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的其中之一,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相当于现在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明代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和后勤部长的总称,明清两代,因为兵部下辖4部门,当时各分管各地驻军的粮草,军队的调动以及军队官员的任命还有一个类似参谋部的衙门。
清朝时兵部侍郎和兵部尚书有和区别谁的官大?
一般地看,大学士是正一品高于兵部尚书。兵部尚书相当于正部长,兵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清代实行侍郎满汉各一的原则。虽然尚书品级高于侍郎。但尚书无权节制侍郎。侍郎是用来分权的。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关于军机大臣,“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区其名曰大臣,曰大臣上行走。其初入者加“学习”二字。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常日侍直,应对献替,巡幸亦如之。”军机大臣的头衔很多人都可以有。不一定谁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熟悉清史的人都知道,有所谓的大军机、小军机等说法。但是,领班军机大臣无疑是位高权重之人,而且如果同时得到大学士头衔的军机大臣也是非常重要的大臣。
姓名籍贯上任时间任前职务卸任时间卸任原因
韩岱宗室顺治元年顺治三年正月壬戌改镶白固子
(1644年)(1646年3月1日)
谭拜满洲正白旗顺治三年二月甲申兵部左侍郎顺治四年四月乙亥改吏部尚书
(1646年3月23日)(1647年5月8日)
阿哈尼堪满洲镶黄旗顺治四年四月乙亥都统顺治七年三月癸酉改礼部尚书
(1647年5月8日)(1650年4月20日)
明安达礼蒙古正白旗顺治七年三月癸酉兵部左侍郎顺治十年二月辛酉革
(1650年4月20日)(1653年3月23日)
噶达浑满洲正红旗顺治十年三月丙戌户部尚书顺治十四年五月甲辰去世
(1653年4月17日)(1657年6月13日)
伊图觉罗顺治十四年五月丁巳宗人府启心郎顺治十七年五月乙卯改吏部尚书
(1657年6月26日)(1660年6月8日)
阿思哈满洲正黄旗顺治十七年五月甲子刑部右侍郎顺治十七年六月乙酉管左都御史
(1660年6月17日)(1660年7月8日)
苏纳海满洲正白旗顺治十七年六月己丑工部尚书顺治十八年九月癸未迁内国史院大学士
(1660年7月12日)(1661年10月29日)
明安达礼蒙古正白旗顺治十八年九月甲午理藩院尚书康熙六年正月乙巳改吏部尚书
(1661年11月9日)(1667年2月22日)
阿思哈满洲正黄旗康熙六年二月戊辰镶白旗满洲都统康熙六年三月乙酉改吏部尚书
(1667年3月17日)(1667年4月3日)
噶褚哈满洲康熙六年三月乙酉正红旗满洲都统康熙八年五月庚申坐鳌拜党,杀
(1667年4月3日)(1669年6月26日)
科尔科代满洲康熙八年六月癸亥工部左侍郎康熙十年五月甲寅解
(1669年9月29日)(1671年6月10日)
明珠满洲正黄旗康熙十年十一月壬申左都御史康熙十四年十月乙卯改吏部尚书
(1671年12月25日)(1675年11月17日)
塞色黑满洲康熙十四年十月壬戌刑部尚书康熙十六年八月辛未改礼部尚书
(1675年11月24日)(1677年9月23日)
喀代满洲康熙十六年十月庚午左都御史康熙十七年十二月免
(1677年11月21日)(1678年)
郭四海满洲正红旗康熙十七年十二月己亥左都御史康熙二十年二月己亥改礼部尚书
(1679年1月20日)(1681年4月3日)
折尔肯满洲康熙二十年三月壬申左都御史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辛巳去世
(1681年5月6日)(1683年1月5日)
杭艾满洲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庚寅左都御史康熙二十二年六月癸未改户部尚书
