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大竹沥汤

中医世家 2023-05-06 09:08:53

大竹沥汤

《千金》卷七:大竹沥汤

处方 : 竹沥1斗4升,独活2两,芍药2两,防风2两,茵芋2两,甘草2两,白术2两,葛根2两,细辛2两,黄芩2两,芎2两,桂心1两,防己1两,人参1两,石膏1两,麻黄1两,生姜3两,茯苓3两,乌头1枚。

功能主治 : 卒中风。口噤不能言,四肢缓纵,偏痹挛急,风经五脏,恍惚恚怒无常,手足不随。脚气痹挛,风毒所致。口噤不能语,四肢顽痹缓弱,挛急疼痛。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以竹沥煮取4升,分6服,先未汗者取汗。一状相当即服。

摘录 : 《千金》卷七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大竹沥汤

处方 : 秦艽2两,防风2两,茯苓2两,人参2两,茵芋1两,乌头(炮)1两,黄芩1两,干姜1两,当归1两,细辛1两,白术1两,天雄1枚(炮),甘草3两(炙),防己2两。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大虚,风气入腹拘急,心痛烦冤,恍惚迷惑不知人,或惊悸时怖,吸吸口干,濇濇恶寒,时失精明、历节疼痛,或缓或不摄;产妇体虚,受风恶寒,惨惨愦愦,闷心欲绝;风痉,口噤不开,目视如故,耳亦闻人语,心亦解人语,但口不得开,剧者背强反折,百脉掣动。

用法用量 : 以竹沥1斗,水5升,煮取4升,分服1升,羸人服5合佳。风轻者,用竹沥3升,水7升;小重者,竹沥5升,水5升;风大剧,停水,用竹沥1斗。

注意 : 忌酢、生菜、海藻、菘菜、桃、李、雀肉。此汤令人痹,宁少服也。茵芋有毒,令人闷乱目花,虚人可半两良。

摘录 :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

数据告诉你,一杯茶的营养价值究竟有多少?

一杯清茶,袅袅生香,如生命行走之旅,在茶香中氤氲出它的芬芳。

茶的真正价值除了感官享受外,更在于它对于生命的意义。

英国的一项抗氧化实验中, 一瓶红葡萄酒其抗氧化效果还不如半杯茶。

也就是说,你每天喝一小杯红葡萄酒,坚持半个月,其抗氧化效果还不如一天喝一杯茶,是不是很惊讶?

再接着看,还有更令人吃惊的数据呢。

一杯300毫升茶的抗氧化效果:

一杯茶=4个苹果5个洋葱7杯鲜橙汁12瓶白葡萄酒10000克葡萄

癌症、衰老或其他疾病大都与过量自由基有关,抗氧化可以有效克服自由基带来的危害,所以具有抗氧化功效的产品,也最受市场欢迎。

茶既是饮料,也是药品,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而能与茶一较高下的当属活竹沥了。

活竹沥是唯一被冠以“神水”的美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

活竹沥,味甘,无毒,具有镇静、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

活竹沥汤色清澈、有淡淡的清香味,目前已知活竹沥含有蛋白质、多酚、多糖、氨基酸、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其 养生 能力与茶几乎不分上下

当然, 活竹沥也不是随便就可以采集的。 在不破坏竹林原有生命状态的情况下,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其药理特性,采用国家级发明专利——活竹沥采集技术,采集活竹沥并无菌贮藏,最大程度保留其活性。

活竹沥是可以直接药用的一种天然药茶,可直接品饮,也可以搭配其他食材,作为一种 养生 茶疗,如金沥竹天使茶疗。

以活竹沥为主,辅以十多种中药食材,经喷沥、搅拌、制粒、提香四大工序,极尽完美地发挥出其特有药性,在焕发生机的同时,也赋予茶包以生命,塑造极致的茶效与品质,在茶疗 养生 中尽显价值所在。


一种可以与茶媲美的天然饮品,既有茶的特性,又有药的疗效,每天喝上一杯,在享受身心 健康 的同时,感受生命的芬芳和乐趣!

