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西游记》家喻户晓,唐三藏作为其中的一位主角,与四位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真经得道。
历史上真实的唐三藏,的确取回了经书,并且还在大唐开设讲坛,弘扬佛法。唐三藏取回的经书,都还是梵文的,要想传播势必要经过翻译。当时就专门在帝国选取高僧,翻译唐三藏带回的经书。
辩机是被选中的高僧之一,算是入唐三藏门下。《续高僧传卷四》:“帝曰:‘自法师行后造弘福寺,其处虽小,禅院虚静,可为翻译。所须人物吏力,并与玄龄商量,务令优给。’既承明命,返迹京师。遂召沙门慧明、灵润等,以为证义;沙门行友、玄赜等,以为缀辑;沙门智证、辩机等,以为录文;……其年五月,创开翻译。”
辩机生于武德二年,十五岁的时候出家为僧,师从大总持寺著名的萨婆多部学者道岳。辩机有大才,佛法极高,同时又容貌俊秀英飒,气宇不凡。年仅二十六岁,就成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写玄奘取经经历的《大唐西域记》,就出自辩机之手。
长的又好看,佛法又高僧,和戏剧中的唐三藏差不多,定然都是女妖精喜欢的人物。不过辩机没有被女妖精看上,却是被唐太宗的爱女高阳公主看上了。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之一,房玄龄则是唐太宗重视的大臣。为了表示恩宠,同时也算是一种政治筹码,唐太宗将高阳公主嫁给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为妻。
据说房遗爱为人懦弱,不是高阳公主佳婿人选。嫁给房遗爱之后,高阳公主十分不满,加之唐太宗自幼对她宠爱,难免骄纵,后来与辩机偶遇,竟然生出了一段缠绵纠葛。《新唐书》记载了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
辩机与高阳公主有私,高阳公主甚爱之,因此将金宝神枕赠给辩机。但是后来却有御史揭露,说金宝神枕遗失。派官府探查,最终查明在辩机手中。辩机被抓住后,说出此枕是高阳公主所赠,两人的私情才被撞破。
原来当初辩机到高阳公主的封地,高阳公主与房遗爱外出狩猎,偶然相遇。高阳公主一见到辩机,就十分欢喜,因此邀请他到了帐中,与辩机有了关系。
此事被揭发之后,辩机被大怒的唐太宗下令杀害。高阳公主的十多个奴婢也被斩杀,此后失去唐太宗的宠爱。
《资治通鉴》又有记:“太宗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馀人;主益怨望,太宗崩,无戚容。”
您指的是玄奘的高徒吧,至今都没确切的定论。
姑且按一般的说法,因私通被杀,您也可以看成是一场戏,演戏而已。为什么要这么看?佛法的教育一般都从正反两面入手,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譬如佛陀住世,有正派人物,也有反面教材,提婆达多就是的典型,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他老人家扮演的是反面角色,实则大菩萨大权示现,表演而已。
古时候能参与翻译经典的人,资质都有严格要求的,至少是初果须陀洹以上的位次才能参加,玄奘大师在取经以前就已经是见性的大菩萨,能成为他老人家的高足,相信果位不会低到哪去,初果须陀洹已不可能被女色迷惑,辩机自然不在话下。
假如传说属实,那决定是一场表演,目的是为了告诉,淫之可怕。楞严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唐僧可以解释为唐代的高僧,是一个泛称,但在这是指的是唐玄奘(如图)。
唐玄奘(602~664)是唐僧的法号,本名叫陈祎(yi),古洛州缑(gou)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现在偃师市有唐僧的许多遗址,比如唐僧墓就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有兴趣的亲们可游览一番。
我们通常对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津津乐道,这是因为受电视剧《西游记》的影响,人们对唐僧取经后的事儿知之甚少,比如唐僧是怎么死的?我估计有许多人不知道。
下面我就跟亲们聊一聊唐僧是怎么死的
《西游记》书中描述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如来佛祖对唐僧说:
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引自《西游记》什么是旃檀(zhan,tan)功德佛呢?简单说就是三十五位佛之一,其身蓝色,右手触地印,左手定印,能消过去,能阻止僧人的罪业。(如图)
与此同时,如来封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分封为八部天龙。
值得注意的是,成佛后就没有死这一说了,阎王爷管不着。所以《西游记》中的唐僧不生不灭,一直不死。
真实的唐僧是肉身,虽然取回了真经依然要死,是不是很悲哀?悲哀的事还在后面呢!亲们接着往下看。话说陈家好像和佛有缘,唐僧的父亲陈惠生了4个儿子,唐僧是第四个儿子,他的二哥陈素,10岁时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
