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滋阴润燥。治温热病后期,阴液亏虚,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脉虚大。
用法用量 : 用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服。剧者,加甘草至30克,地黄、白芍均加至24克,麦冬21克,日三夜一服。
摘录 : 《温病条辨》卷三
功能主治 : 滋养阴液。主伏暑伤寒,在阴分精室,余热未清者。
摘录 : 《重订通俗伤寒论》引叶氏方
用法 : 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 滋阴补血复脉。
主治 : 温病后期,久热伤阴,津液耗伤,或久热不退,口干唇燥,烦躁不安,心悸,舌红无苔,脉结代或细数。
临床应用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冠心病、白细胞减少等病症。1.心律失常:本方随证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80例,与西药(盐酸普罗帕酮、泛癸利酮、丙胺太林)治疗组80例对照,疗程为1个月。疗效评价以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未复发为痊愈。结果:治疗组痊愈64例,显效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8%,优于西药组总有效率78.8%。(《山东中医杂志》1999年第7期)2.早搏:本方加减治疗冠心病过早搏动36例,与西药[盐酸硝苯地平(心痛定)、盐酸普鲁帕酮(心律平)、盐酸美西律(慢心律)酌情使用]治疗组33例对照,疗程为3周。临床疗效评价以早搏消失为显效;早搏次数减少一半以上或减轻一度者为有效;无变化者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6%,优于西药组有效率51.5%。(《新中医》1997年第7期)3.小儿低热:本方加味治疗小儿低热98例,汤剂水煎日服4~6次,少量多次服用。结果:痊愈8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广西中医药》1992年第5期)
方解 : 本方是在《伤寒论》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去人参、桂枝、生姜、大枣,加入白芍而成。主要用于治疗久热伤阴,阴血亏损之证。吴鞠通日:“去参、桂、姜、枣之补阳,加白芍收三阴之阴,故云加减复脉汤。”方用干地黄、麦门冬、生白芍、阿胶滋阴养血,合以炙甘草补益心气。临床应用以口干唇燥、烦躁不安、心悸,脉虚大或促为辨证要点。如见气虚,加人参、黄芪;阴血虚,加玄参、首乌;热甚,加黄连、知母。将炙甘草汤之温阳复脉变为加减复脉汤之养阴复脉,所以阴血亏虚症状是本方的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久热伤阴,低热、咳嗽等;又用于治疗痹证、石淋等病症。
方歌 : 除去参桂与姜枣,加入白芍治阴伤,温邪久恋阳明证,快服加减复脉汤。
摘录 : 清·《温病条辨》
在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稳定、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王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国家对文教卫生事业的重视,为医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科技进步,中外交流与频繁的战争又从不同角度推动着医学的发展。明代医学、药物学的进步以及金元时期方剂学取得的成就促进了明代方剂学在深度、广度上的继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以明代方剂学发展为切入点,对此时期的方剂学成就与特点予以研究。 本文主体分为7个部分,即:方剂学分类体系的初步成熟、方剂命名的多样化、方剂组方配伍理论的新发展、通治方的发展与方剂加减化裁的新特点、各类特色新方的创制、明代制剂学的发展与方剂剂型的新特点、明代重要医方书的成就与特点。此外,本文对明代方剂学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试图从外史与内史两个方面对明代方剂学的成就与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开展中医方剂学史研究提出了几点个人见解。 方剂学分类体系初步成熟 从方剂学分类体系而言,宋以前以病(证)统方的方剂归类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但不能完成对日益增多的方剂的归合;《伤寒明理论》在中药“十剂”的基础上提出了方剂“制方之体”的概念,隐含了方剂类别的重要问题,却没有对方剂进行归类;宋金元时期部分医家开始注重从方剂学的角度出发探索方剂的分类,但从知识系统化来看,方剂在明以前基本上仍附属于临床各科或病证。 明代除继承前代的方剂分类法外,出现了按剂型及组成对方剂进行分类的方法,张介宾创立的“新方八阵”、“古方八阵”发展了功用分类法。这些分类法的共同特点,是开始致力于从方剂本身内部性质对方剂分类进行研究。同时,部分医家发现单独使用一种分类方法难以囊括众多的方剂,因而出现了将病因、病证、病位、剂型、功用等分类法加以综合对方剂进行分类的方法。这种简单的综合分类法的出现,是明代医家的大胆尝试,为清代汪昂《医方集解》(1682)所创综合分类法提供了思路。 方剂命名趋向多样化 物固有形,形固有名。