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为右相,与左相姜恪对掌枢密。恪既历任将军,立功塞外;立本唯善于图画,非宰辅之器。故时人以《千字文》为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旧唐书·阎立本传》
译文:
等到当上了右丞相,和左丞相姜恪一起掌握大政。姜恪是带兵出身,在塞外立功无数;阎立本只是擅长画画,不是宰相的材料。所以,当时人们模仿《千字文》说“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壹
“学而优则仕”很平常,“画而优则仕”比较少见。
靠着画画官越做越大,最后做到宰相的大概只有阎立本了。
但是,宰相和画家,主业和副业,傻傻地分不清,这个就尴尬了。
贰
阎 立本的家世了不得。
他的妈妈是北周的公主,他的外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
因为隋文帝杨坚和宇文邕是亲家的关系,隋炀帝杨广不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表叔,还是李世民的老丈人,所以,阎立本和隋唐的皇帝都沾亲带故。
阎家本身也是大家族,从阎立本的爸爸阎毗开始,阎家子弟有不少精于书法、绘画、建筑。
对于阎立本来说,家世是助力,画画才是他真正的立身之本。
叁
张僧繇是南朝著名画家,“画龙点睛”的传说就是出自他手。
据传,阎立本第一次看到张僧繇的作品时,觉得不过尔尔,多少有些浪得虚名,可是,第二天再去看时,发现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是“近代佳手”。到了第三天,他又才真正领悟到张僧繇作品的妙处,感慨地说:“名下定无虚士。”于是他在那里继续停留了十多天,朝夕揣摩,“坐卧观之”,不忍离去。
张僧繇曾经画过一幅《醉僧图》,道士们常常用这幅画来嘲笑和尚。和尚们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想出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法子,大家凑钱,请阎立本画了一幅《醉道士图》。
《醉僧图》和《醉道士图》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阎立本除了家传的绘画技艺之外,广泛学习,兼收并蓄。
在绘画方面,阎立本尤其精于写真,他的作品《太宗真容》、《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形象逼真传神,在当时被人称为“丹青神化”。
肆
在画坛上挣得偌大名声的阎立本,对自己画师的身份,却丝毫不引以为傲,反而引以为耻,甚至告诫子孙,不要学习绘画。
这和阎立本所受的一次“屈辱”有关。
有一次,李世民带着一帮文人游园,偶然见到水面上有一只稀有的水鸟,李世民来了兴致,让手下作诗吟咏,还让太监紧急传召阎立本前来画画。
时任中央组织部司级干部(吏部主爵郎中)的阎立本正在处理公务,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画师阎立本,皇上命你前去画鸟”。
虽说这口谕听起来实在有些别扭,但阎立本也来不及想那么多了,一路小跑,气喘吁吁赶到李世民身边,也顾不得擦汗歇息,埋首作画。
周围作诗的文官们看着低头作画的阎立本,很是不屑的样子。
阎立本受了刺激。
回家后,阎立本把儿子孙子都叫来,留下家训——“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缘情染翰,颇及侪流。唯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诫,勿习此末伎。”。
伍
在唐代,画家的社会地位还是挺高的。
如果说,阎立本单纯以画家的身份出现,应该也会获得不错的声望和口碑。
但是,官场里混进一个画家,这话说起来就不好听了。大多数人就算是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认为,阎立本是靠旁门左道获得升迁,从而不屑与之为伍。
试想,如果李白靠着写诗当了大官,人们还会那么喜爱他吗?
