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热的《武媚娘传奇》让大家见识了武媚娘、徐慧等女子的盛世美颜,也见识了后宫女子间的勾心斗角、狠辣决绝,其中的一位代表就是李世民的四妃之首韦贵妃。
剧中的韦贵妃多次策划阴谋,先是逼迫刘贤妃流产诬陷杨淑妃,后又处处针对武媚娘,最后因为想要杀了萧蔷夺其子的计划被发现,在萧蔷和徐慧联手后,反被萧蔷诬陷要迫害她滑胎,最终被李世民打入冷宫。
但是真实的韦贵妃可跟电视剧中的她大相径庭,心狠手辣这四个字跟韦贵妃没有一点关系,她也没有失宠于李世民被打入冷宫。
韦贵妃在成为李世民的贵妃之前,还有一段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隋朝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韦贵妃还与李珉有一个女儿。
结果隋朝大业九年,李子雄起兵谋反,兵败被杀,韦贵妃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因为夫家再无男丁,所以韦贵妃就回了娘家。
唐太宗贵妃韦珪简介武德四年,李渊派李世民带兵攻打洛阳的王世充,洛阳城破之后,为了与洛阳的名门望族打好关系,所以李世民就迎娶了韦氏姐妹,韦珪和韦尼子,韦珪也就是后来的韦贵妃。
所以韦贵妃是以再嫁之身成了秦王李世民的妾室,不过韦贵妃是个才貌俱佳的女子,在当地也小有名气,所以李世民这波娶妻不亏。
成婚三年之后,韦珪就下了她和李世民唯一的女儿临川公主,临川公主自幼聪慧,能书善文,颇受李世民的宠爱。
贞观元年,李世民就把韦珪封为贵妃,位列四妃之首,可见,李世民对韦贵妃的感情深厚。
虽然颇得李世民的宠爱,但韦贵妃并没有因此骄纵放肆,也没有心狠手辣地残害其他嫔妃,迫害李世民的子嗣,而是依然谦逊恭顺,她知晓盈满则亏的道理,时时不敢忘记,所以让六宫的妃子都对她心悦诚服,而不是在她的独断专权下瑟瑟发抖。
韦贵妃的母亲去世的时候,韦贵妃整日哀痛,闷闷不乐。唐太宗为了哄韦贵妃高兴,还追赠韦贵妃去世多年的父亲为徐州都督,李世民还是把韦贵妃放在心上的,不然,我有那么多妃子,只管你的父母亲干什么。
韦贵妃在宫中并没有处处针对武媚娘,说实话,她俩的关系还不错。武媚娘为后之后,还常常在宫中宴请韦贵妃,听听小曲,喝喝小酒,唠唠家常。
韦贵妃的晚年也不是在冷宫中苦涩的度过的,在李世民死后,韦贵妃就被唐高宗封为纪国太妃,随儿子纪王李慎住在藩地。
韦贵妃的晚年生活很舒心,离开了皇宫大院,有着孝顺的儿子儿媳,自己的子女都很有出息,没有麻烦事来让她不开心,终于过上了随心所欲、不受拘束的生活。
唐高宗李治也视她为长辈,对她十分尊敬,“谘顾待之,隆莫之比也”。
韦贵妃的后半辈子是皇宫中的不少女子羡慕的生活,自古以来,皇宫里不知埋葬了多少女子的性命,又有多少的女子正在最好的年华就瞬间凋零。韦贵妃是个高寿的女子,一直活到了六十九岁,在陪同唐高宗前去泰山封禅的时候,在途中病倒,就再没好起来,撒手而去。
韦贵妃这一生,先嫁李珉,再嫁李世民,运气实在好。为李世民生了一儿一女,颇受李世民的疼爱,直到李世民去世。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一个孝顺的儿子,不管是在古代现代,韦贵妃都是一般女人想要活成的模样啊,十分羡慕。
一方面是因为韦贵妃和韦昭容在当时都是大美女,而且很有才情;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家族势力在当时可以帮助李世民。
韦贵妃本名是叫韦珪,她家在洛阳有一定的名望。韦珪的第一任丈夫是李珉,李珉的父亲是隋朝尚书李子雄,因此她的身份地位就更加不同凡响了。本来她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偏偏李子雄造反失败被杀,李珉自然也脱不了干系,最为儿媳妇的她自然也会受到牵连,从此变成了寡妇,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还好她娘家背景雄厚,她可以依靠娘家,但也免不了外人的闲言碎语。幸好她长得国色天香,加上她才华横溢,写了一手好文章,备受公子哥的喜欢,很多文人雅士也都很欣赏她。
后来更是受到了李世民的关注,李世民当时正好需要一个人来帮助她结交洛阳的权贵,巩固洛阳的势力。在听闻韦珪的事迹之后,李世民觉得韦珪就是最好的选择,便找到了韦珪,他没想到原来韦珪长得这么美,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了,立刻就决定把她带到府中。
也许是韦珪命好,经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还能遇到李世民,而李世民当上帝王之后,也把她封为了贵妃,而且李世民一直对她宠爱有加。
或许是因为唐朝本身就比较开放,作为一名寡妇的韦珪居然还能当上贵妃。李世民作为一名君王能力排众议纳一个寡妇为妃,他一定不仅仅只是想利用韦珪在洛阳的影响力,一定有一些成分是他对韦珪也是喜爱与欣赏。
后来李世民还娶了韦珪的堂妹韦尼子,她原本是王玄应的妻子,在王玄应死后,李世民在韦珪的推荐下把韦尼子纳入了府中,后来当上君王之后,又封了她为昭容。
韦贵妃(597年-665年),名珪。韦珪先嫁隋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有一女,入唐后被封为定襄县主。李珉死后,韦珪再嫁唐太宗李世民,生皇十子纪王李慎与皇十二女临川公主李孟姜。627年(贞观元年),被唐太宗册立为贵妃,位列四夫人(正一品)之一。650年(永徽元年),封纪国太妃,随纪王出藩。665年(麟德二年)去世,陪葬昭陵。
韦贵妃 韦珪,字泽,初嫁李珉,生定襄县主,后嫁太宗,永徽朝封纪国太妃,在唐高宗麟德年间,又以纪国太妃的身份,陪同高宗武后往泰山封禅。麟德二年薨,陪葬昭陵。
杨贵妃 赵王李福母,永徽朝封赵国太妃,碑文遗失,陪葬昭陵。
燕德妃 十三岁时因“香名逾振”,武德四年,礼聘入秦王府,封贵人。贞观朝原为贤妃,后封德妃,永徽朝封越国太妃,麟德三年,高宗泰山封禅,太妃次于武后而主持终献咸亨二年薨,陪葬昭陵。
郑贤妃 无子,疑为贞观十七年封,卒年不明,《唐会要》记载陪葬昭陵,目前尚无发现其墓葬。
徐贤妃 名徐惠,原为才人,后晋婕妤,充容。高宗追封其为贤妃,陪葬昭陵。
杨妃 (隋炀帝女)
阴妃 封号不明,昭陵有阴嫔墓。有专家见到墓志铭上记载阴嫔有生子,但墓志回填已无法验证。
韦昭容 韦尼子 显庆元年薨,陪葬昭陵。
无名昭仪 某氏,永醇元年薨,陪葬昭陵。
杨婕妤 杨恭道第三女。
周氏 三品亡宫(昭陵实考),陪葬昭陵。
萧美人 萧铄第二女。
崔才人 崔宏道长女。
萧才人 萧铿第二女。
武才人 武则天。
王氏 品阶不明。
亡宫五品 显庆二年薨,陪葬昭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3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