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操遗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来莺儿的人物简介)

话历史 2023-07-22 15:46:19

曹操临终前吩咐让所有妻妾都另行改嫁“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眷恋伉俪之情,分其余香作纪念,嘱咐卖履以保衣食无虑。一代枭雄曹操,遗言中没有军事,却尽是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不过曹操死后不久,他的儿子曹丕就接受汉献帝的“禅让”成为了魏国皇帝,曹操本人也被追谥为魏武帝。

来莺儿的人物简介

相传来莺儿是东汉建安年间洛阳“芳泽阁”之头牌舞技。
提起曹操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提起来莺儿不知道是毫不奇怪的。 从戏剧到小说《三国演义》都把曹操描绘成一个白脸奸臣,阴险多疑、手段毒辣。惜乎他败于赤壁之战,遂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文学上,曹操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其中每一个中学生就必须读他两篇文章:《龟虽寿》、《观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热爱人生的态度;《观沧海》体现出一种包罗天地宇宙的雄心,所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千年以后的毛泽东来到这里,产生同样的心境,与曹操呼应:“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当然作为一个乱世英雄,曹操他不可能不为权力而斗争,为此杀皇后鸩皇子。但终其一生,他毕竟没有称帝,正如他自己所说,要不是他出来的话,真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皇。更何况人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又何必对曹操多加指责呢?
毛泽东讲:对曹操不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来莺儿在东汉帝都洛阳是个色艺俱佳的名歌舞妓,照现在的说法是著名的歌星兼舞蹈家。过着:“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日子。来莺儿生性孤高雅洁,在台上和台下表现出两种迥然不同的面貌。台上,她热情奔放,能使她的听众和观众近乎疯狂;台下,沉默寡言,又使得想一亲芳泽的人,不得不偃旗息鼓。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来莺儿顿失依凭,不啻是一朵盛开的鲜花,忽然间遭到狂风暴雨的侵袭。
曹操不仅爱江山爱人才,更爱美女,他久闻来莺儿的大名,就想见识她一下。曹操乔装打扮一番就去洛阳城里找来莺儿。来莺儿婉转的歌喉与曼妙的舞姿,征服了曹操的心。
要不是及时获得了曹操的赏识,恐怕她就会跟着洛阳的一场浩劫,枯萎飘零得无影无踪。在混乱的世局中,曹操南征北战,戎马倥偬,来莺儿跟着曹操过着行踪飘泊的生活。虽然她并不喜欢,但是天下滔滔,哪里是她的安身立命之所呢?只能如此!同时她也试着在战争的空隙里,以婉转的歌喉与曼妙的舞姿,为曹操调剂身心,藉以报答他的再造之恩。 感情是不能用理智控制的,一个英俊的身影闯进了来莺儿的眼帘,深入心底。那是曹操府中的一名侍卫,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他。曹操正忙于军国大计,也周旋于众多美女之间,并不知道来莺儿的事情。
来莺儿喜欢的这个侍卫叫做王图,魁梧而机警,弓马娴熟,一表人才,在丞相府中颇得曹操的赏识。曹操有意使他有升迁的机会,于是派他带领一组人马,裹粮深入敌境,窥探敌人的虚实,以及囤粮的处所。这是一件十分危险、艰巨的任务,是否能够达成任务,全身而退,把握不大。王图把情况告诉了来莺儿,面对生离死别的情人,想到渺不可知的未来,来莺儿泪流满面地抱着王图不放,不觉鸡啼天晓,已经错过了深夜出发的时间。 军令如山,王图被绳捆索绑押人大牢,被叛处死刑,侯令斩首示众。
人们总是讲英雄救美人,间或地也有美人救英雄。在曹操那里至少就有两起,一起是蔡文姬救董祀,一起就是现在的来莺儿救王图。来莺儿跪在曹操的面前,显得是那样仓白无力,她反复只讲:“愿代王图一死……”并说出她与王图的私情。
一死是容易的,但活着的人敢于将自己最见不得人的东西公之于众,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曹操在文学上极负盛名,在他的雄才大略背后也隐藏着极大的孤独。“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自然对人世间的至情和至性,有着超乎常人的鉴别能力。对来莺儿的真情流露,十分感动。
但曹操毕竟也有其枭雄的一面,他出下了一个题目,叫来莺儿在一个月内训练出一个小型歌舞班并同意来莺儿可以代情人一死。以更进一步测试来莺儿的真情挚爱。
开始了,来莺儿愉快而坦诚的开始,除了救情郎的命以外,她也希望在自己死后,有人来接自己的班,为曹操分忧解难,以报答曹操的收养之恩。
一个小型的歌舞训练班在曹操的丞相府中紧张的训练,来莺儿挑选了七位具有歌唱及舞蹈天赋的侍女,夜以继日地进行密集式训练,从乐理、音色、音质到舞姿、道具,尽其所知与所能,毫不保留地传授。七位歌舞待女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潘巧儿更是出类拔萃,已几乎能与来莺儿并驾齐驱。这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曹操给她的规定,本以为完成不了的,想不到都完成了。
训练结束了,也就是来莺儿代情而死的时间,来莺儿坦然地向曹操覆命。这时曹操忽然有一丝怜悯袭上心头,看着这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儿顷刻之间即将在人间消失,不禁脱口而出地说:“其实你可以不死啊!”
来莺儿根本不曾重视曹操话里的一线生机,只是幽幽地说:“天下哪有这种道理,身犯重罪可以逍遥法外,不但本身难以自处,丞相又如何统御群下;再说贱妾有负丞相厚恩,也无颜苟活人世。”
曹操默然良久,非常激动,眼前的女子,已经大难临头,还为别人着想,为曹操着想,真奇女也!曹操
默然良久,问道:“你想不想与王图再见一面?”
万万没有想到,来莺儿自有她的一套爱情逻辑,她说:“当我决心代情人一死时,我与他的情感就已经圆满地结束了,相见无补于事,不如不见!”
曹操非常感动,心想自己位高权重,却没有一个心甘情愿为自己慷慨赴死的红粉知己,他黯然神伤,对来莺儿说:“等我放了王图后,再通知你吧!”
来莺儿走后,曹操迅速传见了王图,王图坦率地告诉曹操:“我对于来莺儿只是逢场作戏而已,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可言。”曹操火冒三丈,一脚踢倒王图,本想将他处死,但又答允了来莺儿不杀他,只好将他逐出丞相府。
如果曹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来莺儿,即使能够阻止她赴死的决心,勉强地活下去,但一定会比去死更痛苦。曹操打定了主意只对来莺儿说:“王图已经释放,逐回家乡,念在你一片真情,且训练歌舞妓有功,可以不死!”
来莺儿感谢曹操的成全,却不愿接受饶她不死的恩惠。语毕,郑重地向曹操行了跪拜大礼,转身而去,去得那样坚决,去得那样坦然,望着她的背影,一生不知经过多少大风大浪的曹澡,此刻也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凄切,流下了两行泪水,这是他第一次为女人流泪,也是最后一次为女人流泪。
清代王孙公子纳兰容若写道:
风絮飘残已化萍,莲泥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情到浓时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对他的妻妾说:“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
这在封建时代也是了不起的壮举,这样的人是奸雄还是英雄?!