话说回来,阎立本还是有能力的,他和他的哥哥阎立德先后出任将作大匠,正是靠着兄弟俩在建筑方面的才华,而不单纯靠家世。
如果说,后来从将作大匠升任工部尚书还算专业对口的话,再升任宰相就有些尴尬了。
《旧唐书》评价阎立本“既辅政,但以应务俗材,无宰相器。”
陆
官场是官场,艺术是艺术。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第一节奇女子刘,湘府一代妃子,生在烟火之地,却脱去了世俗。她很美很漂亮,让无数浪漫的名人为之倾倒;她琴棋书画,精通丹青,博学文墨,才华横溢,令许多文人骚客自叹不如。她嘲讽虚伪,拒绝伦理,蔑视伦理,试图为甘昆翻案,让人瞠目结舌。而她高举反清大旗,带着重见天日的野心,令当时和后世的男人俯首称臣。刘,本名杨瑷,明朝第四十六年生。祖籍吴江或嘉兴,家世不详。在他只有十岁的时候,他被卖到盛泽镇一家名为还乡的妓院。柳的名妓徐佛见她娇小、漂亮、聪明,就收她为义女。然后请人每天教她写字,画画,背诗,弹琴,跳舞。刘很有天赋,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技能。他特别擅长丹青诗,很受徐佛的欢迎。公元1620年,吴江的老朋友周道登退位为丞相,回到家乡。他的老母亲想买一个聪明有礼的姑娘,就让徐佛来找她。徐觉得刘最合适,就把她转卖到周府当丫鬟。起初,刘很受周夫人的欢迎,因为她的灵巧和知识的书籍和礼仪。但不久,周道登不顾妻子们的死活,无耻地央求母亲把刘收为妾。虽然喜欢刘,但她更爱她的儿子,所以她同意了。当时周邓已经老了,而刘只有十四岁。老丈夫爱他的妃子,经常把她们抱在膝上,教她们墨水。刘虽然年轻,但涉世颇早,心智远比她的年龄成熟。再加上她意志坚强,桀骜不驯,让那些妻妾们深感头疼。就这样,刘在霜剑和流言中过了一年多。因为她和周道登之间没有爱情,而且她对自己的性格更加不满,所以和周的仆人。妾得知此事,喜出望外。她几次向周道登抱怨,并想尽一切办法设计害害死刘。但周道登毕竟曾经是宰相,引起了极大的宣传,对周复极为不利。虽然周的母亲爱刘,形势所迫,将刘送出周府,卖给一家妓院。第二节初出茅庐的刘被卖到妓馆后,内心充满了对人生命运的感叹,荣辱的突变让刘感到世态炎凉。在此期间,刘结识了被称为复社六君子的李存文、宋、经过林东党的善后工作,他们组成了一个协会,反抗朝鲜的宦官。他们非常有名。刘非常钦佩他们。几个人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写诗唱歌,讨论时局。久而久之,刘喜欢上了风姿绰约的宋,两人关系密切。这时,宰相徐阶的玄孙徐三来拜访刘。刘认为这是庸俗的,是非常冷漠的。被戏弄之后,徐并没有不要放弃。于是劝刘致力于武艺,立下战功。徐公子真的学习很努力,考上了武官夏侯_一战成名,又出征作战,但不幸被射死,成为第一位烈士。从此,刘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寄托在宋身上,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但是,他们的地位相差甚远。在母亲的压力下,宋断绝了与刘的关系。正当刘悲痛欲绝的时候,刘却被当地的妓院扫地出门,生活十分艰难。初恋的挫折让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她每天与儿子和名人的接触似乎很浪漫,但事实上她仍然是一个男人的玩物。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她写了许多悲伤的诗来表达她的感情。至此,陈子龙再次进入了她的情感世界。早在刘和宋是恋人的时候,就已经恋爱了
然而,刘扮演了的情妇两年多,并未能怀孕,她没有我不想再做小妾了。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只好分手。第三季,刘和钱刘回到盛泽老家后,依然表现得异于常人。她经常穿着儒家的衣服和围巾,当她看到一个男人时,她被视为一个怪人。但她才华出众,诗墨被世人视为珍宝,求索者层出不穷。这时候,刘他的才智、古怪的行为和外表被称为三绝,远近闻名,吸引了无数风流名士和浪子。太司谢三彬是个好色之徒,曾多次到妓院把刘据为己有。刘几次想摆脱他,但都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意识到我必须找到一个更有权力的人作为我的靠山来拯救自己。刘一向鄙视权贵,只钦佩那些有才华的钱雕像。明末清初江南著名学者、学长。他曾是南明弘光朝萨格勒布的大臣。1646年,他叛逃清朝,被任命为清朝礼部侍郎。一个儒雅之士,而钱又是一个才貌双全的最佳人选。钱是当时文坛领袖,江左三杰之一,颇有名气。他在一次宴会上认识了刘,两人经常交换诗歌。我佩服钱和刘我曾多次在他的诗中表达我的爱。然而,他已经到了六十岁,而刘才刚刚二十多岁。年龄的差距使他们没有进一步的接触。