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8年,宋仁宗嘉佑三年,瘟疫盛行,仁宗钦点殿前太尉洪信赴江西龙虎山请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打误撞放走了伏魔殿里镇锁的一百零八位魔君。公元1062年,宋仁宗嘉祐七年,契丹人萧峰出生。包拯去世。公元1063年,宋仁宗嘉祐八年,萧远山一家三口于雁门关外遇袭,遗子萧峰才满周岁。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托塔天王晁盖出生。公元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乔峰(萧峰)七岁,跟随养父母乔三槐夫妇,住在少室山下,暗中随少林玄苦大师习武。公元1070年,宋神宗熙宁三年,少林方丈玄慈与叶二娘之子虚竹出生。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宁六年,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与刀白凤之子段誉出生。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杨家将杨延昭之子、杨令公与佘太君之孙杨文广去世。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菜园子张青出生;豹子头林冲出生(亦或1077年)。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乔峰(萧峰)十六岁,拜丐帮汪剑通帮主为师,学习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山东郓城县宋家村宋太公之子宋江出生。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五月初七日乔峰(萧峰)接任丐帮帮主。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玉麒麟卢俊义出生;女诗人李清照出生;司马光完成《资治通鉴》。公元1085年,宋神宗元丰八年,山东东平府清河县(按《金瓶梅》则是阳谷县)武松出生;病关锁杨雄出生;《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出生;程颢去世。公元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山东东平府阳谷县西门庆(按《金瓶梅》则是清河县)出生;拼命三郎石秀出生;王安石、司马光去世。公元1087年,宋哲宗元祐二年,大刀关胜出生。公元1088年,宋哲宗元祐三年,潘金莲出生。公元1092年,宋哲宗元祐七年,段誉十九岁初闯江湖,遇钟灵十六岁、木婉清十八岁。江南遇乔峰(萧峰)三十岁,结拜为异姓兄弟。乔峰获悉身世,退出丐帮,随后发生聚贤庄之战。公元1093年,宋哲宗元祐八年,哲宗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去世;苏东坡将手下小史高俅推荐给王都尉王诜;萧峰三十一岁,于长白山外遇耶律洪基,与其结拜为兄弟。公元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哲宗亲政;少林扫地神僧化解慕容家、萧家两代恩仇;大理段正明禅位给段誉;萧峰为阻止耶律洪基攻宋,于雁门关外自尽。公元1095年,宋哲宗绍圣二年,名妓李师师出生。公元1097年,宋哲宗绍圣四年,浪子燕青出生。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萧峰结拜兄长,辽道宗耶律洪基去世;大文豪苏东坡去世。公元1103年,宋徽宗崇宁二年,岳飞出生。公元1109年,宋徽宗大观三年,高俅荣升殿帅府太尉;王进携母出走,路过史家村,传授史进十八般武艺。公元1110年,宋徽宗大观四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逃至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公元1111年,宋徽宗政和元年,鲁智深投奔相国寺,倒拔垂杨柳,结识林冲;高衙内调戏林娘子,林冲被陷害刺配沧州;林冲火烧草料场,夜奔梁山;杨志卖刀,杀泼皮牛二;公元1112年,宋徽宗政和二年,晁盖劫取生辰纲;武松景阳冈打虎;中神通王重阳出生;苏辙去世。公元1113年,宋徽宗政和三年,武松斗杀西门庆(按《金瓶梅》是误杀李外传),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公元1114年,宋徽宗政和四年,宋江浔阳江头提反诗,梁山好汉江州劫法场;李逵探母杀四虎;石秀杀裴如海,杨雄杀潘巧云。公元1120年,宋徽宗宣和二年,梁山聚齐108将。同年方腊起义。公元1122年,宋徽宗宣和四年,梁山全伙受招安;岳飞拜陈广为师,学习枪法,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斤,开腰弩八石。公元1124年,宋徽宗宣和六年,宋江、卢俊义被赐毒酒,宋江临死前毒死李逵,吴用、花荣于宋江坟前上吊自杀。公元1125年,宋徽宗宣和七年,金灭辽。诗人陆游去世。公元1126年,宋徽宗靖康元年,梁山死对头高俅去世。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灭北宋。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北宋灭亡之后,江湖更加跌宕,风起云涌。武松因为断臂,不愿受封,于六和寺出家,直到1165年才寿终正寝。在此期间,岳飞屡败金军,大有收复河山之势,却被以“莫须有”之罪名杀害;与此同时,独孤求败创出“独孤剑法”,纵横天下,寂寞无敌,求一败而不得;其后不久,黄裳完成《九阴真经》;又数十年后,宫中一神秘宦官完成《葵花宝典》,随后五百年之江湖大局,自此定矣。附记一:年份推断依据1.宋仁宗嘉佑三年,瘟疫盛行,洪信赴江西龙虎山请张天师祈禳瘟疫,放走魔君,是书中交代的内容,见于《水浒传》第一回;2.宋神宗元丰六年,五月初七日乔峰(萧峰)接任丐帮帮主。是书中交代的内容,见于《天龙八部》十六回昔时因,汪帮主的信;3.宋哲宗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史有所载,是公元1093年9月,这一年萧峰于长白山外见到耶律洪基时,自报年龄三十一岁,推出萧峰生于1062年;萧峰、段誉江南会面结拜时,序年齿,萧峰大段誉十一岁,则段誉生于1073年;后来段誉、虚竹结拜时,序年齿,虚竹大段誉三岁,虚竹生于1070年。4.武松打虎在哪一年,《水浒传》里没有写,但《金瓶梅》里写了,《金瓶梅》第十回:武松为逼问西门庆下落,失手杀死李外传,被发配孟州,官府出具的公文上有明确的时间是“政和三年八月”,则打虎是上一年十月的事情,所以武松打虎是在政和二年,也就是1112年。并且该公文上注明武松年二十八岁,因此武松出生于1085年。5.鲁智深与林冲会面,是在武松打虎的前一年,也就是1111年,书中说林冲三十四、五岁的样子,可知林冲或生于1077年,或生于1076年。鲁智深还要年长于林冲,二人结拜鲁为兄,林为弟,故鲁智深的年龄大致与段誉相仿;共2页:12下一页
