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补骨脂丸

中医世家 2023-05-02 13:40:00

补骨脂丸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120克(炒香)菟丝子120克(酒蒸)胡桃肉30克(去皮)乳香 没药 沉香(各研)7.5克

制法 :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主纵欲无度,下元虚败,手脚沉重,夜多盗汗。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 :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微炒)2两,五味子(炒)2两,石斛(去根)2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熟干地黄1两,人参1两,杜仲(锉,炒尽丝)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为末)1两。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肾气虚损,骨痿肉瘦,耳鸣心烦,小腹里急,气引膀胱连腰膝痛。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空心、日午、夜卧温酒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圣惠》卷九十八: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2两(微炒),阳起石2两(酒煮半日,细研,水飞过),巴戟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石斛(去根,锉)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1两,覆盆子1两,天麻1两,独活1两,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1两,柏子仁1两,山茱萸1两,安息香(入胡桃仁捣熟)1两,桂心1两,朱砂(细研,水飞过)1两,龙骨1两,木香1两,枸杞子1两,槟榔1两,牛膝1两,蛇床子1两,麝香半两(细研)。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补中强志,助力充肌。主脏腑久冷,腰膝疼痛,脾胃虚弱,荣卫不调,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 《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炒)2两,葫芦巴(炒)1两,青橘皮(去白,焙)1两,茴香子(炒)1两,沉香半两,槟榔(锉)3分。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肾脏虚冷,气攻心腹疼痛,脐下(疒丂)刺,腰膝沉重,行步无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圣惠》卷九十八: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5两(微炒),雄雀儿粪2两(头尖者是),熟干地黄3两,木香3两,安息香1两(以胡桃仁捣熟),硫黄2两(细研,水飞过)。

制法 : 上为末,炼蜜并安息香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久服强力壮气,轻身明目,补填精髓,润泽颜色。主男子五劳七伤,久虚积冷,腰胯疼痛,行履无力,脾胃不调,或时自泻,肾气乏弱,梦泄盗汗,终日恍惚,情常不乐,风湿外伤,阳道衰绝。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 《圣惠》卷九十八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局方》: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4两(炒香),菟丝子4两(酒蒸),胡桃肉1两(去皮),乳香2钱半,没药2钱半,沉香2钱半。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壮筋骨,益元气。主下无虚败,脚手沉重,夜多盗汗,纵欲所致。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自夏至起,冬至止,每日1次。

摘录 :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局方》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炒)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菖蒲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钟乳粉半两。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益肾气。主瘖俳。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日午、临卧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保命歌括》卷十三:补骨脂丸

处方 : 川萆薢4两(分4制,童便、米泔、盐汤、酒各浸1宿,晒干),杜仲(如上制)4两,破故纸(炒香)3两,胡桃肉(去皮,另研如泥)4两。

制法 : 上为末,不犯铁器,入胡桃肉,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肾虚及寒湿一切腰痛。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干物压之。

摘录 : 《保命歌括》卷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炒)8两,松脂8两,山芋8两,白茯苓(去黑皮)8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升,胡桃肉1斤,枣1斤,鹿角胶(炙燥)10两,桂(去粗皮)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泽泻1两,菖蒲1两,薏苡仁1两,萆薢1两,槟榔(煨,锉)1两,独活(去芦头)1两,蒺藜子(炒,主角)1两,蛇床子1两,生地黄20斤(取汁)。

制法 : 上为末,煎地黄汁成煎,入药点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平补诸虚,益精壮阳。主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腹温酒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奇效良方》卷二十七: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微炒)3两,牛膝(去苗)3两,骨碎补1两,桂心1两半,槟榔2两,安息香2两(入胡桃仁,捣烂)。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入安息香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腰脚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10-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 《奇效良方》卷二十七

《医方类聚》卷九十六引《御医撮要》: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3两,鹿茸1两,肉苁蓉1两,巴戟天1两,胡桃仁1两半。

制法 : 上为末,胡桃别研如泥,相和,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 疗水脏,补益腰膝,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茶、酒任下。

注意 : 忌生冷、油腻、陈物。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九十六引《御医撮要》

《妇科玉尺》卷五: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3两,杜仲3两,醋牡蛎3两,五味子3两,车前子2两,艾叶1两。

功能主治 : 年老人久带。

摘录 : 《妇科玉尺》卷五

《普济方》卷一七七引《郑氏家传渴浊方》: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1两,舶茴香(炒)1两,丁公藤(酒浸)1两,鹿茸(酥炙)5钱,茯苓1两,香附子1两。

