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除芒消外,并为粗末。
功能主治 : 刚痉,大便不通10数日。
用法用量 : 每服10钱,水2盏,煎1盏半,去滓,入芒消半钱匕,搅匀,再煎2-3沸,微热服。
摘录 : 《普济方》卷九十六
功能主治 : 少阴病得之2-3日,口燥咽干者。少阴病得之6-7日,腹满不大便者。下血。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3升,适寒温分3服,如人行5里1服。取下利为度,若不得利尽服之。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变大承气为调胃承气,专取甘草通调之力以缓消、黄之急也。更加枳实于调胃承气方中,较大承气中厚朴,虽辛温、辛苦不同,而泄满之功则一。
摘录 : 《千金》卷九
功能主治 : 发汗,泻下,去脏毒。主
用法用量 : 上用水2钟,煎至8分,空心温服。
摘录 : 《摄生众妙方》卷四
功能主治 : 气结胸中,热在胃管,饮食呕逆,渴者。
用法用量 : 《千金翼》有栀子,无枳实。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承气者,承制逆上之气也。此方虽借承气之名,实取《金匮》大黄甘草汤之制,以治胸中客热,加前胡、枳实以下气,知母、石膏、寒水、栝楼以化热,消石、桂心为伏热之开导也。
摘录 : 《千金》卷十六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中毒吐却恶毒物后,觉胸心安稳。宜服此。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3次。
注意 : 三二日内宜食粥。
摘录 : 《圣惠》卷三十九
制法 :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 时气5日,肠胃中有结燥,胸中壅闷,或时谵语。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用水1中盏,煎取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 : 《圣惠》卷十五
功能主治 : 痘疮发热腹痛,大渴烦躁,大便闭,狂妄者;痘疮焦黑,烦渴顿闷,喘促而厥逆,大便不通者。胃腑实效,口噤胸满,卧不着席,脚挛急,大便闭结不通。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水煎,食前服。
各家论述 : 此开滞下利之方也。厚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泻满,芒消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泻实去热,甘草甘平调诸药,稍缓其峻急之性。
摘录 : 《痘科类编释意》卷三
调胃承气汤是用于里部“热、满”证。如胃热谵语者、胃热心烦者、汗出蒸蒸者、胃热腹胀满者等。因为里有热,故出现谵语、心烦、汗出蒸蒸、腹胀满等症。故调胃承气汤证的病机是里部“热、满”。
小承气汤是用于里部“热、满、实”证。比调胃承气汤证多了一个“实”。
调胃承气汤证有谵语而没有潮热,小承气汤证谵语与潮热并见,是因为“潮热者,实也”。故小承气汤是用于里“热、满、实”证。小承气汤证的病因是里部热壅而满、因热而满、又因热而实,满中有实。所以,里部“热、满、实”,是小承气汤证的病机。如“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过经,按一般规律应可以出现阴阳自和。若不和而谵语者,为里部有热,当以汤下之,调胃承气汤主之。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脉反和者,此为内实。内实者当与小承气汤,而为什么此条却谓“调胃承气汤主之”?因为此下利是“医以丸药下之”,已伤胃气,故不与小承气汤,而以调胃承气汤主之。
调胃承气汤证之“腹胀满”,是因为里热壅滞而致腹胀满;小承气汤证之“腹大满不通”,是因为里热致实,大便因硬,故腹大满不通。诸如“谵语潮热者”,“心烦、小便数、大便硬者”,“胃热烦躁者”,“心下硬、能食者”,“下利谵语者”等,都是里热致实的表现。因为若没有“实”邪,就没有潮热(“潮热者实也”之“实”,不只是指热与大便结实,也包括热与水饮结实,如大陷胸汤证之“日晡所小有潮热”)。实邪壅滞,气运不通,故出现潮热。热迫津泄而小便数,故大便结硬成实。烦躁者,烦为热胜,躁为津亏,津亏致实,故发烦躁。心下硬,能食者,也是因热而“心下硬”,因热而“能食”。下利谵语者,也是因热而谵语,故下利谵语者,为实热下利,故宜用小承气汤。虚寒下利者,必不会有谵语。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小承气汤证,其人多汗,故其“燥”不甚。
