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岳飞是南宋最优秀的将帅,是中国最著名的英雄,你不去关注他的抗金事迹和著名战例,管人家有多少不动产干嘛!
其实我不是不关注岳飞的抗金事迹和著名战例,事实上从这家伙20岁参军到39岁去世,将近20年戎马生涯中打过的每一场大战役,只要有文字记载的我统统拜读过,而且每拜读一次都会增添一次我对岳飞的崇拜和敬仰。
不过英雄也是人,英雄也跟我们一样离不开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我来关心一下岳飞有多少房子多少地,并不影响岳飞的伟大形象,并不影响我对岳飞的崇拜和敬仰,是吧?
那您可能就会问了:岳飞有多少房子多少地?坦白说:我也不知道。因为岳飞在好几个地方都有房子,要想统计出一个精确数字实在很难。众所周知,他在河南安阳汤阴县的农村老家有祖宅,在南宋首都临安有朝廷分配的住房,后来又在驻地江西九江买下大片不动产。
当年金兵侵占中原,岳飞老家沦陷,汤阴祖宅可以不用考虑。南宋临安的住房属于国家分配,岳飞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个也可以不用考虑。所以我们重点探讨岳飞在江西九江有多少房子。
话说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20年,朝廷派人到江西九江调查岳飞家产,拿到一份财产清单,清单上说,岳飞在九江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以及房屋“四百九十八间”。
您知道,一顷是100亩,一角是2.5分,岳飞的旱田和水田加一块儿,刚好是1985亩。这么多地岳飞当然种不完,事实上他公务繁忙也没空种地,所以他把大部分土地都租了出去,总共出租了1400亩,分别租给江西九江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然后每年夏、秋两季向农民要租子。从这个角度讲,岳飞其实是个大地主。
再看岳飞的房子:498间。这里面有别墅也有商铺,别墅自己住,商铺租给别人做生意。据清单上记载,岳飞总共出租了151间商铺。按南宋前期二三线城市房租标准,每间商铺每月房租在1000文左右,这151间商铺每年能给岳飞带来180万文的收入。从这个角度讲,岳飞不光是大地主,还是包租公。
岳飞的孙子岳珂写过一篇《祖宗田米直》的文章,说出租一亩中等肥沃的土地,每年能收租8斗,值1500文。岳飞出租1400亩土地,每年进账大约是210万文,再加上出租商铺的收入,合计将近400万文。这就是岳飞每年通过不动产赚的钱。
南宋百姓收入很低,绍兴年间官办军工企业的高级技工每年能拿70000文薪水,已经是非常惊人的高收入了,至于一般的市民阶层,年收入10000到15000文是常事儿,即使全家从事某种生意,譬如说开个小饭馆,年利润也不过30000文左右。岳飞不算工资和奖金,光做地主和包租公赚的钱就顶得上几百户小市民。从这个角度讲,这家伙还是个大富翁。
我想您会问这个问题:岳飞买这么多房屋和土地要花不少钱,他哪来的钱啊?
