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麻黄(去根节)1分,羌活1分,紫苑1分,贝母(去心)1分,防风(去叉)1分,桔梗1分,菊花1分,藁本1分,独活1分,川芎1分,甘草3铢。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寒风所中,吃透风气散子后,觉上焦有热。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8分,水1盏,煎取7分,食后去滓服。大腑不秘热,只可非时吃3-5口,不要任性吃,令过剂,酌量脏腑进服。若觉大府秘热,加升麻。
摘录 : 《普济方》卷一○三引《护命方》
藿香正气是根据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的藿香正气散制成的,方剂学里将其归类于“祛湿剂”,功用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增强食欲等。例如,暴雨之后的闷热天气,或者长时间的“桑拿天”。这时环境湿度往往超过60%,人们会觉得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用藿香正气比较合适。 而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虚脱。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医生强调,藿香正气药性偏温,可能加重不适的症状。而且,在烈日曝晒下人体会缺水,而藿香正气具有“除湿”的作用,此时应用反而会“火上浇油”。 夏季感冒用藿香有讲究 近日,本市各医院感冒患者均有所增加,在前来治疗感冒的病人中,医生们发现患者有个误区,认为夏天患感冒就得喝藿香正气水。其实,不是所有夏季感冒都适合使用藿香正气。 藿香正气由藿香、大腹皮、白芷、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紫苏、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止呕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体内寒湿较重,同时又受风寒外邪所导致的感冒。由于室外持续高温,办公室、商场等场所又“寒气十足”,一冷一热频繁转换,造成感冒呈现寒热交集的特点,患者却多未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如果靠喝藿香正气水治疗,只能造成感冒“久治不愈”。 其实,藿香正气类中成药用来治疗寒湿所导致的腹泻呕吐等胃肠型感冒很见效。医生称,根据藿香正气的配方,不难看出藿香正气类产品具有明显的燥湿作用,对于一些大便稀烂、无明显臭味的腹泻患者效果最好。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感冒一般比较复杂,常常是几种感冒交替进行。因此,如果服用感冒药2~3天后症状没有好转,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藿香正气的其他功效 藿香正气有一些特别的用法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老人、幼儿、急症及昏迷等服药有困难的病人,夏天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敷点脐来达到治疗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清洁病人脐部,取一块干净的纱布折叠成4~6层,将藿香正气水置于水中预热,待药温适宜时倒在纱布上,以充盈不溢为度,用塑料布覆盖纱布后,再用医用胶布固定,2~3小时后取下,每日2~3次。 这种做法有利于燥湿和理气和中,对中风后因气滞、或寒湿阻滞而形成的便秘的病人,或是腹部术后气胀、产后尿潴留乃至腹泻的小儿都有明显的疗效。 另据,藿香正气水还有以下不少其鲜为人知的作用: 治湿疹: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每天3~5次,连用3~5天。 防蚊咬:夏日若不慎被蚊虫“侵袭”,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 去头癣、手足癣和灰指甲: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对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亦可多搽几次。5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防痱子:中医认为痱子由表热夹湿引起,而藿香正气水有解表祛热除湿的功效,所以对痱子有良效,配合止汗爽身粉疗效更佳。 防晕车晕船:乘坐车、船前,可用药棉蘸取藿香正气水敷于肚脐内以预防晕车晕船。 解酒:醉酒的人往往易出现嗜睡、呕吐、头晕等症状,及时喝1支藿香正气水可止吐顺气和醒酒。 患者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有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7岁以内的小孩最好不要擅自服用,而外用时3岁以内的儿童也不太适宜。
求采纳
目录1拼音2明·方贤著《奇效良方》:调胃承气汤 2.1处方2.2功能主治2.3调胃承气汤的用法用量2.4摘录 3《伤寒大白》卷四:调胃承气汤 3.1处方3.2功能主治3.3摘录 4《片玉痘疹》卷十二:调胃承气汤 4.1处方4.2功能主治4.3调胃承气汤的用法用量4.4摘录 5《普济方》卷四○四:调胃承气汤 5.1处方5.2功能主治5.3调胃承气汤的用法用量5.4摘录 6《伤寒论》 6.1方名6.2调胃承气汤的别名6.3组成6.4功效6.5主治6.6调胃承气汤的用法用量6.7调胃承气汤的临床应用6.8各家论述6.9附注 7《伤寒全生集》卷二 7.1方名7.2组成7.3主治7.4调胃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8《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8.1方名8.2组成8.3主治8.4调胃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附:1古籍中的调胃承气汤 1拼音 tiáo wèi chéng qì tāng
2明·方贤著《奇效良方》:调胃承气汤
3《伤寒大白》卷四:调胃承气汤
4《片玉痘疹》卷十二:调胃承气汤
5《普济方》卷四○四:调胃承气汤
6《伤寒论》
7《伤寒全生集》卷二
8《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古籍中的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原注】玉函云。与小承气汤。○玉函。脉经...
《丹台玉案》:[卷之二伤寒门]水渍法 炽盛。坚结大肠。金受火制。不能平木故也。急用调胃承气汤下之。调胃承气汤(方见前)白胎舌ps4...
《伤寒论辩证广注》:[卷之六辩阳明病脉证并治法]调胃承气汤方 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此条病。系太阳伤寒发汗之后。恶寒之证当解...
《伤寒论辑义》:[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心烦。...
《类证活人书》:卷第十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20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调降汤
下一篇: 调顺阴阳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