大承气汤是用于里部“热、满、实、燥”证,比小承气汤多了一个“燥”。
“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手足濈然汗出”,而不是身汗出,这是津液亏竭了,故身汗不多。“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不大便心烦腹满痛者”,“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等证,都是燥热津亏的表现。津亏则大便难;津亏则燥屎涩肠而腹满痛;津亏则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亦是阴气亏竭而阳邪实滞。
“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也是阴气亏竭,阳邪实滞。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也是阴气亏而阳气实。
故大承气汤证的病机是里部“热、满、实、燥”。
事实上,三承气汤证,均有不同程度的“热、满、实、燥”;只是小承气汤证比调胃承气汤证“实”较为突出;而大承气汤证比小承气汤证“燥”更为突出。
调胃承气汤证
小承气汤证
大承气汤证
相同点
病机
燥热与糟粕相结,气机阻滞,腑气不通
主证
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结、腹满、舌苔黄
治法
泄热攻下
方药
大黄
不同点
病机
实热初结,燥热明显,痞满不甚
实热结聚轻,有痞满而燥热不甚
实热结甚,痞满燥结均明显
症状
[发热]
蒸蒸发热
潮热
潮热
[汗出]
汗出
汗出
手足濈然汗出
[腹证]
腹满较轻,疼痛拒按
腹胀满较重
腹胀满硬痛,或绕脐痛,拒按
[全身]
心烦,口渴,甚或谵语
心烦,甚或谵语
心烦、谵语,甚则喘冒不得卧,神昏,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舌苔]
黄燥
黄厚
舌苔老黄或焦燥起刺
[脉象]
滑数或沉实
滑而疾
沉实或沉迟有力
治法
泻下燥实,调和胃气
泻热通便,破滞除满
峻下燥结
方药
大黄四两,芒硝半升炙甘草二两
大黄四两,枳实五枚厚朴二两
大黄四两,枳实五枚厚朴半斤,芒硝三合
煎服法
先煮大黄、炙草,去滓冲化芒硝
三味同煎,去滓分二次温服
先煮厚朴、枳实,去滓,再纳大黄,更煮去滓,最后冲芒硝
注意
未明言
得下,余勿服
初服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为什么是“少与”呢?因为服多了造成严重腹泻,津液就伤了。与治病不能大汗出,只能微汗一样,津液伤了,又转成其它情况的病了。所以调胃承气汤里大黄虽然下四两,其实只让你先服一点点,大便通了也就不服了。方后也注明了“少少温服之”。说说调胃承气汤里的大黄和芒硝这两味药。大黄是植物的根茎,有走窜而寒凉的香气。其香气自然趋下,有泻下破淤之力,既能下宿食,亦能下淤血,用途很广泛。芒硝是矿物质,微酸而咸寒,其清热之力类似于石膏,其散结之力类似于牡蛎,只是性质要酷烈得多在承气汤里取其清热软坚结之力。
大黄擅长破淤阻,芒硝擅长软坚结,所以这两个药经常相须为用。接着讲下面的条文。用桂枝误攻表伤了津液之后,“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也就是继续伤津液,于是陷入阴症了,“四逆汤主之”。四逆汤是太阴病之主方,里是三味药,炙甘草,干姜和生附子。这里着重说一下生附子。附子这个药是有毒的,阳毒,号称“扶阳第一药”,阴证没有它是不行的。生附子毒性更强。植物的所谓毒性其实是偏性,凡物皆有毒,看毒理报告,连蔬菜水果都有致死量,只是偏性弱,每公斤体重的致死量很大而已。生附子一般必须煎煮一小时才可服用。那煎煮一小时毒素就分解了吗?当然不是全部分解,是部分分解,因为我们治病靠的就是这种毒素,全分解了就没用了。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植物毒素的问题。我们知道很多植物未煮熟的情况下都有毒,比如蔬菜里的扁豆,黄花菜。