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寺和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寺”在古代并不是指佛教僧人生活修行的地方。不仅如此,我们一般所说的“寺庙”,其实,在古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机构,“寺”和“庙”之间是有区别的。
何为“寺”?
“寺”在古代是专指皇帝的行政机构,秦朝以后,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通俗点说,古代公务员办公的场所都叫“寺”。例如: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等等。
由此可见,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我国就已经有“寺”了,此时它与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
公元64年的某天,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身高6丈,头顶放光、来自西方的金人,在殿庭飞绕,刘庄遂惊醒。
第二天他就召来大臣们解梦,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
刘庄甚是开心,觉得自己跟这位西方的神很有缘分,于是派了10几个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和佛法,史称“汉明感梦,初传其道”,此时被认为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时间。
永平十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受邀来到了中国,接待他们的正是鸿胪寺。
后来因为佛教受到朝野普遍的欢迎,汉明帝就把两位法师留在了中国,并未他们建造了一些房屋,依照当时的习惯,两位法师居住地被称为“寺”,由于经书是用白马驮来的,朝廷便将其命名为“白马寺”。
白马寺是当时朝廷直属的行政机构。职责就是翻译经典,并指导大众共同修行。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的称谓越来越少,而逐渐演变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何为“庙”?
庙在古代是供祀祖宗的建筑物,汉代以前,统治者对庙相当看重,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极限制。
《礼记》中写道:“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即最高统治者天子能立7庙,分别是:父、祖、曾祖、高祖、高祖的父、祖父和始祖庙;诸侯能立5庙,分别是:父、祖、曾祖、高祖、始祖庙;大夫立3庙,分别是:父、祖、曾祖之庙……以此类推,平民老百姓根本没有资格建庙,只能在正寝纪念祖宗,由此可见周代封建礼制苛刻程度。
时间来到汉代,没错,又是汉代。“庙”的含义才开始发生了改变,庙与原始神社(如土地庙)混合在一起,变成了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所以庙里可供奉鬼神,而且古人迷信,认为人死后会进入阴曹地府再轮回转世。
所以为了纪念那些有杰出贡献并去世的人,就为他们建庙,比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世世代代接受人们的香火敬拜,活在人们的心中,所以此时“庙”和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
总结来说,“寺”是官署、佛和僧侣居住的地方;“庙”是奉祀祖先、供奉鬼神、供奉伟大人物的地方。
因此,“寺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寺庙这个词被人们广泛使用,也被理解为是关于佛教朝拜的一个地方。其实,寺和庙是有区别的。寺,最早是古代较高的权利机构的名称,比如?大理寺?等。后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为僧侣提供住宿的地方也被称为寺、寺院。庙,存在的时间要早于寺,从最初供世家宗亲祭拜的?祖庙?,到普通百姓对那些有恩于自己大功大德、教诲不倦的名人大家供奉的地方,如?关帝庙孔庙?等。从规模上来说,寺也是远远大于庙更加气势恢宏。从供奉来说,佛教的佛陀、菩萨均是供奉于寺院,而古人传说中的神仙鬼神则是供奉在庙里的,比如?龙王庙土地庙?等。
佛教传入中国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建立于华夏大地的寺院也是多如繁星,建立于河南洛阳的白马寺是佛教传入的第一个寺院,也是我国十大寺院之首,几经风雨现仍有古迹遗存。提起寺院庙堂总会给人庄严肃穆的印象。出于对宗教、上古传说的敬畏,人们对于寺庙更加不敢妄言评说。但我们的上古先人在对寺庙心存敬畏的同时,也会在诗词歌赋中假借寺庙的青灯古刹、远离红尘来诉说自己的一片衷肠。最为我们熟知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等。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寺庙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喜爱似乎无关宗教教义或者神明传说,纯粹是享受于寺庙的古径通幽、不染陈尘的高雅意境。
相对于现代人烧香拜佛求取功名利益,寺庙那寸许之地已不清净 ,而我们的先人却可在一片寂寥的清苦中发现超世的心灵净土,或许古人更加具有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和心灵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9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