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末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简介刘宗周是怎么死的,

话历史 2023-07-22 19:11:48

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是著名的理学家,生于公元1578年,去世于公元1645年,被称为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同时也是宋明理学殿军。

刘宗周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外祖父是当时有名的名士,而刘宗周自幼跟随外祖父学习,得到他外祖父的培育,打下牢固的基础。

刘宗周十七岁的时候,开始跟随鲁念彬学习制艺,鲁念彬善于教导,而刘宗周又勤奋聪慧,所以仅用一年的时间,刘宗周就在八股文方面取得成就。明朝科举,实行八股取士制度,八股文作的好坏,直接决定日后能否登第。刘宗周在八股文方面的学习和成就,算是为他日后中进士,打下了基础。

万历二十五年,刘宗周中举人,万历二十九年考中进士。一般而言进士及第,就可以做官了。但是因为刘宗周的母亲在这一段时间去世,所以刘宗周并没有入仕。在守孝之时,拜德清学者许孚远为师,继续深造学习。

许孚远是著名的理学学者,刘宗周拜其为师之后,就告诫刘宗周学习的要点,在于存天理灭人欲。刘宗周将此牢记于心,从此“励志圣贤之学”,但凡“每有私意起,必痛加省克。”刘宗周本人受许孚远的思想影响极大,曾言:“余年26,从德清许恭简公游,邑己问学,于今颇有朝闻之说”

万历三十二年,孝期满后,刘宗周北上赴选,被授以行人司行人的职位。刘宗周入职之时,明朝朝政黑暗,党派争斗激烈,权臣当道。当时的万历帝,沉醉于炼丹长生,长居宫中,不问朝政。

刘宗周上任一年之后,就对当时的官场有些灰心,于是就以侍亲为由,回到家中。此后外祖父和祖父又相继去世,刘宗周又受孝服丧。而在闲暇的时间里,常到大善寺僧舍开课授徒。

在闲居的七年时间里,生活穷苦,贫困交加,甚至常常衣食不继,还要靠借贷维持生活。当时刘宗周名声已经传扬出去,许多官吏慕名造访。刘宗周明明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当时却不想和朝堂扯上关系,所以来拜访他的官吏,他全都拒绝了。

万历四十年,在他人的推荐下,朝廷又想起了刘宗周这个人,并且下旨恢复了他行人司行人的旧职。在北上京师的途中,路过无锡,当时著名的理学巨子高攀龙就在无锡,所以刘宗周前往拜访。

刘宗周与高攀龙相互切磋学问,在无锡短暂停留的时间里,他收获巨大,此后论学更反躬近里,从事治心之功。

刘宗周回到京师之后,党争十分激烈,包括东林党、浙党、齐党等各派官员相互攻讦。特别是东林党当时势大,更是各方攻击的焦点。刘宗周曾有发过东林党顾宪成所说的言语,因此被认为是同情东林党。原本他都准备辞官归乡,避开党祸的的。但是请求还没有上达,就被江西巡抚韩浚、刘廷元等人弹劾,于是被罢官。

明熹宗继位之后,刘宗周被复起为礼部仪制司添注主事。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和客氏勾结,逐步掌控朝政。刘宗周上书弹劾客氏,随后又弹劾魏忠贤,受到打压问罪,被明熹宗下令杖责七十,得首辅叶向高相救才保住一命。

当时朝中官员上书弹劾多为客氏,弹劾魏忠贤是从刘宗周这儿开始的。天启三年,刘宗周升为尚宝少卿。

在阉党势力越来越大之时,刘宗周再次上书弹劾魏忠贤,结果招来报复,被罢官回家。

南明之时,杭州被清军攻陷,刘宗周在家绝食二十三日而亡。门人私自为其上谥号正义,到清朝的时候,追谥忠介。

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简介 张履祥是怎么死的?

张履祥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是清初时期朱子学说的倡导者。张履祥生于公元1611年,去世于公元1674年,浙江桐乡人氏,字考夫,号念芝、杨园。

张氏家族是桐乡当地一个显赫的家族,张履祥的祖父和父亲在当地都是小有声望之人。然而可惜的是,在明朝逐渐走向覆灭的时候,张氏家族也渐渐走向了衰落。

张履祥的祖父十分喜欢学问,博览群书,经史、传记、医卜杂家,无不通晓。虽然读书很好,但是却不善于经营。所以实际上在张履祥祖父那个时候,张家就已经慢慢的衰落了。到了张履祥父亲这儿,好歹还能勉强维持。不过可惜的是,张履祥的父亲英年早逝。

在张履祥九岁的时候,其父去世,于是留下幼儿弱母,仅靠祖辈上留下的田产度日,处境并不好。张履祥的母亲是个有见识而坚强的妇人,她从小就对张履祥说:“孔孟亦两家无父儿,只因有志,便做到圣贤。”在母亲的教育下,张履祥立志读书,希望日后能够在此取得大成就。

明天启元年,张履祥开始到外祖父家读书。天启二年,拜陆时雍为师,后又师事诸明叔。十五岁的时候,参加童子试,成功考中秀才。不过可惜的是,参加举人考试却没有过。此后他又多次参加举人试,都名落孙山。