释 名
“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
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八部罗,七归那罗,八摩听罗迦。
“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到更大、
更长久的福报而已。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常,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也是要死的。天神临死
之前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第五个征状或说
是“玉子离散”),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帝释是众天神的领袖。
“龙”是指神。佛经中的龙,和我国的传说中的龙大致差不多,不过没有脚,有的大蟒
蛇也称为龙。事实上,中国人对龙和龙王的观念,主要是从佛经中来的。佛经中有五龙五、
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古印度人对龙很是尊敬,认为水中主物以龙的力气最大,因此对
德行崇高的人尊称为“龙象”,如“西来龙象”,那是指从西方来的高僧。古印度人以为下
雨是龙从天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间。中国人也接受这种说法,历本上注明几龙取水,表示今年
雨量的多寡。龙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罗龙王,他和幼女八岁时到释迦反牟尼所说法的灵
鹫山前,转为男身,现佛之相。她成佛之时,为天龙八部所见。
“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夜叉
”的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维摩经》注:“什曰:‘
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现在我们说到“夜叉”都是指恶
鬼。但在佛经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将的任务是“维护众生界”。
“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身上发
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
市蜃楼叫做“乾达婆城”。香气和音乐都是缥缈隐约,难以捉摸。
“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
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
总是打得天翻地覆。我们常称惨遭轰炸、尸横遍地的大战场为“修罗场”,就是由此而来。
大战的结果,阿修罗王往打败,有一次他大败之后,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入藕的
丝孔之中。阿修罗王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释迦牟尼说法,说“四念处”,阿修罗王也说
法,说“五念处”;释迦牟尼说法“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偏又多一品,“说三十八道品
”。佛经中的神话故事大都是譬喻。阿修罗王权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爱搞“老子不信邪
”、“天下大乱,越乱越好”的事,阿修罗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论卷三十五”:“阿修
罗其心不端故,常疑于佛,谓佛助天。佛为说‘五众’,谓有六众,不为说一;若说‘四谛
’,谓有五谛,不说一事。”“五众”即五蕴”,四谛是佛法中的基本观念。阿修罗听佛说
法,疑心佛偏袒帝释,故意少说了一样。
“迦楼罗”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是如意珠,此鸟鸣声悲
苦,以龙为食。旧说部中说岳飞是“大鹏金翅鸟”投胎转世,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它每
天要吃一个龙及五百条小龙。到它命终时,诸龙吐毒,无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
金刚轮山顶上命终。因为它一生以龙(大毒蛇)为食物,体内积蓄毒气极多,临死时毒发自
焚。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作纯青琉璃色。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所以称为
“人非人”,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
“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这部小以“天龙八部”为名,写的是北宋时云南
大理国的故事。
大理国是佛教国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弃皇位,出家为僧,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
