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大麦糵丸

中医世家 2023-05-06 16:30:58

大麦糵丸

处方 : 大麦糵(炒黄)1两,白术1两半,人参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槟榔(锉)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薏苡仁(炒)1两,干姜(炮)1两,大黄(细锉,醋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3分。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坚筋倍力。主伤寒后,饮食不消,腹胁虚满。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加至20丸,空心米饮送下,每日2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中药有哪些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给你说一下中药的学习吧,只有系统学习一下中药,才知道中药具体的作用。
1.记忆用药禁忌:用药禁忌主要包括十八反、十九畏和妊娠用药禁忌。由于十八反和十九畏的歌诀原已有之,故只将妊娠禁忌以常用药为主,按禁用药和慎用药编歌诀如下。“桃红枳黄附姜桂,若及孕妇须慎微;麝虫斑蝥莪水蛭,三棱二丑豆花遂。”(注:前两句为慎用药,后两句为禁用药,虫指土鳖虫,二丑指牵牛子,豆花遂分别指巴豆、芫花、甘遂)。
2.记忆中药分类:对初学者而言,中药名称数量众多,比较难记。而一味中药,往往又有三、四条功效,要将药物名称与其功效联系起来,就更为困难。这也是中药“记不住,分不清”的根本原因。为了化繁为简,笔者在教学中特别突出了药物分类的作用。通过自编歌诀,使初学者首先掌握药物的基本分类。而根据药物的分类,就可推导药物的基本功效。如解表药,分为辛温解表药主要归于肺、肝经,基本作用为“疏散风热”。因而,只需记忆药物名称,既可推导本章药物的基本功效。再通过比较其不同功效,则可将同类药物进行区别,较好地解决了药物功效记忆时容易混淆的问题。歌诀为:“辛温麻桂紫荆防,藁本白芷辛荑苍。细辛生姜与香薷,太阳头痛羌活尝。辛凉薄荷与蝉蜕,柴葛升麻可升阳。牛蒡豆豉蔓荆子,清肝明目合菊桑。”
3.记忆药物的归经:部分章节的药物,其功效与归经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只要记住药物归经,不但能够推导其功效,也可掌握其应用特点。因而记忆归经就比较重要。如补阴药,主要归经于肺、胃、心及肝肾等经,其与归经对应的功效分别为“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滋阴润燥”。其归经可记忆为:“肺胃竹石与沙参,麦冬百合兼清心。黄精补脾益肺肾,天冬清肺滋肾阴。甲板枸杞入肝肾,脂麻旱莲及女贞。”
4.记忆药物的功效:中药的功效,是学习的核心,同时也是最难记忆的内容。而巧妙地运用歌诀,概括药物的功效,可使记忆变得非常轻松。如消食药,可这样记忆:“山楂消肉又化瘀,莱菔降报导除痰痞。回乳神曲谷麦芽,消石止遗内金鸡。”只需四句话,便可将本章药物的功效熟练掌握。
5.记忆药物的应用:部分章节的药物,其功效基本相同,而应用则是学习重点。如驱虫药,基本作用均是“杀虫”,但各味药物针对的寄生虫不同。若要逐个记忆药物应用,极易混淆。而以寄生虫的名称为主,将药物归纳记忆,则较为方便。如:“驱虫药治肠虫病,绦虫南鹤雷贯槟。蛔虫为病最常见,苦楝槟榔及使君。南鹤椒梅牵牛子,石榴用皮也有功。钩虫槟榧雷丸众,娆虫百蒜苦楝槟。”歌诀中,部分药物名称重复出现,说明可驱杀 多种寄生虫。将其它章节具有杀虫作用的药物一并编入,以增强横向联系。
6.记忆药物组方:有些药物,为了反映其应用特点,往往要通过不同的组方配伍来体现。因而,也可用歌诀记忆一些比较相似而配伍不同的方剂。如大黄,可组成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三者的区别,可记忆为:“有硝大,无硝小,调胃承气硝黄草。”

