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韩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演义中,亲手缔造了一个“网红”的冀州刺史韩馥。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聚义,讨伐董卓,当大家面对董卓部将华雄,束手无策的时候,韩馥道“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结果潘凤前脚出阵,后脚就被华雄秒杀了,令人无言以对。真实历史上,他倒是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却比演义中更令人无语。
首先,其智商堪忧——董卓祸乱朝纲,诸侯群起而攻之的时候,袁绍写信邀请他一起起兵。作为一个汉室臣子,不管内心是怎么想的,明面上都应该迅速打出匡扶汉室的旗号,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可是韩馥却在纠结,自己成为冀州刺史,是董卓任命的,自己到底该帮“恩人”董卓,还是占据道义的袁绍。在麾下谋臣疾言厉色的阐明利害之后,才做出选择。
其次,其军事才能一塌糊涂——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多次提到,袁绍麾下的名将麹义,原本是韩馥的麾下,只不过后来选择了背叛。麹义和他的“先登死士”固然厉害,否则也不可能全歼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可韩馥麾下也并非没有名将,例如,后来成为曹操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当时就在韩馥麾下效力,而且冀州“带甲百万”,麹义的部曲却仅八百人,可是当他挥军征讨麹义的时候,却以失败告终,而且败得一塌糊涂。
再次,他性格窝囊,而且胆小怯懦。袁绍在起兵争霸之前,是渤海太守,但是他不满足这小小的地盘,于是在沮授等人的建议下,打起了冀州的主意。但是,双方军事实力差距非常大,用张郃等人的话来说,袁绍当时需要仰韩馥之鼻息,所以他选择了智取,先联合了麹义、公孙瓒,让他们攻打冀州,给韩馥施压,然后派使者荀谌等人,对韩馥说,冀州危矣,现在只有袁绍能帮你,但他绝不甘屈居你之下,你还是让贤吧。
在使者的威胁恐吓之下,韩馥不顾袁绍当时的势力远弱于他,也不顾冀州“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很痛快的就让出了冀州刺史的位置,其窝囊程度实在令人刮目相看。可是,他的窝囊并不仅仅如此——袁绍入主冀州之后,他原本的很多麾下,都得到了袁绍的重用,他却名为“奋威将军”,实则没有任何权力,因此被原本曾结怨的人打上门来时,根本无力反抗,他儿子的腿都被打断了。这种情况下,他一点都不管反抗,甚至来不及等儿子养伤,就率家小勿勿逃离了冀州,投奔了张邈,可以说,韩馥怂出了新境界。
更令人无言以对的是,他投奔张邈之后,有一次袁绍的使者来见张邈,说了几句悄悄话,这时对袁绍而言,已经可有可无的韩馥,却坚定的认为,这是袁绍派来令张邈害死自己的人,于是跑到厕所中,用小刀自尽了。《三国志》记载:“韩馥为御史中丞,董卓举其为冀州牧。初平元年 (190年),馥与袁术 等共推袁绍为盟主。馥与绍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而虞不敢居帝位。次年(191年),袁绍胁馥,取冀州,以馥为奋威将军。馥自怀 猜惧。辞绍,往依张邈。后绍遣使诣邈,耳语议事,馥时在座,以为其图谋害己,遂自杀。”
说到此处,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上位者没有庸才的说法,非常有说服力,但凡事皆有例外,而韩馥就是汉末诸侯中,那个唯一的例外,他的窝囊和无能,是其他诸侯都“望尘莫及”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诸侯趁势拥兵自立,如曹操,刘备,孙权等。起初根本不在诸侯之列,甚至连袁绍、公孙瓒等军阀都在诸侯中间。而有一个强大的诸侯,带甲百万、据地千里,却因为自己的愚蠢,放弃了自己的地盘,最后在厕所里用刀自取其辱。那这个懦弱的诸侯是谁?他就是冀州穆韩馥
韩馥,字文节,颍川郡人,东汉时曾担任御史中丞一职。后来,董卓入朝,挟天子以令诸侯,封韩馥为冀州牧,克制渤海为袁绍太守。由于董卓擅自废帝,任意夺权,引起东汉朝臣不满,他任命的关东牧旗帜鲜明地反对他。在反董诸侯中,又以袁绍的声望和实力最高,所以大家都推荐袁绍为盟主,共同讨伐董卓。