(1682年11月15日)(1683年7月6日)
哈占满洲正黄旗康熙二十二年八月戊申川陜总督康熙二十四年四月辛丑改礼部尚书
(1683年9月29日)(1685年5月14日)
伊桑阿满洲正黄旗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己丑吏部尚书康熙二十六年二月辛亥改礼部尚书
(1685年7月1日)(1687年3月15日)
鄂尔多满洲康熙二十六年二月壬戌总管内务府大臣康熙二十七年二月丙辰改户部尚书
(1687年3月26日)(1688年3月14日)
阿兰泰满洲镶蓝旗康熙二十七年二月丙辰兵部尚书康熙二十七年五月癸未改吏部尚书
(1688年3月14日)(1688年6月9日)
纪尔他布满洲康熙二十七年五月丁亥正红旗满洲都统康熙三十年正月乙卯解,出征
(1688年6月13日)(1691年2月26日)
马齐满洲镶黄旗康熙三十年正月乙卯左都御史康熙三十三年二月乙巳改户部尚书
(1691年2月26日)(1694年4月11日)
索诺和满洲正蓝旗康熙三十三年二月乙巳工部尚书康熙三十五年八月丁酉革
(1694年4月11日)(1696年9月9日)
开音布满洲正白旗康熙三十五年八月甲辰步军统领康熙三十六年九月庚子改镶白旗满洲都统
(1696年9月16日)(1697年11月6日)
席尔达满洲镶红旗康熙三十六年九月乙巳左都御史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己亥改礼部尚书
(1697年11月11日)(1699年12月25日)
马尔汉满洲正白旗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己亥左都御史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丙戌改吏部尚书
(1699年12月25日)(1707年12月31日)
耿额满洲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丙戌刑部尚书康熙五十年十月壬午革
(1707年12月31日)(1711年12月6日)
殷特布满洲正红旗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丙戌左都御史康熙五十六年四月丙申改礼部尚书
(1711年12月10日)(1717年5月22日)
逊柱满洲镶红旗康熙五十六年四月丙申吏部左侍郎雍正四年二月甲子改吏部尚书
(1717年5月22日)(1726年3月4日)
法海满洲镶黄旗雍正四年二月甲子左都御史雍正五年八月癸巳革
(1726年3月4日)(1727年9月24日)
查弼纳满洲正黄旗雍正五年八月己丑降调吏部尚书雍正九年六月战死
(1727年9月20日)(1731年)
鄂尔奇满洲镶蓝旗雍正九年九月丁卯左都御史雍正十年七月丙申改户部尚书
(1731年10月7日)(1732年8月31日)
性桂满洲正蓝旗雍正十年七月丙申刑部尚书雍正十三年八月乙酉改吏部尚书
(1732年8月31日)(1735年10月4日)
通智满洲正黄旗雍正十三年八月乙酉兵部左侍郎乾隆元年八月丁亥解
(1735年10月4日)(1736年9月30日)
那苏图满洲镶黄旗乾隆元年八月丁亥奉天将军乾隆二年正月庚子改刑部尚书
(1736年9月30日)(1737年2月10日)
讷亲满洲镶黄旗乾隆二年正月庚子内大臣乾隆三年十二月己卯改吏部尚书
(1737年2月10日)(1738年11月10日)
鄂善满洲镶黄旗乾隆三年十二月己卯吏部左侍郎乾隆六年三月庚寅革
(1738年11月10日)(1741年5月10日)
班第蒙古乾隆六年三月庚寅原湖广总督乾隆十三年十月丙戌降侍郎
(1741年5月10日)(1748年11月25日)
舒赫德满洲正白旗乾隆十三年十月丙戌户部右侍郎乾隆十三年十一月庚辰改户部尚书
(1748年11月25日)(1749年1月18日)
瑚宝满洲镶白旗乾隆十三年十一月庚辰署理甘肃巡抚乾隆十四年四月戊戌改漕运总督
(1749年1月18日)(1749年6月5日)
哈达哈满洲镶蓝旗乾隆十四年四月戊戌工部尚书乾隆十四年十二月辛卯改工部尚书
(1749年6月5日)(1750年1月24日)
舒赫德满洲正白旗乾隆十四年十二月辛卯户部尚书乾隆十九年七月丙午革
(1750年1月24日)(1754年9月15日)
班第满洲乾隆十九年九月辛丑两广总督乾隆二十年十月甲子战死
(1754年11月9日)(1755年11月27日)
傅森满洲镶黄旗乾隆二十年十二月庚戌吉林将军乾隆二十二年二月乙酉改吏部尚书