分奇特的现象。据历史记载,大理国的皇帝中,圣德帝、孝德帝、宣仁帝、正廉帝、神宗等
都避位为僧。《射雕英雄传》中所写的南帝段皇爷,就是大理国的皇帝。《天龙八部》的年
代在《射雕英雄传》之前。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无祜、绍圣年间,公元一○九四年前后
。
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
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就
象《水浒》中有母夜叉孙二娘、摩云金翅欧鹏。
释 名
“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
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八部罗,七归那罗,八摩听罗迦。
“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到更大、
更长久的福报而已。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常,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也是要死的。天神临死
之前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第五个征状或说
是“玉子离散”),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帝释是众天神的领袖。
“龙”是指神。佛经中的龙,和我国的传说中的龙大致差不多,不过没有脚,有的大蟒
蛇也称为龙。事实上,中国人对龙和龙王的观念,主要是从佛经中来的。佛经中有五龙五、
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古印度人对龙很是尊敬,认为水中主物以龙的力气最大,因此对
德行崇高的人尊称为“龙象”,如“西来龙象”,那是指从西方来的高僧。古印度人以为下
雨是龙从天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间。中国人也接受这种说法,历本上注明几龙取水,表示今年
雨量的多寡。龙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罗龙王,他和幼女八岁时到释迦反牟尼所说法的灵
鹫山前,转为男身,现佛之相。她成佛之时,为天龙八部所见。
“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夜叉
”的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维摩经》注:“什曰:‘
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现在我们说到“夜叉”都是指恶
鬼。但在佛经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将的任务是“维护众生界”。
“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身上发
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
市蜃楼叫做“乾达婆城”。香气和音乐都是缥缈隐约,难以捉摸。
“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
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
总是打得天翻地覆。我们常称惨遭轰炸、尸横遍地的大战场为“修罗场”,就是由此而来。
大战的结果,阿修罗王往打败,有一次他大败之后,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入藕的
丝孔之中。阿修罗王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释迦牟尼说法,说“四念处”,阿修罗王也说
法,说“五念处”;释迦牟尼说法“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偏又多一品,“说三十八道品
”。佛经中的神话故事大都是譬喻。阿修罗王权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爱搞“老子不信邪
”、“天下大乱,越乱越好”的事,阿修罗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论卷三十五”:“阿修
罗其心不端故,常疑于佛,谓佛助天。佛为说‘五众’,谓有六众,不为说一;若说‘四谛
’,谓有五谛,不说一事。”“五众”即五蕴”,四谛是佛法中的基本观念。阿修罗听佛说
法,疑心佛偏袒帝释,故意少说了一样。
“迦楼罗”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是如意珠,此鸟鸣声悲
苦,以龙为食。旧说部中说岳飞是“大鹏金翅鸟”投胎转世,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它每
天要吃一个龙及五百条小龙。到它命终时,诸龙吐毒,无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
金刚轮山顶上命终。因为它一生以龙(大毒蛇)为食物,体内积蓄毒气极多,临死时毒发自
焚。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作纯青琉璃色。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所以称为
“人非人”,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
“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这部小以“天龙八部”为名,写的是北宋时云南
大理国的故事。
大理国是佛教国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弃皇位,出家为僧,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
