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载沣是谁,载沣有什么亲人,

华里士 2023-07-22 19:39:31

都知道,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爱新觉罗·溥仪,但是,谁知道溥仪虽然贵为皇帝,但却并无实权呢?到底,在清王朝的最后三年,清王朝背后真正的掌权人是谁?为何他有这个能耐凌驾于皇帝溥仪之上呢?

这个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清朝末代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老爸爱新觉罗·载沣。载沣出生于光绪年间,为1883年,他是清朝王室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的第五个儿子,他的爷爷是道光帝,他和光绪帝还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呢。从载沣的这一系列的至亲来看,我们可以想象到,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下,载沣的身份地位是如何的尊贵。

1901年,18岁的载沣被慈禧派到德国“赔礼道歉”,原因是德国公使克林德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杀,为了表示清廷的诚意,所以要派一位顶顶尊贵的人去谢罪。正是这次出使德国,载沣坚持大义不跪拜德皇的表现让大家眼前一亮,除了慈禧,各大朝臣也纷纷把振兴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了载沣的身上。

既然是国家的希望,那么载沣的婚姻当然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事。本来,载沣早就定下了一门婚事,但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之后,很多贵族害怕遭到联军的侮辱全家自尽,载沣的未婚妻就是殉难于此。后来,家里又给载沣定下一门婚事,所有的事都谈妥了,只差举行婚礼这一步,偏偏半路杀出来一个慈禧太后,为了笼络两个显要家庭,慈禧坚持让载沣悔婚,改和瓜尔佳氏举行婚礼。

载沣是谁?

1903年,载沣就已经当上了随扈大臣;1906年,载沣又任正红旗满族都统。此时的载沣,不仅官居一品,更有着超越品级的亲王爵位。看来慈禧的确有让他执掌朝政的意向,她把载沣送进军机处学习锻炼,又给予载沣各种特别待遇,临终时,终于说出了她的目的,想要载沣辅政,让载沣年仅3岁的儿子溥仪来当皇帝。从此,载沣开始了三年的艰难辅政。

载沣辅政最大的敌人就是袁世凯,袁世凯掌管着北洋新军,位高权重,再加上袁曾背叛过光绪帝,所以载沣对其十分忌惮,执政之初就撤了袁世凯的职务。没有了袁世凯的威胁,朝政完全落在了载沣的手里,作为宣统帝溥仪的父亲,他当然不会伤害自己的儿子,还特别关心溥仪的学习情况。

不管怎样,清皇室气数已尽,就算载沣再努力,最后也还是灭亡了。很多人都把清朝灭亡的罪算在了载沣的身上,也有很多人评价载沣的时候说他是个无能的人,但是载沣却得到了孙中山的称赞。辛亥革命之际,载沣毅然辞去了执政大臣的职务,退居一线,回归平静的生活。孙中山在清王朝灭亡以后拜会了载沣的醇王府,大大夸赞了载沣,最后还和载沣相约下一次接受载沣的拜访。可惜没等到载沣登门造访,孙中山就辞世了。

载沣是一个品性忠厚,以诚待人的人,也许他在执政的三年当中表现不算最佳,但是他看清时势,急流勇退的做法却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当溥仪当起了伪满洲皇帝以后,溥仪多次写信邀请载沣搬过去和他一起住,但是载沣没有答应。溥仪埋怨过自己这位父亲,认为他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是个懦弱的人,载沣也只是微笑应对,并不过多的解释,表示儿子你开心就好。

载沣只是一个做了自己的分内事的晚晴政治家而已,个人认为不能把清朝的灭亡算到他的头上。

载沣和光绪关系介绍


1、载沣和光绪的关系是亲兄弟,他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2、他们的父亲是爱新觉罗·奕_。载沣全名为爱新觉罗·载沣,他是爱新觉罗·奕_的第五个儿子,也是宣统皇帝溥仪的亲生父亲。光绪是大清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他是爱新觉罗·奕_的次子,由于同治皇帝英年早逝,没有子嗣,便让年仅4岁的载_登基继承皇位。

清朝摄政王载沣生平简介

载沣,爱新觉罗氏,字伯涵,号静云,醇亲王奕譞第五子,道光皇帝的孙子,光绪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宣统皇帝溥仪的生父,他是清朝最后一个摄政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朝摄政王载沣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载沣生平简介
爱新觉罗?载沣,清摄政王,末代皇帝溥仪生父。