(1756年1月12日)(1757年4月11日)
舒赫德满洲正白旗乾隆二十二年二月乙酉都统乾隆二十二年三月辛亥革
(1757年4月11日)(1757年5月7日)
哈达哈满洲镶蓝旗乾隆二十二年三月辛亥兵部左侍郎乾隆二十二年八月丁亥革
(1757年5月7日)(1757年10月10日)
雅尔哈善满洲正红旗乾隆二十二年九月戊戌户部右侍郎乾隆二十三年七月乙巳革
(1757年10月21日)(1758年8月24日)
都赉满洲乾隆二十三年八月甲戌西安将军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丁巳革
(1758年9月22日)(1759年1月3日)
阿里衮满洲镶黄旗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戊午吏部左侍郎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丁卯改户部尚书
(1759年1月4日)(1764年12月12日)
托恩多满洲镶红旗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丁卯理藩院尚书乾隆三十年十一月乙酉改吏部尚书
(1764年12月12日)(1765年12月25日)
托庸满洲镶黄旗乾隆三十年十一月乙酉安徽巡抚乾隆三十二年三月丙寅改工部尚书
(1765年12月25日)(1767年3月31日)
明瑞满洲镶黄旗乾隆三十二年三月丙寅云贵总督乾隆三十三年二月丙戌战死
(1767年3月31日)(1768年4月14日)
福隆安满洲镶黄旗乾隆三十三年二月丙戌銮仪卫大臣乾隆三十三年四月戊寅改工部尚书
(1768年4月14日)(1768年6月5日)
阿桂满洲正白旗乾隆三十三年四月戊寅伊犁将军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壬午改云贵总督
(1768年6月5日)(1768年8月8日)
托庸满洲镶黄旗乾隆三十三年七月甲午刑部尚书乾隆三十四年十月壬申改吏部尚书
(1768年8月20日)(1769年11月21日)
伊勒图满洲正白旗乾隆三十四年十月壬申理藩院尚书乾隆三十五年六月壬辰授伊犁将军
(1769年11月21日)(1770年8月8日)
丰升额满洲正白旗乾隆三十九年六月壬辰领侍卫内大臣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己丑改户部尚书
(1774年)(1776年3月6日)
福隆安满洲镶黄旗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己丑工部尚书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丙辰去世
(1776年3月6日)(1784年4月20日)
福康安满洲镶黄旗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丙辰署理工部尚书乾隆四十九年七月癸酉改户部尚书
(1784年4月20日)(1784年9月4日)
庆桂满洲镶黄旗乾隆四十九年七月辛巳工部尚书乾隆五十八年四月辛卯改荆州将军
(1784年9月12日)(1793年6月7日)
庆桂满洲镶黄旗乾隆五十八年八月戊子荆州将军嘉庆四年正月丁卯改刑部尚书
(1793年10月2日)(1799年2月12日)
富锐满洲正红旗嘉庆四年正月戊辰镶蓝旗蒙古都统嘉庆四年五月庚辰病免
(1799年2月13日)(1799年6月25日)
傅森满洲镶黄旗嘉庆四年五月庚辰左都御史嘉庆六年正月壬午改户部尚书
(1799年6月25日)(1801年2月17日)
禄康宗室满洲正蓝旗嘉庆六年正月壬午左都御史嘉庆六年二月癸酉改刑部尚书
(1801年2月17日)(1801年4月9日)
丰绅济伦满洲镶黄旗嘉庆六年二月癸酉前户部左侍郎嘉庆八年闰二月癸酉革
(1801年4月9日)(1803年3月30日)
长麟宗室嘉庆八年闰二月癸酉署理镶白旗蒙古都统嘉庆九年六月戊辰改刑部尚书
(1803年3月30日)(1804年7月17日)
明亮满洲嘉庆九年六月戊辰镶蓝旗蒙古都统嘉庆十六年六月壬子革
(1804年7月17日)(1811年7月25日)
恭阿拉满洲镶黄旗嘉庆十六年六月丙辰工部尚书嘉庆十七年十月丁卯改礼部尚书
(1811年7月29日)(1812年12月1日)
福庆满洲嘉庆十七年十月丁卯礼部尚书嘉庆十八年十月壬戌革
(1812年12月1日)(1813年11月21日)
