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徐渭书法欣赏:《草书李太白诗卷》

人生百味 2023-07-22 18:42:22

“诗仙”李太白的诗是历代书家书写的重要内容。我们看过黄庭坚所写的《李白忆旧游诗卷》,王宠的《李太白古风诗九首》等。天池山人徐渭的《草书李太白诗卷》,可谓笔墨恣肆,气势磅礴。

《草书李太白诗卷》1

《草书李太白诗卷》2

《草书李太白诗卷》3

《草书李太白诗卷》4

《草书李太白诗卷》5

徐渭书法气势磅礴 徐渭的对联也很有造诣

徐渭书法

我们都知道,徐渭自称“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徐渭的草书气势磅礴,然而,很难让人接受,一般人都很难看出徐渭到底写的是什么字。徐渭却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信,很是喜欢,可以说是达到了自负的一个状态。

徐渭书法作品

徐渭的书法在明代沉闷的文坛中,显得尤为突出。徐渭和王羲之一样,都是绍兴人,徐渭又特别倾慕王羲之的书法,因此,徐渭与王羲之一样,都是擅长草书。但是,对徐渭的书法影响最大的却不是王羲之,而是宋人米芾。徐渭对于米芾的书法有很大的研究,对于米芾的书法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之处。

徐渭的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态,让明代的书法迈向了另一个顶峰。大家都知道,董其昌破坏了书法中的墨法,那么徐渭就破坏了书法中的笔法。徐渭将绘画中的笔法破坏了,又将书法中的笔法破坏了,可以说,徐渭在书画笔法上的研究是极为透彻的。这也就成就了徐渭在美术上以及书法上的极大成就。

徐渭流传下来的,仅仅是书法作品的话,并没有跟画一样多。徐渭书法作品的代表作有:《代应制咏剑草书轴》、《代应制咏墨草书轴》等。但是在画卷上,我们也可以欣赏到徐渭的书法。因为徐渭一般都喜欢在自己的画卷上题诗一首,来更深层次的表达感情并且将自己的书法才能展现无遗。

徐渭的对联

古代有很多在艺术方面有极高成就的人,但能够像徐渭一样的人,却是极少的。徐渭在世时,一生寂寞,死后,才多了那些顶礼膜拜之人,徐渭的一生算是可怜的。

徐渭作品

徐渭自幼聪慧过人,关于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难题的民间故事数不胜数。很多人知道的是徐渭的书画,也有人很欣赏徐渭的诗,但是很少会有人会提起徐渭的对联。徐渭在对联上的造诣,与诗书画相比,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徐渭在晚年的时候,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后代的书房中,希望后世的后辈们,在学习上,能够跟对联一样。这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渭的后辈们看到这副对联,都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不知道徐渭想要告诉他们什么。徐渭提示他们在仔细读读,好好想一想其中的道理。终于,徐渭的一个孙子知道了徐渭想要告诉他们:年少时,要珍惜光阴,好好学习,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徐渭听了孙子的讲解很是高兴,捋了捋胡子,面带微笑。

除了以上的这副对联,徐渭还为很多地方写过对联,其中也不乏一些有名的地方。徐渭曾为杭州凤凰山城隍庙写过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徐渭的对联,除了可以欣赏到对联本身的文学价值,还能看到徐渭书法的笔法苍劲有力,也可以看到徐渭的性格:倔强而孤傲。

徐渭铭

很多人可能知道徐渭是谁?是明代的文学家、书画家。但是,很多人看到这个词“徐渭铭”,就有可能会不可理解,会有疑问。铭是什么,徐渭铭又是什么呢?