幼年肥胖脑卒中风险增加

幼年肥胖脑卒中风险增加

幼年肥胖脑卒中风险增加。中风是很常见的现象,中风主要是出现在老年人的身上比较多见,小孩也是会出现的,发病的几率比较小,也不能排除,下面介绍幼年肥胖脑卒中风险增加。

幼年肥胖脑卒中风险增加1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心脑血管病事件监测系统显示,2014年全年,市内因脑卒中住院病例的户籍人口多达3.2万人次,其中脑梗死患病比例在55岁后增加明显,脑内出血病例在45岁后增加明显。虽然脑卒中往往被认为是“老年病”,但市疾控提醒,预防脑卒中应从幼年开始!

同时,市疾控中心提供了一份脑卒中风险评分表,推荐大家都来预测自己未来10年内患脑卒中的概率。

幼年肥胖 脑卒中风险增加

据介绍,脑卒中监测将会作为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常规工作,收集全市脑卒中住院病例的相关数据,将数据汇总、对比,从中发现问题;同时,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预防脑卒中应该从幼年开始。

虽然脑卒中的好发年龄为65岁以上,但是,幼年的肥胖容易增加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危险,而后两者都会使得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因此控制儿童肥胖,避免儿童过多摄入脂肪含量高的食品以及高糖饮食对于脑卒中的预防是相当关键。

随着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上工作生活压力大、吸烟、酗酒以及运动量少等原因,导致脑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对于中青年来说,避免高脂饮食,戒烟限酒,增加运动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的高危人群主要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房颤等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高警惕,避免暴饮暴食、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情况发生。此外,上述疾病患者要坚持合理治疗,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之外,还要注意预防血栓形成,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些安全有效的药物。

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除了要坚持定期到医疗机构去检测血压、血糖以及血脂,必要时增加心电图、脑电图以及核磁共振扫描等辅助检查;家属可以为患者做心理辅导,解决其心理上的焦虑无助等问题,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预防失能所造成的并发症,特别在一些生理问题如吞咽困难、沟通困难、小便失禁、便秘等提供帮助,预防脑卒中对患者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损害。

幼年肥胖脑卒中风险增加2 一、预防中风

1、槐花6克,开水泡,饮服,每周1次。

2、香蕉花若干水煎服,每周1—2次。

3、食炒胡麻则步履端正,常人常食,不生风病。

二、中风不语

1、治中风口噤,服竹沥汤1升。

2、治中风口噤,不知人,术四两,酒3升,煮取1升,顿服。

3、煎大豆汁如饴,含之,或浓煮饮之佳。

4、用苦酒煮芥子,缚颈1周,以帛包之,一旦夕乃癔。

5、治风扉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强直,用伏龙肝5升,以水8升和搅,取汁饮之。

6、治中风失音,用桂心30克,去粗皮,近人身体怀之,至两时辰,杵为末,分3服,每服用水2盏,煎取1盏服。

7、治中风口噤不开,涎潮,用皂角一梃,去皮涂猪脂,炙令黄色为末,每服一钱匕,非时温酒服。如气实脉盛,调1二钱匕。如牙关不开,用白梅揩齿,口开即灌药,以吐风涎差。(《简要济众方》)

8、治暴风口噤,用垣(蝉)衣酒渍,服之甚效。

9、治中风不语,舌强,用人乳汁5合,3年陈酱5合和研,以生布绞汁。不拘时,少少与服,良久当语。

10、用少妇乳半合,好酒半升,搅匀,分服即愈。

上面介绍的十种治疗的方法,相信大家现在都应该明白了,如果孩子出现中风的现象,是一定要积极的检查和治疗,还有就是我要提醒大家,中风是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一个愉快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病情恢复。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辅导——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1、脾胃虚弱;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白术、砂仁、陈皮。

2、肝胃不和;苏叶黄连汤加半夏、陈皮、竹茹、乌梅。

3、气阴两虚;生脉散合增液汤加陈皮、竹茹、天花粉。

二、妊娠腹痛:

1、血虚当归芍药散去泽泻、加首乌、桑寄生。小腹冷痛加艾叶暖宫止痛。

2、气郁;逍遥散加苏梗。郁而化热加栀子、黄芩。

3、虚寒;胶艾汤加巴戟、杜仲、补骨脂

三、胎漏、胎动不安:

1、肾虚;寿胎丸加党参、白术。

2、气血虚弱;胎元饮去当归加黄芪、阿胶。

3、血热;保阴煎加苎麻根。

下血较多加阿胶、旱莲。腰酸加菟丝子、桑寄生。

4、跌仆伤胎;圣愈汤加菟丝子、桑寄生、续断。

四、堕胎、小产、滑胎:

1、堕胎、小产;生化汤加牛膝、红花、车前子。

发热腹痛阴道溢液臭*为复感邪毒;生化汤加益母草、败酱草、红藤、蒲公英、丹皮。

2、滑胎;补肾固冲丸(停经期服)。

兼难寐多梦、心烦口干、大便干燥、苔黄薄用保阴煎除虚热后再用补肾固冲丸。

五、胎萎不长:

1、气血虚弱;八珍汤。

2、脾肾不足;温土毓麟汤去神曲。

六、胎死不下:

1、气血虚弱;救母丹。

2、血瘀;脱花煎加芒硝。

流血多加血余炭、炒蒲黄、茜草根。

七、子烦:

1、阴虚;人参麦冬散加莲子。

2、痰火;竹沥汤去防风加浙贝母。

八、子肿、(子满):

1、脾虚;白术散加砂仁。

2、肾虚;真武汤。

3、气滞;天仙藤散合四苓散。(偏湿阻者)茯苓导水汤去槟榔。子满;鲤鱼汤加陈皮。

九、子晕、(子痫):

1、阴虚肝旺、杞菊地黄丸加石决明、钩藤、龟板、首乌。

2、脾虚肝旺;白术散加钩藤、石决明。

子痫;

1、肝风内动;羚角钩藤汤。

2、痰火上扰;牛黄清心丸加竹沥。

十、子悬:紫苏饮加黄芩。服后呼吸迫促缓解唯烦躁不安用阿胶养血汤。

十一、子瘖:六味地黄丸加沙参、麦冬。

十二、子嗽:

1、阴虚肺燥;百合固金汤去当归、熟地加桑叶、阿胶、黑芝麻、炙百部。

2、痰火犯肺;清金降火汤去石膏、加桑叶、枇杷叶。

十三、子淋:

1、实热;(心火偏亢)导赤散加玄参、麦冬。(实热下注)加味五淋散。

2、阴虚;知柏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车前子。或用子淋汤。

十四、妊娠小便不通:

1、气虚;益气导溺汤。

2、肾虚;肾气丸去丹皮(附子久煎、量要少)。

十五、难产:

1、气血虚弱;蔡松汀难产方(仅取头煎、顿服)。

2、气滞血瘀;催生饮加益母草。

难产的针炙治疗;补合谷、泄三阴交、支沟、太冲等穴强刺激、久留针。

纠正胎位:至阴(双侧)艾条炙、每次15分钟、日1至2次。

2、保产散(又名十三太保方)用于纠正胎位效果较好,一般一日一剂,十剂为一疗程产后病:

一、产后血晕:

1、血虚气脱;独参汤。

2、痰阻气闭;夺命散加当归、川芎。

亦可用铁器烧红,焠醋中熏鼻孔,促其苏醒。或针刺人中、涌泉、十宣放血、艾炙百会。

二、产后痉证:

1、阴血亏虚;三甲复脉汤加天麻、钩藤、石菖蒲。

2、感染邪毒;撮风散加桑寄生、白芍。

三、产后腹痛:

1、血虚;肠宁汤。津亏便燥较重去肉桂、加肉苁蓉。

(血虚兼寒)当归建中汤。

2、血瘀;生化汤加益母草。

(若小腹胀甚于痛、胸胁胀满);生化汤加枳壳、乌药、木香。

四、产后恶露不绝:

1、气虚;补中益气汤加鹿角胶、艾叶炭。

2、血热;丹栀逍遥散加生地、旱莲、茜草。

3、血瘀;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气虚血瘀伴小腹空堕加党参、黄芪。瘀久化热、恶露臭*加蚤休、蒲公英。