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刘突然造访位于钱的板叶堂。忽然,钱感到很高兴。在得知她的船停泊在唐灵后,她没有准备她的轿子就去了唐灵。她发现原来一艘载着三个人的小船在习字湖上悠闲地游荡。待在船上,一个小巧玲珑的绝代佳人迎了上去。刘性格开朗。他虽与钱不熟,却无拘无束,谈诗谈景,随心所欲。活泼可爱的表情让钱钱乙暂时忘记了自己的沮丧,觉得自己变年轻了。他心血来潮,一口气唱了十六首绝句,表达对刘的爱。刘钱早就仰慕她的大名。在她与社会名流交往的过程中,她经常听到人们对钱的钦佩和敬仰。刘把奶油梁当傀儡,要见多识广,才愿意委身。陈子龙的诗独立汉唐路,垂柳无人烟,是刘的真实写照。在船上,两人互相倾慕,单膝跪地交谈,很快就看到了她白发和美貌之间的情感火花。按照礼仪,士大夫不能娶青楼女子。钱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刘坚持不送大礼,也不承诺自己。最后,钱终于不顾朝廷制度,想出了一个好计策,与刘结下了好姻缘,然后回到常熟,住进了板叶堂。板叶堂是钱该别墅位于常熟市城东,原陈夫人居住的地方。白发苍苍、面容姣好的钱和刘十分投缘。他们都喜欢诗歌,他们喜欢在自己的姜云大楼里整天阅读诗歌和书籍。是钱图书馆,里面收藏了几万册珍本古籍,足够两个人欣赏和品评。在钱和刘结婚后的几年里,他们确实过着才子佳人的诗意生活。崇祯十七年年初,我农民军逼近京都,但此时清军铁骑频频敲门,明军不堪一击,屡战屡败。所以江南人都慌了。刘对目前的处境深感忧虑,曾多次与钱商议以助时局。钱生性胆小怕死,但在刘面前却不甘示弱。于是,尚书朝廷请求领兵出战,而此时国家大事大乱,此事根本无人理会。刘对发球有着满腔热情
不久,清军入关,攻占了南京,斧王逃跑,后被抓获。钱钱乙出人意料地带领文武百官向清军下跪投降,表达对清廷的忠诚。那是2008年秋天,清廷命令我向北京投降。那一天北行,在萧瑟的秋风中,为丈夫刘送行。她穿着象征王朝的红色衣服,这使得在场的所有投降大臣都目瞪口呆,无地自容,尤其是钱。然而,他没有悔改的意思。他依然在清帝台阶下俯首称臣,当上了礼部侍郎。钱是一个孝顺的人物,虽然他敢于忍受被人唾骂,但与刘关系的破裂使他难以忍受。他知道要想得到她的谅解,就要和妻子合谋反清,于是利用原有的社会关系,积极开展反清活动,夫妻关系逐渐缓和。后来,钱因受牵连而入狱,而钱家胆小,没人敢出面。然而,刘不顾自己的重病,四处奔走,变卖家产,打通关节,救出了钱。钱见了刘他的忠诚在他的痛苦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他既尊敬又惭愧。后来,在她的启发下,他逐渐鼓起勇气行动,并给在桂林的弟子曲征发了一份秘密消息,陈述了详细的军事计划。但那时,人们仍然没有师认识钱的反清运动,还为了荣耀骂他汉奸,让他觉得委屈。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刘把反清复明的最后希望寄托在实力最强的福建沿海地区。很快,郑成功率十万大军北上,沿江直取金陵。刘与,一个管军务,一个跑来接美国军队。然而,郑成功最终被清军击败,不得不返回福建。刘他的反清复明愿望最终没有实现。经过这一系列的波折和打击,刘感到再看不到希望了,于是就和老丈夫住在楼里,整天泡在书店里,编辑和编纂明史。可惜,七年十月,夫妻俩很难过。后来,他们靠典当一些幸存的善本为生。此时的钱失去了金钱和权力,家里负债累累,债主天天催他。康熙三年五月二十四日,钱因病贫死于家中。第四节刘之死钱死的时候,刘还不到五十岁。从此,厄运降临到刘身上。当钱卧病在床,生命垂危之时,恶霸钱等人前来勒索钱财。钱一走,等人就更加嚣张了,闯进钱家,冲进灵柩后的孝帘,走到守灵的刘面前,怒不可遏,直接要财物;并当着刘的面,对家人拳打脚踢,追打他们的资产,把灵堂变成了刑堂,弄得鸡犬不宁。此后,等人又唆使钱他的老朋友欺骗了官方银行的官方契约。家里已经负债累累,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而陈夫人和一帮钱家人早就嫉妒刘了。这时,她也趁机围攻刘,天天堵着门喊,言语不堪。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刘以其坚强的性格,强忍着自己的愤怒,压抑着自己的悲痛,干脆埋葬了亡夫的身体,安排她的女儿葬礼事务,并准备战斗到死,当她不得不。一个月后,钱伙反派又来到门前,在钱的房子,砸了又砸,摔了又摔,闹得很大。情急之下,刘假意答应了,装作全盘托出,把这些小人骗走了。然后,她进了里屋,吸了血立了遗嘱,然后脱下孝服上吊。局势极其悲惨。一代浪漫的女人,她们的芬芳已经逝去,而她们的怨恨却是无穷无尽的,而此时,才过了两个月
李鱓33岁(康熙五十七年,即1718年)乞归,到52岁千辛万苦谋得一个七品官职,中间经历了整整20年。“声色荒淫二十年,丹青纵横三千里”,他的挚友板桥无情地贬抑了他,又充满热情地赞颂了他。三千里之说,考之现在能见到的主人题画,大致游历的地点有东淘、石城、扬州、赵家庵、草马庄、日永庵、湖州道中、吴陵、都门定性庵等处,以年代排列,几度扬州,又几度京城,中间则辗转于河北、山东、浙江一带,至于声色荒淫的浪漫生涯,“锦衣江上寻歌妓”,透露了其中的一点消息。