随着方剂的产生,便出现了对方剂的命名。方名不仅可以起到区别方剂的作用,更是立方人思维方式及思想情感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方剂的内涵。 方剂之有方名,虽早见于《黄帝内经》,但以方名反映该方的功用主治、方旨大意以及医药学理论与中国古代文化关系者当以张机《伤寒杂病论》为始。但仲景仅以证立方,并无方解,未能从理论和方剂的起源上系统解释方名的取义。金代成无己《伤寒明理论》选取《伤寒论》20方,加以方解,并对其中约半数之方的方名进行了诠释。 明代方书充栋,方剂数目繁多,其命名亦趋向多样化,概括起来,主要是从方剂的组成、功用、制法、用法、形态特点等角度命名,有些方名立意于宗教文化、哲学思想、典故传说等,并出现了综合命名的方法。 方剂组方理论继有发展 方剂是在辨证、辨病,确定立法的基础上,根据组方原则和结构,选择适宜药物组合而成的药方和制剂。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调其偏胜,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其原来的功用,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方可使各具特性的药物发挥综合作用,因而历代医家对于方剂的组方配伍理论非常重视。 明代方剂学组方配伍理论继有提高。一方面,药物配伍理论及方剂归经思想的出现推动了方剂组方配伍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金元医家对于传统组方理论的发挥为明代方剂组方配伍理论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明代的方剂配伍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发展。首先,扩大了传统的君臣佐使原则、药性原则的内涵;其次,对前代极少涉及的阴阳五行配伍原则、标本原则的阐释与应用做了有益探索;再次,在明代方剂的配伍中可以发现综合原则被大量使用的情况,亦即在一首方剂的配伍中,同时应用两种甚至三种配伍理论,为此时期方剂组方配伍理论发展的特点之一。 通治方的发展与方剂加减化裁的新特点 所谓通治方,即针对临床各科某一疾病的若干证候,或者针对许多疾病某一证候均能通治获效的方剂,是中医学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的产物。通治方的历史久远,历代均有发展,并具有各自的特点。 明代的众多医书中出现了“通治方”的名称,有些著作虽未确切指明通治方,但内容上已经具备通治方的性质,体现了明代医家对通治方的重视。《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大全》(1470)、《明医杂著》(1502)、《医学正传》(1515)、《简明医彀》(1629)、《慎柔五书》(1636)等医著中记载了较多专病通治方,并对专其涵义和效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 与前代相比,明代通治方具有药味简单、药性平和、容易加减使用等特点。在剂型方面,前代通治方往往制成丸、散成药,而明代通治方的显著特点是大多经过药物加减使用,故此时期的通治方既有丸、散成药,又有煎成汤、饮者。在继承方面,大多数药味庞杂的老方逐渐被淘汰,只有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方子被保存下来。明代通治方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扩大了传统通治方概念的外延,出现了专科通治方以及分经通治方。 明代方剂的加减化裁,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方面,由于方剂配伍理论的提高,许多医家都以专篇形式对方剂加减化裁进行理论探讨,如刘纯、李时珍、王良璨等。另一方面,明代在方剂加减化裁、衍化新方的水平上超过了前代,形式更加多样化,可归纳为随症加减、随因加减、随经加减、随四时加减、随六气加减5个方面。 各类特色新方的创制 “方从法出,法以统方”,明代临证各科在继承和总结前代医学的基础上继有发展,医家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产生了新的治疗思路,直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一些新方应运而生。其中以张介宾的调补阴阳剂、缪希雍的调理脾胃剂、汪绮石的治虚劳方、吴有性的治疫方等尤具特色。此外,外科专方、妇科专方、儿科专方、眼科专方以及养生食疗方在此时期亦有所发展。 张介宾以调补阴阳的理论为指导,巧妙地运用了阴阳配伍的组方原则,创立了以左归饮、左归丸为代表的“育阴涵阳剂”及右归饮、右归丸为代表的“培阴育阳剂”。 缪希雍重视调理脾胃,创制的调理脾胃剂具有甘润清灵、兼顾脾肾的特点。自制资生丸、脾肾双补丸等方。缪氏的制方思想对清代方剂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以叶桂、吴澄对其尤为推崇。 汪绮石对阳虚为本之虚劳,提出甘温益气的大法,治以养心脾、固肾气为主,创制养心固本丸、还元丹、固本肾气丸等方。对于阴虚为本的虚劳,在治疗上强调以清金保肺为大法,创清金甘桔汤、清金甘桔汤第二方、胶菀清金汤、胶菀犀角汤、加味犀角地黄汤、清热养荣汤、百部清金汤等方。 吴有性对于温疫病的治疗颇有心得。温疫初期,创立达原饮,以开达膜原,辟秽化浊;表里分传时,予以自制三消饮;温疫后期,主张用清燥养营汤;对客邪交固于血脉所致之“主客交”,创三甲散治疗。