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唐玄宗——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朝第六位皇帝,以开创“开元盛世”和与大美女杨贵妃的爱情著称于世!另一个主人公武惠妃(699年-737年),是李隆基早年的宠妃(那时还没有杨贵妃),父亲是恒安王武攸止,母亲是郑国夫人杨氏——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因父亲早逝,得到武则天庇荫自幼于宫中长大。
李隆基即位后,武氏得宠。宫中对她的礼节等同皇后。她为李隆基生下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寿王李瑁是其第一个长大成人的儿子,也是李隆基第十八个儿子。注意,是第十八个儿子哟,不是第一个!非嫡非长,因而没有被立为太子。被立为太子的是他二哥李瑛(706-737年)。本该与太子位绝缘的李瑁,因为母亲的缘故,卷入了一场阴谋。武惠妃同中国古代所有后妃一样,内心极度渴望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于是,悲剧诞生了。
一次未遂的进攻:
武惠妃渴望儿子李瑁被立为太子,她女儿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揣摩惠妃的心意,便开始每天观察李瑛有何短处,并向武惠妃进谗言。于是武惠妃向唐玄宗哭诉太子结党营私,想要谋害她与寿王李瑁母子。唐玄宗震怒,意欲废太子。但经中书令张九龄劝谏,此事遂作罢。不久,张九龄罢官,以李林甫取代其位。
血案全情回顾:
时间: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
地点:长安
人物:杨洄 武惠妃太子 鄂王李瑶 光王李琚
经过:杨洄向武惠妃报告说太子与弟弟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个和太子妃薛氏之兄薛锈共谋异事。惠妃便设计派人去召三人入宫,谎称宫中有贼,想请他们帮忙,并让他们带甲入宫。三兄弟毕竟年轻,不知是计,一口应承下来。武惠妃接着又告诉李隆基:“太子跟另外两个王爷穿铁甲进宫,恐怕要谋反了!”这触动了封建帝王敏感的神经,于是李隆基派人察看,惊见三人果真带甲入宫,急忙找宰相李林甫商议。而早就被武惠妃收买的李林甫漫不经心地说:“这是陛下的家务事,不是臣等应该干预的。”
结果
李隆基下令:太子、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民,赐死;
薛锈——流放。
没人敢说话么!
NO!据史料记载,大家都知道三王是冤枉的,但却没有任何人为这三位皇子上疏。最后,从武惠妃死后李隆基追赠她皇后之位,谥曰“贞顺皇后”,并陪葬敬陵,还建庙祭祀等一系列举动看,作为父亲的李隆基根本没有意识到仨皇子是被冤枉的——即使意识到了恐怕也无伤他与惠妃感情:本来嘛,几个不得宠的儿子,杀了就杀了,我大唐杀个把皇子与什么稀罕?当年赫赫有名的太宗皇帝还不是杀兄屠弟才得以开创贞观盛世的?走走走,爱妃,咱们继续游乐!
就这样结束了?
三王冤情最终平反了么?又是何时平反的?三王的冤情最终还是平反了,但那时直到安史之乱李隆基被下课后,由继任者,三王的弟弟唐肃宗李亨登基予以平反的。李亨不仅为仨哥哥平了反,还严惩了本案的凶手——废除了武惠妃皇后祠享。但这一切都已经是唐肃宗乾元年间的事了,已经过去几十年。
而且,要不是惠妃的宝贝儿子寿王的老婆,大名鼎鼎、名垂千古的大唐第一美人杨玉环因被李隆基夺走而让李隆基觉得不太方便再立寿王为皇太子(很多历史学家都这么认为,恐怕老李觉得抢了小李老婆,最终还让小李接班,接班后小李会报复自己),那么三王的悲剧,恐怕只能人后人凭吊了!
作为父亲,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还一杀就杀三个,这等手笔,不仅足以让生活在开元盛世那个春天的群臣,噤若寒蝉,恐怕就是今之观众,也会不忍吧!
(文/牛奕达)
李隆基曾经一日连杀自己三个儿子,你知道为什么吗?三子被杀,主要是因为李隆基开始对太子李瑛生出了忌惮之心,李瑶和李琚只不过是因为与李瑛交好而被连累。那么,为什么李隆基会觉得李瑛有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呢,主要是因为他想换个皇后,众臣们都不同意,而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太子李瑛在背后操作。
当时,因为没有嫡长子,庶长子又脸上有伤,被迫无奈选了爱妃丽妃的儿子——李瑛做太子。李隆基觉得丽妃已然色衰,又一次转移了爱的目光,将其投向了新的妃子——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因为自小长在宫里,极擅捉摸人心。玄宗觉得武惠妃既乖巧又美丽,是皇后的上佳人选,遂动了重新立后的心思。可是,太子已立,重新立后就意味着武惠妃将来生出的儿子会是名正言顺的嫡子。
唐王朝选接班人也讲究立嫡立长,一旦新的皇后生了儿子,只是个庶次子的现任太子李瑛,位置之尴尬可想而知。玄宗美人在前,彻底被冲昏了头,早将李瑛忘在了脑后,可是,朝廷里的众臣可不糊涂,反对得十分坚决。
玄宗被大大伤了面子,但重新立后易动摇国本,他也不能一意孤行。正在他有气无处撒时,武惠妃稍微吹了点枕头风,他就瞬间找到了该为他这场丢脸负责的罪魁祸首——太子。确实,阻止武惠妃成为皇后,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就是太子李瑛。
作为一国太子,他肯定不可能坐以待毙,稍微活动一下的能力还是有的,所以,武惠妃强行背给他的黑锅倒也不算完全是污蔑。
自古以来,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就是尴尬的,李隆基正当盛年,“太子”的存在本身就像一根刺一样扎在他的心里,如今李瑛还如此执着于太子之位,难免不让李隆基确信太子这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取而代之了。这样的威胁,对李隆基来说是巨大的,可以说,当时的他,已经对太子起了杀心。
因为他这三个孩子都觊觎他的皇位,身为皇上自己的地位怎么可以被他人所觊觎,就算是自己的儿子也不可以,所以就把他们处死了。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中,经历过许多的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安史之乱。而唐玄宗则是这些政变的发起者和平定者。?李隆基是唐朝的皇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唐朝空前繁荣;也是他宠信奸佞,使唐朝出现了中衰的迹象。
李隆基年轻时的影响力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李隆基五岁那年,他的父亲被免去了武则天的王位,只能住在东宫。当时,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国家。没有人认为武则天会成为皇帝,但是人们不敢说话。同时,李隆基很小的时候就不能在自己家里去找别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李隆基不喜欢武则天。李隆基很小的时候就具有决定性,他在书法和音乐方面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和理解,他的才能是同龄人所没有的。但是,由于他早年无法随意进出宫殿,他甚至十多年都没有外出。李隆基的才华尚未发现。只要李隆基还年轻,他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过去几年,李隆基非常悲惨。李隆基专攻政治事务。他选择了才华横溢的人才,并利用才华使大量人才涌现。李隆基不仅提高了视野,而且大大整顿了法治,大大提高了政府机构的效率。这样,在李隆基执政初期,元朝就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3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历史上著名的女商人们靠什么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