明亮满洲嘉庆十八年十一月丁亥左都御史嘉庆十九年三月甲寅改左都御史
(1813年12月16日)(1814年5月12日)
和宁满洲嘉庆十九年三月甲寅礼部尚书嘉庆十九年四月己卯降
(1814年5月12日)(1814年6月6日)
瑚图礼满洲正白旗嘉庆十九年四月己卯礼部左侍郎嘉庆十九年八月辛未改户部尚书
(1814年6月6日)(1814年9月26日)
明亮满洲嘉庆十九年八月辛未左都御史嘉庆二十二年六月甲戌迁武英殿大学士
(1814年9月26日)(1817年7月15日)
和宁满洲嘉庆二十二年六月甲戌工部尚书嘉庆二十二年七月丙辰改礼部尚书
(1817年7月15日)(1817年8月26日)
伊冲阿宗室满洲正蓝旗嘉庆二十二年七月丙辰工部尚书嘉庆二十二年十一月乙丑改热河都统
(1817年8月26日)(1818年1月2日)
和宁满洲嘉庆二十二年十一月乙丑礼部尚书嘉庆二十四年正月丁巳改刑部尚书
(1818年1月2日)(1819年2月18日)
崇禄满洲嘉庆二十四年正月丁巳刑部尚书嘉庆二十四年六月癸卯改礼部尚书
(1819年2月18日)(1819年8月3日)
松筠蒙古正蓝旗嘉庆二十四年六月癸卯礼部尚书嘉庆二十四年九月癸酉改盛京将军
(1819年8月3日)(1819年11月1日)
和世泰满洲嘉庆二十四年九月癸酉理藩院尚书嘉庆二十五年四月乙巳革
(1819年11月1日)(1820年5月31日)
伯麟满洲正黄旗嘉庆二十五年四月戊申云贵总督道光元年五月庚申迁体仁阁大学士
(1820年6月3日)(1821年6月10日)
松筠蒙古正蓝旗道光元年五月己巳热河都统道光元年七月庚戌改吏部尚书
(1821年6月19日)(1821年7月30日)
晋昌宗室满洲正蓝旗道光元年七月庚戌理藩院尚书道光二年正月庚午改盛京将军
(1821年7月30日)(1822年2月15日)
那清安满洲正白旗道光二年六月戊辰左都御史道光三年四月甲辰改刑部尚书
(1822年8月12日)(1823年5月15日)
玉麟满洲正黄旗道光三年四月甲辰礼部尚书道光九年六月甲戌改伊犁将军
(1823年5月15日)(1829年7月12日)
松筠蒙古正蓝旗道光九年六月甲戌礼部尚书道光十一年八月乙未病免
(1829年7月12日)(1830年9月21日)
穆彰阿满洲镶蓝旗道光十一年八月乙未工部尚书道光十一年十二月乙酉改工部尚书
(1830年9月21日)(1831年1月9日)
那清安满洲正白旗道光十一年十二月乙酉左都御史道光十四年十月辛酉病免
(1831年1月9日)(1834年11月30日)
敬征宗室满洲镶白旗道光十四年十月辛酉左都御史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丙戌改工部尚书
(1834年11月30日)(1834年12月25日)
奕颢宗室满洲镶蓝旗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丙戌礼部尚书道光十六年七月庚子改户部尚书
(1834年12月25日)(1836年8月30日)
禧恩宗室满洲正蓝旗道光十六年七月庚子理藩院尚书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己丑革
(1836年8月30日)(1838年6月10日)
成格满洲正黄旗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己丑户部右侍郎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庚寅改礼部尚书
(1838年6月10日)(1838年6月11日)
奕颢宗室满洲镶蓝旗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庚寅户部尚书道光十八年十一月乙丑革
(1838年6月11日)(1839年1月12日)
裕诚满洲镶黄旗道光十八年十一月乙丑左都御史道光二十五年二月癸丑改工部尚书
(1839年1月12日)(1845年3月29日)
文庆满洲镶红旗道光二十五年二月癸丑左都御史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壬子改吏部尚书
(1845年3月29日)(1848年3月12日)
保昌满洲正蓝旗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壬子礼部尚书道光三十年正月癸巳去世
(1848年3月12日)(1850年4月12日)
