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南宋名将张宪抗金名将张宪怎么死的

历史典故 2023-07-22 23:19:06

南宋名将张宪:张宪(?-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从微相随,以列校奋身,官至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高阳关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宋孝宗即位后,张宪冤狱得以昭雪,被追复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追赠宁远军承宣使。

《宋史》:“张宪等五人皆岳飞部将,为敌所畏,亦一时之杰也;然或以战没,或以愤卒,而宪以不证飞狱冤死,悲夫!”

文学作品中的张宪

在清朝小说《说岳全传》中,张宪使一条虎头錾金枪,武力高强,战功卓越。岳飞部将施全被强盗董先数合杀败,正值张宪前来投奔,几十枪便杀败董先。牛头山救驾之时,张宪大战金兀术,并削掉其一只耳朵,救出宋高宗。岳飞北伐时,两番大战陆文龙,与曹宁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和岳飞父子同时在风波亭遇害。

在刘兰芳评书中基本与《说岳全传》中故事相同,但添加张宪与岳飞之女岳孝娥的恋情;同时年龄设定更幼,言其死时仅21岁。

宪怎么死的

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被解除兵权,离开鄂州回到庐山。张宪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制。

秦桧秘密收买岳飞部将中曾因过失受到岳飞惩处的王贵等人,利诱威逼其诬告岳飞谋反,诡称岳飞之子岳云写信给张宪,让张宪向朝廷假报金人入寇,以助岳飞夺回兵权。这些罪状没有任何根据。他们便对张宪严刑拷打,妄想迫使张宪根据他们编造的谎言自诬,作为杀害岳飞父子的证据。张宪备受酷刑,体无完肤,始终不屈。张俊最后只好自己动手,编造供词,以告秦桧,将张宪械囚至杭州大理寺。万俟禼、罗汝缉诬陷岳飞写给张宪等人的谋反信,已被张宪等焚毁灭证。

同年岁末,张俊和杨沂中亲赴临安闹市(今杭州市众安桥),将张宪和岳云处斩。

张宪墓

张宪墓址在今杭州市西湖区东山弄南侧的一个小丛林内,即在仙姑山下东山巷口,旧为西湖岳坟街九十八号,紧邻岳飞墓。

史载:其墓去武穆墓仅百步许,元杭州路总管夏思忠尝立石标其处,岁久石断伏榛莽忠,漫无可考。

其墓在十二年丁丑有布衣王天佑,偶得断碑,识其故址,遂白于当道,重为封树,并立祠墓所,建坊通衢,以崇忠荩。阅岁滋久,重又倾圮,神道碑亦不存。同治十一年升用县权仁和尉桐城吴廷康,请于大宪,再度修葺,并补立两碑,以便稽考。现墓尚完好,唯当年祠宇,久已片瓦不存,仅荒烟蔓草中尚有石坊一座,及唐皋创祠记穹碑一方,聊供人凭吊而已。

张宪墓直到建国初期其规模还依稀可辨。但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张宪墓逐渐湮没。2004年,杭州市政府实施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修缮了张宪墓遗址,成为仁寿山公园的一处历史古迹。园内小桥流水灵动别致,各种乔木、灌木、水生植物郁郁葱葱,还有张宪墓历史古迹。在这里,自然与野趣巧浑然一体,人文与自然相映成趣。

此人是抗金名将,传闻是黑虎转世,为何最后却被毒发身亡?

牛皋是南宋著名抗金名将,牛皋在民间的知名度很高,传说他是赵公明坐下黑虎转世,民间还有“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的说法。在评书小说中,牛皋是一员福将,幽默可爱,甚至还有点鲁莽,其实,真实的牛皋是一员猛将,战功赫赫。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入伍前曾以卖柴打猎为生,他力大如牛,挑500多公斤重的担子还能健步如飞,射箭技艺,百发百中,箭无虚发。

金军入侵后,牛皋加入了家乡的抗金队伍,由于擅长射猎,在鲁山县衙当了一名射士,鲁山被金军攻陷后,牛皋自行组织力量,继续抗击金兵。建炎四年,牛皋率领乡兵在宋村伏击金兵,大败金兵,生擒耶律马五,缴获了丰厚的战利品。宋村之战胜利后,牛皋又率领乡兵,在鲁山邓家桥将金兵击溃。