我替岳飞算过,按照南宋前期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和地价,岳飞名下的不动产至少可以估值3500万文。搁普通百姓,累死也拿不出这笔钱,但是岳飞拿得出。第一,他是武将,武将薪水高;第二,他打过无数胜仗,宋高宗经常给予奖励,光在绍兴十一年就奖了白银2000两、丝绸2000匹、金碗3只、金杯30只。这点儿赏赐已经够他买房买地了。
精忠报国的故事:
1、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2、律己宽人
除了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外,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要求他们每天做完功课后,必须下地劳作。除非节日,不得饮酒。宋时有“任子恩例”,官员品级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阶越高,次数越多。岳飞勉励儿子们“自立勋劳”,仅用了一次“恩例”,还是为张所之子张宗本而用。
3、事母至孝
岳飞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飞把母亲姚氏接到军营中后,侍奉唯恐不周,每晚处理好军务,便到母亲处问安。当母亲生病时,岳飞亲尝汤药,跪送榻前,连走路都微声屏气而行,生恐吵扰了母亲的休息。凡遇率军出征,必先嘱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亲。
4、勇冠三军
岳飞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后来岳飞在与敌人作战时,杀敌将黑风大王。后来,贼王善、曹成聚集兵马号称五十万,岳飞部下只有八百,手下士兵都十分害怕。
这时岳飞却十分镇定,说:“我给大家破了它。”然后左手拉着弓,右手拿着矛,冲击敌阵,结果王善部大乱,岳飞乘势大败敌军。
5、儒将风范
岳飞的文才自不必说,数十首诗词足以说明。除此之外,他爱好读书,书法颇佳,时人称“室有邺架”“字尚苏体”。他还爱与士子文人交往,“往来皆高士”。
岳飞虽是武将,但他文采横溢,有儒将风范。他是寂寞英雄,满腔抱负,无人赏识,“欲将心事付瑶琴”,却无奈,“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他写的《小重山》不似《满江红》那样豪情万丈,可却是借琴弦抒发着心中无言的呐喊。岳飞这一生,为南宋抗金,浴血沙场,赤胆忠心,不为功名,只希望可以得遇明君,慰籍平生寂寥。
扩展资料: 力反和议:
绍兴八年(1138年)二月,岳飞还军鄂州,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赵构为“屈己求和”,进一步重用秦桧,并令其与金接通关系。韩世忠、岳飞对和议一事都表示坚决反对。
岳飞在临安朝见时对赵构说:“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 ”赵构不听。
十一月,金廷派出江南诏谕使张通古、萧哲,携带诏书,来同南宋“讲和”。金人不称宋朝而称“江南”,不说“议和”而说“诏谕”,把南宋完全置于藩属地位,消息传开,朝野上下,舆论沸腾。
宋廷诸大臣对此议论纷纷,多有反对者,然而这些主战派人物如枢密副使王庶、枢密院编修胡铨等,或被罢官,或被贬谪;赵鼎也被罢相。
十二月二十七日,秦桧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赵构跪在金使脚下,答应取消宋国号,作金的藩属,并每年纳贡,南宋与金的第一次和议达成。
参考资料:-岳飞 (南宋抗金名将)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今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
宋高宗以谋反罪名赐死岳飞,宋孝宗为之平反,追谥武穆、后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明朝加封三界靖魔大帝,配奉于各地武庙[3]。中兴四将诸多说法中唯一一位出现在所有名单中的名将。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与金军进行过数百次大小战斗。1140年,金太祖四子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城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绍兴和议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迫令自害,通说为自鸠,其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皆被害。宋孝宗即位后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扩展资料:
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河北抗金武装和宋官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之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著有词作《满江红·写怀》。其著作编成《岳忠武王文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岳飞为民族英雄。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也对网络上流传岳飞不再是民族英雄的说法进行了澄清,称岳飞在中国历史上历来被认为是民族英雄,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都是一贯的,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岳飞
岳飞(1103年—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河北(宋时指黄河以北,而非今河南河北之省界,下同)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追谥岳武穆王,为中国南宋时期的名将。 [编辑] 生平 为符合 *** 的品质标准,这个条目或章节可能需要清理。 请在讨论页上讨论这个问题,或者改用其他标签以显示出本条目的具体问题。可使用编辑帮助。 岳飞正在校对翻译。 欢迎您积极参与校对与修订,原文在"zh.wikisource/wiki/宋史/卷365"。 [编辑] 早年 岳飞少年时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透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1]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且喜欢看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编辑] 从军 宣和四年(1122年)冬,真定宣抚刘韐招募「敢战士」,19岁的岳飞从军成为其部下。