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康熙后妃:康熙的妃子们有哪些,康熙皇帝的皇后妃子列表(康熙的皇后是谁)

历史典故 2023-07-22 20:28:40

康熙皇帝的后宫女人们:

1.孝诚仁皇后(1654年—1674年):赫舍里·芳仪皇后,生于1654年2月3日(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崩于1674年6月6日(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生承祜(2岁夭折)、胤礽。

2.孝昭仁皇后:钮祜禄·东珠,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鳌拜义女,温僖贵妃的姐姐。1677年9月18日(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为第二任皇后,1678年3月18日(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死。

3.孝懿仁皇后:佟佳·仙蕊,贵妃、皇后,康熙第三任皇后,也是他的嫡亲表妹,1689年8月23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封后,翌日崩逝,实际上只当了一天不到的皇后,成为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收胤禛为养子,生皇八女。

4.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4年):乌雅·德宛,德嫔(1678年)、德妃(1680年)、仁寿皇太后(1723年)。生胤禛(雍正)、胤祚、允禵皇七女、皇九女、皇十二女。1724年逝世,享年64岁。

5.敦怡皇贵妃(1683年—1768年):瓜尔佳·和双,和嫔、和妃、贵太妃,享年86岁。生一女殇,与悫惠皇贵妃一同抚养过弘历(乾隆)。

6.敬敏皇贵妃:章佳·阿秀庶妃、追谥敏妃(1699年)。生胤祥、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敦恪公主。侍奉康熙时未行册礼,直到死去的时候才被追封为敏妃。雍正皇帝时期,由于其子胤祥的效忠,被雍正追封为敬敏皇贵妃,并且开了先例,附葬于景陵。

7.悫惠皇贵妃(1668年—1743年):佟佳氏,贵妃(1700年)、皇考皇贵妃(1722年)、皇祖寿祺皇贵太妃(1735年),享年76岁。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女,孝懿仁皇后之妹,既是康熙帝的表妹,又是妻妹。

8.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贵妃(1681年)。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生胤誐,一女殇。1693年十一月初三日去世。

9.顺懿密妃:王氏,如玉、密嫔、密妃(1722年)、密太妃(1735年)1744年。知县王国正之女,母黄氏。生胤禑、胤祿、胤祄

10.纯裕勤妃:陈氏,二等侍卫陈希阂之女。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亲王胤礼,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勤嫔。1705年3月(康熙四十四年二月)晋封为勤妃。1726年(雍正四年)二月尊为皇考勤妃。1735年(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1754年1月12日(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乾隆帝亲诣寇摘缨纬,祭酒行礼;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11.惠妃:那拉·芷珠,郎中索尔和女,纳喇氏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皇子承庆(殇)。十一年生皇长子胤禔。1677年(康熙十六年)八月册纳喇氏为惠嫔,1681年(二十年)十二月晋惠妃。雍正年间曾奉养于廉亲王府,后廉亲王获罪,再度回到宫中。1732年(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卒。

12.宜妃:郭络罗·桑榆,佐领三官保之女,有一妹为贵人,同为康熙帝妃嫔。1674年(康熙十三年)入宫,初赐号贵人,1677年9月18日(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丙寅册封宜嫔,圣祖甚爱之。1680年1月5日(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生皇五子恒亲王胤祺,1682年1月28日(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封宜妃。1683年10月17日(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生皇九子胤禟,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子胤禌。1732年八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70岁以上。

13.荣妃:马佳·云妞,为员外郎盖山之女,儿荣嫔(1677年)、荣妃(1681年)。1727年3月6日逝世,享年70岁以上,生承瑞、赛音察浑、固伦荣宪公主、长华、长生、胤祉(儿子中唯一成人)。

14.定妃:万琉哈氏,郎中拖尔弼之女,生于顺治十八年正月,比康熙帝小七岁。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定嫔。雍正帝即位,奉皇太后懿旨:“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雍正帝尊为皇考定妃。雍正年间定妃就迎养于履亲王胤祹府第,乾隆朝每逢岁时节日必迎入宫,赋诗献寿,亦称为宫中盛事。但再未进尊封。定妃九十大寿时,乾隆帝亲至府第祝贺。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薨,终年九十七岁。

15.宣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世祖悼妃的侄女,即康熙帝的表姐妹。1717年(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宣妃,1735年(乾隆元年)八月初八日薨。

16.成妃:戴佳·成韵,司库卓奇之女,1669年(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淳亲王胤佑,1717年(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由成嫔册为成妃。1740年(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逝世,享年70岁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己时奉安。其所生皇七子胤佑,生有残疾。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三月晋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淳亲王,八年四月初二日卒,年五十一岁,谥曰”度”。