分奇特的现象。据历史记载,大理国的皇帝中,圣德帝、孝德帝、宣仁帝、正廉帝、神宗等
都避位为僧。《射雕英雄传》中所写的南帝段皇爷,就是大理国的皇帝。《天龙八部》的年
代在《射雕英雄传》之前。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无祜、绍圣年间,公元一○九四年前后
。
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
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就
象《水浒》中有母夜叉孙二娘、摩云金翅欧鹏。
天龙八部释名考
〔 作者:边城浪子 转贴自:金庸的江湖社区 点击数:1885 〕
天神,是萧峰。萧峰在整部书里给人的感觉就是“如天神一般”,无论是身材、相貌、气质、还是武功、人品、性格。另外,萧峰其实是书中第一主角,与天神的首领地位一致。释名中说“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也是要死的。天神临死之前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萧峰虽然如天神一般神武,但还是不免英年早逝,他的悲哀虽然与天神不同,但却都是最令人扼腕的。萧峰不但是天神,还是天神中的首领——帝释。
龙神,是段誉。八部以天龙为首,段誉是第二主角,可当这一位置。段誉是大理皇帝,在中国人眼里,皇帝就是龙;古印度对龙的尊敬,也与段誉王子身份受人尊崇一致;龙王自幼向佛,这和段誉也一致。另外,大理历代皇帝出家都在“天龙寺”,这足以证明大理皇帝与龙的关系,也暗指了段誉的“龙神”地位。
夜叉,经常以集体名义出现,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金庸提到:“现在我们说到‘夜叉’都是指恶鬼。但在佛经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将的任务是‘维护众生界’。”可见,金庸的意思是夜叉并不都是人们想象中的恶鬼,夜叉也有好的一面。根据上面依据,我认为夜叉是四大恶人。四大恶人是金庸精心打造的一个组合,他们面目狰狞,凶恶残暴,与我们常说的“夜叉”一样。但同时四大恶人也有心中永远得痛,也都有好的一面,就连云中鹤这最坏的恶人也曾救过王语嫣。所以,四大恶人的夜叉组合告诉了我们没有绝对的善恶。
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香气和音乐都是缥缈隐约,难以捉摸。从这段释名中我们很容易想到,乾达婆就是阿朱。与“帝释”萧峰关系最亲密的两个女性就是阿朱和阿紫,阿朱自然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阿朱刚出场就“变幻莫测”,易容成多个角色,但她身上的香气却让段誉识穿了身份。还有一层引申的含义,那就是:塞上牛羊空许约,阿朱对萧峰来说只是缥缈隐约的,空留一缕香气,却带走了萧峰的心。从此,“帝释”萧峰出现了“天人五衰”的征兆。
阿修罗毫无疑问是慕容复。阿修罗有以下特点:他经常率部和帝释战斗;他往往被帝释打败;他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他权力很大、能力很大却唯恐天下不乱;他疑心病很重,疑心佛祖偏袒帝释。阿修罗的这些特点几乎与慕容复完全一致:慕容复与萧峰并称“北乔峰南慕容”;慕容复被萧峰打败;慕容复性子执拗而善妒;他是大燕太子为了复国唯恐天下不乱;他疑心病很重…………尽管“阿修罗”慕容复总与“帝释”萧峰作对,但他永远都是失败者,不是把清平世界变成“修罗场”,就是自己万劫不复灰飞烟灭。
释名中写道:“迦楼罗”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是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龙为食。旧说部中说岳飞是“大鹏金翅鸟”投胎转世,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它每天要吃一个龙及五百条小龙。到它命终时,诸龙吐毒,无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上命终。因为它一生以龙(大毒蛇)为食物,体内积蓄毒气极多,临死时毒发自焚。迦楼罗显然是鸠摩智。鸠摩智宝象庄严;他与大理天龙寺为敌,整个书中都在跟“龙神”段誉过不去;最终走火入魔,其痛苦如同自焚。但鸠摩智是幸运的迦楼罗,他最终把体内的“毒气”(内力)还给了龙(段誉),也因此而悟道,成为岳飞一般的“大鹏金翅鸟”。
紧罗那,善于歌舞,也是帝释的乐神之一。联系到前面的乾达婆,很容易判断紧罗那是阿紫。紧罗那在梵语中是“人非人”的意思,其实她是个样子和人相似,但头上长有一角的善于歌舞的女神。阿紫的“人非人”我是这样理解的:阿紫自幼生活在星宿派这样一个恶劣环境中,性情变得不可捉摸。一方面狠毒狡诈,一方面又单纯痴情。说阿紫的“人非人”就是说到她抱着姐夫的尸体跳崖那刻也没有人能理解或者了解她哪怕一点点。
释名中只说“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在首楞严经中对摩呼罗迦有以下解释:“摩呼罗伽。此云地龙。亦云蟒神。腹行之类也。由痴恚而感此身。聋呆无知。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挽回前因。脱彼伦类也。”也就是说,摩呼罗迦是与天龙相对应的地龙,原本是腹行类,但“由痴恚而感此身”,由于“聋呆无知”,反而能“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最终挽回前因,摆脱腹行类,脱胎换骨。经此解释,大家该明白了吧,摩呼迦罗就是虚竹!虚竹本是普通的少林和尚,是“腹行类”,但由于“聋呆无知”,反而得福,脱胎换骨,修慈修慧,最终挽回前因(本是玄慈与叶二娘之子),成为身兼灵鹫宫主与西夏驸马的蟒神——亦即与“天龙”段誉相对应的“地龙”。
参考资料:/wuxia/jinyong/tlbb/000.htm
回答者:云中日 - 秀才 二级 11-15 19:24
--------------------------------------------------------------------------------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大家的支持!