其治疫方对后世温病方的形成有很大启发,如以梨汁、藕汁、蔗浆等治疗疫后阴伤成为吴瑭创制五汁饮、雪梨浆的范式;三甲散为后来三甲复脉汤等方的创制提供了思路;达原饮一方,后世多有发展,形成达原饮类方。 此外,明代陈实功创制的外科方、妇产科的生化汤、万全创制的小儿方、傅仁宇创制的眼科方、高濂与龚廷贤创制的食疗养生方等各有特色,均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临床方剂学的内容。 明代制剂学的发展与方剂剂型的新特点 明代制剂学的发展趋于成熟,其中以李时珍、缪希雍为代表的医家对于药物炮制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剂型的充实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切制饮片的大量应用,使得汤剂再次成为主要的剂型;明代医家对于煎药法与服药法非常重视,每多阐述,其中许多内容仍具有现实意义;李时珍、张介宾等医家从各自的学识与临床实践出发,对古方剂量予以详尽的考证。 明代方剂剂型在前代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与充实,其中《本草纲目》(1578)中所载剂型已达30余种,除注射剂、微囊剂、滴丸等,几乎囊括了现今应用的所有剂型,并且在加工技巧、外型美观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各种剂型的制备更加规范。 明代重要医方书的成就与特点 明代是中医方书编撰的繁荣时期,但通过对这些众多方书的考察发现,大抵继承、总结者多,发扬、创新者少。尽管如此,尚有不少方书的内容不容忽视,对推动方剂学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普济方》(1390)的出现标志着此时期方剂学研究在广度上的进步。《小青囊》(1573~1619)、《医方考》(1584)、《古方八阵》(1624)、《新方八阵》(1624)、《祖剂》(1640)等方书的出现表明明代中后期方剂学研究已逐步摆脱相对于疾病诊治的附属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 总之,明代方剂学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均超过了前代,方剂学分类体系初步成熟、方剂学理论逐渐完善、各类方剂不断创新、方书数量稳步增长为此时期方剂学的主要成就;方剂命名多样化、方剂加减化裁形式多样化、注重方剂理论研究以及各类剂型的广泛应用,为此时期方剂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浅议伤寒与温病 自温病学从医林之中独树一帜以来,一直存在着“伤寒”与“温病”的争论。 伤寒与温病的区分取决于症状反应 明清时期,一些温病学家在没有搞清楚温病和伤寒区别的情况下,便主观认为“伤寒是伤于寒邪”,“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 其实,中医辨证论治所说的证,是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后与人体正气相争所反应出的症状、证候来判断,而不依据感受的是什么外邪,因感受寒邪后,可反应出寒证,也可反应出热证;感受了热邪也可反应出寒证或热证。而温病学派特别注重病邪的作用,如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疫者,感天地之厉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病篇》中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之壅塞,浊邪害清也”等等。温病学派多认为温热病中的各种变化,主要是由感受温热病邪的性质所决定,而多忽略人体与病邪的斗争的反应。中医学研究“病邪”,则不能离开临床,不能离开“证”,必须遵循“从辨证中来到辨证中去”的原则。换句话说,是“证”决定“邪”,而不是“邪”决定“证”。 《伤寒论》中伤寒,广义者包括温病、杂病,狭义者单指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温病,有热病。”前一个伤寒是广义的,而后一个伤寒是狭义的。对于温病的概念,张仲景《伤寒论》第6条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是简单明了的判断方法,即以症状特点而不是以感受何种六淫之邪来判定。 《伤寒论》六经辨证涵盖温病 六经实质问题是长期以来各位医家争鸣的焦点,诚如恽铁憔在《伤寒论研究》中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中医治病规律是“辨证治疗”或“随症治疗”,根据人体患病后的症状而用相应药物治疗,是调节机能疗法。庞祝如教授将其归纳为三点:一是非特殊性,即几乎所有疾病都可适用;二是注重病人生理机转的促进,而不直接消除病原和症状;三是整体性,即照顾到病人整体的生理机转,根据全身证候而采取相适应的综合疗法。根据机体抗病的生理机转的反射性现象,给予相应的扶助和调节,使机体恢复正常。冯世纶教授总结为: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最能体现中医这种治疗规律的,就是仲景的《伤寒论》。 根据人体患病后的反应情况,中医分为阴、阳、虚、实、寒、热、表、里八大类型,即八纲分类。如《汉书·艺文志》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以平。及失其宜者,以致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汤液经方》亦载:“大青龙汤,治天行、表不解”,“小泻脾汤,治……里寒外热。”