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痘后血少,手足拘挛,不能转运。
用法用量 : 本方名当归桂枝汤,但方中无桂枝,疑脱。气虚肢冷,加附片;感冒风寒,以致筋骨痛,加羌活、防风;血气大虚者,加鹿茸、虎胫、淮牛膝。
摘录 : 《幼幼集成》卷六
功能主治 : 孕妇寒多热少,脉弦浮涩者。
用法用量 : 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 妊娠营气大虚,寒邪得以逗留经中,故寒多热少,不烦不渴焉。当归益营气之虚,白芍敛营中之血,桂枝温经散寒,炙草缓中益胃,煨姜温胃以散寒邪,大枣缓中以益脾元也。水煎温服,使营气内充,则寒邪不复留恋,而寒热之往来顿解,胎孕无不自安矣。
摘录 :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功能主治 : 补脾养血。主痘之后,血少不能养筋,或感风寒水湿,手足忽然拘挛,不能伸屈转运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服。气虚,加川乌、人参;如感风寒,以至骨节疼痛者,加羌活防风散治之。
摘录 : 《片玉痘疹》卷十二
芍药+甘草,共38个方剂使用:
柴胡桂枝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四逆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汤,麻黄升麻汤,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汤,四逆散,小建中汤,小青龙汤,栝蒌桂枝汤,桂枝汤,甘遂半夏汤,桂枝加黄芪汤,王不留行散,胶艾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薯蓣丸,大黄蟅虫丸,小青龙加石膏汤,奔豚汤,温经汤
1.【柴胡桂枝汤】: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桂枝一两半(去皮)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2.【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三两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擘)
1)【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当归四逆汤】: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1)【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4.【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5.【葛根汤】: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6.【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7.【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去皮)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8.【桂枝加大黄汤】: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9.【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10.【桂枝加桂汤】: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2)【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
第3条.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1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12.【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13.【桂枝加芍药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切)
1)【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14.【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16.【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17.【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三两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2)【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11条.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8.【黄芩汤】:黄芩三两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9.【麻黄升麻汤】: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葳蕤十八铢(一作菖蒲)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石膏六铢(碎,绵裹)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1)【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20.【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21.【芍药甘草汤】:白芍药甘草(炙)各四两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30条.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22.【四逆散】: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1)【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23.【小建中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
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4)【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第22条.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5)【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第18条.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24.【小青龙汤】:麻黄(去节)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3)【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4)【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第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5)【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第7条.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25.【栝蒌桂枝汤】: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1)【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11条.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26.【桂枝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4)【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5)【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6)【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9条.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7)【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0)【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1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1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1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14)【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15)【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16)【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54条.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17)【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一云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1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1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0)【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2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2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2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24)【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25)【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240条.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26)【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7)【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28)【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29)【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36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30)【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1条.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27.【甘遂半夏汤】: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无)
1)【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第18条.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28.【桂枝加黄芪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1)【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
第29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2)【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第16条.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29.【王不留行散】: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溯瞿细叶十分(七月七日来) 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 甘草十八分 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者,汗)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 厚朴各二分
