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钟山风景区有上千种文创产品,游客最爱不释手的一款是“萌萌哒”朱元璋马皇后卡通玩偶系列。朱元璋玩偶的造型,高颧骨,粗眉毛,大耳朵,下巴比上颚长出好几分,脸上还长有不少麻子。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皇帝,传奇的不光是他寒微的出身、坎坷的经历以及成功创业奋斗史,还包括他的长相,这也一直是历史未解之谜。流传至今的朱元璋画像约有十几种,分为美丑两大类,只是程度不同,丑到极致的像是今天的“恶搞”。哪个更接近历史事实呢?
我们先从一个民间故事说起:朱元璋称帝后,遍召丹青高手画像。第一个进宫的画师把像画得惟妙惟肖,和真人一样。朱元璋看到自己样子那么丑,顿时大怒,把画师推出去斩了。第二个自作聪明,把朱元璋画成花样美男,相貌堂堂。朱元璋一看,这哪是自己啊,太假了,画师又难逃一死。吸取了血的教训,第三个用心揣摩,写实描摹了朱元璋的脸型轮廓,其他部位模糊化处理,最重要是画出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的气度。用现在说法就是PS加美图秀秀吧!结果朱元璋看到自己满脸仁慈,一副帝王之相,龙颜大悦。画师不仅保住了命,还受到赏赐。回家后,画师偷偷把朱元璋的真实相貌画了下来,这就是流传下来比较丑的画像了。
传说立场鲜明,解释也很合逻辑,但毕竟是传说,我们还是要根据史籍及史实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朱元璋相貌,明官方《太祖实录》记载:“及上(朱元璋)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当朱元璋投奔郭子兴,被守城人误当奸细捉住时,“(郭)子兴遣人追至,见上状貌奇伟,异常人,因问所以来,具告之故。子兴喜,遂留置左右,寻命长九夫,常召与谋事。”
清朝官修《明史》:“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
影响很大的吴晗《朱元璋传》作了进一步发挥:所谓“姿貌雄杰”乃躯干魁伟,下巴比上颚长出一寸多,高颧骨,大鼻子,大耳朵;所谓“奇骨贯顶”是指脑盖上高高隆起一块怪骨,宛如一座小山丘,加上粗黑的眉毛,大而发亮的眼睛,倒着实透着几分威严与沉着。
《太祖实录》始修于建文朝,永乐朝曾三次改动,但改动只是针对不利于朱棣的地方,对朱元璋的形象仍维护有加。所以《实录》描述犹如征婚广告,如果长处一定大书特书,短处则要么回避不提,要么曲笔淡化。从只含糊形容个头气质来分析,一定是长相没有可夸之处。《明史》则无需顾忌这方面,多出了“奇骨贯顶”,应该是可信的。但是不是吴晗所描写的那么夸张,也当存疑。
郭子兴初见朱元璋,因为他相貌原因留在身边做了亲兵。这说明朱元璋身材魁梧,模样自有异于常人之处,但如果真丑的夸张,恐怕郭子兴也不愿意天天见到他吧?更不愿意将“视如己出”的养女嫁给他了。
综上所言,朱元璋的相貌其实也就是所谓“奇骨贯顶”,还不至于丑到“恶搞”那般。还有的画像“猪腰子”脸上布满了麻子,甚至流传有36个大麻子,72个小麻子之类,这些正史从未记载,很多传说及百姓却津津乐道,认为那才是“真实”的。
民间思想中朱元璋形象产生的源头,肯定与朱元璋打击富户、屡兴大狱、刚猛治国等施政措施有关。始作俑者是精英文人,还是普通百姓,抑或是精英与百姓间的互动?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邪不压正》中廖凡cos朱元璋的桥段不禁让人笑出了声;《大明风华》里的朱元璋一露面,把历史剧变成了惊悚片;坊间流传的朱元璋画像,无论哪个版本也都是惨不忍睹:地包天、一脸麻子、上挑的眉毛、两撇猥琐的小胡子……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明史·太祖本纪 》中记载,朱元璋面部饱满,还挺慈祥的。
明朝中期的张瀚在《松窗梦语》也记载了,他任职南司空时,曾亲眼瞻仰了朱元璋画像。称:“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像大不类。”
所以,真正的朱元璋长这样。
即使是老了,他也长这样。
而且,这两幅画像,无论是整体的处理,还是绘画技法上,明显都是宫廷画师的水准,与朱家历代接班人的画像风格也极为一致,所以是朱元璋的标准像无疑。
虽然,这个标准图可能有所美化啊,但是,真人绝对不会丑成下面的图。而且,这些丑像无论是服饰、场景、画风,都透露出那么一点粗糙与随意啊。
只能说传言不可信,比如万历年间的范守己,曾记载自己在武英殿见到了朱元璋的真容画像,称其仪表堂堂,根本不似外界流传的那般模样。
“在武英殿见太祖真容有二:壮年者,黑须,长寸余,面微长而丰,色甚皙,眉目有异。暮年者,须鬓若银,面益丰而圆矣,乃知外间所传龙颌虬须,面有癍痣者妄也”
其次,张萱到京城做官时,在内府看见的朱元璋画像也是圆脸俊像,也说明了标准像才是官方认可的。
“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须髯皆为银丝,可数,不甚修,无所谓龙形虬髯、十二黑子也。”
而且,从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孙子朱高炽等留存的帝王肖像来看,他应该也不会是长得太过“出众”的奇人面相。
或许有人会说,那么南薰殿所藏的历代帝王画像中,朱元璋的画像一共13幅,为什么丑像却多达十一幅?
这个问题张萱依旧有话说,他的父亲在云南作知县时,曾在黔国公府看过朱元璋的画像。
“龙形虬髯,左脸有十二黑子,其状甚奇,与世俗所传相同,似为真矣”。
由此可知,在当时不仅民间多有传闻,朱元璋的丑像在王公贵族之间也流传甚广。
那为什么在朱家统治时期,朱元璋的丑像还能如此广泛流传,甚至连王室贵族都会收藏?因为这本来就是官方的手笔。
在古代相士的说法里,帝王或圣贤非凡人,必是天生异象。比如黄帝的面部像龙,颛顼的头上长了类似角的东西,帝喾的牙齿重叠,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
再近一点,朱元璋的偶像刘邦,传说他也是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反正就是长得和正常人不一样。
所以,朱元璋被丑化后的相貌,叫“雄奇异于常人”。是他从一个乞丐能够逆袭当皇帝的证明,这是天命的象征。
于是,在官方的推崇和默许下,朱元璋的相貌越来越异于常人。
比如,《明太祖实录》在“吴元年(1367)十二月戊申”条中记载的是。
“上梦人以璧置于项,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朱元璋做梦,梦到自己脖子上套了个玉璧,然后融入肉中,变成异骨隆起了。)
到了永乐十一年(1413),建孝陵神功圣德碑时,朱元璋的长相又变成了。
“龙髯长郁,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
最终,朱元璋的相貌在景泰二年(1451)编纂的《古今识鉴》中基本确定下来,与传世的长脸丑像也颇为接近了。
状貌非常,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言。但四维滞气,如云行月出之状,所喜者准头黄明,贯于天庭。直待神采焕发,如风扫阴翳,即受命之日也,应在一千日内。
其中“天地相朝”的意思,是指额头和下巴突出,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两头弯的猪腰子脸。
所以,他不是真的长得丑。只是为了强调他的帝王相,从而加固统治等诸多因素导致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6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瘸子的两位传奇皇帝
下一篇: 明代老百姓纳妾需要满足哪两项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