八纲辨证理念早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由《伤寒论》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表)。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苦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张仲景在八纲辨证之表、里理念基础上,加入了半表半里病位理念,由此创建了六经辨证体系。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疾病病位相对而言,均属人体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在病位的反应。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应。病情必反应于病位,病位亦必因病情的反应才表现出来。故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必伴有或阳、或阴、或寒、或热、或实、或虚的病情反应,同理则所谓阴证、阳证、寒证、热证、实证、虚证亦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病位反应。 有人认为《伤寒论》是治伤于寒邪之“伤寒”,不治伤于温热病邪之“温病”或内伤杂病,是没有真正理解《伤寒论》精神。实际上,仲景以六经赅百病,无论外感、内伤,还是温病,皆不出六经范畴。故柯琴提出“六经钤百病”的观点,徐大椿亦说:“医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伤寒理明,则万病皆通。”笔者认为:六经理明,万病理通。 《伤寒论》中广义温病 《伤寒论》第182条:“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这里的外证是有别于太阳、少阳的外证、表证,即第6条所说的温病。《伤寒论》第197条:“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就是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所谓太阳阳明,就是太阳阳明合病、并病,亦当属温病。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的方剂,如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大青龙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半夏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白虎加桂枝汤、竹叶石膏汤等,实际是治疗温病之方。故陆九芝说“伤寒有五,传入阳明遂成温病。”又说:“温病之病本隶于《伤寒论》中,治温病之方,并不在《伤寒论》之外。”柯韵伯亦提出“温病证治散见于六经”、“阳明为成温之薮”观点,指出:“温病者,阳明也”,“病之始自阳明者为温,则邪自太阳已入阳明者亦为温。”他还分析了一些温病学家的经验方,认为皆不外《伤寒论》的阳明方。如杨栗山的治温疫十五方,“特将僵蚕、蝉蜕之不担重任者加入芩、连、膏、黄方中,使人看似杨氏新方,而又不知不觉已暗将《伤寒论》方参入。”认为温病学家学说虽多,实际上不过是将他经或他证之名来代替阳明之实而已。而事实上,在温病中所运用的许多方剂,都同伤寒方剂有着密切的关联。如凉膈散源自栀子豉汤;化斑汤源自白虎汤;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源自大、小、调胃承气汤;加减复脉汤、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源自炙甘草汤;少阴病的黄连阿胶汤就是后世温病滋阴清热基础等等。 某些温病学家声称“跳出伤寒圈子”,实际上并未离开这个基础,而是结合医疗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加以创造性发展,如辨舌验齿、观察疹蓓以及创立一些疗效稳妥的方剂等,而且还在理论上有新突破如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也功不可没。
恶 寒 病人自觉怕冷怕风,有外感恶寒,内伤恶寒两类。 内疗辨治 风寒束表型恶寒 [病因] 风寒之邪外束,卫阳郁闭所致。 [症状] 恶寒,微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辛温解表,疏风散寒。 [主方] 麻黄汤加味。(索取此方) 寒中少阴型恶寒 [病因] 素体心肾阳虚、寒邪乘虚直中少阴。 [症状] 恶寒无热,体倦肢冷,精神萎靡不振,呕吐,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 [治法] 温阳散寒。 [主方] 四逆汤。(索取此方) 阳虚阴盛型恶寒 [病因] 劳倦内伤,或久病阳气衰弱,阳不制阴,于是阴寒内生而恶寒。 [症状] 恶寒,四肢冰冷,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口淡不渴,大便溏泻,小溲清长,面色白,舌淡,脉沉迟无力。 [治法] 温阳祛寒。 [主方] ①肾阳虚,用右归饮。(索取此方)②脾阳虚,用附子理中汤(索取此方)。③心阳虚,用桂枝甘草汤。(索取此方) 阳盛格阴型恶寒 [病因] 邪热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不能透达于外。 [症状] 恶寒肢冷,烦渴喜冷饮,胸中烦热,腹部扪之灼热,咽干口臭,大便秘结,小溲短黄,舌红苔黄,脉伏。 [治法] 清泻里热。 [主方] 白虎汤或承气汤。(索取此方) 痰饮内停型恶寒 [病因] 痰饮停滞体内,阳气不得宣通。 [症状] 恶寒,肢体沉重,胸腹满闷,饮食不香,口渴不欲饮,苔腻,脉滑。 [治法] 通阳化饮。 [主方] 苓桂术甘汤加味。(索取此方) 脐周恶寒 [病因] 系由水饮内停,寒凝小肠,脾肾阳虚,阳不卫外所致。 [症状] 脐周恶寒,如有冷风所吹之状。虽在暑月,夜晚与午夜就寝,腹部仍需用棉被覆盖。伴有腹痛隐隐,肠鸣辘辘,大便溏薄,饮食不香,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腰膝沉重,两足微肿,口干不欲饮,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弦。 [治法] 分利内饮,温阳散寒。 [主方] 回阳救急汤加减。(索取此方) 名家经验学说 李用粹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夜寒者,阴气旺于阳分。昼寒者,阴气上溢阳中。重阴者,昼夜俱寒。 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他如风寒暑湿痰火郁瘀痈疮,一切邪气怫郁于表,表中之阳气不能发越,皆令恶寒。 恶寒者,虽居密室帏幙之中,猛火近热之处,仍觉憎寒拘急,甚则毫毛毕直,鼓颌战僳,非若恶风之候,见风则凛凛畏怯,无风则坦然自适也。 恶寒有阳虚、劳倦、肺火、痰饮、伤酒、伤食、疮毒、郁火及产后等类型(略)。 内外恶寒辨:外感恶寒,虽近烈火不除,内伤恶寒,稍就温暖即止。 卫不和而恶寒者,调中益气汤。脾胃弱,补中益气汤。阳虚,四君子汤加黄芪、炮姜、肉桂、附子。表虚,黄芪建中汤。浊痰滞膈,先用姜茶探吐,后用通圣散加减。肺火,甘橘汤加酒芩、天麦冬、山栀仁。恶寒久不已,服诸药不效者,亦宜解郁。 大抵恶寒之症,种种不同。然世人以背恶寒属太阳经。此经气郁而不行,或浊痰阻滞经络,药中必加羌活以散太阳之邪。 半身恶寒 [病因] 汗出偏沮,令人偏枯。 [症状] 半身恶寒或恶风,易出汗,温度比健侧半身为低。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 [主方] 补阳还五汤加味。(索取此方)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半侧寒冷,较为少见。患者白头至足,左半或右半身不温,汗出时亦一侧独无,当风则一侧先觉冷气砭骨,关节运动自如,酸软乏力,脉象沉细。用右归饮加当归、细辛,温运阳气,通其血脉。 寒 战 内疗辨治 寒邪外束型寒战 [病因] 外寒袭表,邪郁经络,腠理闭塞,卫气郁结。 [症状] 恶寒战栗,高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 辛温解表。 [主方] 麻黄汤加味。(索取此方) 阳虚寒盛型寒战 [病因] 阳气虚弱,或寒邪伤阳,阴寒内盛。 [症状] 畏寒战栗,四肢厥冷,得暖则缓,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溲清长,舌质淡,脉沉微。 [治法] 温阳祛寒。 [主方] 四逆汤加味。(索取此方) 战汗透出型寒战 [病因] 外感热病,邪正剧烈交争。 [症状] 在外感热病过程中,突然恶寒,甚者肢冷,脉伏,继则全身透出大汗,汗后热退身凉。 [治法] 益气回阳。 [主方] 参附汤。(索取此方) 外寒风热型寒战 [病因] 先有内热,继感外寒,致寒邪外束,热邪内郁。 [症状] 恶寒战栗,四肢厥冷,头身疼痛,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浮紧而数。 [治法] 解毒清里。 [主方] 防风通圣汤。(索取此方)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恶寒时战栗,简称“寒战”,常见于“疟疾”等病。 伤寒和温病过程中,有突然寒战,神情极疲,汗出后逐渐平静好转,称为“战汗”。这是患者正气虽然虚弱,在遇到有恢复的机会,正气奋起,便与邪气交争的现象,正气胜则汗出而邪解。所以战后得汗则生,汗不得出则死,实为重要关头。如无虚脱现象,可听其自然,不必慌张,必要时用复脉汤加减(索取此方),以扶助元气。 “振寒”与寒战相似,同样是发抖,其区别是:从内发出者为寒战,仅是形体耸动者为振寒。振寒多由阳虚不能卫外,常伴腹痛泄泻,四肢沉重,小便不利等证,病在少阴,治宜扶阳,用真武汤。(索取此方) 长期早晚寒战 [病因] 营卫俱虚,太阳与太阴失开之职。 [症状] 早晚感恶寒,发寒战,全身如鸡皮,约1小时后,四肢冰凉,面色白,舌质淡嫩,脉象虚细。 [治法] 温中补虚,调和营卫。 [主方] 鸿滨经验方。(索取此方) 夜半寒战 [病因] 由于厥阴经气不充,无力使经气顺交太阴,血伤及气,阴伤及阳,阳虚则寒,故厥冷而战栗。 [症状] 每晚12时发冷抖颤,四肢冰冷,近晨则大汗出,直至黎明,汗止栗定。伴有气短心悸,食后腹胀,少腹冷痛,面色暗晦,舌淡紫,苔薄白,脉沉弦细。 [治法] 益气助阳,敛汗固表,顺接阴阳。 [主方] 琳异满华经验方。(索取此方) 但热不寒 内疗辨治 邪热蕴肺型但热不寒 [病因] 风热之邪上受,或外感寒邪,郁而化热,邪热犯肺,热灼肺津成痰,痰热壅阻,肺火清肃。 [症状] 发热而不恶寒,咳嗽胸痛,咯痰厚稠,黄腥,鼻扇气粗,咽痛口渴,舌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肺泄热,化痰止嗽。 [主方] 麻杏石甘汤加味。(索取此方) 热炽阳明型但热不寒 [病因] 邪热侵入阳明经。 [症状] 不恶寒,反发热,壮热,面赤,大汗出,大烦渴,小溲黄少,舌红苔黄,脉洪大。 [治法] 清泄气分邪热。 [主方] 白虎汤。(索取此方) 热结肠道型但热不寒 [病因] 邪热侵人于阳明腑。 [症状] 壮热不恶寒,日晡为甚,腹满硬痛,按之坚实,大便不通或热结旁流。