两次抗金大获全胜,牛皋声名远播,因此,被晋升为西道招抚使及蔡、唐、信军镇抚使。绍兴三年,岳飞统管江西、湖北军务,决定由襄汉进军中原,收复失地。牛皋奔赴临安面见宋高宗赵构,力陈伪齐刘豫必败,中原可以收复,赵构于是将牛皋所部划归为岳飞指挥,牛皋加入了岳家军。

岳飞见到牛皋后非常欣喜,即命牛皋为唐、邓、襄、郢四州的安抚使,后来又任牛皋为中部统领,牛皋加入岳家军后,很快凭战功和为人得到岳家军上下的尊重,成为岳家军的副统帅。

绍兴四年,伪齐大将李成联合金军入侵,攻破襄阳六郡,伪齐将王嵩占据随州,岳飞派牛皋出战,牛皋用不到3天的时间攻下随州,生擒王嵩,俘敌5000人,收复襄阳。

不久,金兵又攻打淮西,岳飞令牛皋先渡江迎敌,伪齐派骑兵5000人进攻庐州,牛皋出阵,遥相大喊:“牛皋在此,尔辈胡为见犯?”敌军不战而溃,牛皋乘胜追击30余里,杀死敌军大半,斩其副都统等大将,声威远扬。

杨么起义后,以洞庭湖为基地,屡次打败前来镇压的南宋军队。绍兴五年,牛皋随岳飞征讨杨么,一举击溃杨么,杨么兵败投水自杀,牛皋亲自跳进水中把杨么活捉。因此牛皋升为武泰军承宣使,湖北、京西宣抚司左军统制,加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绍兴十年,牛皋随岳飞进军中原,在岳飞的指挥下,牛皋率部所向披靡,直抵黄河沿岸,屡战屡胜,为收复中原失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功劳最大,被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枢密行府以牛皋管理一切事务”,可以代替岳飞主持全军事务。

岳飞死后,宋高宗、秦桧对岳家军极不放心,于是安排田师中统领岳家军。田师中为人贪婪,他至军中后,军纪和战斗力大幅下降。本来岳飞无辜冤死,就让牛皋对朝廷不满,田师中的作风更是加剧了牛皋的不满情绪,他常常无所顾忌地发泄自己的不满,引起了当权者的忌恨。

绍兴十七年三月初三,秦桧密令都统制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大将为名,用毒酒将牛皋害死。牛皋临死前悲愤地说:“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牛皋死后,其尸骨埋在杭州西湖栖霞岭剑门关紫云洞口,与岳飞墓遥遥相望。

牛皋为人生性耿直,坦荡率真,气量过人,个性鲜明。攻打随州时,岳飞开始命大将张宪攻打,但一个多月了还没有攻下,“牛皋请行,乃裹三日粮往。众皆笑之”,不想粮食尚未吃完,牛皋便攻克随州了。得胜后,牛皋把功劳都让给张宪,并说:“吾之存心者,国事耳。功何争为!”

宋朝十大名将(6~10)

宋朝十大名将,上文说了北宋前五位,本文说南宋后五位。

岳飞

岳飞,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他是南宋抗金名将,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他也是中国 历史 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诗人,也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岳飞是在北宋末年从军,在与金军作战的十多年间,大小一百多次战役中,岳飞带领岳家军可谓是所向披靡,一直守护着南宋的江山。

公元1140年,完颜兀术自毁盟约,举兵入侵,岳飞带领岳家军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之后又数次大败金军,岳飞正欲乘胜追击之时,奈何昏君奸臣当道,奸臣秦桧害怕岳飞立功,劝说宋高宗与金军求和,于是以十二道“金牌”下令让岳飞退兵。气势正盛的岳家军只能被迫班师回朝。

回朝后的岳飞被秦桧和张俊等人诬陷,被捕入狱。两年后的1142年,岳飞被扣上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下张宪一同被杀害。直到宋孝宗时,岳飞冤案才被平反,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麾下的岳家军是那个时代的楷模。他严于治军、善于治军,纪律严明,训练严格。“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战斗力强,“皆可以一当百”,金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为当时一些将帅所叹服。奈何奸臣当道,可惜了岳飞这等民族英雄,可惜了训练有素,战斗力超强的岳家军!