曹操那么欣赏关羽,恨不能为己用,却为何要和他抢女人?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权谋家曹操(29)

主笔:江湖闲乐生

公元197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奉到许都,擦亮了自己的招牌之后,决定首征,对宛城张绣用兵。

张绣,凉州大将张济之侄,武威郡祖厉县(今甘肃靖远)人。当年,董卓被杀后,张济与凉州诸将攻打长安,张绣立功甚多,乃一路升任建忠将军,封宣威侯。后汉献帝东归,凉州诸将争权未果,遂各奔东西。张济看上了荆州富饶之地,遂南下发展,却在攻打南阳郡穰县(今河南邓州)时不幸中流箭而死,这样张绣就接替叔叔成了这支凉州军的首领。

图:张绣

本来杀叔之仇,张绣是一定要报的,但他的谋士贾诩却劝他捐弃前嫌,与荆州牧刘表联合,这样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贾诩也是凉州军的元老了,其毒士之名震怖天下,凉州诸大将都对他“信而惮之”,张绣一晚辈更是在贾诩跟前“执子孙礼”,毕恭毕敬,对他言听计从。而刘表也想交好张绣以为北面看门之狗,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张绣遂获得落脚之地与重要后援,从此驻兵宛城,与刘表守望相助。

张绣、贾诩、刘表,此三虎汇聚,非同小可,而从宛城到许都只有两百三十多公里,两郡紧紧相邻,近如卧榻之侧,虎吼阵阵让曹操睡不得安稳觉。再加上凉州诸将已被许都朝廷打成了反动派,曹操不跑去打一打,都对不起自己这张脸。

于是,是年春正月,曹操以张绣驻宛不久,根基不厚,立足未稳,果断率大军南征,随军还带上了二十岁的长子曹昂、11岁的次子曹丕,还有侄子曹安民一起去军旅中锻炼一下。

谁也没想到,这是一个大错,一个让曹操后悔终生的大错。

本来,事情还是很顺利的,曹操大军一到淯水(今白河,在宛城南面,为汉水支流),张绣就投降了。

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曹操当然很高兴,一高兴就宴请张绣和他的手下来参加迎新酒会。曹操酒助色心,宴后余兴未消,一时兴起又来了件喜事,竟把张济的美女老婆,也就是张绣的婶娘邹氏,纳做了自己的小妾。

这下好了,曹操不仅成了张绣的上司,还成了张绣的假叔,亲上加亲啦!