但不久因父亲岳和病故,回到家乡汤阴县[2]。 1124年冬,再次投军,被分配到河东路平定军(治平定,今山西省平定县)[2]。 [编辑] 靖康之难 1126年9月21日(阴历宋钦宗靖康元年九月丙寅日),金国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在围城二百五十余日后攻陷太原,守将王禀死节[3]。此时刘韐数救太原而未果,回到开封任京城四壁守御使,但不久被罢免[4]。 1126年冬,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归刘浩军中[2]。补从九品承信郎。 1127年1月9日(阴历宋钦宗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丙辰日),金兵攻破开封,靖康之难达到 *** 。 1127年1月15日(阴历宋钦宗靖康元年十二月初一壬戌日),宋康王赵构接到宋钦宗的蜡书,在相州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康王命武显大夫陈亨伯任元帅府的都统制,其下编组为前、后、中、左、右五军,其中前军统制就是刘浩。岳飞属刘浩的前军。 按蜡书的命令,康王元帅府的任务是火急救援被困在开封的钦宗。岳飞属前军编制,奉命带领三百名骑兵,南下前往大名府(治元城、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东)魏县(今河北魏县东北)李固渡侦察,在侍御林率所部打败一队金军,杀死敌方一名枭将,因功升正九品成忠郎。但因岳飞的曾祖父名岳成,为避讳改为“寄理保义郎”。正九品的保义郎比成忠郎低一官,但加上“寄理”一衔,便与成忠郎同阶。 康王赵构先派刘浩领兵南下濬州(治黎阳,今河南浚县西北)和滑州(治白马,今河南滑县),去解开封之围。在刘浩全部前军二千五百人南下之前,岳飞又奉命率一百名骑士到滑州侦察,一直深入滑州南部近开封府的地界,当宋军回归时,在黄河冻冰之上同金兵发生遭遇战。岳飞劈杀一个金将,将金军杀退,因此升从八品的秉义郎。 1127年1月16日(阴历宋钦宗靖康元年十二月癸亥日),宋钦宗赵桓正式投降金国,成为俘虏。 1127年1月28日(阴历宋钦宗靖康元年十二月乙亥日),宋康王赵构逃离相州。第二天过冰渡河。第三天到达大名府。 1127年1月下旬(阴历宋钦宗靖康元年十二月下旬),宗泽承担了救援开封的重任,而大元帅康王仅分给他一万兵力,分成前、后、中、左、右五军。陈亨伯任都统制,兼领中军,岳飞在前军,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5]。宗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县),接连同金军打了十三仗,每战皆捷[6]。在正月的一次战斗中,岳飞射死金军两个执旗者,在率领骑兵突击敌人后,又掳获一批军械。因此升为正八品的修武郎。 1127年2月15日(阴历宋钦宗靖康二年正月癸巳日),宋康王赵构逃至东平。 1127年2月28日(阴历宋钦宗靖康二年正月丙午日),时任宋河东宣抚使的刘韐在出使金营被扣留后于此日自杀死节。 阴历宋钦宗靖康二年二月,刘浩的前军奉命转战曹州(治济阴,今山东菏泽市南)。岳飞带领的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战后,岳飞又升两官,为从七品的武翼郎。 1127年3月20日(阴历金太宗天会五年二月丙寅日),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为庶人,北宋灭亡。 1127年4月3日(阴历金太宗天会五年二月庚辰日),宋康王赵构从东平出发。4月6日(阴历宋钦宗靖康二年二月癸未日),到达济州。 1127年3月末(阴历金太宗天会五年二月),岳飞所在的宗泽前军进驻广济军定陶县(今山东定陶县)的柏林镇[7]后,元帅府又命令他改隶黄潜善,而取消宗泽对此军的指挥权。当时,元帅府已集结了八万兵力。其中归宗泽指挥的祇有二万六千人,而归黄潜善指挥的却有三万六千人[8]。 1127年4月20日(阴历金太宗天会五年三月丁酉日),金太宗下诏立宋太宰张邦昌为“大楚”皇帝。但伪楚政权不得人心,无法维持下去,张邦昌不得不派人把御玺送到济州,奉迎康王为帝。 1127年5月10日(阴历金太宗天会五年三月丁巳日),金东路军完颜宗望退师,徽宗北迁。 1127年5月13日(阴历金太宗天会五年四月初一庚申日),金西路军完颜宗翰退师,钦宗北迁。 1127年6月2日(阴历金太宗天会五年四月庚辰日),宋康王赵构离开济州,前往南京应天府(北宋之南京,在今河南商丘,后为金之归德府))。出发之前,将元帅府所属五军重新编组,其中张俊任中军统制,刘浩任中军副统制[9]。岳飞作为中军的一名偏裨武将,随同大队人马,护送这位行将登基的新君,前往应天府。 1127年6月12日(阴历宋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初一庚寅日),宋康王赵构即位于应天府,建立南宋。 1127年8月6日(阴历宋高宗建炎元年六月乙酉日),宋高宗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 岳飞这段时间处于黄潜善的羁束之下,接连几个月无仗可打,即上书赵构。黄潜善和汪伯彦看到岳飞的上书,批示“小臣越职,非所宜言”[10],并将岳飞革掉官职,削除军籍。 1127年9月(阴历宋高宗建炎元年八月),岳飞北上,入河北招讨使张所军中,借补正八品的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张所很赏识岳飞,又很快升岳飞为从七品的武经郎、任统制。10月间(阴历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中旬),张所命王彦任都统制,率岳飞和张翼、白安民等十一将前去收复卫州等地。随即张所因从前曾弹劾黄潜善而被贬逐岭南,河北西路招抚司撤销,王彦一军成为孤军。 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今河南新乡市)的石门山,为集结金军所包围,因此谨慎出战。时年24岁的岳飞有些年少气盛,责备王彦胆怯:「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率领部下擅自出战,攻占新乡县。但马上遭到集结而来的金军部队攻击,王彦部溃散。王彦收拾残部退守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西山,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王彦和他的部属们都在脸部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是谓“八字军”,后来发展到十多万人的队伍,收复绵亘数百里的地区。金军屡次进行围剿,都以失败告终[11]。岳飞则率残部在太行山区转战一段时间,听到八字军壮大的消息后,前住王彦的山寨叩门谢罪,希望重归王彦军。但王彦对岳飞说:「汝罪当诛,然汝去吾已久,乃能束身自归,胆气足尚也。方国步艰危,人材难得,岂复仇仇报怨时邪!吾今舍汝。」既没有追究岳飞,也没有接纳岳飞。