1908年11月15日,控制清朝政权达47年之久的慈禧去世。12月2日,光绪帝的亲侄子溥仪继位。作为溥仪的亲生父亲,醇亲王载沣以摄政王的身份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载沣摄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于1909年1月21日免了袁世凯的职。溥沣本来想直接处死袁世凯,但慑于袁在新军及朝庭内外的强大影响力而作罢。载沣之所以要置袁于死地有两个直接的原因,一是袁世凯出卖过载沣的亲兄光绪帝;二是袁世凯掌握了京津地区的新军,对新政权有权重震主的嫌疑。当然,载沣上台第一件事就拿袁世凯的深层次原因却是由于1900年的东南互保。

1900年6月,只会玩弄权术,却对现代科学、军事知识一无所知的以慈禧为首的满清贵族统治集团试图依靠所谓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来抗击在朝庭斗争中站在光绪一边的西方国家,她不自量力地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西方11个国家(英、美、法、德、义、日、俄、西、比、荷、奥)同时宣战。

面对一场注定要以失败告终的战争,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四川总督奎俊、闽浙总督许应骁、福州将军善联、巡视长江李秉衡、江苏巡抚鹿传霖、安徽巡抚王之春、湖北巡抚于荫霖、湖南巡抚俞廉三、广东巡抚德寿、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一大批南方地方官员在权衡利弊后最后决定拒绝执行与11国开战的命令,并与西方人达成互保协议,即南方地方政府保障西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西方11国军队不进入东南各省。

地方官员拒绝执行朝庭的命令,这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种死罪,以汉族人为主的东南地方官员之所以敢这样做,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自1861年洋务运动后,中国南方的商品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了北方。而热心洋务的又大多是汉族官员及汉族商人,所以,洋务运动的直接后果是汉族人在政治、经济上的崛起,加之,清庭的新军又由袁世凯训练并被其控制,所以,这些汉族官员早已不把那些只知玩权、玩乐却不学无术的满族贵族子弟放在眼里。东南互保其实就是汉族官员藐视那个行将就木的腐朽政权的表现。载沣试图依靠打击几个汉族官员来改变中国的政治力量格局从一开始就是注定要失败的。

载沣在撤了袁世凯的职后,亲自代理大元帅统帅禁卫军并掌握军政大权。随后,载沣又任命了他的几个弟弟担任海军、陆军及军谘大臣。在采取了以上重大军政措施后,载沣满以为已经控制了局势,便又于1909年龄6月免去津浦铁路总办道员李顺德等汉族官员的职务,并再次试图用满族人取代。

载沣在就此征求张之洞意见时,张说:?不可,舆情不属?。载沣坚持,张又说:?舆情不属,必激变?,载沣不以为然地说:?有兵在?。

张之洞无话可说,在载沣离开后叹息道:?不意闻此亡国之音?。

张之洞的预言没有错,拒绝政治改革,又执意要打压汉族官员的载沣及其代表的政权自袁世凯被罢免后就遭到了汉族官员的彻底抛弃。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他所处时代的政治力量对比,以及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政治诉求,任何藐视民意或试图依靠个人的政治权力来改变社会政治力量格局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暴发,参加起义的部队不过3000余人,而同期仅北京的新军就有10多万人,加上八旗兵,这点起义部队的力量根本就更算不了什么。而最令历史学家们惊叹的是,武昌起义后2个月内,在起义部队未出武昌的情况下,就有湖南、广东等15个南方省份宣布脱离清庭。
汪精卫刺杀载沣
在中国近代史上,提起?汪精卫?这个名字,人们想到的最多的应该是他投敌卖国,背叛革命沦为应该彻头彻尾的汉奸,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汪精卫青年时期,他对祖国是满怀热情和希望的,为此他也曾加入过由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他还策划过一桩震惊一时的暗杀计划,暗杀的对象是当时中国实际上的统治者,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监国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

1905年,汪精卫加入同盟会,希望以革命的力量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命运。他主张彻底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新国家。但是四年的时间过去了,革命党人虽然组织了多次旨在推翻清政府的起义活动,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都失败了。汪精卫不能接受失败的结果,他便决定通过暗杀清政府的重要成员来显示革命党人的力量和决心,从他?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当时他的意志之坚定。

