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赤苓散

中医世家 2023-05-04 22:55:05

赤苓散

《千金翼》卷十八。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赤苓散

摘录 : 《千金翼》卷十八。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

《嵩崖尊生》卷十三:赤苓散

处方 : 桑白皮1钱,赤苓1钱,柴胡1钱,生地1钱半,炙草5分,射干7分,枳壳7分,贝母7分,前胡7分,赤芍7分,天冬7分,百合7分,槟榔7分。

功能主治 : 脚气,咽不利。

用法用量 :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 《嵩崖尊生》卷十三

赤茯苓汤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赤茯苓汤--《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木通(去节)、赤茯苓(去皮)、槟榔、生地黄(洗)、黄芩、赤芍药、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清心利尿。主治小肠实热,面赤多汗,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赤茯苓汤--《全生指迷方》卷二
【处方】赤茯苓4两,甘草(生)1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口乾,溺赤,腹满心痛。由热留于手少阴之经,其气厥也。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赤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木通(锉)1两,升麻3分,羚羊角(镑)3分,前胡(去芦头)3分,马蔺根(锉)1两,桑根白皮(锉)1两,大黄(锉,炒)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喉痹肿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入芒消1钱匕,食后分温2服,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赤茯苓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2两,人参2两,桔梗(去芦头,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芍药半两,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暴怒气逆,胸中不便,甚则呕血。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用赤茯苓、橘红、生姜利肺经血分之郁;用麦冬、桔梗清肺经气分之郁;人参固肺经之正气,使之下续真阴;白芍约肝经厥逆之气;使以槟榔,导引至高之气下行;元素曰:槟榔之性下行,如铁石之沉重,能坠诸药至于下极,方义清肺之郁而坠其逆,其厥自平。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赤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半夏(汤浸7遍,切,焙)2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人参1两,白术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饮水过多,心下悸动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赤茯苓汤--《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半夏(汤浸洗7遍去滑,焙)3分,柴胡(去苗)3分,前胡(去芦头)3分,桂(去粗皮)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分,甘草(微炙)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心痹,胸中满塞,心中微痛,烦闷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赤茯苓汤--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
【处方】赤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白术3分,前胡3分(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槟榔3分,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太过,胃气不和,腹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
赤茯苓汤--《圣惠》卷九
【别名】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2两,柴胡2两(去苗),黄芩1两,龙骨2两,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人参1两(去芦头),牡蛎1两(焙为粉),桂心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九日,下之后,胸膈烦满,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
【用法用量】茯苓汤(《普济方》卷一三一)。
【摘录】《圣惠》卷九
赤茯苓汤--《玉机微义》卷九
【处方】赤茯苓、猪苓、葵子、枳实、瞿麦、木通、黄芩、车前子、滑石、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口父)咀。
【功能主治】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苦舌干,咽肿不利。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食前服。
【摘录】《玉机微义》卷九
赤茯苓散--《圣惠》卷四十八
【别名】七气汤
【处方】赤茯苓2两半,大腹皮半两(锉),槟榔半两,桂心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乾,微炒),高良姜半两(锉),诃黎勒皮1两,牵牛子1两(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奔豚气,从小腹起,上至心下,妨胀壅闷,胸中短气,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七气汤(《普济方》卷一七一)。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赤茯苓散--《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赤茯苓1两,蔓荆子半两,细辛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枇杷叶2分(拭去毛,炙微黄),芎?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防风半两(去芦头),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痰,心胸不利,头目昏重,时欲呕吐,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赤茯苓散--《圣惠》卷五十三
【别名】赤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1两,紫苏子1两,白术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木香3分,槟榔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后,头面脚膝浮肿,胃虚不能下食,心胸不利,或时吐逆。
【用法用量】赤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赤茯苓散--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三
【处方】赤茯苓1两,汉防己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槟榔1两,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水气遍身浮肿,按之没指,心腹气胀,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以大小便通利为效。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三
赤茯苓散--《圣惠》卷五十四
【处方】赤茯苓2两,桂心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大腹皮1两半(锉),枳壳1两半(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1两(锉),细辛1两,前胡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大腹水肿,大便涩,气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赤茯苓散--《普济方》卷二八五引《圣惠》
【处方】赤茯苓1两,甜瓜子2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川芒消半两,桃仁1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牡丹1两半。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肠痈,小腹牢强,按之痛,小便不利,时有汗出,恶寒脉迟,未成脓。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一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五引《圣惠》
赤茯苓散--《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赤茯苓1两,紫苏叶半两,黄耆2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柴胡1两(去苗),大腹皮半两(锉),前胡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心膈气壅滞,烦躁,口干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一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赤茯苓散--《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赤茯苓半两,桑根白

赤小豆茯苓汤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赤小豆茯苓汤--《外台》卷四引《深师方》
【别名】赤苓散、赤小豆散
【处方】赤小豆30枚,茯苓6铢,瓜蒂4铢,雄黄2铢,甘草半两(炙),女萎4铢。
【制法】上切。以水3升,煮小豆、茯苓,取8合汁,捣后四药为散。
【功能主治】黑疸,身体及大便正黑。久黄疸。
【用法用量】赤苓散(《千金翼》卷十八)、赤小豆散(《圣惠》卷五十五)。
【注意】忌大醋、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四引《深师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269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