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综勤于政事,每在中书,必束带至晚,未尝休偃。好洁细行,薰辛不历口者二十余年。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鞫狱,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以此故人多畏而鄙之。——《旧唐书·崔元综传》
译文:
崔元综勤于政事,每在中书省上班,总是从早到晚衣冠整齐,从不休息。喜好洁净注重小节,二十多年不吃辛辣。虽然外貌恭谨忠厚,然而内心十分刻薄,每次奉旨审理案件,必定吹毛求疵,致人于死罪。因为这个缘故,人们大多畏惧而鄙视他。
壹
他并不是一个大人物,《旧唐书》里还有他几十个字的传记,《新唐书》里就没有专门的记述了。
他是一个宰相,但是武则天当政期间,足足有70多个宰相,像走马灯一样,当宰相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他是一个酷吏,但名气上比索元礼、周兴、来俊臣要差得远,最多算是一个小角色。
他牛逼的地方在于,怎么折腾也死不了,最后一直活到九十九岁。
他就是崔元综。
贰
从外表看,崔元综是一个正能量十足的干部。
崔元综在担任宰相不长的时间里,勤于政事,不偷懒,不溜号,也很注重外表,衣冠整齐,一丝不苟。
从个人修养看,崔元综是一个谨慎小心的人。
崔元综多少有些洁癖,对于细节问题很是关注,在养身方面也很注意,二十多年不吃辛辣,晚年更是养生高手。
可能是大环境的缘故,也可能是自身经历的原因,崔元综虽然外表老少无害,内心很是刻薄。
在武则天当政期间,酷吏是比较有市场的,崔元综先后在刑部、御史台任职,如果搞无为而治、宽大为怀,升官的大门绝对是关的死死的。
后世统计,武则天时期,一共出现了27个可以称得上酷吏的家伙,崔元综名列其中。
叁
在 武则天时代,想太太平平当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朝中有李党、武党,武党又分了武三思派、武承嗣派,加上太平公主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派、上官婉儿派,怎一个热闹了得。
武则天疑心病不轻,尤其对于谋反的真假消息已经到了神经质的地步,酷吏得以大行其道,经常一个案子下来,就空出一大批官位。
而刑部、御史台,作为武则天手里的刀子,牵强附会、屈打成招,就成了最招仇恨的地方,反击的火力也往往集中在这两个衙门。
哪怕崔元综当上了宰相,因为有过刑部的经历,同样也是个容易受伤的官员。
公元693年,也就是长寿二年,才当上宰相一年不到的崔元综中刀落马,开启了他小强一样坚韧的人生。
肆
崔元综被流放,目的地是海南三亚,当时叫振州。
那时的三亚可不是度假胜地,基本上就是纯天然的原始丛林,流放到那里的人基本上有来无回。
崔元综很不幸,患上了痢疾,还是中医所称的“血痢”。
那时候可没有痢特灵,也没有抗生素,缺医少药,只能硬扛,崔元综拉得连人形都没了,但还是坚强地吊着一口气。
整整三个多月,崔元综居然奇迹般地挺过来了。
伍
好消息很快传来。
武则天加尊号,大赦天下,在三亚生活还没满一年的崔元综可以回家了。
崔元综得到消息之后,急急收拾行李北上,这鬼地方一天也不想待了。
过琼州海峡当然要渡海,好死不死,崔元综乘坐的渡船沉了,一船的人都死了,只有崔元综一个人活了下来。
崔元综落水后紧紧抱住一块木板,随波漂荡,浮浮沉沉,漂泊到一个小岛上。
救命的木板上有一个大钉子,无巧不巧,正好扎在崔元综的背上,扎进身体有几寸深,崔元综在滩涂上忍痛呻吟。
几天后,有人路过,救起了崔元综。
之后,崔元综又碰到了一个曾经的下属,送给他一些路费和干粮,崔元综这才得以平安回到京城洛阳。
命大的小强。
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崔元综回到洛阳之后,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东山再起。
崔元综从首都下属县的公安局长做起,一路升官,一直做到副总理级(中书侍郎)。
又做了一任地方官之后,崔元综告老退休。
两度做到宰相,两次死里逃生,服务过多任皇帝,崔元综的经历很传奇。
柒
崔元综对养生之道很是精通,退休之后更是迷上了炼丹长生之道,一不小心又活了差不多40年。
崔元综耗死了儿子,送走了孙子,终于在九十九岁的时候撒手人寰。
当时,全身器官老化的崔元综卧床不起,身边却没有子侄照料,佣人们欺负他年老,根本差使不动。
崔元综又气又怒,绝食抗议,结果饿死了。
有点像齐桓公的死法。
捌
哪怕属小强,也终有这么一天。
因为张居正能力强,心术正,一心为社稷前程着想,并实行了很多改革。
人们称张居正为千古一相的原因是他对于历史的贡献很大,他爱惜人才,惩治贪腐,并且推广了“一条鞭法”,为皇帝分担了许多的担子。说起张居正,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以他的知名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但是就是这位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后人们对他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极端了。
也正是因为张居正的这些事迹,使得他成为了后人眼中的千古一相。张居正曾多次亲自主持各种考试,为国家挑选人才,也曾提携过不少的青年才俊,提高了后期官员们的整体素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当张居正知道了才子翟九思入狱,还专门去解救,要知道,这时的张居正还与翟九思素未谋面。
张居正一生的评价
