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淮八艳之董小宛简介董小宛结局如何,

历史典故 2023-07-22 19:02:18

董小宛生于江苏苏州,家中是做刺绣生意的,因为董家是苏绣世家,所以在城中小有名气,生意很不错。

董小宛从小家境优渥,又是父母的心头宝,童年过得十分愉悦快乐。董小宛的母亲白氏出身书香门第,说白了就是白氏的父亲是个秀才,在这样的熏陶下,白氏教育董小宛的理念就是大家闺秀,要求董小宛琴棋书画、刺绣女工,样样精通。

董小宛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董小宛的额父亲患了重病,病重难治,撒手而去,留下了孤女寡母。

白氏因为丈夫的突然去世备受打击,董小宛也因为年幼管理不了家中的生意,所以她们母女两只好把绣庄托付给了管事。

明末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简介这个管事不是个好人,眼看着董父去世,没人能打理这各绣庄,就开始图谋董家的钱财。他勾结绣庄的会计,偷走了账面上的钱财,又欠了一屁股的债。董母因为世道变得混乱,想关了生意,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躲起来,一查账才发现绣庄已经千疮百孔。

白氏气急攻心,一下子病倒了。母亲的药钱和绣庄的欠债都压到了董小宛的肩上,让她喘不过起来。

那时候女子的地位很低,很多地方都不会雇佣女子做工,即使有,工钱也很低,所以董小宛就看中了青楼这种来钱快的地方。

于是,十五岁的董小宛就与秦淮河边秦楼的老鸨签下了协议,在画舫中卖艺。董小宛的美貌和才情让她迅速在秦淮河上出了名,来找她的客人不乏名人雅士,但也有不少的庸俗之人,总想动手动脚的。

董小宛为此跟客人有过不少争吵,但是她不能甩手就走,还是得忍下来,不然她母亲的药钱就没有着落了。

董小宛是个幸运的女子,尽管流落风尘,但她还是在风尘之中遇到了她的良人,要比她的姐妹们幸运得多。

董小宛的良人名叫冒辟疆,冒辟疆多次求见董小宛,但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得相见。后来在偶然中遇到董小宛,两人才有了交情,也真的是缘分。

你来我往中董小宛与冒辟疆暧昧渐生,私定终身,冒辟疆就给董小宛赎身娶回家中。董小宛嫁入冒家,对婆母恭敬,对冒辟疆的妻子谦顺,她们两个都喜欢董小宛这样的性子。

董小宛生性骄傲,即使嫁作妾室,也没有丝毫争风吃醋的意思,她和正室相处的很愉快。董小宛一心想过好自己的生活,冒辟疆来找她,她就好好侍奉;要是不来找她,董小宛也寻得了自己的乐子,就是做饭。

做饭这一爱好从少女的时候就有的,只不过后来忙于生计,没有额外的时间去钻研厨艺,嫁做人妇之后,闲时间就多了起来。

冒辟疆喜好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董小宛就专心在这方面钻研,每次都能做出花样繁多、心思奇巧的美食,让冒辟疆既过了眼福,又饱了口福。

董小宛还喜欢在香露中加入适当的食盐和酸梅调味,还采渍初放的有色有香的花蕊,将花汁渗融到香露中,增加了口味的层次感,不仅消暑止渴,卖相也是相当的好,是独门绝创。

董小宛还擅长腌制咸菜,朴实无华的野菜在董小宛手中总能大放光彩。喝粥时配上一点点咸菜,清爽又开胃。

董小宛还喜欢收集食谱,要是看到什么奇特的烹方式,总会兴致勃勃地前去求教或者自己尝试多次。据说,人们常吃的虎皮肉、走油肉都是她的发明,所以被也称为“董肉”。

董小宛对厨艺的热爱到如此地步,要是生于现代的话,必定是一代厨艺大师。才女和厨子看似毫不相关,却在董小宛身上得到了完美融合,接地气的才女,好似更加生动了些。

董小宛简介(明末“秦淮八艳”之一)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号青莲,江苏苏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

董小宛结局如何?

1639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后嫁冒为妾。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延伸阅读:秦淮八艳(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八位名伎)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伎,故又称“金陵八艳”。

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

《板桥杂记》的作者余澹心与“秦淮八艳”是同时代人,又久居金陵,为秦淮河上的常客,看来所言不谬。此外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以及刘培林、张德义合著的长篇小说《秦淮名伎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艳”之名,也与《板桥杂记》相同。

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最后和冒辟疆幸福在一起了吗?