柏葰蒙古正蓝旗道光三十年正月癸巳左都御史道光三十年七月丙辰改吏部尚书
(1850年4月12日)(1850年9月2日)
裕诚满洲镶黄旗道光三十年七月丙辰前成都将军咸丰元年正月戊子改户部尚书
(1850年9月2日)(1851年2月1日)
特登额满洲咸丰元年正月戊子工部尚书咸丰二年四月辛丑病免
(1851年2月1日)(1852年6月8日)
桂良满洲正红旗咸丰二年四月辛丑福州将军咸丰三年九月丙午授直隶总督
(1852年6月8日)(1853年10月6日)
阿灵阿满洲咸丰三年九月丁未刑部尚书咸丰七年正月丁卯去世
(1853年10月7日)(1857年2月8日)
全庆满洲正白旗咸丰七年正月戊辰工部尚书咸丰九年十二月壬寅改吏部尚书
(1857年2月9日)(1859年12月30日)
穆荫满洲正白旗咸丰九年十二月壬寅理藩院尚书咸丰十一年十月辛酉革
(1859年12月30日)(1861年11月8日)
麟魁满洲镶白旗咸丰十一年十月壬戌左都御史同治元年正月己亥去世
(1861年11月9日)(1862年2月14日)
爱仁蒙古正红旗同治元年正月己亥工部尚书同治二年十二月戊子去世
(1862年2月14日)(1864年1月24日)
载龄宗室满洲镶蓝旗同治二年十二月戊子左都御史同治十一年六月甲子改户部尚书
(1864年1月24日)(1872年7月16日)
英桂满洲正蓝旗同治十一年六月甲子内大臣同治十三年八月癸酉改吏部尚书
(1872年7月16日)(1874年9月13日)
宝鋆满洲同治十三年八月癸酉吏部尚书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己酉迁体仁阁大学士
(1874年9月13日)(1874年12月18日)
赓寿满洲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己酉左都御史光绪七年十月癸酉改吏部尚书
(1874年12月18日)(1881年12月5日)
志和满洲正蓝旗光绪七年十月癸酉理藩院尚书光绪九年二月甲寅解
(1881年12月5日)(1883年3月11日)
瑞联宗室满洲正蓝旗光绪九年二月甲寅工部尚书光绪九年十一月乙未病免
(1883年3月11日)(1883年12月17日)
景廉满洲正黄旗光绪九年十一月乙未吏部左侍郎光绪十年三月戊子降二级调任
(1883年12月17日)(1884年4月8日)
乌拉喜崇阿满洲镶黄旗光绪十年三月庚寅理藩院尚书光绪二十年正月壬寅休
(1884年4月10日)(1894年3月1日)
敬信宗室光绪二十年正月癸卯左都御史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庚寅改户部尚书
(1894年3月2日)(1895年8月11日)
荣禄满洲正白旗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庚寅步军统领光绪二十四年四月甲子迁文渊阁大学士
(1895年8月11日)(1898年6月10日)
刚毅满洲镶蓝旗光绪二十四年四月甲子刑部尚书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庚申改吏部尚书
(1898年6月10日)(1900年4月17日)
敬信宗室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庚申户部尚书光绪二十六年八月甲申改户部尚书
(1900年4月17日)(1900年9月18日)
裕德满洲正白旗光绪二十六年八月甲申理藩院尚书光绪三十年四月癸亥改署理礼部尚书
(1900年9月18日)(1904年5月29日)
长庚满洲正黄旗光绪三十年十月戊申成都将军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庚戌改伊犁将军
(1904年11月10日)(1905年7月10日)
松寿满洲正白旗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己卯热河都统光绪三十二年正月癸巳改工部尚书
(1905年12月6日)(1906年2月18日)
清锐蒙古光绪三十二年正月癸巳荆州将军光绪三十二年九月甲寅兵部改组为陆军部
(1906年2月18日)(1906年11月6日)
分类: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问题描述:
清
户部尚书
兵部尚书
吏部尚书
都是几品的
是正一品吗?
