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唯一一位状元驸马郑颢简介郑颢最后结局

人生百味 2023-07-22 16:12:16

中国传统戏剧黄梅戏中,有一回经典曲目《女驸马》。讲述女主角原本为救情郎离家,阴差阳错参加科举,还高中状元。最后被皇帝钦点为驸马,迎娶公主。洞房花烛之夜,将实情告知公主,得到皇帝宽恕的故事。

状元驸马,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都存在。但实际上中国那么长的科举历史,文武状元共777人,真正被皇室招为驸马的却只有一人——郑颢。

郑颢是唐朝荥阳人氏,出生官宦之家,为唐宪宗宰相郑絪之孙。他自幼聪慧,家教甚严,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长大之后有才学。

唐武宗会昌二年,郑颢参加科举考试,力压众人,一举夺魁,成为新科状元。状元及第,郑颢担任右拾遗,后又诏授银青光禄大夫。宣宗大中三年,郑颢被选入翰林院,为翰林学士。

郑颢有才华,又出身名门,且前途无限,可以说是很多人眼中的佳婿。但是郑颢却早就已经与卢氏之女定亲,郑颢对卢氏女十分喜欢,就等着功成名就迎娶卢氏女归家。

也正是这个时候,宣宗为万寿公主选取乘龙快婿。皇帝将此事提了一下,自然就有人为皇帝解忧。当时有宰相白敏中,认为郑颢出身名门,生的英俊,才华横溢,是最适合最皇帝女婿的人选,所以就向皇帝推荐了他。

宣宗还真就看上了郑颢,于是有意想要将万寿公主嫁给郑颢。

郑颢当时可不知道这件事情,正欢欢喜喜的前往楚州,准备迎娶心爱的女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既然看上了他,郑颢能如愿迎娶卢氏吗?当然不可能。

宣宗派白敏中去劝说郑颢,白敏中对郑颢威逼利诱,郑颢最终只能回到长安,迎娶万寿公主为妻。

虽然皇命不可违,但是这却并不是郑颢如意的婚姻。娶了万寿公主之后,郑颢无法忘怀卢氏之女,婚后生活并不幸福。

也因为这件事情,他恨上了白敏中。此后他一路青云直上,始终不忘给白敏中使绊子。宣宗可能心里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所以一直没处置白敏中。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郑颢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但也许这一切都不是郑颢想要的,否则他也不会遗憾终生,对卢氏女念念不忘。

历史上状元有很多,但是他是唯一的驸马状元,还不想娶

郑颢(?—860年),唐朝荥阳(今河南郑州境内)人,唐宪宗宰相郑絪之孙。后落籍河清(今河南孟津)。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郑颢在京城长安考中状元,是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777位文武状元中唯一有据可查的“状元驸马”。

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是谁?为什么状元都不愿意做驸马?

在很多话本小说里面,“状元”和“驸马”可以说是非常“般配”的,高中状元之后,被皇帝看中,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但是,很现实的是,这只能是民间的想象了,真实历史上就只有一个状元最后成为了驸马,而且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呢?历史上那么多的状元,怎么大家都不当驸马呢?

在人们看来,有人能成为皇帝的女婿,那可是祖上积了八辈子德才换来的荣华富贵。可是,那些寒窗多年终成国家栋梁之材的士子们又为什么都不愿意当驸马爷呢?这个中到底隐藏着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民间传说往往将读书人中状元、当驸马视为最美好的结局,历史上关于状元驸马的戏剧、传奇,简直数不胜数,至今仍有很多耳熟能详。如《秦香莲》《女驸马》等等。但真实的历史上却并没有出现过那么多的状元驸马。唐代会昌二年(842),壬戌科状元郑颢是中国科举史上惟一货真价实的状元驸马。

郑颢出自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荥阳郑”,祖父当过宰相,父亲官至兵部尚书。这样的家世,再加上金榜高中,很快就被宣宗指派为万寿公主择婿的宰相白敏中看中了。不巧的是当时郑颢已经请假,赴楚州(今江苏淮安)迎娶未婚妻,白敏中想了又想,然后一纸“堂帖”将郑颢追了回来。

郑颢得知被选为驸马以后,十分意外,甚不乐意,但君命难为,还是与公主成了婚。那么找谁出这口怨气呢?三人与此有关,宣宗、万寿公主以及宰相白敏中。

找宣宗?恐怕没这个胆量。郑颢对老丈人还是很有好感的,而宣宗对这位女婿也很看重。宣宗只比郑颢大七岁,喜好文学,非常重视科举考试,与正宗科举出身的女婿自然有共同话语了。史料记载,宣宗与郑颢常常谈诗论赋,研究科举考试,郑颢在宣宗在位期间也主持过科举考试。另外在宣宗去世后,郑颢悲痛万分,经常梦中与宣宗吟诗唱和,并且不多久就追随宣宗去了。可见郑颢对这位老丈人没有怨言。