甚则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舌苔黄燥或焦黑,脉沉实有力。 [治法] 泄热通腑,攻下燥结。 [主方] 三一承气汤。(索取此方) 湿热郁蒸型但热不寒 [病因] 夏秋之交以及阴雨潮湿季节,湿热相兼为患。 [症状] 身热起伏而不恶寒,午后转甚,汗出不畅,渴不引饮,胸闷脘痞,身重,纳呆,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 宣气化湿,清热达邪。 [主方] 三仁汤。(索取此方) 暑热伤气型但热不寒 [病因] 夏月伤暑,汗出过多,伤津耗气,或露宿食凉,暑邪乘虚侵入体内。 [症状] 发热不恶寒,头痛面赤,气粗,胸闷烦躁,口渴引饮,汗出过多,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 清暑泄热,益气生津。 [主方] 王氏清暑益气汤。(索取此方) 上热下寒 ①是寒热错杂表现之一,系指患者同一时期,上部表现为热证,下部表现为寒证的证候。其在病因病理上,是寒热错杂,阳盛于上,阴盛于下所致。 ②是指,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元,而虚阳上越,此属下真寒,上假热之象。 内疗辨治 虚寒型上热下寒 [病因] 下元虚寒,阳气上越。 [症状] 面色微红似酣,足胫寒冷,全身形寒怕冷,大便溏泻,脉沉细。 [治法] 通阳救逆。 [主方] 白通汤。(索取此方) 虚火型上热下寒 [病因] 肾阴亏损,致虚火上炎。 [症状] 头热足冷,咽干,眼目红赤,胸中烦热,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 [主方] 六味地黄丸加味。(索取此方)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足胫寒冷,面反微红似酣,兼见形寒,脉象沉细,或伴大便泄泻,系下元虚寒,阳气上越,称做“戴阳”,为虚脱证候之一。急用白通汤回阳,可加猪胆汁或黄连少许反佐,以防寒热格拒。服药后头汗出,脉忽浮大者难治。 肾阴亏而虚火上炎,也能呈现足冷头热,但多兼见咽干、目红,当用引火归元法,治宜七味地黄丸。胸中烦热者,加黄连少许以反佐。 半身发热 [病因] 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暗耗肝阴,两侧为行气之处,肝阳化风,故半侧发热。 [症状] 半身发热,白头至足似火燎之状。伴有头目眩晕,神疲心烦,半身发热以午后为甚。情志不舒畅则频频发作。面色红润,脉弦细数。 [治法] 熄风泄热。 [主方] 镇肝熄风汤加减。(索取此方) 下半身发热 [病因] 阴血亏虚,阳无所附。 [症状] 下半身灼热如焚,尤以阴部为甚,头晕、自汗、咽干口燥、尿赤、手足心热、舌质偏淡、苔薄黄而润,脉弦无力。 [治法] 滋阴退热。 [主方] 经验方。(索取此方) 上午发热 [病因] 由于肝胃阳盛热极所致。 [症状] 上午躁扰不宁,过午却较为安静,并能睡眠。上午体温40℃以上,午后下降为38℃左右,汗出身热,口渴能饮,舌赤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生津。 [主方] 白虎汤加味。(索取此方) 下午高热 [病因] 少阳枢机不利,瘀血内阻不行,加上太阳之表阳虚,少阴之里阴亏损所致。 [症状] 每日午后3时许发病,先觉背寒,接着发冷发热,手足心热,恶心,胸痛,四肢末端发凉,数小时后自行消退,饮食不香,舌淡略暗,脉沉数弦。 [治法] 和解少阳,活血化瘀。 [主方] 学文验方。(索取此方) 夜半发热 [病因] 由于阴液亏耗,虚热内生所致。 [症状] 日间体温正常。每到夜间自觉骨蒸潮热,尤以手足心热甚,睡则汗出,竟至不能安睡。头目眩晕,气短心悸,口燥咽干,渴不欲饮,饥不欲食,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 补肾健脾。 [主方] 资生汤。(索取此方) 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为外感表证的主证之一。 内疗辨治 风寒侵表型恶寒发热 [病因] 风寒侵入太阳经,腠理闭塞,卫阳被遏。 [症状] 恶露发热,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声重,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辛温发汗。 [主方] 荆防败毒散。(索取此方) 风热犯肺型恶寒发热 [病因] 外感风热,表卫不和,肺失宣降。 [症状] 发热恶寒,发热重,恶寒轻,微汗出,头痛咽红,口干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辛凉解表。 [主方] 银翘散。(索取此方) 风湿客表型恶寒发热 [病因] 风湿侵袭肌腠,阻遏清阳。 [症状] 恶寒发热,身体困重,头胀如裹,关节疼痛,舌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 疏风祛湿。 [主方] 羌活胜湿汤。(索取此方) 暑湿交阻型恶寒发热 [病因] 夏月伤暑,暑多挟湿,暑湿交阻,气机不畅。 [症状] 恶寒发热,恶寒轻,发热重,头胀胸闷,呕恶,汗出,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祛暑清热。 [主方] 新加香薷饮。(索取此方) 寒热往来 指忽寒忽热,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一天可发作数次。 内疗辨治 邪入少阳型寒热往来 [病因] 伤寒太阳病不解,邪传少阳,邪正相争,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 [症状] 寒热往来,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和解少阳。 [主方] 小柴胡汤。(索取此方) 肝郁气滞型寒热往来 [病因] 肝郁气结,郁久化火。 [症状] 寒热往来,似疟非疟。伴有呕吐吞酸,嘈杂,胸胁痛,小腹胀,头晕目眩,舌淡苔薄,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 [主方] 逍遥散。(索取此方) 感染疟邪型寒热往来 [病因] 外伤风寒暑湿,兼染疟邪。 [症状] 寒热往来,隔日或3日发1次,发有定时。发作时先恶寒,继则高热,最后遍身汗出,热退身和,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治法] 去邪截疟。 [主方] 七宝散。(索取此方) 湿热郁阻三焦型寒热往采 [病因] 湿温病邪,热痰留恋三焦,三焦气化失司。 [症状] 寒热起伏,汗出不爽,头痛烦躁,胸闷腹胀,恶心呕吐,口干饮少,小溲短黄,舌边红、苔厚腻,或白如积粉,脉濡。 [治法] 分消走泄,宣展气机。 [主方] 黄连温胆汤。(索取此方)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一阵寒一阵热,一天一次或一天有数次发作,称为“寒热往来”。这种发热,有时能够退清,有肘不能退清。凡是从外感传变而来的,都为少阳经证,常伴有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胀满、脉象弦数等证,用小柴胡汤和解,不可发汗、吐、下。 妇人月经不调,经前常有忽寒忽然,头胀,胸胁胀闷等现象,系肝气或肝火郁结所致,可用调经汤(即小柴胡汤合四物汤)。也有妇女月经适来或月经刚净,外感风寒发热,或在发热期内月经来潮,邪热乘虚袭人子宫,瘀热互结,亦使寒热往来,《金匮要略)称为“热入血室”,同样可用小柴胡汤泄热。但已经热人血室,应佐清营祛瘀,可在方内酌加丹参、赤芍、泽兰、焦山栀,热甚的并宜去人参加入生地。 “疟疾”的主证,也是寒热反复发作,有一天一次,有两天一次,也有三天一次的,但与寒热往来的病情大不相同(以下略)。 湿热痰浊郁于中焦,出现寒热如疟,汗出不清,胸闷呕恶,口干饮少,小便黄赤,大便或秘或溏而臭,用达原饮治之。 低 热 (含功能性低热、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肺结核、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 内伤发热是指以脏腑内伤为病因,导致脏腑气血虚损或阴阳失调引起的发热以低热(在37.5℃~38℃,持续时间长达2周以上,数月乃至数年)为主的病证。现多称“低热”。 内疗辨治 气郁化火型低热 [病因] 多由情志所伤,则肝气郁滞不得疏泄、郁久化热、甚则肝阳上亢,火随气窜所致。 [症状] 以低热或午后潮热,热势与精神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烦躁易怒为证候特点。伴有口苦而于,梦多,妇女则经前乳胀,或有月经错前,舌质暗苔黄,脉弦数,左关脉尤显。 [治法] 疏肝解郁,清肝泻热。 [主方] 丹栀逍遥散加减。(索取此方) 瘀血气滞型低热 [病因] 多由气滞、气虚、阳虚、寒邪侵袭,伤津耗液;或受外伤闪挫等,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血阻遏营卫,遂生低热。 [症状] 以午后或夜间发热、口干咽燥,渴不多饮,肌肤甲错,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为证候特点。伴有肢体疼痛或有肿块,面色晦暗,眼周青黑,口唇青紫。女子月经闭止,或产后恶露不畅,少腹疼痛,脉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调和营卫。 [主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索取此方) 脾胃湿热型低热 [病因] 多由劳倦内伤,饮食不节,饥饱失时,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自内生。若湿邪郁久化热,或感受湿热,或平素湿热内盛,蕴结不解,熏蒸肌肤,则发低热。 [症状] 以低热或午后甚或日晡甚,胸闷身重头如裹,饮食不香为证候特点。伴有渴不欲饮,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治法] 清热利湿。 [主方] 三仁汤加减。(索取此方) 气虚阳浮型低热 [病因] 多由劳倦气散,加之思虑气结,或饥饿气馁等因素,中气因而衰微不能运行,或滞于中,或陷于下。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发为低热。 [症状] 以多在早晨低热有汗,气短乏力,劳累则病情加剧为证候特点。伴有头晕懒言,面色萎黄,自汗多,易于感冒,饮食不香,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主方] 补中益气汤加减。(索取此方) 血虚气浮型低热 [病因] 由于血是精气化生而来。如因思虑劳心过度、营血亏虚,或产后造成血虚等,则内无营守,阳气失于依附而浮越,于是便产生低热。 [症状] 以低热,头晕眼花,稍劳则热势即起,心悸不宁,面色少华为证候特点。伴有体倦乏力,失眠多梦,筋惕肉晌,指甲干黄,妇女月经后发热,经量少或闭经,唇舌色淡,少苔、脉弱。 [治法] 益气养血。 [主方] 归脾汤加味。(索取此方) 阴虚阳亢型低热 [病因] 多由五脏阴液亏损,阴不足则阳无所依附,水不制火,阳气偏盛,故生虚热。 [症状] 以午后潮热,夜热早凉,骨蒸潮热,五心烦热,两颧潮红为证候特点。