董小宛最后和冒辟疆在一起了,但结局却不算是幸福。

董小宛在秦淮河畔画舫中很有名气,她为了治疗母亲的病,不得已踏入红尘,但她内心却是清高的。而冒辟疆是当时的一位高名才子,他在参加考试的时候,听到了董小宛的大名,曾几次去寻找董小宛,但都阴差阳错地错过了。

直到冒辟疆准备离开的前夕,他才得以看董小宛一面,这一面,董小宛的清丽才气也让冒辟疆印象深刻。在之后的几次接触中,董小宛逐渐被冒辟疆打动,爱上了他。

在这场爱情里,董小宛表现出了古代女性身上所没有的,对爱情的主动和向往,董小宛爱上冒辟疆之后,积极求爱,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但冒辟疆却在相处中慢慢有了一丝退缩,他对董小宛的风尘身份有所介意,还几次想要抛弃董小宛。

后来在钱谦益的帮助下,董小宛摆脱风尘女子的身份,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冒辟疆,但这并不代表着幸福生活就此到来。董小宛十分贤惠,嫁入冒家之后,对所有人都恭恭敬敬,持家也很有一手。

好景不长,清兵南下,时局动荡之际,冒家也开始了举家难逃。在逃难过程中,不管是冒家的生计维持,还是冒辟疆生病时的尽心照顾,董小宛都没有怨言地完美解决了。但其实在逃难过程中,冒辟疆曾几次丢下董小宛,十分自私,而董小宛却始终默默跟随,甚至为了照顾病倒的冒辟疆,搞坏了自己的身体。

等冒辟疆病好后,董小宛却因操劳过度而去世。董小宛的一生,清高有气节,对爱情大胆追求,从一而终,虽然她嫁给了冒辟疆,但冒辟疆给她的却是不对等的爱,或许冒辟疆曾经爱慕过董小宛的容颜,但却没有真正地爱过她。这样不对等的爱情,又何谈幸福。

死追渣男冒辟疆的董小宛,最后结局怎样?

董小宛,艳名高帜,自是不必多说,众所周知,她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明末的"秦淮八艳"。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没有哪个女人会比"秦淮八艳"中的董小宛更为完美了,她身上几乎综合了所有女人的优点,比如美貌、才华、厨艺、理财高手……



说到董小宛,就不得不提到冒辟疆,人们纷纷艳羡冒辟疆娶了一个几乎十全十美的女子,孰不知,是董小宛死乞白赖地要嫁冒辟疆,这段婚姻是董小姐死追死嗑得来的。

冒辟疆初见董小宛的时候,已经年近而立,董小宛年仅十六岁,因"才色为一时之冠"而名闻秦淮。科举失意的冒辟疆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去见董小宛,第三次才见到。此时的董小宛,虽然对这位美男早有耳闻,但是并未一见钟情。她那时刚从欢场应酬回来,"面晕浅春,香姿玉色,懒慢不交一语",这反而让冒辟疆"惊爱之"。

董小宛与冒辟疆的第二次见面是三年之后。冒辟疆追陈圆圆而不得,不知怎么的就闯进了董小宛的家里。这时候的董小宛差点让恶霸豪强抢走,受到惊吓大病一场,母亲也去世了,正是感情异常脆弱的时候。冒辟疆来的时候,她一眼就认出了冒辟疆就是三年前的那位风流公子,这令她感到格外温暖。她甚至多情地认为冒辟疆一定是辗转了许多地方才千里迢迢地找寻到她的,她动情地说:"现在一见到公子,便觉得神清气爽。"董小宛立刻让人置酒相待,与冒辟疆对饮起来。酒是色媒人,风流师哥冒辟疆与才色又绝的董小宛,此刻擦出了火花,按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董小宛不断劝酒,用意很明显,要将终身托付给冒辟疆。据冒辟疆在他的自述里说:"姬辄进酒,屡别屡留,不使去。"董小宛一再挽留冒辟疆住下,冒辟疆执意要走。当然,这是冒辟疆自己说的,真实情况如何,外人不得而知,或许冒辟疆还真有如此的定力?……



第二天,冒辟疆就要离开了,告别的时候,董小宛早就等在岸边了,她跳上冒辟疆的船,说:"我已经准备好了,让我送送你吧!"这一送,竟然送了整整二十七天。在这二十七天里,冒辟疆天天劝董小宛回去,她却怎么也不肯回,并指着江水发誓,说:"妾此身如江水东下,断不复返吴门!" 冒辟疆只好许愿说:"等夏天我去金陵赶考,就来找你。"空头支票,董小宛掩面大哭,辞别而去。