唔该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 岳飞有志建立中华半神文化中的“忠”﹐以慧益华夏子孙后代﹐树立中华民族的正气﹑气节。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同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登基,是为高宗,迁都临安,建立南宋。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被革职。岳飞遂改投河北都统张所,任中军统领,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屡建战功。后复归东京留守宗泽,以战功转武功郎。宗泽死后,从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守开封。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兀术率金军再次南侵,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岳飞无奈随之南下。是年秋,兀术继续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 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之“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 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歼灭了贼寇杨么,从中收编了五、六万人马,使“岳家军”实力大增。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状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绍兴七年,岳飞升为太尉。他屡次建议高宗兴师北伐,一举收复中原,但都为高宗所拒绝。 绍兴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这使岳飞不胜愤懑,上表要求“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示 *** 。 次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仙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 在朱先镇,岳飞招兵买马,连络河北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他激动地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这时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 岳飞之志向之一是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忠”之涵义﹐而恶势力却千方百计破坏人们履行“忠”之内涵。按自然规律﹐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着称。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126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按自然规律﹐岳飞之“忠”﹑道德操守及保卫南宋之杰出战勣﹑贡献将成为南宋百姓﹑君臣富贵之典范﹐最后善终。这才是“忠”的结果。 但恶势力为破坏这个“忠”﹐故意违反自然规律﹐非要产生出一个邪恶结果﹐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破坏人们履行这个“忠”。 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绍兴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恶势力让金兀术要求“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又利用秦桧之邪恶诬岳飞谋反,将其下狱。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恶势力破坏自然规律﹐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是年岳飞仅三十九岁。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也同时被害。宁宗时,岳飞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岳飞被害﹐是恶势力故意违反自然规律﹐以给中国人造成错觉﹐进而残害华夏子民﹐并不是自然规律之自然结果。恶势力故意害死岳飞﹐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真”的部份被破坏极其严重﹐恶势力又故意引入“愚忠”的概念﹐欺骗中国人﹐从此社会道德急速下滑﹐至明朝时中国人已基本上背弃了传统文化﹐中国人的道德﹑智慧已经大打折扣了﹐圣人曾说﹕“到明朝时人就已经不行了”。 岳飞无专门军事着作遗留,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书启、奏章、诗词等。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岳飞﹑韩信﹑于谦﹑袁崇焕等之兵学﹑智慧﹑道德操守﹐永远是华夏子民的灵魂﹑处事之典范。
参考: 网址
岳飞(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河南),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宣和中,以敢战士应募,隶留守宗泽部下,屡破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公元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于狱。 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非常害怕「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諡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諡忠武,有《岳武穆集》。
参考: inter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80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太监系列:太监也可以成为水利专家
下一篇: 奇闻:北宋将领敢公然向皇帝索要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