他的这种为革命献出一切的精神还吸引了后来他的妻子陈壁君对他的爱慕,陈当时便决定与他一起施行暗杀计划。汪精卫和陈璧君等四人经过商议之后,把目标锁定为监国摄政王载沣。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载沣的出行或习惯之后,他们决定在载沣经常走过的甘水桥用炸弹暗杀他。为了确保暗杀成功,汪精卫特地找人做了一个一尺高的大铁罐,里面装满了炸药。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并没有遥控引爆技术,就是说如果炸药爆照,那么作为引爆者的汪精卫也是必死无疑的。

但是因为他们在埋炸药时误把路人当成了警察,急忙逃离,导致了计划的失败。后来当他准备再次埋伏炸药时很快被抓获,但是汪精卫即使在警察面前也是从容不惧,甚至还对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可见当时他受革命思想影响之深。

如果汪精卫的暗杀计划成功,或许中国历史就会改写了,他后来可能也不会去当汉奸。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是永远无法假设和重来的。
载沣为什么不杀袁世凯
爱新觉罗?载沣,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因为他可以说是清朝在最后三年即1908至1911年之间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当时的皇帝是他的长子,年仅三岁的宣统帝溥仪,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替年幼尚不能处理政事的溥仪治理国事。载沣在摄政王这个位子上曾经也努力过,想要挽救清朝的命运,当时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这里面的原因,除了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这个原因之外,载沣没有趁机杀掉袁世凯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908年11月14日,载沣的哥哥也就是光绪帝载湉突然驾崩,因为光绪死的时候只有三十八岁,没有留下子嗣。于是在权倾一时的慈禧太后的一手策划下,决定让载沣的长子溥仪继位。因为但是溥仪还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不能亲政,于是便任命载沣为监国摄政王,代替溥仪处理政事。

在当时的朝野中,袁世凯的势力是最庞大的,他担任的是军机大臣的职位,可以说是手握军事大权,而且朝中党羽众多,这对清朝的安危成了很大的威胁。另一方面,袁世凯曾经出卖过他的哥哥光绪帝大力支持的?戊戌变法?的人,因此光绪帝对袁世凯也是非常愤恨的,基于这些原因,载沣决定诛杀袁世凯。但是却遭到了另一重臣张之洞的反对,他认为光绪皇帝刚刚驾崩,现在诛杀旧臣是不吉利的,而且袁世凯在朝中的势力和威望都很大,任何杀了他可能会引起朝廷的混乱。载沣觉得他说的有理,但是又实在担忧于袁世凯的势力,犹豫了很久之后,他最终并没有杀掉他,而是以他需要养病为由,罢免了他的职务。就这样错过了除掉袁世凯的机会。

虽然说就算除掉了袁世凯或许也不能阻止清朝的灭亡,但是可能会对当时的政局产生重大的影响,历史可能也会改写了。但是这终究只是假设,历史是不可能重来的。

猜你喜欢:

1. 慈禧太后生平大事简介

2. 清朝载沣为何不篡位当皇帝

3. 宣统皇帝父亲简介

4. 晚清公主荣寿公主简介

5. 历史人物汪精卫简介

光绪帝和载沣关系怎么样?哥俩玩的好吗?

玩?没啥好玩的。光绪执政时载沣还小,载沣成年后光绪已经被幽禁,君臣共事的时间很少。俩人是同父异母关系,光绪的母亲才是慈禧胞妹嫡福晋叶赫那拉氏,载沣母亲为侧福晋刘佳氏。从这个角度说,光绪是正出,地位高一点。戊戌变法袁世凯告密害得光绪差点被废,作为同一个府出来的异母兄弟,载沣还是颇为厌恶袁世凯。光绪末年,成年的亲人只有载沣,慈禧怕俩兄弟勾结,不给多少机会让他们见面。也怕自己死后,载沣为光绪平反,所以把荣禄的女儿嫁给载沣,生下的溥仪接位。这样载沣虽是光绪弟弟,也是荣禄女婿,顶多两不相帮,保住荣禄就是保住慈禧自己,荣禄是慈禧的忠狗,光绪的对头之一。所以说慈禧对光绪的掌控,从生前到死后都给封死了。

载沣有几个孩子

溥仪,溥杰,溥倛,溥任
女儿有七个,
长女:爱新觉罗·韫媖(1909年—1925年),
次女:爱新觉罗·韫龢(1911年—2001年),
三女:爱新觉罗·韫颖(1913年—1992年),
四女:爱新觉罗·韫娴(1914年—2003年),
五女:爱新觉罗·韫馨(1917年—1998年),
六女:爱新觉罗·韫娱(1919年—1982年),
七女:爱新觉罗·韫欢(1921年— 2004年)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6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