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辽东人。明朝名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之后出任辽东总兵,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
侵略计划
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列岛,野心也膨胀,居然异想天开占领朝鲜,征服中国,建立所谓“以北京为首都的大东亚帝国”的军事侵略计划。
丰臣秀吉妄图占领朝鲜,征服中国。
狂妄的丰臣秀吉甚至宣称“让自己的义子当中国的关白”(关白,日本官职)。
首战失利
公元1592年4月13日凌晨,侵朝日军在朝鲜釜山登陆,万历二十年七月,第一支抗倭部队出征,统帅为辽东副总兵祖承训
祖承训也是名将李成梁的嫡系,战斗力较强。可是,这支部队只有三千人。
在进攻平壤的过程中,祖承训中伏,部队损伤惨重。祖承训侥幸死里逃生。
天降大任
十二月,明朝政府任命刚刚结束宁夏战斗的李如松为东征提督,公元1593年1月7日,东征大军兵临平壤城下。盘踞平壤的是日将小西行长(秀吉手下名将,朝鲜语中狗肉的意思)。次日拂晓,明军发起总攻,上百门火炮猛轰平壤城头,把守城日军炸的人仰马翻,惨不忍睹,连小西行长的将旗都被炸飞,随后明军炮火开始延伸,轰击平壤城内各要点。明朝政府任命刚刚结束宁夏战斗的李如松为东征提督
亲自督战
第一轮炮火准备之后,平壤日军虽伤亡惨重,但在小西行长的亲自督阵下仍然拼死抵抗,战场形势陷入白热化状态。
明军经过激烈的战斗攻克牡丹峰,全歼日军2000余名。
小西行长亲自督阵拼死抵抗。
接着,李如松传令全军:午时之前攻下平壤,先登城者赏银5000两,临阵怯战者杀无赦!
李如松在前线督战,坐骑被日军火枪击中,当即换马再战。
负隅顽抗
小西行长目睹此景面色惨白,心知大势已去,长叹一声,下令残余主力约9000人退入城内的各土堡中死守,作最后的困兽之斗。
李如松果断做出决定:停止攻击,三面包围敌军,唯独留出南面的大道,诱使日军突围。
天黑以后,日军见无明军拦截,各土堡内大队人马蜂拥而出,借夜色向城南杀去。
时值隆冬,十里宽的江面全部冰封,日军争先恐后的过江,一时间江面上布满了人群。
一败再败
就在这时,早已隐蔽待命的明军火炮突然开火,江面的冰层被明军重炮炸开无数条口子,日军顿时乱作一团,成群的日军掉进冰冷刺骨的江水中,侥幸逃上南岸的日军惊魂未定,埋伏在南岸的明军已经等候多时了!惊骇万状的小西行长丢下大队人马,仅率轻骑部队一路狂奔,在开城日军的接应下撤回黄海道(朝鲜半岛中西部)
名垂千古
日本朝鲜战役研究室记载的人员阵亡情况如下:“日本军战死14万人,国家衰弱是理所应当的。而明军只损失了3万人,真不愧是永不败的明朝不灭之军。”
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远播明、日、朝三国,可以说平壤大捷奠定了李如松在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将的历史地位。
我认为李如松和戚继光,真要选入朝作战,还是李如松比较合适。
戚继光,首先那是他已经死的,虽然是一代名将,但是那毕竟是在东南沿海,和小股倭寇进行对战。打的是游击,运动。鸳鸯阵法适合的是小军团步兵作战,在朝鲜日本人是有骑兵的。在朝鲜,面对的是日本正规军,不是倭寇那种游击,运动的打法,是大兵团作战,迎面击敌。需要对全局有掌控力。这方面,明显李如松比较合适,从小跟着爹打仗,打蒙古人,女真人。万历三大征,第一征也是他打的,都是指挥的上万,数万人的战斗。并且李如松这人,飞扬跋扈,心恨手辣。从来不讲什么规矩。对付日本人,这样的性格是比较合适的。打平壤时可以看出,戚家军虽然去了,但是扮演的是佯攻的方面。正面主攻和偷袭的是政府军和关宁铁骑。事实表明,政府军的大炮,弗朗机打日本人使很靠谱的。但是不得不承认,戚家军在也是很强悍的,虽然损失很严重,而且是样攻。但是后来完全没怨言。值得钦佩。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李如松这样的将领的,打仗主帅在前,身先士卒,满桂第一次看到李如松,拿起刀就冲上去,把他折服了。打平壤,李如松的督战马队,骑马围绕平壤跑,太醒目,被日军大炮打翻。爬起来,换马继续。在碧微馆,被两万日军包围,率领关宁铁骑4000人,死战不退。综合几种因素,还是李如松去朝鲜比较合适。
明朝万历时期,第一次朝鲜战争,倭寇出动20万人,明朝派4万人,经过两次大型会战,铜倭寇签订停战协议。(其实不是完全胜利)只是倭寇进行衡量,没有取胜可能,所以终结。
第二次又以14万入侵朝鲜,明朝还是派出4万,与倭寇交战期间,丰臣秀吉挂了,倭寇没有了统帅也就全部侧回了。
为什么明朝4万人可以打过20万,14万这么庞大的规模军队呢。因为带兵的将帅比较厉害,李如松是明中期的名将,其父亲和爷爷都是名将,而然当时国家不太健康,但是戚家军和辽东士兵都是主力队员,相当于王牌军队,其武器装备,后勤保障都是最高的,所以打倭寇还是有信心的。
因为戚家军就是专门对付倭寇的,在战术打法上,很熟悉他们的规律,而且明朝当时的火器是亚洲或者全世界来讲最先进的,所以战斗获胜率高很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6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明清时期医生的社会公众形象非常之差,
下一篇: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瘸子的两位传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