17.良妃:卫婵,内管领阿布鼐女,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未几晋良妃,是历史上母家身份最低的妃子。1711年十一月十二日逝世,享年40岁以上。

18.平妃:赫舍里氏,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噶布拉女,为孝诚仁皇后之妹,也是康熙帝的妻妹。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皇子胤禨,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封为平妃。

19.慧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康熙帝妃嫔之一。幼年被选入宫,尚未册封,于1669年(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康熙九年五月初九日康熙帝渝礼部,追封宫中待年的博尔锦吉特氏为慧妃。

20.庶妃:钮祜禄氏,生皇二十女。

21.庶妃:张氏,生皇四女。

22.庶妃:王倩,生皇十六女。

23.庶妃:刘氏,生皇十七女。

24.敬嫔:章佳氏或王佳氏,敬嫔。

25.端嫔:董氏,端嫔(1677年),享年60岁以上,生皇二女。

26.僖嫔:赫舍里氏,僖嫔(1677年),1702年逝世,享年40岁以上。

27.通嫔:那拉氏,贵人、通嫔、皇考通嫔。1744年逝世,生万黼、允禶、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

28.襄嫔:高氏,襄嫔,生胤禝、一女殇。

29.谨嫔:色赫图氏,谨嫔,生胤祜。

30.静嫔:石傲霜,石怀玉女,初为庶妃,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生皇二十三子镇国公允祁。1723年1月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晋尊为皇考贵人。1737年1月(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晋尊为皇祖静嫔。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六月初六日)逝世,享年60岁以上,1759年4月18日(乾隆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31.熙嫔:陈氏,熙嫔,生胤禧。陈玉卿女,初为庶妃,康熙五十年,生皇二十一子慎靖郡王允禧。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晋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晋尊为皇祖熙嫔。明年丁巳正月初二日卒,同年四月十二日奉安。

32.穆嫔:陈氏,穆嫔,生胤祢。陈岐山之女,康熙五十五年生皇子,雍正五年卒。

33.安嫔:李氏,安嫔:60岁以上。

34.郭络罗贵人: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妻姐为康熙宜妃。生固伦恪靖公主。

35.那拉贵人:那丹珠之女。

36.那拉贵人:骁骑校昭格之女。

37.布贵人:兆佳氏(?—1717年),其父名塞克塞赫,曾任过参领。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后被晋封为“贵人”,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康熙帝念她是端静公主的生母,命照“嫔”例办理丧事,后入葬景陵园寝。兆琳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

38.伊贵人:易氏,1728年逝世,约七十多岁。

39.袁贵人:生皇六女和硕愨靖公主、允示禹,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八月十二日病逝。

40.陈贵人:陈秀女,1718年3月3日(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禐,皇子于当日夭折。

41.马贵人:1716年逝世。

42.尹贵人。

43.新贵人:1716年逝世。

44.文贵人。

45.蓝贵人。

46.伊贵人。

47.布贵人。

48.常贵人。

49.勒贵人。

50.色常在。

51.路常在。

52.寿常在。

53.常常在。

54.瑞常在。

55.贵常在。

56.徐常在,1702年逝世。

57.石常在。

58.尹常在。

59.灵答应,1768年逝世。

60.晓答应。

61.庆答应。

62.秀答应。

63.治答应。

64.妙答应。

65.牛答应。

66.双答应。

67.春答应。

康熙的皇后是谁

康熙的皇后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帝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辅政大臣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赫舍里·噶布喇之女,一妹平妃。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大婚,时年11岁。康熙八年生嫡长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死,四岁未序齿。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诞育嫡次子胤礽时因难产崩逝,是年仅有21岁。

皇后与康熙帝感情深厚,康熙帝非常思念她,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立两岁胤礽为皇太子(清朝祖训生前不事先预立皇太子)。康熙赐谥号为仁孝皇后。后因原谥号与圣祖谥号出现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谥,及后乾隆、嘉庆年间累加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扩展资料
作为康熙帝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与玄烨共同生活十载。她本人未曾在历史上留下多少痕迹,但事实上对玄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其所有后妃中,是最重要的一位。

玄烨大婚后最初十年,对于整个康熙朝的发展,乃至奠定康乾盛世的坚实基础,都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而这十年中玄烨的所作所为,应当说与赫舍里氏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后者以自己“宫闱式化,淑德彰闻”的行动,给予玄烨有力的支持。

由于皇后的得力辅佐与勤理内治,玄烨能够在祖母的指导下,顺利渡过他继位后的早期阶段,为其后近半个世纪的出色统治,开了一个好头。这其中有赫舍里氏一份功劳,她对于康熙朝早期的历史进程,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资料-孝诚仁皇后

康熙的妃子有哪些?