唐僧到了10岁时也在净土寺出家了,跟着哥哥(长捷法师)研究佛经。这一年是唐僧人生的转折点,所以唐僧把这一年,即公元612年(隋大业八年)牢牢记在心里。(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14岁。)
唐僧果然有天赋,加上哥哥刻意培养,之后名声大噪,不断受到邀请去各地讲经布道。
唐僧一边讲经一边深造,经过四五年的磨练和名师指教,他对“大小乘经论、南北地论、摄论学说”等有了很深的见解。
转眼十年又过去了,唐僧在讲经求学过程中,发现西方的佛学和中国的佛学有冲突有矛盾的地方,也就是说理论很混乱,各执一说,没有统一的答案。唐僧这时产生了想去印度取经的念头。
要去印度取经的想法萌生于公元627年(贞观元年),这一年唐僧记得很清楚,李世民刚刚称帝。
要去印度取经相当于出国取经,要出国必须有通关文碟,唐僧于是就向李世民请示“西行求法”。
你猜怎么着?李世民竟然不批准,根本不是《西游记》描写的那样——李世民很感激唐僧还和唐僧结拜为兄弟,御弟长,御帝短的叫,真实的历史就没那回事儿。
皇帝不批准我偷渡也要去,唐僧很执着。次年,也就是公元628年,27岁的唐僧背上行囊,不顾众徒弟的劝阻,决然的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
唐代如果有直播,唐僧肯定会挣到大钱,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他穿越了许多国家,见识了异域风光,这都是可以换成金钱的资本。亲们可以查看一下世界地图,告诉我从长安到印度有多远?其中经过了哪些国家?
经过4年的跋涉,唐僧领略到了异域风光,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31岁时(公元633年)终于进入了中印度。
当时的古印度面积很大,它是一个联邦制的形式,由许多小国组成。唐僧游历了当时的十几个小国家,每到一个地方就学习整理当地的佛经。
在印度经过了11年时间的整理、学习和考察,唐僧收获满满的,到了公元643年,42岁的唐僧踏上了回国之路。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唐僧回到了长安。这一年他43岁。
也就是说从27岁踏上取经之路,经过了16年的学习和领会,唐僧最终带着大量的经书和一些佛教文物回到了大唐。
唐僧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佛经佛典非常丰富,共有526箱、657部佛经,还有大量的舍利子及高僧遗骨。
讲真唐僧对大唐的佛教事业贡献巨大,接下来他要用毕生的精力把这些印度佛经翻译成中文,以便在大唐推广开来。
唐僧实指望皇上能支持他的事业,然而李世民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就在唐僧回国的第二年,他提出让唐僧还俗来朝廷做官。当时唐僧很愕然,随即断然拒绝了。
李世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原来李世民对和尚很反感,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做法在他心中留下了阴影,梁武帝统治期间,全国各地建了许多寺庙,养了大批的和尚。
李世民害怕重蹈梁武帝的覆辙,老百姓都当和尚谁来种地呢?所以极力劝说唐僧还俗。
其实这还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李世民想经营西域、番邦这些地区,需要精通西域、中亚各国地理交通、民俗风情、政治文化的人才,而唐僧恰恰符合这些条件。
皇上需要唐僧帮助自己打江山,而不需要什么狗屁的经文。李世民从来不相信“仁慈”可以坐天下,假如李世民信佛,他就不会发动“玄武门之变”了,也就不会射杀哥哥、勒死弟弟、逼父退位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唐僧逃避李世民的征召,一个人跑到了嵩山少林寺闭门译经。
李世民信奉武力,手持利刃磨刀霍霍,唐僧一心向善,教导人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两种不同的思想发生激烈的碰撞,唐僧在李世民的政治压迫和威逼之下战战兢兢翻译着经文。唯恐有一天惹怒李世民。
李世民对唐僧确实很恼火,但障于情面又不便动他,就在这时候发生了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和唐僧的高徒——辩机和尚通奸的事儿。
辩机是唐僧翻译经文的徒弟。李世民的小女儿高阳公主主动勾引辩机,二人偷情被李世民侦知。
本来唐朝公主十分滥情,公主与和尚私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李世民借题发挥腰斩了辩机。其实这是李世民变相向唐僧施压,唐僧比谁心里都清楚。
也许是上天保佑唐僧,他的徒弟辩机被杀半年后,(公元649年)李世民突然病逝。
李世民52岁就死了,任谁看来都不正常,当时有人说是如来佛保佑唐僧而改变了李世民的寿命,否则,按李世民心黑手辣的行事作风,唐僧早晚会被他杀死。