科举上的坎坷与失意,让张履祥此后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巩固学识,研究学术方面。等到日后的时候,又开馆授课,倡导理学思想。

崇祯三年,祖父去世,四年母亲去世。连续两位至亲的离世,给张履祥很大的打击。而长辈的离世,最明显的反映,就是家庭的逐渐破败。祖父和母亲去世之后,张履祥和兄长相依为命,勤俭持家,过着清贫的生活。

崇祯六年,张履祥的学问有所成就,也渐渐传出了一些声名,于是被同乡颜统聘为塾师。当时东南地区,结社之风盛行,士子书生相约交流,共同批判朝政。然而对于这样盛况空前之事,张履祥却没有表现出半分兴趣。他并没有参加这些聚会,而是安然的待在家中,自己研究学问。

崇祯十五年,再次赴杭州参加乡试,落第不中。崇祯十七年,前往绍兴,拜刘宗周为师。刘宗周是理学殿军,被称为明朝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在跟随刘宗周学习的时间里,张履祥受刘思想影响极大。

刘宗周本人多年闲居在家,开馆授课,张履祥对这样的生活十分向往。而这也对他日后的人生规划,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不久之后,山海关开,清军入关南下。张履祥听闻消息后,痛哭失声。等到杭州被攻破之后,张履祥还曾经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活动。但是等到清朝逐渐在中原站稳脚跟之后,张履祥知道事不可为,于是选择了隐居。

张履祥隐居在家乡,开馆授课,过着不问世事,不理朝政的生活。因为他名下还有四十余亩的土地,所以生活不愁。就这样一直过着隐居授课,研究著述生活的张履祥,活到了清康熙十三年。

去世之后,在当地名望极高,被浙江官员和当地百姓推崇,其理学学说得到认可和赞同。 ?

刘宗周对明朝中叶以来心学的发展作了怎样的批判总结?

刘宗周解官后的心情反而轻松。他早就想潜心学问,摆脱世事的缠绕。这回遂了他的意。刘宗周在家一呆就是3年。这期间,他的学术思想日渐成熟,名声远扬。刘宗周早年不喜王守仁之学,中年后却信从其学说,至晚年提出他自己的以慎独、诚意为宗旨的思想。他的基本思想并未超出心学的范围,但对明朝中叶以来心学的发展作了一定程度的批判总结。

明朝儒学宗师都有那些

1、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会稽山阳明洞(今浙江绍兴县东南20 里处),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又曾创建阳明书院于越城,故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28岁中进士,历官庐陵知县、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左金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等,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敕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公全集》38 卷。王守仁是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堪称有明思想界泰斗、心学的杰出代表,其学上承孟子,中继陆九渊,集我国心学之大成。由他创立的阳明学派,与朱子学派分庭抗礼,成为明代中后期一个体系庞大、门徒众多、思想活跃、影响深远的新儒家学派,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刘宗周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很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山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注]。
3、薛瑄(1389年-1464年),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县人(今河津市),明朝官员、理学家。
4、吕坤(1536年-1618年),字叔简、心吾、新吾,号抱独居士,明朝哲学家,宁陵人(今属河南商丘),写有《呻吟语》。
5、曹端(1376年-1434年),字正夫,渑池人。

祖籍山西曲沃县阎村。五岁见《河图》、《洛书》,能画地询问父亲[1]。长大后读周敦颐《太极图说》,叹道:“道字是矣!”18岁中秀才,永乐六年(1408年)河南乡试,举人第二名。任山西霍州、蒲州学正二十余年,学者称“月川先生”。曹端称周敦颐为理学宗源,“周子《太极图说》为宋理之宗”“手太极图而口其说以示二程”;又认为陆九渊所谓“又加无极二字,是头上安头”说,是“不知周子理不离阴阳,不杂乎阴阳之旨”。著《太极图说述解》一卷、《通书述解》二卷、《西铭述解》一卷。《明史·儒林传》称“论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
6、罗钦顺(1465年-1547年),表字允升,号整庵,谥文庄。明朝江西泰和(今属江西)人。弘治六年进士科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明代“气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知名哲学家、儒家学者,时称为“江右大儒”。在明中期,罗钦顺是和王阳明分庭抗礼的大学者。年八十三卒,赐太子太保。

上面是比较重要的,一般的有

刘基
宋濂
方孝孺
胡广
曹端
薛瑄
吴与弼
胡居仁
陈献章
娄谅
丘濬
黄佐
罗钦顺
王廷相
吴廷翰
王守仁(阳明)
王畿(龙渓)
钱德洪(绪山)
邹守益(东廓)
欧阳德(南野)
聂豹(双江)
罗洪先(念庵)
刘文敏(两峰)
王时槐(塘南)
王艮(心斎)
颜钧(山农)
罗汝芳(近渓)
周汝登(海门)
何心隐(本名:梁汝元)
李贽(卓吾)
吕坤
顾宪成
高攀龙
刘宗周(蕺山)
孙奇逢
方以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5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