--------------------------------------------------------------------------------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3 个人评价
好
66% (2) 不好
33% (1)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天,龙,夜叉,乾因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因天龙第一个归顺,位列一二,又有八神,叫天龙八部.紧那罗就是<<西游记后传>>的无天(魔罗)阿修罗被他利用,七神丧命,无天死了. 天龙八部源自印度,是佛家的说法,说的是八种非人的存在,由于以“天”,“龙”为女娲刚好相反的形象。
评论者: 619607 - 魔法学徒 一级
--------------------------------------------------------------------------------
其他回答 共 19 条
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
、紧那罗、摩呼罗迦
回答者:爱虎先生 - 魔法师 四级 11-15 13:11
--------------------------------------------------------------------------------
指的是跟佛陀接触、顺从佛陀的教意,而变成佛之守护者的天神八部众。他们分别是指天、龙、夜叉、乾因婆、阿修罗、紧那罗、摩倏罗伽,因为天、龙在前,所以被称之为“天龙八部”啦。
回答者:不晓得要叫什么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15 13:12
--------------------------------------------------------------------------------
天王、龙王、乾达婆、紧那罗、迦楼罗、阿修罗、摩呼罗迦、夜叉
回答者:安全无小事 - 举人 五级 11-15 13:19
--------------------------------------------------------------------------------
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
、紧那罗、摩呼罗迦
回答者:wangdash - 助理 二级 11-15 13:21
--------------------------------------------------------------------------------
天王、龙王、乾达婆、紧那罗
迦楼罗、阿修罗、摩呼罗迦、夜叉
回答者:liuyutongbella - 秀才 二级 11-15 13:29
--------------------------------------------------------------------------------
天龙八部是天众、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干闼婆、紧那罗、摩呼罗迦八类佛教的护法神。以”天众”和”龙众”为首,故称”天龙八部”。
回答者:小松博客 - 首席运营官 十二级 11-15 13:38
--------------------------------------------------------------------------------
天龙八部源自印度,是佛家的说法,说的是八种非人的存在,由于以“天”,“龙”为首,所以称作“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虽然金庸的那部小说以《天龙八部》命名,可是那却不是一部神怪武侠,只不过以八部众指带世间众生罢了。真正意义使用了天龙八部概念的,最出名的还是要到日本漫画里去找。比如CLAMP的《圣传》,彻头彻尾的使用了八部众的名字,还有一部很老但是很经典的动画《天空战记》,也是用了天龙八部的设定。
天龙八部在轩辕剑里并没有全见,而且在轩辕剑里暂时还没有天龙八部的概念,但是毕竟也有几个出场过,而且还比较重要,所以就写写了。虽然没有全部出场,但是我还是按照顺序一一道来。
一“天”,“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到更大、更长久的福报而已。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常,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也是要死的。帝释是众天神的领袖(帝释天耶,吃掉阿修罗王的帝释天耶),也就是天帝。天族,自从出现天帝的身份之后,做为保卫天宫的部族,天族就一直以最尊贵的种族的身份而存在着,战斗着,并且骄傲着。呃,这个种族在轩辕剑里没有出现,可以无视了。
二“龙”,“龙”是指神。佛经中的龙,和我国的传说中的龙大致差不多,不过没有脚,有的大蟒蛇也称。事实上,中国人对龙和龙王的观念,主要是从佛经中来的。呃,虽然想多写一些,但是龙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会把整篇文章都盖住的,所以先就此打住。龙在轩辕剑里倒是出现很多次。平时作为一般的怪物有黑龙,青龙,神龙,龙王(龙王被阿修罗杀死那段,我很想哭的)等等,作为BOSS还有黑龙王和那条黑火龙。不过可惜在苍之涛那些我觉得3D制作的不错的龙都没有再出现,可惜。
三“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并不是所有的夜叉都是坏的,也有好的(夜叉王就是最好的明证,嘿嘿)。北方的夜叉族也是诞生得较早的一个民族之一,除了有强大的战斗力以外,这个民族还拥有着北方最富有的土地和最多的财富,这是一只号称财神族的民族。夜叉这个角色只在轩叁和天之痕里出现,呃,不过还是有一点重要性的。在天之痕的采药迷宫中会遇到被追捕的夜叉,选择见死不救是遇到隐藏魔兽梼杌的条件之一,呵呵。
四“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内、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市蜃楼叫做“乾达婆城”。香气和音乐都是缥缈隐约,难以捉摸。乾达婆族又名香音族,香料与音乐的艺术民族,深受各族的喜爱。这个设定颇似某些场合吸血鬼的设定,只需要吸收玫瑰的精华即可,多浪漫啊。这个种族也没有在轩辕剑里登场。不过既然有“海市蜃楼”的说法,大概可以理解为“蜃气精”吧。