治世里的孤臣,史书中的良辅,天下汹汹的独相,被抄家的罪臣。这就是张居正,他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他是个复杂的人,他有着天使与恶魔这两面,没人知道哪一面是真正的他。崇祯皇帝曾说过“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之相一也。”张居正就是明朝的救世之相,弊端重重的大明能够延续五十年,他功不可没。
1525年,张居正出生于江陵的落魄秀才家中。张居正的家世很普通,并没有什么背景。只是张居正注定是不平凡的,据说他出生之时,他的曾祖父梦见一轮圆月落在水瓮里,然后一只白龟从水中慢慢浮起。曾祖父认为这只白龟就是张居正,为他取名为“白圭”。
以上内容参考:—张居正
1、开国丞相---萧 何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但是刘邦成功背后的就是这个男人萧何。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萧何从一开始就跟随刘邦起义,是最早跟随刘邦的人之一了。但是在刘邦征战南北的时候,却很少看到萧何的影子的,那么萧何都在干什么呢?萧何可以说一直都在背后支持刘邦,没有萧何的话,刘邦可能早就败了。
很多人很不理解为什么刘邦打了那么多败仗,却最后还能统一天下当上皇帝,而项羽就败了一仗就不能翻身了,这个就要说到萧何的功劳了。项羽的背后没有一个有萧何这种能力的人啊。
打仗靠什么?靠人马,人马要什么?那就是要拿钱粮喂的,刘邦几年的楚汉之争,都是萧何在蜀中默默地为刘邦不断地输送粮草,兵源。为什么刘邦败了还在再起来,因为他有萧何在背后源源不断的给他粮食,给他人马。项羽呢?一打败什么都没有了。
2、千古名相---诸葛亮
最后,诸葛亮的政治才华其实远不及军事才能,在后来的治蜀中,如果诸葛亮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要战争不断,而是与民休养生息、使民以时,那么,蜀国是不可能总在战争中不断消耗实力,最后败亡的,?自古兵者非好战,后人治蜀要深思?确实是有道理的。因此,诸葛亮首先是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其次才是较为优秀的政治家。
3、知人善任---狄仁杰
纵观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4、佐定天下---赵 普
赵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宋朝初年宰相,在宋太祖为后周臣子之时辅佐在册,登基之后被宋太祖重用,一路走上了宰相的位置。宋太宗继承了自己哥哥宋太祖的皇位之后,赵普也受到了太宗的重用,两次为相。
赵普作为从赵匡胤初期开始就跟随左右的重要文臣,可以说是宋朝的开国功臣,对于宋朝初年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年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最终受恭宗禅位建立宋朝,就有赵普的一份功绩在。
等到江山一统,天下大定之后,也是他为宋太祖解决了各节度使掌握兵权的情况。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在他的建议下完成的。不说其他,只说这两点就足以看到赵普在政治上的才能是多么的出众。
5、北国卧龙---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十三世纪中国的一位大政治家和大学者。就他的政治活动而言,在窝阔台时期,他主持大蒙古国对中原地区的治理,使蒙古游牧贵族在适应中原封建文明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以自己积极的活动促使大蒙古国居庸关内外的地方很有特色的联系在一起了。他的事业在他的晚年遭到挫折,但后来又在忽必烈时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耶律楚材的活动是适应着当时的历史趋势的,因而他在历史上是一位值得肯定的人物。
他的许多举措,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也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
科举考试的恢复,提高了中原儒生的地位,为国家发现招揽了大量的人才,如杨奂、张文谦、赵良弼、董文用等人,他们后来都是忽必烈时代的名臣,为完成蒙古国的汉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次考试使大批儒士得到身份的提高和课以上的优待,在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各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忽必烈时期蒙古帝国的发展繁荣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
6、独裁良相---张居正
张居正确实振作有为,是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 他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开创了?万历新政?。
但是张居正的?威福自擅?也是很可恶的。他当政时虽然名义上不是当皇帝,实际上大权在握,根本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只把皇帝当小儿,而且满天下作威作福、穷奢极欲,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4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从韦巨源烧尾宴揭秘唐朝丰富的饮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