制法 : 上为未,将丁公藤细末,同所浸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消渴。

用法用量 : 每服30粒,盐、汤任下。

摘录 : 《普济方》卷一七七引《郑氏家传渴浊方》

《医学正印》卷上:补骨脂丸

处方 : 真合州补骨脂(沉实者)1斤(以食盐4两,入滚汤,乘热浸1宿,晒干;次用杜仲去皮酒炒去丝4两,煎浓汤浸1宿,晒干,次用厚黄柏去皮蜜炙4两,煎浓汤浸1宿,晒干),鱼胶半斤(剪碎,炒成珠)。

制法 : 将补骨脂炒香,同鱼胶珠磨细末,将胡桃肉去皮半斤,捣如泥,咸锡盆蒸之,取油和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种子。主精寒精清,及老年人阳虚无火。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空心白汤或淡盐汤任下,或饥时更1服尤妙。

注意 : 有火者忌之。

摘录 : 《医学正印》卷上

《魏氏家藏方》卷六:补骨脂丸

处方 : 大草乌头4两(水浸1-2片,擦洗乌头皮尽,切片子,控干,每1斤乌头,用盐4两,淹,春、冬7日,夏、秋3日,候盐味入尽,晒干,慢火旋旋炒,直候色焦褐,取2-3片嚼,如不麻人方用),苍术4两(去皮,米泔浸1宿,连泔煮7-8沸,取出,以水洗去泔,切片子,焙燥)。二味用葱白大者10茎,湿纸裹,煨,切碎,烂研,拌上药,同淹1宿,焙干,草乌不须葱淹亦可。川楝子(炮,去核)2两,台椒(去目并合口者,蒸1宿)2两,补骨脂(炒)2两,巴戟(去心)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炒褐色,研如油,旋入)2两,舶上茴香(炒)2两,白茯苓(去皮)2两。

制法 : 上为细末,酒煮面湖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脾湿流注肾经,渐成下部之疾。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温酒、盐汤任下。

摘录 : 《魏氏家藏方》卷六

《普济方》卷一八○引《郑氏家传渴浊方》:补骨脂丸

处方 : 益智仁2两(去壳,青盐5钱,炒),川巴戟1两(去心),补骨脂1两(净洗),龙骨1两(火煅)。

制法 : 上为末,羯羊肾子去膜并硬心子,细切,入瓦盆内,煮烂如泥,量入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梦遗。

用法用量 : 每服100丸,盐米汤送下。

摘录 : 《普济方》卷一八○引《郑氏家传渴浊方》

《博济》卷二:补骨脂丸

处方 : 大木瓜1个(去皮瓤,入硇砂1两,去砂石,蒸令熟,研烂),补骨脂(炒)1两,薯蓣1两,官桂(去皮)1两,青皮1两,木香1两,茴香子1两,槟榔1两,荆三棱半两(醋浸1宿,炒令黄),肉豆蔻半两(去壳)。

制法 : 上为末,用木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补暖。主脾肾久冷,积气成块,或发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盐汤送下;温酒亦得。

摘录 : 《博济》卷二

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二七: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1斤(酒浸1宿,放干)。

制法 : 用乌油麻1升和炒,令麻子声绝,即播去,只取补骨脂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乌髭鬓,驻颜壮气。主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一切风病,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早晨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 : 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二七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2两(微炒),葫芦巴1两(微炒),胡桃瓤不计多少。

制法 : 上为末,后用胡桃捣和,调入糯米粥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肾脏虚冷,骨痿少力,腰膝沉重,行步艰难,气虚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 :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惠》卷九十八: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2两(微炒),槟榔1两,硫黄2两(细研,水飞过),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肉豆蔻1两(去壳),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1两,厚朴1两(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温中思食。主脾肾冷气。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 : 《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微炒)1两,木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摈榔1两,肉豆蔻(去壳)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桂心(去皮)1两,牛膝(去苗)1两,干姜(炮裂,锉)1两,鹿茸(去毛,涂酥炙令微黄)1两,硫黄(细研,水飞过)1两,腽肭脐(酒刷,炙微黄)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1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两。

制法 : 上为末,入硫黄研令匀,用白羊肾5对,去筋膜,细剁,入前药末相和拌了,溲白面裹,煻火中烧令面熟为度,取出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温中强力,暖胃思食。主下无虚冷气。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渐加至40丸。

摘录 : 《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2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巴戟1两,桂心1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去皱皮,炙干),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石斛1两(去根,锉),荜澄茄1两,干姜1两(炮裂,锉),牛膝1两(去苗),木香半两,肉豆蔻1两,槟榔3分,蛇床子1两,茴香子1两,荜茇3分。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补暖脾肾虚冷,壮腰脚,益颜色。主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下亦得。