五“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总是打得天翻地覆。我们常称惨遭轰炸、尸横遍地的大战场为“修罗场”,就是由此而来。大战的结果,阿修罗王往打败,有一次他大败之后,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入藕的丝孔之中。阿修罗王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呃,阿修罗这个概念在轩辕剑中应用的比较广了,比如轩辕伏魔录里的四方修罗。不过最让我觉得奇怪的轩肆中的阿修罗,它是作为紫云塔看守锦纹的魔神,可是,按照那个时代,是不可能有阿修罗这个形态的魔神出现吧。汗,这壶中仙真是很强劲了,思想很前卫呢。
六“迦楼罗”,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是如意珠(呃,这个你可以参照《明月孤星》),此鸟鸣声悲苦,以龙为食。旧说部中说岳飞是,“大鹏金翅鸟”投胎转世,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它每天要吃一个龙及五百条小龙。到它命终时,诸吐毒,无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上命终。因为它一生以龙(大毒蛇)为食物,体内积蓄毒气极多,临死时毒发自焚。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作纯青琉璃色。早期并不存在迦楼罗族,迦楼罗族的祖先原来只是一位被龙族遗弃的女神,她在怨恨中生下了强大的金翅神鸟迦楼罗,迦楼罗打败了一直以来最强的西方武神龙王,在南方建立了迦楼罗族,成为最强的战斗民族之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迦楼罗族为了复仇,一直是以捕杀龙族为食。汗,女性的怨念。这个在轩辕剑里也没有,不过希望以后会有。
七“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所以称为“人非人”,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紧那罗族是与乾达婆族齐名的艺术民族,代表着舞蹈与绘画的民族。乾达婆和紧那罗,到四方天神那做客,为他们歌舞,特别经常和月神苏摩为伴。乾达婆和紧那罗只是天神的随从罢了。轩辕剑,无。
八“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寒,这个和女娲刚好相反的形象。
参考资料:/f?kz=32816441
回答者:老妖真精 - 首席运营官 十三级 11-15 13:38
--------------------------------------------------------------------------------
天龙八部是天众、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干闼婆、紧那罗、摩呼罗迦八类佛教的护法神。以”天众”和”龙众”为首,故称”天龙八部”。
回答者:外野手 - 举人 五级 11-15 13:38
--------------------------------------------------------------------------------
天龙八部是天众、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干闼婆、紧那罗、摩呼罗迦八类佛教的护法神。以”天众”和”龙众”为首,故称”天龙八部”。
回答者:赵大掌柜 - 大魔导师 十二级 11-15 13:38
--------------------------------------------------------------------------------
“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罗,七归那罗,八摩听罗迦。
“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到更大、更长久的福报而已。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常,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也是要死的。天神临死之前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第五个征状或说是“玉子离散”),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帝释是众天神的领袖。
“龙”是指神。佛经中的龙,和我国的传说中的龙大致差不多,不过没有脚,有的大蟒蛇也称为龙。事实上,中国人对龙和龙王的观念,主要是从佛经中来的。佛经中有五龙五、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古印度人对龙很是尊敬,认为水中主物以龙的力气最大,因此对德行崇高的人尊称为“龙象”,如“西来龙象”,那是指从西方来的高僧。古印度人以为下雨是龙从天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间。中国人也接受这种说法,历本上注明几龙取水,表示今年雨量的多寡。龙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罗龙王,他和幼女八岁时到释迦反牟尼所说法的灵鹫山前,转为男身,现佛之相。她成佛之时,为天龙八部所见。
“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夜叉”的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维摩经》注:“什曰:‘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现在我们说到“夜叉”都是指恶鬼。但在佛经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将的任务是“维护众生界”。
“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市蜃楼叫做“乾达婆城”。香气和音乐都是缥缈隐约,难以捉摸。
“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总是打得天翻地覆。我们常称惨遭轰炸、尸横遍地的大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4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