那就找万寿公主?恐怕也不敢,唐朝的公主可是出了名的强悍,驸马很少敢招惹。驸马又不是公主自己选的,自然没法拿人家出气了。另外宣宗经常教导公主要遵守妇道,估计看在老丈人的份上,郑驸马有怨气也撒不出来。

前面两位惹不起,怨气自然就全撒在“大媒人”白宰相身上了,郑驸马的“怨气”可不一般,从《东观奏记》中的记载可见一斑。从此以后,他就对自己的“大媒”白敏中恨之入骨,多次暗中向皇帝说他的坏话。

为何说状元是非自愿当驸马的?追问起原因来,主要是公主招士人为驸马,总认为是低就,因此娇气十足,盛气凌人。“娶妇得公主,甚可畏也”。这是一般士人的心态。另外,成为驸马之后,出入有时,起居有节,动作食息,不得自由,这也是一般士人难以忍受的。

由此看来,状元并不是都以驸马为荣耀,历史上的状元驸马仅此一例。状元难以成为驸马与古代的早婚有莫大的关系,在古时候公主往往15岁左右成婚,而在这个年龄段里大多数读书人在中状元之前早已结婚,这又是为何历史上只有一位状元的原因。

郑颢的驸马状元

郑颢是唐会昌二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当时担任宰相(同平章事)的白敏中觉得他生得俊秀,就向皇帝推荐他当皇上的东床快婿,于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就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而郑颢因白敏中断了与卢姓婚姻的缘故,把白敏中恨入骨髓,以致白敏中以后几乎死在他手上。

唯一一位“状元驸马”,成亲后为啥疯狂报复一个牛人?

在古代,科考是天下贫苦大众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捷径,世人争着打破头往里面跳,而状元是最高荣誉。




状元既然是万里挑一,人中潜龙,因此,倍受人们关注。而皇帝一般也会对状元另眼相看,很多状元因此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下面就来看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因为被皇帝看中,由状元钦点为驸马爷的故事。

这位状元驸马爷叫郑颢,他出生于817年,祖籍在河南荥阳,后来才迁居河清,郑颢身于官二代之家。他的曾祖父郑羡官至池州刺史、歙州刺史;他的祖父郑絪更不得了,官至宰相,太子太傅,生前最大的官从一品,死后被追赠司空,更有谥号宣。他的父亲郑祇德也是一位正三品的高官。

而天资聪颖的郑颢也很争气,在26岁时就高中状元,天下闻名。


郑颢高中状元,又入朝为官了,春风得意的他并没有忘——在老家楚州和自己从小青梅竹马的卢小姐。

郑颢于是敲锣打鼓,车马开道,以衣锦还乡的态势风风光光的来迎娶卢小姐,引得百姓驻足观望。

然而,就在郑颢迎亲的路上,却发生了意外。一道圣旨快马加鞭地送到了他的面前,圣旨主要思想只有四个字:火速回京。

尽管郑颢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圣意难违,他只好悻悻地回京了。到了朝中,世人都向他道喜,他这才知道喜从何来——被唐宣宗钦点为驸马爷,迎娶唐宣宗的掌上明珠万寿公主。为此,唐宣宗给他高官:授银青光禄大夫,他一跃成为从三品的高官。




原来,唐宣宗为了万寿公主择一文笔出众的良婿,煞费苦心,一直没有寻到合适满意的。后来,时任宰相的白居易堂弟白敏中通过“望闻问切”,认为郑颢是位不可多得的才子,和万寿公主极为相配,于是立马向唐宣宗进行了推荐。

唐宣宗本来对郑颢印象就不错,在白敏中的极力推荐下,他当即决定将自己最心爱的长公主万寿公主下嫁给郑颢。




于是就出现了派人把正在回乡途中迎亲的郑颢给“截回京”了。

知道事情原委后,郑颢纵有万般不愿,也不敢违背圣意,只能迎娶了万寿公主。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郑颢和万寿公主成亲后,却是度日如年,因为他里装的是卢小姐,不由悲痛万分。




特别是唐宣宗知道郑颢心里的想象,所以在两人完婚前,他曾对叮嘱万寿公主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结果骄横惯了的万寿公主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在郑颢的弟弟得重病的时候,管都不管,自己去看戏了。

这样的婚姻,郑颢怎能不悲痛万分。后来郑颢因爱生恨,把对唐宣宗的怨恨,对万寿公主的粗暴,对婚姻的不满,发泄在了“媒婆”白敏中身上。

对此,郑颢对白敏中展开了狂热的攻势,每天上早朝都要上一本弹劾奏章,弹劾白敏中。而唐宣宗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其中奥秘,因此,面对郑颢的奏章,他一笑置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77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