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开始不久,清朝道光皇帝由主战转向主和,于1840年(道光二十年)11月派钦差大臣琦善到广州与英军商洽。在商洽进行中,英国对华全权代表义律于1841年1月7日突然指挥英军占领沙角炮台(即穿鼻炮台)和大角炮台,强逼琦善承受英方的议和条件。
《穿鼻草约》亦作《川鼻草约》。鸦片战争中清钦差大臣琦善背着清政府擅自与英国代表义律私订的议和草约(未正式签字)。
主要内容为:
(1)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元,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2)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琦善蒙哄清政府,诡称赔款为“商欠”,割香港是允许英人在外洋一小岛寄居。
后来广东巡抚怡良以义律在香港发出的布告为证,向道光帝揭参琦善。清政府不承认此约,并将琦善逮问。
对于《穿鼻草约》史学界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认为《穿鼻草约》根本不存在,所谓《穿鼻草约》只是义律炮制的假协定;另一种意见认为:琦善与义律订立过《穿鼻草约》,但是没有盖用关防。在广州谈判时,义律提出割让香港在内的各项侵略要求。琦善只想在谈判中用延宕的办法来使对方降低他们的要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7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