韩馥嫉妒袁绍在诸侯中的影响力,他也害怕袁绍会利用这些人来对付自己,于是故意给袁绍使绊子,要么派人限制袁绍的行动,要么克扣军粮。后来太守桥桓以三公之名,上书郡太守,揭露恶行,表明皇帝目前的危险,希望大家能抛开成见,共同讨伐董卓收到信后,犹豫不决,不知是帮袁绍,还是助袁绍。在治中从事刘子惠的劝说下,韩馥终于打定主意,与各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
《三国演义》中,韩馥出道时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当时董卓帐下的猛将华雄在联军帐下挑战。韩馥建议:“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令他吃惊的是,潘凤一出现就被华雄斩首。董卓见联军强大,便挟持汉献帝,驱赶洛阳百姓迁都长安。
初平二年,韩馥反叛麴义,韩馥率众镇压但惨败。袁绍开始支持麴义,是因为它与韩馥的关系不好。当时,袁绍的一位顾问逢纪,对袁绍说:“要干大事,没有基地是站不稳脚跟的。冀州兵强马壮,但韩馥才能却很平庸,可以约公孙瓒一同进攻冀州,赶跑韩馥。同时派人对韩馥进行威逼利诱,他必定会投降。
这二人对韩馥说:“公孙瓒趁得胜南来,且各郡都积极响应他。袁绍东来,意图难料,您觉得会是这两人的对手么”韩馥说:“那我该怎么办”于是这二人从各个角度论证,让位给袁绍是最好的选择。当韩馥开始动摇时,他的另外一些部下却极力反对,表示:“冀州虽小,但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不算多,但也可以支撑十年。有何理由让给袁绍这样一个外来户呢”但韩馥却铁了心要让位,连率精兵赶回的赵浮、都没能阻止他。
袁绍得到荆州后,任命韩馥为奋武将军。但这位奋武将军是一个徒劳的工作,既没有士兵,也没有官署朱汉,他是河内人,过去曾被韩馥欺负,为了迎合袁绍的愿望,率领军队包围了韩馥的家,打断了韩馥的大儿子的腿。虽然袁绍后来杀了朱汉,但韩馥并不放心,要求离开。袁绍同意后,韩馥叛逃到陈留郡以保住张邈。结果,韩馥前脚刚到,袁绍使者就尾随其后。当他们讨论秘密时,他们低声交谈。韩馥认为他们是想自杀,所以他藏在厕所里,用一把刮竹简的刀自杀了。他也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死去的最懦弱的诸侯。
一代诸侯居然吓得躲在厕所将自己捅死,是真的憋屈啊。
01、冀州牧韩馥。东汉末年,因外戚与宦官争权导致朝政一片乌烟瘴气,后来董卓入京把握朝政,彻底让天下大乱。很多诸侯看着汉室衰微,都有各自的打算,有的诸侯想自己起势比如袁术,袁绍这样的;有的就想依附别人比如冀州牧韩馥。
韩馥原本不是冀州牧,只是位御史中丞。这韩馥是属于袁氏的门生,他能坐上御史中丞这个位置也是因为袁家的关系。董卓入京后,就启用了一大片人,其中就用韩馥,韩馥从御史中丞被提拔到冀州牧。
冀州地处中原是一块极其富裕的地盘,所以当时韩馥算是比较大的诸侯。但韩馥是个反骨仔,他瞧不起董卓的这样的军阀,所以在曹操首倡义兵时,各地诸侯纷纷响应,其中就有冀州牧韩馥,董卓知道后,肺都气炸了。
02、?舔狗?韩馥。要是这韩馥的死跟自己关系很大,虽然是自杀,但袁绍算是间接吓死他的。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毕竟队伍比较大,不能像乌合之众那样,需要个盟主,而韩馥这个时候站出来坚决拥护袁绍,从此韩馥便走向了一条舔狗的道路。
袁绍得了盟主之位后,几乎只要袁绍做的决定,韩馥总是第一个支持。袁绍有一阵子就得汉室衰微,汉献帝总在别人手中,所以他想搞个?清君侧?,拥立宗亲刘虞为皇帝。
当时袁绍邀请过不少人,自己的弟弟袁术,自己的发小曹操,这些人都拒绝了袁绍,认为袁绍这个行为就是找死。只有韩馥一直支持袁绍,最后刘虞自己不肯当皇帝,这事才算完结。
03、韩馥之死。董卓被杀之后,十八路诸侯们纷纷各回各家。袁绍此人比较有野心,就想趁乱世做一方霸主,而当时袁绍虽然名望高,但实际上就只是个渤海太守,啥都没有,他手下谋士就让他夺取冀州,说冀州富庶。
袁绍这幺儿也不是啥重情重义的人,来到冀州的时候就想夺取冀州,但韩馥这个憨逼还笑呵呵的招待袁绍。结果冀州直接落入袁绍的手中,真的无情。
但好在韩馥本人还没死,就逃离冀州在路上了遇到了张邈,就投靠了张邈。张邈当时是去向袁绍求救,曹操攻打下邳,吕布打不过,就让张邈去求袁绍给点救兵。
袁绍派使者与张邈见面,而躲在张邈营帐中的韩馥,听闻是袁绍派来的人,就以为是来追杀自己的。自己拿着刻书用的小刀,就来到了厕所,想起当年的种种自己如何对袁绍好,而袁绍如何辜负自己,最后选择用小刀自杀而亡。
纵观三国历史上所有的诸侯,也就只有韩馥一人死的最憋屈,他一生告诉我们不要当舔狗啊!!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