大温脾丸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大温脾丸--《千金翼》卷十五
【别名】温脾丸
【处方】法曲5合,大麦糵5合,吴茱萸5合,枳实3枚(炙),干姜3两,细辛3两,桂心5两,桔梗3两,附子(炮,去皮)2两,人参3两,甘草(炙)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脾益胃,消谷进食。主治脾中冷,水谷不化,胀满,或时寒极。脾胃虚弱,冷气攻冲,饮食不化,心腹胀痛,呕吐吞酸,痞噎不通,肠鸣泄利,水谷不分,面黄肌瘦,食减嗜卧。
【用法用量】温脾丸(《圣济总录》卷一六五)。方中法曲、大麦糵、吴茱萸,《局方》均用五两。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菜。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赤茯苓丸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赤茯苓丸--方出《外台》卷十八引《近效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
【处方】赤茯苓12分,汉防己8两,芍药10分,槟榔仁12分,甘草8分(炙),郁李仁10分,枳实8分(炙),(春著大黄14分,冬著牛膝12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上冲心,狂乱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腹清酒送下,日2次。渐加至20丸,以微通泄为度,利多减丸。其药皆须州土上好者,恶药服无益。冬则去大黄,加牛膝;若体中虚弱,去大黄,加牛膝服亦得。
【注意】忌海藻、松菜、酢物、生冷油腻、杂肉、热面、新炊饭,及陈臭难消之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八引《近效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
赤茯苓丸--《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赤茯苓(去皮)、槟榔、枳壳(麸炒,去瓤)、白术、半夏曲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气痞,风眩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或风眩头痛,则食后荆芥汤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赤茯苓丸--《圣惠》卷五十
【处方】赤茯苓1两,陈橘皮3两(汤浸,去白瓤,炒),大麦糵1两(炒微黄),桂心2两,干姜1两(炮裂,锉),人参1两(去芦头),神曲2两(炒微黄),木香1两,诃黎勒皮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气滞,宿食不消,呕吐酸水,腹胀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赤茯苓丸--《医学发明》卷六
【处方】葶苈4两,防己2两,赤茯苓1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湿太过,四肢肿满,腹胀喘逆,气不宣通,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煎桑白皮汤送下。
【摘录】《医学发明》卷六
赤茯苓丸--《圣济总录》卷二十
【处方】赤茯苓2两(去黑皮),白术2两,桂(去粗皮)2两,木香1两,诃梨勒1两(煨,去核),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痹。腹满喘争,小便不利,大便飧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赤茯苓丸--《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赤茯苓3两,旋覆花半两,桔梗3分(去芦头),桑根白皮1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百合半两,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喉中作呀呷声,痰粘咳嗽,胸膈短气,胁肋坚胀。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赤茯苓丸--《医统》卷八十七
【处方】人参10两,白术10两,白扁豆(去皮,蒸)10两,赤茯苓2两(切棋子大,白沙蜜浸透,蒸过令干,称1两半),防己3钱,木猪苓(去皮)3钱,干葛3钱半。
【制法】上(口父)咀。
【功能主治】小便赤浊。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磨沉香少许同煎,食前、临卧服。
【摘录】《医统》卷八十七
赤茯苓丸--《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赤茯苓1两,旋覆花1两,汉防己1两,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桂心1两,前胡1两,槟榔1两,枳壳(去白,炒令黄)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支饮,心胸壅滞,喘息短气,皮肤如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桑根皮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神巧万全方》
赤茯苓丸--《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赤茯苓3分,当归1分(锉,微炒),芎?1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襴)。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肠胃滞结,壮热作时,两肋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赤茯苓丸--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六
【处方】赤茯苓1两,茵陈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甘草3分(炙微赤,锉),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1两,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当归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疸,心下坚而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六
赤茯苓丸--《圣惠》卷五十
【处方】赤茯苓1两,桂心1两,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羚羊角屑1两,诃黎勒皮2两半,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气膈,咽喉噎塞,心腹痞满,不下饮食,胸背俱闷。
【用法用量】常含1丸,咽津,不拘时候。如患甚,即将1丸,以煎汤研破服亦得。
【摘录】《圣惠》卷五十
赤茯苓丸--《圣惠》卷七
【处方】赤茯苓1两,甜瓜子3分(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1两,旋覆花3分,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3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草豆蔻半两(去皮),前胡3分(去芦头),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损,上焦痰滞,多唾稠浊,腹胁胀满,吃食微少。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姜、枣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赤茯苓丸--《圣惠》卷十三
【处方】赤茯苓3分,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襴),牛膝3分(去苗),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五味子3分,五加皮3分,桔梗3分(去芦头),柴胡3分(去苗),赤芍药3分,桂心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心中坚硬,两胁胀满,欲成结胸。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赤茯苓丸--《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赤茯苓1两半(去黑皮),桑根白皮1两半(锉),防己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木香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焙干)1两(研)。
【制法】上药前5味为细末,与郁李仁研匀,炼蜜和为剂,更于铁臼内酥杵令匀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患消渴,小便数,服止小便药多,渴犹不止,小便复涩,两肋连膀胱胀满闷急,心胸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煎木通、枣汤送下,至晚再服。渐加至5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赤茯苓丸--《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猪苓(去黑皮)1两半,泽泻1两,小海蛤1两半,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焙),桂(去粗皮)3分,防己1两,泽漆(微炒)1两,木通(炙,锉)1分,赤芍药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水气在皮肤浮肿,经水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桑白皮汤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298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