顺治的妃子其实不多,只有大概40位
废后静妃
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端敬皇后、皇贵妃董鄂氏(也就是出名的董鄂妃,事实上顺治共有三个董鄂妃,还有两位分别是福全生母和贞妃)
孝康皇后佟佳氏(康熙生母,佟妃)
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皇后之妹)
恭靖妃博尔济吉特氏
端顺妃博尔济吉特氏
恪妃石氏
宁悫妃,董鄂氏,在世祖时号庶妃,生一子福全
贞妃董鄂氏(董鄂妃的从妹)
悼妃博尔济吉特氏(废后的堂妹,也是孝庄皇后的亲侄女,在宫中待年的时候就死了)
若干庶妃:穆克图氏,巴氏,陈氏,唐氏,钮氏,杨氏,乌苏氏,纳喇氏、笔什赫额捏福晋、牛福晋、塞母肯额捏福晋
孝东陵内还葬有十七位格格。她们是京及格格、捏及呢格格,赛宝格格、迈及呢格格、厄音珠格格、额伦珠格格、梅格格、兰格格、明珠格格、芦耶格格、布三珠格格、阿母巴偏五格格,阿几偏五格格、丹姐格格、秋格格、瑞格格和朱乃格格。她们号称格格,实际上都是顺治帝的妻妾。
至于最喜欢的当然就是生前是皇贵妃,死后被追封皇后的董鄂氏了。至于有没有第二个,这个实在不清楚,顺治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情种,想来这样的名声之下,独宠一人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好像在董鄂氏之前顺治跟那个传说中埋在公主坟的汉人公主孔四贞好像有过一段模糊地感情,不过好像被孝庄太后给掐了。但是最后顺治死的时候,董鄂妃的妹妹贞妃董鄂氏是自动要求的殉葬。

顺治的皇后有四个。
顺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生母的娘家侄女,乃多尔衮为顺治所选定。顺治因厌恶多尔衮与太后的暧昧关系,所以也对皇后心存芥蒂,始终冷落皇后,尽管皇后聪明美丽。尤其顺治喜欢简朴,而皇后好铺张奢华,性又善妒,更不得顺治欢心。所以,仅过了两年,皇后便被降为静妃,改住别宫。
顺治的第二个皇后孝惠章皇后跟废后,也就是静妃同出一族,是静妃的表妹。她小顺治三岁,在顺治17岁时,先被聘为妃,后册封为皇后。历史上对这位皇后的脾气禀性并没有过多介绍,从顺治帝找不出废后的借口来分析,孝惠章皇后应该是个安静的女孩,但毫无个性可言,也就是说没有生活的趣味,更确切地讲,她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女。而这时,顺治的生活中突然有了董鄂氏,于是满腔地热情就转移了方向,本来就对她冷淡的顺治,就再也没有一丝好感了,幸而孝惠章皇后从不管他与董鄂妃的关系,更没有争风吃醋,而是安静地呆在自己的后宫,了度这青春如花的年华。在顺治追随董鄂妃而去后,大、小博尔济吉特氏便双双守寡,可怜她们从未得到丈夫的关心,更在如花年纪丧夫守寡,从此独对清灯,无限凄凉。孝惠皇后一直活到康熙五十六年才死,享年七十七岁。
顺治帝的第三个皇后就是大名鼎鼎的董鄂妃啦。孝献皇后,董鄂氏,又译栋鄂氏,世称董鄂妃,清顺治帝福临宠妃,内大臣鄂硕之女,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之姊。董鄂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卒。世祖哀痛至极,亲制行状悼念。追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合葬清东陵的孝陵。
顺治帝的第四个皇后就是堂堂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都统佟图赖之女。本姓佟,后改姓佟佳。顺治初年入宫,为庶妃。1661年,清世祖福临驾崩,孝庄文皇后拥立佟佳氏所生玄烨为皇帝,即康熙皇帝。佟佳氏被尊为慈和皇太后。4个月后,体弱多病的皇太后驾崩于北京皇宫,时年仅24岁。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佟佳氏与世祖福临合葬清孝陵,雍正、乾隆朝累加谥,谥号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其实严格说来,名正言顺的皇后只能是最为顺治所不喜的大小博尔济吉特氏了,只有这两位皇后才是在生前真真正正地封了诰册了典、金印玉册瓕绶、受群臣参拜、敬天告祖,明媒正娶的皇后。至于孝献端敬皇后则是在她死后顺治硬顶着群臣和孝庄太后的反对册立的皇后,没看比人家正经皇后的谥号多了一个字么,而孝康章皇后佟氏更是仅仅因为她是康熙的生母才被封的太后,死后追封的皇后,不过就正统来说,还是比董鄂氏的那个皇后来的名正言顺的多了,董鄂氏的皇后跟其他三个皇后一比简直就是野路子来的,是顺治帝自己闹着玩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9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