五、产后大便难:产后大便干燥;四物汤加苁蓉、柏子仁、生首乌、火麻仁。

兼内热;麻子仁丸加麦冬、元参、生地。兼气虚;圣愈汤加杏仁、郁李仁。

六、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解毒活血汤加银花、益母草。

热毒瘀血互结胞中;大黄牡丹皮汤加败酱草、红藤。热入营血;

清营汤加紫花地丁、红蚤休。热入心包;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2、血瘀;生化汤加丹皮、丹参、益母草。

3、外感;荆防四物汤加苏叶。

(外感风热);银翘散。(外感暑邪);清暑益气汤。

4、血虚;八珍汤去川芎、加黄芪。

5、伤食;保和丸。

6、阴虚;加减一阴煎加青蒿、鳖甲。

七、产后排尿异常:

1、气虚;补中益气汤加桔梗、通草、茯苓。

2、肾虚;肾气丸。小便频数或失禁加桑螵蛸、复盆子、补骨脂。

3、膀胱损伤;黄芪当归散加白芨。针刺;关元、三阴交、气海、阴陵泉、水道。

艾炙;盐填脐中、葱白十余根去粗皮、作一束约一指厚,

置盐脐上,艾炙至患者觉有热气入腹内、小便可通。

八、产后自汗、盗汗:

1、气虚;黄芪汤。

2、阴虚;生脉散加煅牡蛎、浮小麦。

九、产后身痛:

1、风寒;独活寄生汤。

2、血虚、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秦艽、当归、鸡血藤。

3、肾虚;养荣壮肾汤加熟地。

4、血瘀;身痛逐瘀汤。

十、缺乳:

1、气血虚弱;通乳丹。也可用鸡血藤、红枣、桑寄生煎水代茶,或用鲤鱼煲花生服。

2、肝郁气滞;下乳涌泉散。身热加黄芩、蒲公英。

乳胀硬热痛,触之有块加丝瓜络、路路通、夏枯草。外用蒲公英捣烂敷肿处。

十一、乳汁自出:

1、气血虚弱;八珍汤去川芎加黄芪、芡实、五味子。

2、肝经郁热;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生地、夏枯草、生牡蛎。

回乳:用麦芽200克、蝉蜕5克、作一天量服。或用免怀散。

茯苓散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茯苓散--《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别名】赤茯苓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赤茯苓30克
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
陈橘皮30克(汤洗,去白、瓤,焙)
芎藭15克
白术15克
人参30克(去芦头)。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呕哕,心下痞满,胸膈间宿有停水,头眩心悸。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茯苓散--《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饮水过多,心闷著热,小便不通,男子小便中有余沥,漏精,梦泄。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冷水调下。如男子小便中有余沥、漏精、梦泄,用温酒调下,空心服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茯苓散--《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赤茯苓3两,白术1两,葵子1合,赤芍药1两,木通2两(锉),榆皮3两(锉),白茅根1握(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气淋。小腹胀闷,脐下时时切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葱白3茎,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茯苓散--《卫生总微》卷七
【处方】赤茯苓1两,陈皮3分,桔梗(去芦)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调中养胃。主治伤寒数日,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6分,加生姜2片,煎至4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七
茯苓散--《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白茯苓1两,桔梗(去芦头)1两,生干地黄1两,人参(去芦头)1两,桂心1两,当归(锉,微炒)1两,钩籐1两,独活1两,桑寄生1两,赤芍药(炙微赤,锉)1两,石膏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惊胎。妊娠因用力执作,觉胎动,心腹急痛,面青,汗水,头仰,气喘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茯苓散--《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三六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郁李仁(去皮)1两半,赤芍药1两半,大腹2个(并子),百合柴胡(去苗)1两,桑根白皮(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知母(锉,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气攻头面浮肿,烦渴,心中躁闷,肚腹胀满,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茯苓饮」。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三六
茯苓散--《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白茯苓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脏实热,惊悸喜笑,神识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中盏,加青竹茹1分,煎至8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茯苓散--《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贯众1两,缩砂仁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喉中生谷贼,结肿疼痛,饮食妨闷。
【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掺喉中,以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茯苓散--《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3两,桂(去粗皮)1两,麻黄(去节)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疟病但热不寒,遍身发黄,小便涩滞。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新汲水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茯苓散--《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3两,葶苈(纸上炒)半两,人参1两,防风(去叉)1两,泽泻1两,甘草(炙,锉)1两,桂(去粗皮)1两,白术1两,狼毒(锉,醋炒)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干姜(炮)1两,赤小豆(炒)1两,大戟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3分,猪苓(去黑皮)3分,女萎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肿满。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日2次,夜1次。小便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茯苓散--《苏沈良方》卷六
【处方】坚白茯苓。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大补益,缩小便。主治肾气不能摄精,心不能摄念,或梦而泄者,或不梦而泄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空心、食前、临卧温水调下,日4-5次。
【摘录】《苏沈良方》卷六
茯苓散--《圣济总录》卷十二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茯神(去木)1两,人参半两,远志(去心)半两,海金沙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上焦风热壅盛,头目眩运,烦躁饮水,小肠结涩。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临卧煎瞿麦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茯苓散--《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3分,远志(去心)半两,人参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白僵蚕(炒)半两,羚羊角(镑)半两,菊花半两,甘草(炙,锉)1分,牛黄(研)1分,铁粉(研)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虚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煮竹沥汤调下,或薄荷熟水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茯苓散--《外台》卷十七引《素女经》
【处方】茯苓、钟乳(研)、云母粉、石斛、菖蒲、柏子仁、菟丝子、续断、杜仲、天门冬(去心)、牛膝、五味子、泽泻、远志(去心)、甘菊花、蛇床子、薯蓣、山茱萸、天雄(炮)、石韦(去毛)、干地黄、苁蓉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长生延年,老而更壮。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酒下,日2次。20日知,30日病悉愈,100日以上体气康强。
【注意】忌酢物、羊肉、饧、鲤鱼、猪肉、芜荑。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素女经》
茯苓散--《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赤苓1两,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太阳汗出不渴者,凡发汗太过,故令大小便难。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茯苓散--《妇人良方》卷十九
【处方】茯苓(一方使茯神)12分,生地黄12分,远志10分,白薇10分,龙齿10分,防风8分,人参8分,独活8分(同为末)。
【功能主治】产后狂语,志意不定,精神昏乱,心气虚,风邪所致。
【用法用量】上以银1大斤,水1斗5升,煎取7升,下诸药,煎取3升,分3次温服。
【注意】忌菘菜、猪肉、生冷。
【摘录】《妇人良方》卷十九
茯苓散--《普济方》卷三九四
【处方】藿香、甘草、人参、半夏、白茯苓、丁香、陈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胃寒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1钱,藿香叶3寸,葱白1寸,同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
茯苓散--《医统》卷二十
【处方】茯苓8分,麦门冬8分,通草8分,升麻8分,紫菀1钱,知母1钱,桂心4分,赤石脂、淡竹叶10片,大枣2个。
【功能主治】心经实热,口干烦渴,眠卧不安。
【用法用量】水2盏,煎8分,温服。
【摘录】《医统》卷二十
茯苓散--《普济方》卷三五一
【处方】茯苓6分,人参6分,当归6分,甘草6分,生姜4分,陈皮4分,厚朴8分。
【功能主治】产后腹痛气胀,胁下闷,不食兼微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升,煎取8合,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一
茯苓散--《普济方》卷二一二
【处方】茯苓、干姜、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痢三十年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茯苓丸」。若痢剧者,加龙骨、附子(炮),还令等分。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茯苓散--《直指小儿》卷四
【处方】京三棱半两,蓬莪术(煨)半两,缩砂仁半两,赤茯苓半两,青皮2钱半,陈皮2钱半,滑石2钱半,甘草(微炙)2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尿如白米泔状,由乳哺失节,有伤于脾,致使清浊不分而色白也,久则成疳,亦心膈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293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