摘录 : 《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2两(微炒),桂心2两,缩砂1两(去皮),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木香2两,安息香2两(以酒熬成膏),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 : 上为末,炼蜜并安息香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补虚损,强筋力,暖腰膝,逐冷气。主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 《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炒)4两,龙骨1两,山茱萸1两,巴戟天(去心)1两。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梦泄。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盐汤或酒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圣济总录》卷九十: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炒)1两,楝实(麸炒,去核)1两,高良姜(微炒)1两半,巴戟天(去心)1两,葫芦巴半两,茴香子(炒)1两。

制法 :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虚劳,心腹撮痛。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前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

《奇效良方》卷二十七: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2两(酒浸1宿,麸炒,为末),杏仁(汤泡,去皮尖,研)1两,桃仁(泡,去皮尖,研)1两。

制法 : 上和匀,以浸药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腰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空心盐汤或盐酒送下。

摘录 : 《奇效良方》卷二十七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补骨脂丸

处方 : 补骨脂(炒香)1两,乳香(别研)1两,自然铜(烧红,酒淬7遍)1两,石亭脂(别研)1两,木鳖子(去壳,取肉,别研)1两,续断(酒浸,焙)1两,乌雄鸡1只(去皮毛肠肚肉皆不用,只取血并骨入药),乌龟1枚(刳去肠胃,如无,用龟甲代之)。

制法 : 龟或龟甲和鸡血、鸡骨就砧上烂剁令极细,烈火焙干,为末,称与前药末等分,拌和令匀,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接骨止痛,生肌肉,续筋骨。主折扑伤损。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加至100丸,温酒、盐汤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 :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普济方》卷二二二引《博济》:补骨脂丸

别名 : 胡芦巴丸

处方 : 补骨脂(炒)1两,葫芦巴1两,茴香子(炒)1两,槟榔(鸡心者,锉)1两,楝实(去核,麸炒)1两,巴戟天(去心)1两,京三棱(湿纸裹,煨令熟,研)1两,青橘皮(汤洗,去白)1两,枳壳(去瓤,麸炒),荜茇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荜澄茄3分,木香3分,丁香3分,桂(去粗皮)3分。

制法 : 上除桂外,焙干,捣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补益精髓,温中下气,安五脏,利腰脚,进饮食。主膀胱(疒颓)疝,脐胁冷气刺痛,脾肾虚冷,小肠气攻冲。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一方用酒煮面糊为丸,盐汤送下,女人吃得。如为末,每服2钱,水一半,酒一半,共1小盏,同煎3-5沸,温酒服之。

摘录 : 《普济方》卷二二二引《博济》

硫酸补骨脂女人喝了有什么作用?

硫酸补骨脂是硫酸软骨素和补骨脂的提取物。
硫酸软骨素可以改善关节软骨的退变,平衡关节积液来缓解关节疼痛,减轻对关节滑膜的刺激;
而补骨脂能够直接作用于软骨,促进软骨以及滑膜的再生,催生滑液,结合水分子支撑骨关节,从而润滑骨骼,减少关节磨损,减轻关节疼痛,降低关节发炎的几率。
由此可见,硫酸补骨脂对于关节软骨问题有相对明显的作用,对滑膜炎也有显著的效果。

