏死或并发肛周脓肿。术后当日禁止排便。如便后痔核脱出,应立即推回肛内,以免水肿加剧疼痛。术后7~14日为痔核脱落期,嘱病人尽量减少活动,大便时也不宜用力努责,以防引起大出血。
(2)胶圈套扎法:借助器械将小乳胶圈套入痔核根部,利用胶圈扩张后的紧缩力,阻断痔核血液供应,使之缺血坏死脱落。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及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同贯穿结扎法。
操作方法:术前嘱患者排空大便或清洁灌汤,取侧卧位或膝胸位。先插人斜面肛门镜,确定痔核位置及数目,选定套扎部位;充分暴露痔核区。以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而后由助手固定肛门镜,术者左手持套扎器套住痔核,右手持麦粒钳,经套扎圈钳住痔核根部,将痔核拉入套扎器内。按压套扎器柄,使套圈外套向痔根部移动;随之将套圈推出,扎到痔核根部。然后松开麦粒钳与套扎器一并退出,再缓缓退出肛门镜。
注意事项:同贯穿结扎法。
6.注射疗法
(1)硬化萎缩注射法:将硬化萎缩注射剂注射至痔核粘膜下层静脉丛的间隙内,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曲张的痔静脉丛也因静脉、静脉周围炎和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而逐渐闭塞、达到使痔核硬化萎缩的目的。
适应证:I、Ⅱ、Ⅲ期内痔,内痔兼有贫血不适合其他疗法者,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内痔嵌顿;内痔伴有急慢性炎症及腹泻;兼有严重肺结核、高血压、肝肾疾患及血液病;由腹腔肿瘤引发的内痔、外痔及临产孕妇,前列腺增生较重者。
常用药物:消痔灵、6%~10%明矾液、5%鱼肝油酸钠、5%~10%石炭酸甘油等。
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术野消毒,局部麻醉后,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肛管及肠腔。扩肛后以皮试针头抽取药液,在嗽叭形肛镜下进行注射。药液应注在距齿线0.5厘米处的痔核粘膜下层,针头以斜150角进行注射。每核注入药液0.5~1毫升,以痔核肿胀表面颜色不变为度。每次注射不超过3个痔核,用药总量不超过3~4毫升。若一次注射不愈,相隔7日可再注1次,一般3-4次可以治愈。
(2)消痔灵四步注射法:也是硬化萎缩注射法的一种,原理与硬化萎缩注射法同。①适应证:各期内痔、出血、Ⅲ期内痔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静脉曲张性内外痔。②禁忌证:内痔嵌顿发炎;伴有急性肠炎、痢疾;皮赘外痔。③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用0..5%e洗必泰棉球局部消毒,充分暴露病变部位,用l%普鲁卡因10-15毫升作肛门局部麻醉,再用0.5%o洗必泰棉球消毒肛内痔区。用手扩张肛门,在嗽叭形肛门镜下仔细查清内痔部位、数量及大小,再用食指触摸痔区有无动脉搏动,确定注射部位。然后用5号针头,5毫升注射器,吸取消痔灵液,在肛门镜下分四步,进行低浓度、大剂量注射。下面介绍各项具体操作。
直肠上动脉区注射:为避免药液集中引起组织坏死出血,用l%普鲁卡因将消痔灵液按l:1的比例稀释的药液进行注射,每点注射2~3毫升。
痔粘膜下层注射:为防止组织坏死,用1%普鲁卡因将消痔灵按2:1稀释的药液从痔核中部进针至肌层。当出现肌性抵抗感后边退针边注射,再呈扇形注射,使药液均匀充盈到粘膜下层组织中。注入的药量可视痔核呈弥漫性肿胀为宜,每核注药量为4—6毫升。
痔粘膜固有层注射:当第二步注射完毕,再缓慢退针,出现落空感时,即进入到痔粘膜固有层,缓慢注药,每核注药2—3毫升。注药后可见痔核粘膜呈水泡状,并能见到粘膜的微细血管。
洞状静脉区注射:最后在齿线稍上方的内痔最低部位,即洞状静脉起始部进行注射。为避免药液扩散到齿线以下引起疼痛,将药液稀释为l:l浓度。在肛门镜下或用手指暴露内痔下部,在齿线上O.1厘米处进针,针尖穿入内痔的斜上方作扇形注射,每核注药1-3毫升。Ⅲ期内痔一次注药量为20~45毫升(稀释后剂量)。最后用3厘米长、1厘米宽的凡士林纱布,大部分放入肛内,固定内痔,防止嵌顿。外用纱布固定。原则上一次注完所有内痔,注射后内痔因组织萎缩,干枯成为异物。本法一般无不良反应,若注射后稍有疼痛,不须处理;可能有低热,极少数病例体温较高,可对症处理,3-5日可恢复正常。注意事项:注射时要严格消毒,每次注射进针处必须消毒,以防感染。必须选用细针头,以免针孔太大引起出血。进针后应做回血试验,无回血方可缓缓推药。针头勿向痔核内各方向乱刺,以免损伤痔内血管引起出血,造成痔核血肿,局部渗出液增多,延长痔核萎缩时间。注射的深浅要适度,太浅易引起粘膜溃烂,过深可使肌层组织硬化。勿使药液注人外痔区,或注射位置过低,以免药液向肛管扩散,造成肛周水肿疼痛。注射后24小时不宜排便,并减少活动。
(3)坏死枯脱注射法:是将腐蚀性药液注入痔核内,使痔核组织坏死脱落,经过创面修复而愈合。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