1)【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第6条.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排脓散、排脓汤并主之。
30.【胶艾汤】:川芎二两阿胶二两 甘草二两 艾叶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
1)【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4条.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31.【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四两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1)【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
第8条.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32.【乌头汤】:麻黄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炙) 川乌五枚(口父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豆)
1)【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
第10条.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矾石汤治脚气冲心。
3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各三两
1)【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
第8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并主之。
34.【薯蓣丸】:薯蓣三十分当归 桂枝 干地黄 曲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芎穷 麦门冬 芍药 白术 杏仁各六分 人参七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敛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1)【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
第16条.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35.【大黄蟅虫丸】: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
1)【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
第18条.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
36.【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
1)【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第14条.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37.【奔豚汤】:甘草芎穷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1)【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
第2条.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38.【温经汤】: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 芎穷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生姜二两 牡丹皮二两(去心) 甘草二两 半夏半斤 麦门冬一升(去心)
1)【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第9条.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日常生活中,人就是通过运动才会使自己的身体更好的灵活。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跳绳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了,跳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减肥塑身,深受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喜爱。那么跳绳对寒性体质是不是有好处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跳绳是否对寒性体质有好处,希望能帮到你。
跳绳对寒性体质有好处吗
1、跳绳对寒性体质有好处吗
寒性体质的人群可以适当的进行跳绳运动。因为跳绳属于全身性运动,它能充分的运动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帮助燃烧身体脂肪,可以综合发展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增强人体体质,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降低高血脂,肥胖症等疾病几率,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跳绳是以手脚相互配合的运动项目,能培养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但是寒性体质的人跳绳不可过量,时间不宜过长,连续跳绳不宜超过10分钟,否则心脏、肌肉都会产生过重负担。尤其是下肢力量不足、腿酸怕的冷寒性体质人群,所以应合理控制时间,或轻跳或边歇边跳,否则踝关节及膝关节容易出现劳损甚至更严重的挫伤。有寒性体质的女性经期不宜跳绳。当外部环境过冷时,冷空气易侵入体内,这时寒性体质不宜跳绳。
2、寒性体质的表现
寒性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引起体内阴气过剩、寒从内生的一种表现,常出现面色苍白,口唇色淡,容易疲劳,怕冷怕风,手脚冷,喜进热饮、热食,常腹泻,女性则月经迟来,舌淡苔白, 脉紧或迟。多因饮食不节、寒邪外侵、年老体弱而发病,常随寒凝脏腑、经脉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各种痛症如腹痛、痛经、关节痛等,耐热不耐寒。
3、寒性体质吃什么
寒性体质可以多吃生姜,生姜可以提高消化力、溶解体内沉积的“寒气”。红糖姜水是不错的选择,不仅能暖身体,寒性体质的女性也可缓解宫寒的问题。体寒可以多吃主食,低温会加速人体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因此可多吃主食和含少量糖分的甜食,或者鱼、奶类等优质蛋白质及脂肪。
另外,B族维生素有利于正常代谢,不妨多吃些新鲜的米面、蔬果等,尽量多吃粗杂粮。坚果油脂含量较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并富含磷脂、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中医认为坚果性味偏温热,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御寒的作用,而冬季对应的是肾脏,可增强体质。
治疗寒性体质的中药
1、若胸闷胸痛,心悸气短、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舌苔薄白等症状,可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其常用药是桂枝、细辛、当归、薤白、瓜蒌、白芍药、枳实、厚朴、大枣等。
2、若咳嗽,咳痰色稀白,鼻塞流清涕,脉浮紧。可用:麻黄、桑白皮、杏仁、紫苏子、陈皮、茯苓等。
3、若少腹拘急冷痛,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脉沉弦或迟。治则:温肝散寒、行气止痛。主方:暖肝煎。常用药:肉桂、茯苓、当归、乌药、枸杞、沉香、生姜、小茴香等。
4、若腹中冷痛,因外感寒邪或进寒凉菜饮食加剧,呃逆呕吐,食少,大便溏薄,肠鸣,舌质淡苔白,脉沉紧。治则:温里散寒。主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常用药:紫苏叶、香附、高良姜、陈皮、大枣、丁香等。
寒性体质如何调养
1、饮食上忌任何寒凉食物,即使是夏天也不要喝冷饮或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饮品。
2、不适合长期游泳,运动要做一些温和性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不可运动过度,少做高强度的运动,大量的出汗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3、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重点部位的保暖,如腰部、肩部、腹部、膝部,女同胞最好不要穿露脐装、低腰裤,超短裙,冬天不要穿靴子短裙。睡觉时,即使是夏天身上也要盖薄被入睡。
4、夏天不适合长时间吹空调,有的女同胞还喜欢睡前洗澡,头发没有彻底晾干就睡觉,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如果睡前洗头了一定要吹干了再睡。建议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用热水泡脚。
猜你喜欢:
1. 在家练跑步的方法详细讲解
2. 跳绳健身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3. 有氧运动的锻炼方法
4. 跳绳如何选择的方法技巧
5. 跳跃运动减肥方法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是有自己的体质的,体质的状况是取决于我们脏腑经络气血的强弱。所以我们是需要很好的注意自己的体质的,阴阳平和的体质是最好的,那么,对于女性朋友升阳回阳,该怎么很好的进行调理呢?下面就是一起来看看吧。
1、饮食上忌任何寒凉食物
就是在夏季,也是不要吃冷饮或者是从冰箱里面刚拿出来的食物就是立刻食用。
2、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重点部位的保暖
如腰部、肩部、腹部、膝部,女同胞最好不要穿露脐装、低腰裤、超短裙,冬天不要穿靴子短裙。我们在睡觉的时候,最好是盖好被子,即使是在夏季,也是不要光着身子睡觉,这是不利于身体阳气的,不利于回阳。
3、阳虚体质的人不适合长期游泳
在选择运动时候,是要选择一些温和性的有氧运动的,不要做一些运动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因为大量的出汗也是会使得我们的阳气发泄的,像快走、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就是不错的。
4、夏天不适合长时间吹空调
有很多人都是喜欢在睡觉前洗澡的,而且在头发都没有彻底晾干就睡觉,甚至是吹着空调睡觉,这都是不好的习惯,我们最好是养成每天用热水泡脚的习惯,是有利于身体补阳回阳的。
5、食物要多选择一些热性的食材配料
可适量多吃一些肉类、栗子、山楂、核桃、红豆、花生、杏仁、桃子、香椿、葱、姜、茴香、香菜,花椒、胡椒、肉豆蔻等;当归、人参、黄芪、桂圆等可以炖汤喝;冬天可以适量吃一些火锅;都是有利于阳气的回升的。
6、十全大补汤
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理中汤、桂枝汤、当归四逆汤、肾气丸、右归丸等这些中成药适合阳虚(寒性)体质的人的调养,但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看了上面的介绍,我们是会发现自己平时就是这么做的,这其实对身体健康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是需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女性朋友也是需要很好的调养阳虚的,这些做法是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升阳、回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06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当归柴胡汤
下一篇: 当归桃仁承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