声色荒淫是主人公抑郁不平的一种变态心理的反映。出都的当年,他在一幅花卉上题道:“不特萱草可以忘忧,此花亦能销恨”。在主人公题画中,我们开始见到了“忧”“恨”两字。这个“忧”字,最明显不过的是这样一幅花鸟画的题诗:“羽毛曾否既丰时,偶尔天衢呈弄姿。上苑有花飞不入,依然栖定岁寒枝。”这只鸟儿象不象在宫廷弄姿而现在“萧萧匹马离都市”的李鱓?忧愤是深广的,在一幅画上他长叹道:“是色是香皆可画,忘人忧处最难描”。他画蕉叶,题道:“似扇晚风消暑气,不教夜雨滴愁心。”他又自比凤凰,凤凰命运不佳,栖在一棵梧桐树上,任凭秋风欺凌。忧愤太重,便因忧转恨,他画树,论君臣不能遇合,人不如树;他画朽墙与蝶花,竟然多次题道:“夺朱本事休拦住,尽长墙头去趁人”。夺朱两字,在当时实在是大有违碍。出现在李鱓题画的同年——雍正四年(1726年),查嗣庭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试题,下狱致死。夺朱者,万一说成是隐射夺了朱明的天下,那还了得吗?好在李鱓与科隆多并无瓜葛,在宫廷倾轧中没有什么价值,所以当时也没有人去邀功告发他。
“自在心情盖世狂”,此时的李鱓当得一个“狂”字。“夺朱”之题不必说了,年方40,便已自称“老夫”:“昨夜老夫曾大嚼,临风一吐有新诗。”他在扬州,据说有一回到一位富商开的酒店饮酒。酒味不佳,那位富商竟出面要李鱓作画。李鱓信笔画了一个大酒瓶,题道:“怨煞渊明,气煞刘伶,把瓶儿痛饮三斤。君若不信,把秤来称,定有一斤水,一斤酒,一斤瓶。”掷笔大笑而去。
主人公“盖世狂”的心态,反映在艺术上,就是大胆摆脱正统画风的牢笼,不再仅仅追求工整精致,而是让感情的个性色彩融于笔端,章法别致,用笔灵动,设色淡雅,不仅具有文雅秀逸之气,而且具有潇洒浑脱之趣。画不足以题,题不足以诗,洋洋洒洒,酣畅淋漓。⑤板桥说他在扬州见到石涛和尚的画,因此作破笔泼墨,画风大变。这是完全可信的。早年李鱓未必没有见过石涛的作品,但“神仙宰相之家”的贵公子和一位野僧的趣味——也包括艺术趣味难得沟通。现在不同了。现在辗转民间,生活遭遇的变化,思想情绪的变化,推动了艺术趣味的变化。
雍正八年(1730年),45岁的李鱓获得了一次机会,重返宫廷。这种愿望,早在四年前,主人公就已经表达了。他在一幅《秋葵图》上题诗说:“自入县门着淡妆,秋衣犹染旧宫黄。到头不信君恩薄,犹是倾心向太阳。”长门者,长门宫也。这枝拟人化的葵花,犹如汉武帝时贬入冷宫的妃嫔,依然恋着圣上。我们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的圣上已不是康熙,而是雍正了。朝堂易主,主人公的心里重新燃起了出仕的愿望。这种愿望自然地要流于行动。庚戌之年,果然如愿,李鱓两次 *** 入皇家画苑。辛亥之年,即雍正九年(1731年),主人公在数幅画的题诗中都有“小草有心知择地,梵王家异帝王家”的句子。20年浪迹天涯,经常住在梵王家——庙宇中,现在回到了帝王之家,心头又燃起了一团能蒙当权者青睐的希望的火光。
此次进入画苑,李鱓被指定随刑部侍郎高其佩学画。以前蒋南沙也好,此番高其佩也好,都是造诣颇深的画人,但也都是达官。达官而兼画人,能不能与江淮间一介书生推心置腹,平等相处?⑥宫廷画苑的作品,是要进呈御览的,要受极严格的约束,题材、设色、题款,都有限制。此时李鱓的画风业已形成,要他回过头来,重写草绿繁华,十分困难了。转眼之间,李鱓便“两革功名”,又离开宫廷,重新回到民间。导致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的缘由,他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蕉荫鹅梦图》中有过清楚的表述。他说:“廿年囊笔走都门,谒取明师沈逸存。草绿繁华无用处,临行摹写天池生。”他对宫廷画苑绝望了,他深恶痛绝地认为以仿作为能事的宫廷画作乃“无用”之作,他决心走徐渭之路,在他的画幅中表现造化的勃勃生机。对于宫廷画派,无疑地,这是一个叛逆者的自述,但是,这也是一个艺术家经过痛苦选择以后所作出的旗帜鲜明的宣言,它勇敢地表达了主人公新鲜的艺术见解。
再入民间,转眼又是三四年。在艺术上,主人公“又一变”。这一变就是如板桥所述的变而愈上,这就是“规矩、方圆、尺度、颜色丝毫不乱,藏在其中而外之挥洒脱落皆妙谛也”。但是另一方面,主人公却处处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他走在扬州最热闹的去处——辕门桥上,舆隶凶恶,如马踢人,气得他长叹“滚热扬州居不得,老夫还踏海边春”。这是雍正十三年(1735年)。但弹指的功夫,圣上又骤然驾崩,主人公经历了第三朝——乾隆之朝,这样,两驻宫廷的李鱓心头死灰复燃,热切地盼望皇恩的雨露再度降临他的头上。