禁忌证:同硬化萎缩注射法。
常用药物:枯痔油、新6号注射液。
操作方法:腰俞麻醉或局麻,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用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将内痔翻出肛外,左手持蚊式止血钳于齿线上将痔核夹住一部分固定,右手持备好的药液注射器,在齿线上0.3~0.5厘米处,刺入痔核粘膜下层,由低到高呈柱状将药液缓缓注入痔核内,以痔核略膨大变色为度。注射后,将痔核推回肛门内。痔核约7~14日坏死,干枯脱落。一次注射不超过3个痔核;若痔核较大或较多,可分期注射,间隔2周注射1次。若用枯痔油注射,每核注入0.5~1毫升,总量不超过4毫升。
注意事项:同硬化萎缩注射法。注射后7—14日减少活动,防止痔核脱落时发生大出血。
7.内痔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疼痛:口服止痛药,或用1%普鲁卡因10毫升在中髎或下髎穴封闭,每侧5毫升。也可选用少腹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蒲公英20克,活血止痛,清热解毒。
出血:若内痔结扎不牢,或痔核枯脱,出现创面渗血,可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止血,也可外敷止血散。若小动脉出血,应在能充分暴露出血点的条件下进行缝扎止血;术后可口服云南白药等,以防出血。
发热:因组织坏死被吸收引起的发热,体温通常不高(38℃以下),一般不须处理,注意观察。若为局部感染引起高热,应服清热解毒药物,方选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加金银花、连翘、败酱草。
水肿:可用朴硝30克、黄柏30克、金银花15克、红花15克、蒲公英20克、白矾3克煎水熏洗,每日1-2次。或用1:5000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浴后外敷痔疮膏。轻者可用热水袋热敷。
小便小利:嘱病人多饮水,或用车前子30克、冬瓜皮30克煎水代茶饮服;也可针刺三阴交、水分、关元、中极等穴位,或用l%普鲁卡因10毫升长强穴封闭,或用热水袋热敷。
--------------------------------------------------------------------------------
内痔如何治疗
1.针灸疗法
针刺:主要适用于工期内痔,或Ⅱ、Ⅲ期内痔暂不能手术者。主穴:长强、承山、八髎。配穴:会阴、足三里、三阴交,大肠俞。湿热者用泻法,脾虚者用补法。
挑痔疗法:适用于Ⅱ、Ⅲ期内痔。可取大肠俞、次髎等穴,或在患者背部脊柱两侧偏于腰骶部寻找痔点,即突出表皮、压之不褪色的红色或灰白色小丘疹,常规消毒后,用粗针将痔点表皮挑破,再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数条。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
2.饮食疗法
香蕉蕹菜粥:香蕉100克去皮为泥,蕹菜(通心菜)100克取尖,粳米50克。粳米加水煮至将熟时,放入蕹菜尖、香蕉泥,加入适量食盐或白糖,同煮为粥,作早餐主食。适用于痔、瘘实热之证。
公英败酱猪肠汤:鲜蒲公英50克(干品25克)、败酱草25克,用布包裹,与猪大肠250克用砂锅炖至烂熟,去布袋,加入食盐调味,分2次食猪肠喝汤。适用于痔、瘘实热证。
党参无花果炖猪瘦肉:党参50克,无花果250克,猪瘦肉500克,同炖至肉熟透,加入食盐调味,分顿食肉喝汤。适用于痔瘘日久气血虚弱证。
大枣乌鱼汤:大枣50克(去核),乌鱼500克,用砂锅炖至烂熟,加食盐、生姜少许,分餐食用。适用于痔瘘虚证。
3.预防调护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忌食辛辣、醇酒厚味。
起居有常,工作劳逸结合。从事久站久立工作者,应适时变换体位。
注意肛门卫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及时治疗腹泻、便秘、痢疾等疾病。
内痔术后,饮食要清淡,必要时给予半流或全流饮食。
术后痔核脱落期,尽量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
术后每次排便后,用淡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而后换药。
注意观察病人术后反应,若有发热、疼痛、小便困难及便后出血,应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术后若痔核脱出,应及时托回肛内,以防水肿嵌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54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加减秦艽散
下一篇: 加减穹合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