徐渭铭款端砚

铭是一种可在器物上的,用来讲述人生平,或者是让自己能够警戒的文字。随着铭的不断演进,铭慢慢成为了一种文体,该文体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用韵的。然而,铭刻在不同的地方,是有不同的意义的。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桌的右边,是用来警告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而铭刻在石碑上的,那就是用来记录死者平生的事迹,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在民间,有一个关于徐渭铭款的端砚的收藏,端砚呈椭圆的形状,正面刻着“倚梦轩”三个大字。在砚上刻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相传,端砚是嘉庆十五年的物件,长约十三厘米。端砚整个是硬木雕刻而成,而且雕刻的手艺十分娴熟、流畅。虽然端砚在底部有一点破损,却一点不失原有的模样,而且很受喜爱该种物件的人的喜欢。

徐渭在死前,还自己给自己写墓志铭。主要讲述了自己从幼年就喜欢诗词文,并努力的学习,九岁就能用文字赚钱了。参加了八次举人的考试,却没有一次被录用的。后来被官府聘请,但因为自己的性格,只能辞职。一生坎坷,穷途潦倒,死后,也只能用自己的书画卖了钱才能下葬。

徐渭的诗

很多喜欢和欣赏徐渭的人都知道,徐渭自称自己“书一,诗二,文三,画四”。只是现在很多人更感兴趣的是书画成就,而并非是徐渭在诗上面的成就。虽然徐渭的书画是极为突出的,但是,徐渭的诗也绝非只是一般,徐渭的诗也可以说是有杰出的成就。

徐渭墨梅图上的题诗

因此,当别人在徐渭的书画中专研徐渭一生模糊的身影时,还不如投身于徐渭的诗中研究徐渭那不为人知之事。徐渭的诗虽然没有像其他有名的诗人一样出名,但是,徐渭的诗在明代文学史的评价上也是极高的。从袁宏道将徐渭的诗合成一本书也可以看出,徐渭的诗是很有文学价值的。徐渭在他的一生中,一直追求创新、变化、奇特,他的诗亦是如此,别具风味,令人回味无穷。

在徐渭的五言律诗《陈女度尼》:“青春正及笄,削发度为尼,别母留妆粉,参师歇画眉。幻真临镜现,生灭带花知,未必今来悟,前身受记谁。”表面上看着通俗,其实,内在丰满。徐渭用前两句描绘了情景,后四句将诗的内涵升华到了更高的境地,表达了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境:对佛教哲学的理解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心灰意泠。

总而言之,徐渭的诗与他的人一样,不需要太多粉末修饰,以最自然的状态将世间的万事万物出现在他的笔下,将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以此来发泄他心中的愤闷。

徐渭诗词

徐渭,字文长,是十六世纪中国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徐渭在艺术领域上,主张崇尚自然,即事物的本色。徐渭也将本色运用在了很多的地方,戏剧、绘画等等,当然在诗词中也不例外,使用本色的手法。

徐渭画像

本色这个词最早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中,其中,本色仅仅是指原本的颜色。随着时代的演进,本色的意思也在慢慢的由浅至深。在唐代,本色是用来区别乐官的服饰。到了宋代,将本色带入了文艺批评的领域。明代,有一个叫唐顺之的人认为:本色直写胸臆、瑜瑕不掩的真面目。徐渭对于本色的理解,就直接收了唐顺之的影响。徐渭将本色运用在了他的任何一个领域。

徐渭作为一个旷世奇才,在很多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徐渭虽然将本色最先用于他的戏曲创作之中,但是本色在他的诗词中,也得到了运用,并且成了诗词创作的指导思想。

粗略统计了一下徐渭的诗词,徐渭诗词保留到现在的大概有2070首。徐渭的诗词描写了方方面面的事物,内容十分丰富,感情也十分充沛。可以说,看徐渭的诗词,我们可以看到徐渭一生的道路以及他心理的所感所知,正所谓,读其诗,知其人。

虽然徐渭的诗词写得很好,但是在当时确实无人问津的。直到袁宏道发现了徐渭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所写的诗歌,徐渭才慢慢变得出名,后世更是将徐渭推到了神坛这样的一个地位。徐渭其实和梵高一样,在世时,一生穷途潦倒,到了死后,才有人欣赏膜拜。

徐渭是个怎样的人

徐渭是一个极有天赋的一个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不管在哪一个艺术领域,徐渭都有很好的作品呈现给世人。可以说,徐渭是一个生时寂寞,死后让后世人顶礼膜拜的一个艺术家。