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男,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民族英雄。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有<文山先生集>传世o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景炎元年(1276)五月二十六日辗转到达福州,被宋端宗赵昺任命为右丞相。文天祥对张世杰专制朝政极为不满,又与陈宜中意见不合,于是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分在南剑州(治今福建南平)开府,指挥抗元。不久,文天祥又先后转移到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漳州、龙岩、梅州等地,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景炎二年(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以重兵进攻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收容残部,退往循州(旧治在今广东龙川西)。祥兴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驻厓山,为摆脱艰难处境,便要求率军前往,与南宋行朝会合。由于张世杰坚决反对,文天祥只好作罢,率军退往潮阳县。同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张弘范押往厓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南宋在厓山灭亡后,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狱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褪下木枷。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甚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权臣阿合马被刺,元世祖下令籍没阿合马的家财、追查阿合马的罪恶,并任命和礼霍孙为右丞相。和礼霍孙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国,颇得元世祖赞同。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贤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于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巿口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长了一点,你摘要使用吧
采纳哦
诗词名称:《右丞相苏公挽歌二首》。本名:张说。别称:张燕公。字号:道济、说之。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洛阳。出生时间:667年。去世时间:731年。主要作品:《游老君洞》《蜀道后期》《杂曲歌辞·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杂曲歌辞·舞马词》《杂曲歌辞·苏摩遮》等。主要成就:三拜宰相,统领文坛。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王宰丹青化”的详细介绍:
一、《右丞相苏公挽歌二首》的全文点此查看《右丞相苏公挽歌二首》的详细内容
王宰丹青化,春卿礼乐才。
缁衣传旧职,华衮赠新哀。
路泣群官送,山嘶驷马回。
佳辰无白日,宾阁有青苔。
门歌出野田,冠带寝穷泉。
万事皆身外,平生尚目前。
西垣紫泥_,东岳白云篇。
自惜同声处,从今遂绝弦。
二、张说其他诗词
《咏瓢》、《邺都引》、《蜀道后期》、《幽州新岁作》、《杂曲歌辞·苏摩遮》。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右丞相苏公挽歌二首的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79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吃闭门羹来源于唐朝妓女接客的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