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能不能开创盛世,

华里士 2023-07-22 19:16:47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能不能凭着方孝儒,齐泰,黄子澄等人开创一个盛世?

答:这个话题,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如果朱棣没有造反,叫朱允炆安安稳稳的坐上了龙椅,那么大明王朝,极有可能会成为继秦朝与隋朝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以朱允炆的能力,他绝对有把大明王朝糟蹋干净的本事!

因为建文帝朱允炆,这位明太祖朱元璋生前苦心培育的皇太孙,却从来是一个拙劣的领导人。身为一个皇帝,他不具备半点领导人的素质!

这个素质有多差?可以参考一下,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是怎样不作不死,一步步把江山丢给朱棣的。好些后人都把这个锅,砸到了朱元璋的脑袋上,认为是朱元璋生前对功臣宿将的疯狂屠戮,导致朱允炆无人可用。但瞧瞧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人才团队,就知道这是多厚的大礼:文有战略强人卓敬,武将有防御高手耿炳文,进攻更有大明第一骑兵战悍将郭英。还有谋略家刘璟与徐辉祖,这样的人才济济,哪里是无人可用?简直手握一把好牌!

可这一把好牌,又让朱允炆打成什么样子了呢?全都视而不见,偏偏拿着几个废牌: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年如一日的当宝贝宠。朱棣造反以前,那么多可以提前解朱棣的机会,都在这三个废牌的强烈反对声里不了了之。后来朱棣扯旗造反,也是这三位废牌一顿鼓噪,推荐了又一个给朱棣送大礼的废牌李景隆,战场上一顿瞎指挥,百万大军都给败光!

所以说,有这样一种拙劣的用人眼光,就算朱棣不造反,朱允炆又能把明朝治理成什么样?细思极恐!

而更恐怖的,是朱允炆的性情,后人给朱允炆总结了很多优点,比如性情温和礼贤下士等等,但是却忽略了他一个重要的缺点:缺少一个领导人应有的襟怀。就是在朱棣造反的真定战役里,本来朱元璋留下辅佐朱允炆的大将耿炳文,已经把朱棣怼的寸步难行,只要明军按照既定战略打,朱棣连两个月都没法支撑,可关键时刻朱允炆头脑发热,觉得耿炳文赢的太慢,硬是换上了李景隆,然后大败亏输!

如果把朱允炆这辈子的所作所为,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比比,就发现这两人的缺点,简直像的好似双胞胎。当然唯一可以欣慰的是,朱允炆被篡位后,他信用的废牌们,各个对他忠心耿耿。而崇祯上吊后,他信用的废牌们,却各个争着卖身投靠。以这个意义说,朱允炆比崇祯还是强一些的。但毛病如此,放在当时社稷初建,周边强敌环视的明王朝,如果没有朱棣造反,大明这个江山,没准就被朱允炆赔给别家做嫁衣裳了!

如果朱棣不造反,建文帝朱允炆会是一个好君王吗?

如果朱棣没有造反的话,建文帝也不会是一个好君王。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建文帝朱允炆太过心慈手软;第二、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治国才能;第三、建文帝朱允炆的性格不适合当君主。

一、建文帝朱允炆太过心慈手软首先,在我国古代出现的那么多位君主中,虽然绝大多数都标榜自己要?以仁德治天下?,但是他们该狠心的时候还是会狠心的。建文帝朱允炆毫无疑问是一个仁慈善良的人,但这也是他当皇帝最大的软肋。当初朱棣都已经起兵造反了,且不说朱棣只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就算是亲生儿子也当斩了,结果建文帝朱允炆却屡屡放过朱棣,导致自己彻底处于被动状态,最终才会被夺走皇位。

二、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治国才能其次,之所以说建文帝朱允炆不会成为一个好君主,是因为建文帝朱允炆既没有治国经验也没有治国才能。建文帝朱允炆虽然是皇太孙,但是他从来没有帮着朱元璋处理朝政过,所以他登基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要如何统治天下,后来建文帝朱允炆虽然想了很多举措来弥补朱元璋统治时期的错漏,但是他却没有考虑到这些改革带来的恶劣后果,所以说当时即便是朱棣不造反,也会有其他人造反。

三、建文帝朱允炆的性格不适合当君主最后,建文帝朱允炆虽然有心好好统治国家,但是他的性格是真的恨不适合当君主。建文帝朱允炆本身就是在朱元璋的保护下长大的,所以他的性格不仅十分腼腆,还十分软弱,他身上丝毫没有一位皇帝应该有的威严,所以说他是无法震慑住满朝文武的,而管不住大臣的君主又怎么能管理好国家呢?

如果靖难之役建文帝获胜的话,他能开创盛世局面吗?

这个假设很有意思,如果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获胜,他还真有可能开创盛世局面。

首先,靖难之役的发生源于削藩政策,从他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能动摇他统治根基的最大威胁就是他的这些藩王叔叔们,所以要解除这些潜在的威胁,削藩无疑是正确的决策。但是不正确的是他决定削藩的时机和手段都不合适,太急功近利,削的又急又猛,逼得这些藩王走投无路,兔子逼急了还跳墙呢,更何况这些实力强悍的开国第一代藩王,尤其是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所以,靖难之役的发生多少有点是被他给逼出来的,既然假设他在靖难之役获胜了,就说明他的实力是要强于朱棣的。

把实力最强的朱棣收拾完以后,剩余的那些藩王们肯定也不敢再造次,他的削藩计划也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这样对他统治威胁最大的因素就解除了,没有了这些不安定的隐患,他就能腾出手来安心的去治理国家。

其次,朱允炆并非是无能之辈,他对治理国家还是有一套自己的理念的,而且,他的理念跟他父亲朱标的政治理念差不多,都是以宽仁著称。在他短暂的在位时间里,他所颁布施行的政策除了削藩以外,还有改革法度、削减赋税,这些都体现了他的仁政理念。

朱元璋杀罚重,所制定的法度也都比较严苛,这些严厉的手段在开国之初,对约束那些跋扈的元勋和贪墨的官吏们还是卓有成效,但是严苛的法规也可能阻碍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所以,他继位以后对朱元璋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进行了修改,把过分严苛的条文删除,深的人心。此外,他颁布的削减赋税的政策,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使更多荒废的土地得以重新耕种,增强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达到民富国强。

最后,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为了朱允炆能够安稳的当好大明皇帝,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为他铺路。外部的隐患主要是北元的残余势力,不过经过蓝玉等大将几次北伐,北元的残余基本也就剩苟延残喘了,所以他们也掀不起什么兴风大浪,外部还算稳定。内部如果不是靖难之役的发生,基本没有什么动乱,而且朱元璋给他留军事大将多以善守为主,比如耿文彪等,可以说如果靖难之役建文帝能够获胜,那么大战之后,百废待兴,只要建文帝好好去治理这个国家,大乱之后更容易大治,开创盛世局面也不是不可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5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