这下好了,唐僧可以全心全意的翻译他的经文了,他要在有生之年把这些印度经文翻译成中文,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作。
暑去寒来,15年的光阴匆匆而过。
在唐僧62岁时,从印度带回来的所有佛经终于译制完成。此时耗尽了他的最后一点精力,看着自己的成果,唐僧含笑坐化而死。
唐高宗李治辍朝三日,朝野为唐僧送葬者达百万余人,高宗将火化后的唐僧遗骨葬于西安东郊浐(chan)水东岸的白鹿原上。
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有四个能力高强的徒弟,每次唐僧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能在四个徒弟的帮助下化险为夷,那么在现实中,玄奘真的有徒弟吗?玄奘从西天取回来真经之后,唐太宗十分高兴,于是就让玄奘挑选几个人帮助自己把取回来的经书整理一下,以便于后人的阅读和学习,玄奘就从一些年轻人中挑选了一个很有才的,这个人就是辩机和尚。
一、没有辩机和尚就没有之后的《大唐西域记》。辩机和尚自小就熟读诗书,是一个比较有才华的人,这也正是玄奘法师看重他的原因之一。此外辩机这个人比较年轻,反应比较灵敏,而且长相英俊帅气,给人好感。在辩机的努力下,《大唐西域记》问世。这部著作也成为了经典。
二、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的婚姻不幸。高阳公主作为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李世民自然是希望她嫁的好的,所以李世民就在众大臣中物色对象,这就找到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要知道,房玄龄可是朝中大臣,高阳公主嫁给房遗爱,以后更有利于唐朝政权的巩固,可是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高阳公主根本就不喜欢房遗爱。她喜欢是那种文人气息的,而不是房遗爱这种武将。
三、高阳公主爱上辩机和尚,辩机被腰斩于市。高阳公主不喜欢房遗爱这种,刚好遇到了辩机和尚,于是两个人就暗生情愫。高阳公主把自己的玉枕作为定情信物送给了辩机和尚。不曾想,这个玉枕后来被人举报,又经过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添油加醋,辩机和尚就被抓了起来,当街腰斩。而高阳公主也被唐太宗软禁起来,不得出宫。一大才子,就这样被埋没了。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但是她的女儿高阳公主却给他抹了黑。高阳公主和辩机故事:这个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公主,当时是被李世民嫁给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的。不过后来有人发现公主居然和当时唐僧的徒弟辩机私通,李世民大怒,杀死了辩机,那么,高阳公主怎样死的?为什么叛变?而后的公主又再次和房遗爱陷入了谋反的事件中,两人都被李治赐死。
高阳公主和辩机故事
前面说到了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高阳公主经常是恃宠娇纵。并且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自己嫁了人之后居然出轨了,而且出轨的还是一个和尚,并且这个和尚也不是普通的和尚,正是那位帮助唐僧完成《大唐西域记》的辩机,也就是唐僧的高徒。
这一下不但给李世民抹了黑,绿了自己的老公,还给唐僧也抹了黑。李世民知道后大怒,直接就将辩机腰斩了,注意,这里说的是腰斩,李世民是一名明君,很少使用这样的酷刑,从这可以看出李世民当时是有多么的愤怒。但是高阳公主反而没有一丝的悔改,还为此十分的仇视李世民了。这也是后人对高阳公主评价十分负面的原因。高阳公主给人的印象就是出轨了还不知道悔改。
高阳公主怎样死的?为什么叛变但是她毕竟是李世民的女儿,所以李世民也没有什么办法。后来李世民去世,高阳公主一直怀恨在心,所以也没有去祭奠李世民。而且这还不算,高阳公主还盯上了自己老公哥哥的爵位,想要将这个爵位抢过来。后来的皇帝李治让长孙无忌去查这件事,不查不要紧,一查就出大事了,直接查出来高阳公主曾参与了谋反。
这一下,李治震惊了,这还了得,直接就将驸马处死了,因为当时驸马据说也和高阳公主一起参与了谋反。而高阳公主也被李治赐死了。李治可不管这个,虽然你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但是你谋反那就得杀。估计李治早就看高阳公主不顺眼了。不过这也不奇怪,一个出轨不改后面还谋反的人任何人都是不喜欢的。她也算是自作自受了,不过可惜的是房玄龄一家,全族都因为这位高阳公主遭到了大灾难。真的是害了自己又害了别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78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法海是好人,历史上真实的白蛇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