这件事情的诡异之处就在这里。董小宛要将终身托付给冒辟疆的时候,冒辟疆却怂了,推三阻四起来,最重要的一条是她一身的债务,而冒辟疆也并不是什么特别有钱的人。

董小宛祖辈经营的是"董家绣庄",十三岁那年,父亲患上了暴痢,不久便撒手人寰。明朝末年,朝廷腐败,天下陷入战乱之中,母亲白氏打算关闭绣庄的生意,收回资金以备随时逃难。谁知绣庄伙计一算帐,不但没有剩余,反而在外面欠下了上千两银子的帐。分明是伙计从中捣鬼,白氏又无法把握,又气又急,终于病倒在床。母亲倒下,绣庄破产,债务压头,生活的重担猛地压到了十五岁的董小宛身上,庞大的债务能拖则拖,母亲的医药费用却迫在眉睫。从小随母亲隐居世外的董小宛已养成一副孤高自傲的性格,那里肯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贷。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当然,董小宛也是鸨母不想放走的摇钱树,冒辟疆要为她赎身,也是一笔不小的银两。

到苏州的董小宛担心冒辟疆忘了自己,忍不住派人到他家中,再次陈述自己非他不嫁的决心。接待董小宛信使的是冒辟疆的夫人苏氏。她虽然贤惠,但怀疑董小宛是个骗子,给了十两银子打发信使回去,并没有给任何承诺。董小宛这一行为,让冒辟疆倍感压力,心生反感。夏季去金陵赶考的时候,他并没有要见董小宛的意思,连信都没捎一个给她。

董小宛就自己买船从苏州去金陵找冒辟疆,却不料在路上遇到了强盗,藏身芦苇丛里,结果船又坏了,三天三夜没吃东西,差点死在了半路。好不容易到了金陵,灰头土脸的,又怕影响冒辟疆考试,两天之后考试结束才去找他。无奈冒辟疆再次落榜,对董小宛连一个好脸色也没有,直接就赶她走,哪里来就哪里去。



回到苏州的董小宛并没有罢休,她竟然使出了死磕的办法,去南京穿的那件薄纱衣就一直没换过,到了深秋时节,天气已经凉了,她还穿着,并且托人给冒辟疆带话儿,如果冒辟疆不管她,她就会一直将这件衣服穿到冬天,冻死也在所不惜。

冒辟疆的朋友们坐不住了,一齐指责冒辟疆,赞叹董小宛的痴情。正是要出人命的关键时刻,还是名流钱谦益出钱出力,为董小宛还清了债务,赎了身,脱了籍,把美人送到了冒辟疆的怀里。这一年,董小宛十九岁,冒辟疆三十二岁。



嫁入冒家的董小宛洗净铅华,以前弹琴作画喝酒的手,从此只洒扫、纺线、绣花,操持家务,几个月足不出户。寒冬腊月,三九酷暑,别人都坐着吃饭,她站在一旁侍奉冒辟疆的母亲和原配夫人。大家劝她坐下来一起吃,只吃几口,又毕恭毕敬站立一旁,夹菜倒水,比奴婢还谦卑。冒辟疆和原配夫人生的孩子课业不好,她为他们改文章,辅导功课,通宵达旦不眠不休。闲暇的时候,还要陪冒辟疆……

董小宛为冒家日夜操劳,活得如此地卑微,可是,冒辟疆对董小宛却是相当的薄情,也就是渣男一枚,让人心寒,让人齿冷。当李自成破了北京明朝灭亡的时候,消息传来,冒辟疆举家逃亡,路上,他一手搀扶着母亲,一手拉着元配,不时对董小宛大声呵斥,要她快点跟上,后来怕她拖累全家,途中竟打算将她托付给友人,自己和家人一走了之。倒是冒辟疆的母亲和夫人感念董小宛的好,坚持让她留了下来。董小宛却对此毫无怨言,说冒辟疆做得对,"你说得对。你上有老母,下有妻儿,都是比我重要百倍的人,都要靠你活命。我要跟着你,既帮不上忙,还会成为你的累赘。"自己就是死了也没什么遗憾的。这话听着就让人心碎。

董小宛为冒辟疆考虑得非常周到和长远,她似乎感到自己活不长久了,在她二十五岁那年,就为冒辟疆买了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叫吴扣扣。她将吴扣扣当做礼物一样送给了冒辟疆,说:"此女是君他日香奁中物。"



三年后,董小宛死了,只活了二十八岁,就香消玉殒了。而冒辟疆足足活了八十二岁,董小宛去世后,他又活了四十二年。在这四十二年里,冒辟疆最不缺的就是美女了,那个董小宛为他买的吴扣扣,几年后就成了他的小妾,之后,他就接连纳了三个小妾……据说,董小宛临终的时候,手中竟然还紧握着冒辟疆送她的刻有"比翼""连理"的那对金钏……这个结局恐怕是董小宛所猜不着的吧!值吗?!叹叹!!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5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