解析:
都是从一品
清朝官制
(一)文官
清时非常重视官员的品级.当时官员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品级 官职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从二品 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时,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 督察院左,右副都于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从三品 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员.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知州
从五品 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使,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正六品 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房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从六品 左右春房左右善赞,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士,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 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士,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
正九品 各部院九品笔贴士,县主簿.
从九品 翰林院侍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
未入流 京,外县典吏,驿丞,和泊所所官
(二)武将
品级 官职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 将军,督统,提督
正二品 副督统,总兵
从二品 副将
正三品 参将
从三品 游击
正四品 都司
从四品 城门领
正五品 守备
从五品 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 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 卫千总
正七品 把总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 外委把总
从九品 额外外委
未入流 武官无未入流
官员别称:
(中央官部分)
大学士——中堂 吏部尚书——天官、冢宰
礼部尚书——大宗伯 户部尚书——大司徒,大司农
邢部尚书——大司寇 兵部尚书——大司马
工部尚书——大司空 左都御使——总宪
右都御使——副宪 通政使——银台
(地方官部分)
总督——制军,制台,制宪,都宪,部堂
巡抚——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抚宪,部院
学政——学台,学宪 布政使——藩台,方伯,东司
按察使——臬台,廉访,西司 知府——太守,皇堂,五马
知州——牧,刺史 知县——令,令尹
(武官部分)
提督——军门,提台 总兵——总镇,镇台
副将——协镇,协台
不是 兵部尚书绝大多数时候根本管不了军队 清朝的兵部尚书本来就有很多位 有满汉两位尚书的兵部堂官 满尚书负责满人事物 汉尚书负责汉人事务 这就已经两位了 还有各地的总督一般都会挂兵部尚书衔 便于管辖自己辖区的军队 这样全国就有十几个兵部尚书了 即使这些总督们不算 在京城的满汉两位尚书也不能直接管理军队 他只能管理全国武官的升迁任命考核 全国军队的军械后勤 全国的军事情报等等 战时还能策划下战役 其他他就管不了什么了 军队是皇帝的 只有皇帝才是统领全军的最高统帅 兵部就相当于今天的解放军四总部和国防部 但是军队的指挥权在中央军委手里
总督这一官衔是在巡抚之后设立的,他的任务就是监督巡抚,由于往往是一个人监督几个省的巡抚,故名为“总督”,其职责于后汉的刺史,形式也较为接近,都是开始时为监察机构,到后来变成了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开始时均为满人,后来也有汉人担任。由于是监察各省巡抚的,就要有比巡抚大的权利,所以大都加了兵权,以巩固总督权利。到总督成了地方最高长官后,首先从沿海,接着到内地,都面临着巩固国防的任务,所以也都加兵部尚书衔。 但这里的兵部尚书衔都是虚职,并不真正行使兵部尚书权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9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