刘锜

刘锜,南宋抗金名将,将门之后,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父亲是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刘锜骁勇善战,性格豪爽,沉稳果断,颇有儒将之风。任职陇右都护时,与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胜,令西夏人闻风丧胆,西夏百姓吓唬小孩时,都会说“刘都护来了”。

之后又参加了富平之战,重创金兵。公元1136年,刘锜率军驰援吴玠,在仙人关大败金军。公元1140年,金兀术率军南侵,刘锜在顺昌迎战金兵,歼敌无数,史称“顺昌大捷”。次年,刘锜在柘皋之战中大破金军铁骑,金人在逃跑时甚至喊出“此顺昌旗帜也。”金兀术甚至颁布将令,严禁在军中谈论刘锜的战绩,可见刘锜的骁勇。

柘皋之战后,刘锜被罢去兵权,在荆南任知府。晚年时,金帝完颜亮率大军侵宋,朝中实在无人可用,刘锜被再次起用,不过因为年事已高又有疾病缠身,最终无功而返。公元1162年,刘锜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赐谥武穆,宋孝宗时追封吴王,加太子太保。

韩世忠

韩世忠,南宋名将,也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韩世忠出身贫寒,自幼就喜欢练武,而且学习非常刻苦认真。性格直爽,喜欢行侠仗义,到了十六七岁时便身的魁梧高大,勇力过人,他也想有一番作为,于是便去参了军。

18岁的韩世忠在与西夏作战时,单人匹马就冲入敌军之中斩下监军驸马的首级,令西夏军顿时大乱,落荒而逃,韩世忠也因此一战成名。之后韩世忠率领与“岳家军”齐名的“韩家军”在抗击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1129年,韩世忠在黄天荡以八千兵力对抗十万金兵,双方相持了48日,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对金兵造成了重大损失。1134年,韩世忠在大仪镇击破金军前锋部队,俘虏了金国大将。

韩世忠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除参与平定方腊叛乱外,还为朝廷平定了建安范汝为、广西曹成等地的流民叛乱,立下卓著战功。苗刘兵变时,韩世忠联络重臣起兵勤王,使宋高宗赵构得以复辟。

韩世忠为官正派,因不肯依附奸臣秦桧,晚年请辞回乡,自号清凉居士。公元1151年,韩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

吴玠

吴玠,南宋名将。吴玠出身贫寒,自幼习武,而且很有谋略。他擅长骑射,通晓兵法,是一个奇才。十几岁就选择了参军,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吴玠屡立奇功,从一个普通士兵很快就升到了副将。

南宋建立后,金兵不断袭扰。吴玠被任命为马步军副总管,击退金兵大将撒离喝。吴玠最著名的就是“和尚原之战”,他率领数千老弱残兵将金兵十万大军打的溃不成军,打的金国名将完颜兀术为了逃命,效仿当年的曹操“弃袍割须”。此战的胜利,成功保住了四川的门户。

自此,吴玠升为镇西军节度使,成为了镇守一方的大将,此后他一直镇守此地,多次击败前来进犯的金兵。1139年,吴玠病死仙人关,时年47岁。

吴玠死后,他弟弟吴璘继续镇守此地,抵抗金军,捍卫着南宋的江山。1176年,宋孝宗追封吴玠为涪王。

孟珙

孟珙,南宋名将、民族英雄。将门之后,父亲是左武卫将军孟宗政,曾祖父和祖父都是岳飞的部将,跟随岳飞南征北战时,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孟珙早年就随父抗金,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练就了一身武艺,也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这为他日后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父亲去世后,他受命接管“忠顺军”,自此,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他带着这支虎狼之师,重创金兵,抵御蒙古几十年,宋蒙战争爆发后,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 累官枢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封汉东郡开国公。1244年兼知江陵府。后以宁武军节度使致仕。

在与蒙古对战之时,蒙古河南行省的军政长官范用吉曾有意归降。但是宋理宗怕孟珙位高权重,接受降军之后,势力更大,于是不愿意纳降。孟珙心灰意冷,主动请辞。

当时孟珙本就身体生病,经此一遭,病痛愈重。此后一病不起,在公元1246年病重去世。死后被皇帝追封太师、吉国公,谥号忠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5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