伴有心悸失眠、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大便燥结、小溲短少、腰酸遗精、月经错前、舌质红而干、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 [主方] 清骨散加减。(索取此方) 脾肾阳虚型低热 [病因] 多由气虚型低热的病情发展深入阶段,而成为阳虚。阳气虚则阴寒内盛,火不归元,逼阳外越,遂成低热。 [症状] 以自觉肌肤浮热,多发于午前,而又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腰酸腿软为证候特点。伴有头晕嗜睡、面色白或嫩红,下肢浮肿,阳痿早泄,饮食不香,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而滑,脉沉细。 [治法] 温补脾肾。 [主方] 肾气丸加味。(索取此方) 邪留肺卫型低热 [病因] 多由外感时邪,高热退后,余邪未净,络热未清,故高热转为低热。 [症状] 以高热治疗后转变为低热,且久不退为证候特点。伴有咽部发红,或有微咳,或有淋巴结肿大,或有扁桃体略肿大,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清热解表。 [主方] 银翘散加味。(索取此方) 邪踞少阳型低热 [病因] 多由外感发展,邪踞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邪气出与阳争则发热,人里与阴争则恶寒,故而寒热交替往来在2周以上。 [症状] 以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满闷为证候特点。伴有头胀、妇女月经不调,经前忽寒忽热,或在发热中月经来潮,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和解少阳,调整枢机。 [主方] 小柴胡汤加味。(索取此方) 营卫不和型低热 [病因] 多由腠理不密固,营卫失调所致。 [症状] 以低热有汗,阵觉微寒微热为证候特点。伴有精神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治法] 调和营卫。 [主方] 桂枝汤加味。(索取此方) 肝经湿热型低热 [病因] 多由肝胆疏泄功能失常,湿热蕴蓄肝胆,熏蒸肌表,故而午后发热。 [症状] 以午后低热、胁痛为证候特点。伴有口苦、大便秘结或溏泄不爽,或有黄疸,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法] 疏肝利胆,清泄湿热。 [主方] 龙胆泻肝汤加味。(索取此方) 食滞郁热型低热 [病因] 多由食滞中焦,郁积生热,故在午后阳明气旺之时,发热为著。 [症状] 以低热午后更甚,嗳腐吞酸为证候特点。伴有呕吐或恶心,大便或秘结或溏泄,少年儿童常有两颊潮红,腹胀按之硬,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 清热化滞。 [主方] 保和丸加味。(索取此方) 痰饮内停型低热 [病因] 多由脾失运化,积湿成痰,痰饮内停,阻遏营卫,故见低热微恶寒。 [症状] 以低热微恶寒,夜热早凉,饮水即呕为证候特点。伴有胸膈痞闷,恶心喘促,肠中有水鸣声,舌苔滑腻,脉滑。 [治法] 温化痰饮。 [主方]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加减。(索取此方) 名家经验学说 蒲辅周 蒲老认为,内伤低热有气虚、血虚之分,以属气分者多。用甘温除热法,轻则补中益气汤,重则当归补血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党参。低烧偏于血分者,男妇老幼均可用圣愈汤加地骨皮。并认为低烧病人,苦寒药不宜多用,不仅伤败脾胃,苦寒太过亦化燥伤阴。内伤发热,脾胃已弱,药量亦宜轻,宁可再剂,勿用重剂,用之欲速不达,反伤中气。 姜春华 姜教授认为,多数病人因发热而导致阴虚,不是由于阴虚而导致发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长期发热以致出现阴虚,假使发热的因素得到解决,则阴虚即可好转。如果不能解决,则补阳亦无效果。这是历来医学上的倒果为因。同样阴虚发热也是如此。 潮 热 潮热是指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汛之至有一定规律定时。 内疗辨治 阳明腑实型潮热 [病因] 表邪不解,人里化热,与肠中有形之邪相结,逐成胃实。 [症状] 日晡潮流,手足溅然汗出,腹部硬满疼痛,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或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舌苔焦黄,脉沉实。 [治法] 攻下泄热。 [主方] 三一承气汤。(索取此方) 阴虚血亏型潮热 [病因] 素体阴虚,或汗、下、吐、致亡血、亡津液之后,阴亏液燥,虚火上炎。 [症状] 午后或夜间潮热,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心悸盗汗,神悴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养血清热。 [主方] 清骨散。(索取此方) 脾胃气虚型潮热 [病因] 劳倦内伤,饮食失节,致中气不足而下陷,阴火上乘土位。 [症状] 上午潮热或午后发热,少气懒言,神疲肢软,自汗,面色白,舌淡嫩,脉虚细弱。 [治法] 甘温除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51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加减塌气汤
下一篇: 加减大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