扁豆未煮熟毒死人的情况是有过的。植物毒素和化学毒素不一样,植物毒素一般人体是可以辨认分解的,所以哪怕我们吃一辈子扁豆,里面的残余毒素不会造成累积而肝肾衰竭。化学药品就不一样,化学药品的毒素是人造的,人体很难辨认代解,所以西药吃成肝肾衰竭的很多。附子半夏这样的所谓毒性药材只要不发生煎煮不当的急性中毒,那些老药罐子吃一辈子也没事。附子和半夏这两个药,真治病不要用药店里的,那是用化学药品制过的,已经成药渣了,没有疗效了,而且还有化学毒素。现在的扶阳派用附子动不动几百克一剂药也不见效,这就是用化学药品用所谓新方法炮制传统中药的结果。这是另一个中医面临的大问题,以后再专门讲。生附子这个药大家可以找来没用化学药品制过的试一下,咬一点放在嘴里嚼,都不用咽下去,立刻就会感觉到嘴麻头晕后背发热,说明它的走窜之力是很强的。生附子擅长于走,擅长与将阳气四通八达。这就有一个弊病,阴证的病人首先是胃的生化能力弱,光用阳气通行全身,胃不生化,岂不是更耗散气血,涸泽而渔?所以在《伤寒》里生附子必须和干姜同用,干姜是温里,能促进脾胃的生化能力。炮附子在《伤寒》里是可以单用的,因为附子炮过之后,其通行之力大减,其扶阳之力温和而绵长,没有耗散之弊。在四逆汤里,干姜温里,附子通阳,炙甘草建中补津液,共治太阴里寒。至此,太阳病上篇就讲完了。事实上已经降到了六经之四经,太阳、少阴、阳明、太阴的治法。还有少阳和厥阴没有讲到。慢慢的,大家就对人体的疾病有整体的认识观念了。
紫草承气汤
【来源】(《治准绳·幼科》卷六。
【组成】厚朴60克大黄120克枳实30克紫草30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次15克,用水100毫升,煎至20~30毫升,温服。以利为度。
【功用】泄热解毒。
【主治】身热,脉数大,便秘而腹胀,属热毒壅遏者;及疮未出而喘息腹胀,大便不通,烦躁作渴,谵语不安者。
【加减】如水利者,加芒消少许,
提醒您:紫草承气汤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吃饭不能吃太饱,如果吃饭细嚼慢咽,在某一个点就会觉得胃非常舒服,那就不要再吃了。
如果没有在白虎汤的汤症时退烧,热会入手阳明大肠腑,大便干在里面。
∴ 阳明病发烧、出大汗,几天不大便——考虑承气汤
此人大便将燥结但还没有燥结已经呈现阳明病状态了。
甘草——缓和药性
芒硝——从肠胃里面倒吸水分出来(等于在肠子内测发汗)
大黄——把大便清下去
厚朴——宽肠
枳实——让里面的东西直向掉下来
如果肠胃跟大便没有紧紧黏住扒不开,用小承气汤把肠道分开,把大便往下推,大黄一清就下来了;如果大便跟肠胃粘一起了,用大承气汤(有芒硝软化大便)。
此时按病人肠子,他会喊痛。
大承气汤VS大陷胸汤
大承气汤:肠子里有大便干在里面,一按肚子(按到里面)就痛。
大陷胸汤:热的痰饮病(西医:弥漫性腹炎),肠子破掉,脓漫延,所以一碰皮肤就会很痛。
(如果两个混用,会死人)
张仲景用猛烈的大承气汤之前,会有很多试试看的过程。
但是,如果一个人津液快被烧干了,大便再不扒掉会继续发热、整个人完全干掉就死定了,此时要当机立断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用小承气汤去探路。
阳明病用承气汤的几个点:
有几天不大便
脉洪大、潮热、手足飙汗、小便较黄
燥屎严重,会谵语。
其他通大便方法——蜜煎导法
蜂蜜烧干,捏软成粉笔状,塞到肛门,大便会通下来。
大黄是一味破淤血的药。受伤的人用大黄,把淤血推散。
退淤血系列:
*参苏饮(苏木+人参,注意与治感冒的“人参+苏叶=参苏饮”不同)
*花蕊石
*五灵脂
打麻药后要退麻药,喝点葛根汤比较能把麻药退干净。
《神农本草经》用到推陈置新的药只有三味:大黄、芒硝、柴胡。
黄色的药都清火,大黄又芳香又黄——与脾胃有作用点,会非常作用于脾胃,把脾胃冲干净。
【注意】
大黄久煮无力,20min以内煮出来的大黄有很强的泻下力道。
大黄不用酒洗,会往下直冲;用酒洗,力道会飘上来,大黄泻下的力道不会太猛。
(桂林本,调胃、大小承气汤都酒洗;宋本是小承气汤没有酒洗。)
一个人气虚+承气汤证,可以在承气汤里同时煮人参、黄芪、当归之类补气的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78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承气合小陷胸汤
下一篇: 承气泻胃厚朴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