徐渭画像

徐渭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年幼时,就凸显出了他的聪明才智。在民间,更是流传了很多关于徐渭年轻时,如何聪明的故事。虽然徐渭天资聪颖,但在科举的道路上并不通畅。徐渭生性豪放,喜欢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生活,对于文学亦是如此。因此,徐渭对于古板,没有一点创新的八股文,不是很喜欢,这也就导致了徐渭仕途坎坷,科举考试一直失败,等到了四十都还没有考中举人。

徐渭也因为自己的才华,得到了总督南军务的胡宗宪的重用。但在总督被杀后,徐渭精神不济,更是出现了发狂的行为,怀疑自己的妻子出轨,最终在发狂病发作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被捕入狱。徐渭在监狱中,渡过了很多个年头。等到出狱的时候,徐渭已经有五十三岁了。从此,徐渭更是痛恨达官显贵,晚年靠卖书画为生,但从不为达官显贵作书画。

然而,正式因为徐渭的这样一个经历,以及他天生不喜欢拘束的性格,才能让徐渭在书画以及其他的艺术方面,能够有这样杰出的成就。徐渭在前人的基础上,并运用自己的才华,开创了水墨写意画的新时代,创建了新的画派――青藤画派。

徐渭书法作品

《徐渭行草应制咏剑轴》、《明徐渭行草应制咏墨轴》、《明徐渭草书七律诗轴》。

《徐渭行草应制咏剑轴》。该作品为其行草书法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高度为352厘米,宽度为102.6厘米。现保存于苏州博物馆。《明徐渭行草应制咏墨轴》。该作品为其行草书法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的风格为笔墨纵横,龙飞凤舞。该作品高度为352厘米,宽度为102.6厘米。现保存于苏州博物馆。

徐渭简介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



徐渭作品价格

上世纪80年代,徐渭的作品主要在纽约和香港市场上露面,真假难定的作品价格不高。1989年纽约佳士得推出过一幅《鸡冠花》,结果卖到5.5万美元。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的兴起,徐渭的作品开始在海内外频频亮相。1994年6月,他的一幅《草书》和《墨菊图》被纽约佳士得拍至1.38万美元和2.07万美元,1995年北京翰海拍卖会有一幅徐渭的《草书鉴湖诗》被拍至35.2万元;而在另一场中国嘉德拍卖会,一件不算上乘的徐氏《草书》绢本立轴以19.8万元成交;同年在海外,纽约又出现一幅《草书诗词》以7.95万美元拍出,这个价格在当时并不低。以后,徐渭的作品只要在市场上被认定为真迹,藏家往往不惜巨资收购。1997年,翰海推出了徐渭的力作《青藤老人墨戏》手卷,受到众多买家追捧,最后以264万元成交;1998年徐渭的《草书》又在翰海拍卖会上以60.5万元成交。2000年香港佳士得有徐渭的《牡丹竹石》、《行书五绝诗》露面,最后以28.2万港元和25.8万港元拍出,同年,翰海公司也推出了他的《雪竹》和《草书》手卷,分别拍得82.5万元和71.5万元。2007年杭州西冷印社拍卖会上推出了2件徐渭的作品,一件为《草书七言诗》,成交价高达203.5万元;另一件为《墨竹石榴卷》,成交价为385万元。

笔者认为,徐渭作为一位才气超群、品格突出、个性强烈的杰出文人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够拥有徐渭的作品,无疑是现代大收藏家和文博机构梦寐以求的事。从目前市场上看,他的作品价格还远远没有到位,这主要是市场上徐渭一般作品多,或是真伪难辨、藏家吃不准的作品多。特别是他的画法狂纵不拘成法,故他的传世赝品很多,生前身后,数量很大,其中尤以花卉最多,现代张大千也是造假徐渭的高手,许多仿作几可乱真。后市只要有真的徐渭作品亮相,必会受到海内外大藏家和机构的追逐,如遇有精品登台,相信徐渭的作品还会不断地迭创新高。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4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