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官话明代的官话怎么说?

历史典故 2023-07-22 18:48:23

明代官话拟音,朗读内容为明代口语书写的《训世评话》选段。《西儒耳目资》金尼阁著,这本书是明朝时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写的汉语教材,裏面用拉丁字母标注了汉字的当时官话读音。

《官话语法》万济国著,这本书也是明朝时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写的汉语教材,裏面也记录了当时汉语官话的读音和声调。Montucci收藏的手抄本汉拉字典,在这本书的导论里,有用五线谱来描述当时汉语各声调的调值。

明代口语语料的来源:《训世评话》朝鲜人李边著,是用当时汉语的口语翻译中国古籍里的故事。各声调调值:清平33 浊平11 上声42 去声35 入声 23清平 上声 去声调值皆从曾晓渝(《的调值拟测》)的构拟,浊平 入声调值从高田时雄(《明末官话调值小考》)的说法,分别取11(曾晓渝拟为21)和23(曾晓渝拟为34)个人感觉明代官话神似现代的各西南官话。

尤其是上声和去声,和武汉话完全一样,清平,浊平也和武汉话颇为类似。“出”字的读音颇有江淮官话黄孝片的风韵。

明朝时期“官话”是什么口音?

明朝的官话可能更接近客家话而不是江淮官话明朝的官话可能更接近客家话而不是江淮官话,其理由是:

1,从利玛窦的记录中可以知道,明朝的官话是一套有完整的闭音节体系的语种;
2,从目前的江淮官话来看,江淮话已经不具备这样的完整的闭音节体系,它仅仅保留了部分的入声韵而不成为真正的入声音节(闭音节),它没有p、t、k等音节的分化,因而它远不具备这样的入声音节(闭音节)体系。这说明了今天的江淮官话与明朝当时的江淮官话大不相同,明朝的江淮官话是闭音节语言,而今天的江淮官话是开音节语言;
3,在目前中国境内的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等同样不具备完整的闭音节体系,因而它们也同样的开音节语言而不是闭音节语言;
4,在目前中国境内的汉语方言中,仅仅有客家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和粤方言具有完整的闭音节体系,也是真正的闭音节语言;
5,如果现在的普通话是由当时的明朝官话进化而来,则比较客、闽、粤等闭音节语言就可以发现,实际上闽、粤与普通话的发音相差较远,甚至是与越南话等南方非汉语语言较接近,只有客家方言与普通话发音读音都相对比较接近;

所以,客家话是目前中国境内最接近明朝官话的汉语方言。

明朝时期“官话”是什么口音

明以中原雅音为正,明前中原地区经多个北方民族融入,江淮地区的“中原之音”相对纯正,官话遂以南京官话为基础,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语。永乐年间都城迁至北京,从各地移民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约40万占北京人口一半,南京话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而南京官话则通行于整个明朝。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中国各个朝代的官方语是什么?

中国人自己的国家,官方用语统称“官话”。但由于时间久远,各朝各代官话都有点区别。例如,唐朝的官话类似现在的广东话,明朝的官话类似现在的四川话。民国建立的时候,四川话差一点就成了“国语”。民国的官方用语是国语,是以北京话为主体,参考各地方言而制定的。现在的普通话,与北京话更为接近。
蒙古统治中国时期的官方语言,也就是所谓的“国语”是蒙古语。官方文字是藏人八思巴编制的蒙古文。
清国统治中国时期的官方语言,也就是所谓的“国语”是满语。官方文字是清文,也称满文,根据蒙古文编制。溥仪快被中国人推翻的时候,还有专门的老师教他“国语清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4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