破谷子的功能主治

补肾助阳。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外用治白癜风。
①《药性论》: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
②《日华子本草》:兴阳事,治冷劳,明耳目。
③《开宝本草》: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及妇人血气堕胎。
④《品汇精要》:固精气。
⑤《纲目》:治肾泄,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
⑥《玉楸药解》:温暖水土,消化饮食,升达脾胃,收敛滑泄、遗精、带下、溺多、便滑诸证。
⑦《医林纂要》:治虚寒喘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酒浸涂患处。
【注意】
1.阴虚火旺者忌服。
2.《本草经疏》:凡病阴虚火动,梦遗,尿血,小便短涩及目亦口苦舌干,大便燥结,内热作渴,火升目赤,易饥嘈杂,湿热成痿,以致骨乏无力者,皆不宜服。
3.《得配本草》:阴虚下陷,内热烦渴,眩晕气虚,怀孕心胞热,二便结者禁用。
【附方】
①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破故纸四两(炒香),肉豆蔻二两(生)。上为细末,用大肥枣四十九个,生姜四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药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本事方》二神丸)
②治赤白痢及水泻:破故纸一两(炒香熟),罂粟壳四两(去穰、顶蒂,新瓦上煿燥)。上二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化开,姜二片,枣一个,煎取七分,如小儿分作四服。(《百一选方》)
③治小儿遗尿:破故纸一两(炒)。为末,每服一钱,热汤调下。(《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破故纸散)
④治男子女人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乌髭鬓,一切风病,四肢疼痛,驻颜壮气:补骨脂一斤,酒浸一宿,放干,却用乌油麻一升和炒,令麻子声绝即簸去,只取补骨脂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早晨温酒、盐汤下二十丸。(《经验后方》)
⑤治下元虚败,脚手沉重,夜多盗汗。此药壮筋骨,益元气: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子四两(酒蒸),胡桃肉(核桃仁)一两(去皮),乳香、没药、沉香(各研)三钱半。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自夏至起,冬至止,日一服。(《局方》补骨脂丸)
⑥定心,补肾:破故纸二两(隔纸炒令香熟),白茯苓一两(去皮)。上二味为细末,用没药半两,捶破,以无灰酒浸,高没药一指许,候如稠饧状,搜前二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随食汤下;如没药性燥难丸,再以少酒糊同搜丸,食前服。(《魏氏家藏方》返精丸)
⑦治肾气虚冷,小便无度:破故纸(大者盐炒)、茴香(小茴香)(盐炒)。上等分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或百丸,空心温酒、盐汤下。(《魏氏家藏方》破故纸丸)
⑧治打坠腰痛,瘀血凝滞:破故纸(炒)、茴香(小茴香)(炒)、辣桂(肉桂)等分。为末,每热酒服二钱。(《仁斋直指方》)
⑨治腰疼:破故纸为末,温酒下三钱匕。(《经验后方》)
⑩ 治肾气虚弱,风冷乘之;或血气相搏,腰痛如折,起坐艰难,俯仰不利,转侧不能;或因劳役过度,伤于肾经;或处卑湿,地气伤腰;或坠堕伤损,或风寒客搏,或 气滞不散,皆令腰痛;或腰间似有物重坠,起坐艰辛者,悉能治之:胡桃(去皮膜)二十个,蒜(熬膏)四两,破故纸(洒浸炒)八两,杜仲(去皮,姜汁浸炒)十 六两。上为细末,蒜膏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妇女淡醋汤下。常服壮筋骨,活血脉,乌髭须,益颜色。(《局方》青娥丸)
⑾治妊娠腰痛,状不可忍:破故纸不以多少,瓦上炒香熟,为末,嚼胡桃肉(核桃仁)一个,空心温酒调下三钱。(《伤寒保命集》通气散)
⑿治牙痛日久,肾虚也:补骨脂二两,青盐半两。炒,研,擦之。(《御药院方》)

骨筋丸片简介

目录1拼音2中药部颁标准 2.1拼音名2.2标准编号2.3处方2.4制法2.5性状2.6鉴别2.7检查2.8功能与主治2.9用法与用量2.10注意2.11贮藏 附:1古籍中的骨筋丸片 1拼音 gǔ jīn wán piàn

2中药部颁标准

2.1拼音名

Gujinwan Pian

2.2标准编号

WS3B257097

2.3处方

乳香 27g 没药 46g 白芍 91g 延胡索(醋制) 27g 三七 46g 木香 27g 红花 46g 郁金 91g 独活 183g 牛膝 46g 秦艽 183g 桂枝 46g 血竭 27g 马钱子(制) 27g

2.4制法

以上十四味,乳香、没药、延胡索、马钱子、三七、血竭粉碎成细粉, 过筛,混匀;郁金、木香、独活、桂枝加70%乙醇7倍量,回流提取二次,每次7小时, 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加入其余白芍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 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6小时,分取上清液与乙醇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 加乳香等粉末及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2.5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色;气香,味苦、涩。

2.6鉴别

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细,加乙醇20ml,温浸30分钟,滤过,滤液 照骨筋丸(大蜜丸)项下的鉴别法

(2)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2.7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2.8功能与主治

同骨筋丸(大蜜丸)。

2.9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2.10注意

同骨筋(大蜜丸)。

2.11贮藏

密封。

黑龙江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骨筋丸片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八补益方序]补骨脂丸 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补虚损。强筋力。暖腰膝。逐冷气。补骨脂丸方。补骨脂(二两微炒...

《本草简要方》:[卷之三草部二]补骨脂 损坠折伤。或气滞不散以致腰痛者。皆可服之。常服壮筋骨。活血脉。乌髭须。益颜色。《本草简要方》现代张...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陈皮、白芷、乌药各等分,姜煎服,仍以酒化苏合香丸兼服妙。治中风、中气之人,先宜服此顺气,后进风药...

《医学正传》:[卷之四]腰痛 五、七日)枳壳(各五分)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丹溪活套)云∶凡因房...

《普济方》:[卷三百十伤损止痛生肌(附论)]清心药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52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