张绣感觉很丢脸。曹操搞走自己的军队,现在又搞了自己亡叔的遗孀,当我们张家搞买一送一大优惠吗?实在欺人太甚!这口恶气是个男人都咽不下去。

好色,更好人妻,这是曹操生平一大恶习。当然,曹操自己不承认这是恶习:老骥伏枥,思在泡女;烈士暮年,风流不己!老夫军政繁忙之余休闲一下,放松一下,有啥不可的?娶张绣的婶娘是不拿张绣当外人,张绣倒得瑟个啥?再说了,人张济都没说啥呢!

图:邹氏

况且,当时天下大乱,兵匪横行,连张济这样的强悍男人都难求生存,何况他们的妻小?生逢乱世很可怜的,生逢乱世的美女就更可怜,她们被各种兵痞、贼将们强占、辗转,从一个胜利者手中到另一个胜利者手中的玩物,与其如此,不如直接由曹操纳了,也免得中间那些凄惨的环节。

所以曹操认为自己特地前来收编这位寡妇,正是怜香惜玉的情圣之举,从来没有觉得这有任何不妥之处。在曹操看来,丈夫死后妻子改嫁,这太正常不过了,他不仅这么对别人,对自己也是一样的。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曹操就公开说:“孤常以语妻妾,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要求自己死后妻妾们一个也别守寡,全都给我改嫁去,找别个男人好好过日子;丁夫人与曹操闹矛盾,逃回娘家,曹操极尽挽留而无法挽回后,也让丁夫人家里给她改嫁。曹操一生的理想其实很简单,让那些乱世中的流民有块地可以耕种,女人们则有个家可以依靠,就够了。

曹操这个人就是这么奇怪,他不仅好人妻,也爱屋及乌,连人妻带来的“拖油瓶”也一样宠爱。当年洛阳之乱,大将军何进倒台,何家树倒猢狲散,接连被宦官、乱军、董卓所屠戮,只有何进的儿媳尹氏与孙子何晏逃了出来,后被曹操收留,纳为妻妾,颇受宠幸。曹操不仅宠尹氏,连带着对买一送一的小何晏也非常宠爱,因为这何晏是个神童,长的也极好,史书上说他姿仪俊美,面若敷粉,聪察岐嶷,明惠若神。连曹睿都对他这个叔父艳羡不已,称赞他为“粉面郎君”。另有《太平御览》引《何晏别传》记载“何晏小时养魏宫,七八岁时便慧心大悟,众无愚智莫不贵异之。魏武帝读兵书,有所未解,试以问晏。晏分散所疑,无不冰释。”美貌与智商那都是相当惊人。

图:何晏与司马懿

你别看曹操自己长的不咋样,对于颜值却非常看重,不光娶老婆宠小孩如此,用人也是如此,他手底下的谋士名臣个个皆美人儿,荀彧为人伟美,瑰姿奇表,又好熏香,久而久之身带馥郁,坐处三日留香,号称“荀令留香”,当真是个迷死人的美男子;程昱则身高八尺三寸(按东汉末年出土文物一尺为0.236米,则八尺三寸约为1.96米),美须髯,也是个英气逼人的高大帅哥;崔琰则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曹操对他的美貌到了敬畏的地步,匈奴使者来了还让他冒充自己。

图:捉刀人曹操

所以,曹操对这个聪明可爱的小孩喜欢的不行,就想让何宴干脆改姓曹,像他另外一个义子曹真(曹真原名秦真,其父秦邵为保护曹操而死)那样把姓改了,完全做他曹家人,哪知何宴完全不领情,他在地上画了个圈儿,自己待在里面,不许任何人踏入。问他啥意思?何晏小朋友老气横秋的说道:“此何氏之庐也”——这个圈儿就是我老何家的房子,你得到了我的人,也得不到我的心。

曹操被一个小孩啪啪啪打了脸,却不生气,反而更欣赏更宠爱何晏了。吃的,用的,穿的都与曹丕兄弟没有任何区别,史书记载曹丕还为此吃醋了一辈子,每次见到何晏都不叫名字,而是唤他为“假子”,并终其任内与其子曹睿任内,都没有重用这位早慧天才,导致何晏有点愤世嫉俗,开始热衷于聚会嗑药(据说“五石散”就是他发明的),终成玄学鼻祖,开魏晋六朝清谈无为颓风之先河,真是讽刺。

虽然何晏没有选择成为曹家人,但曹操还是不甘心,后来便将女儿金乡公主嫁给他,何晏遂成为了曹家的女婿,结果在司马代曹过程中遭到牵连,因与曹爽走的过近而同为司马懿所杀,灭三族。

而何晏的岳母、金乡公主的母亲杜氏,其经历与尹氏颇为相似。不过尹氏是丧偶,杜氏却是个被丈夫抛弃的可怜失婚女子。杜氏的前夫叫秦宜禄,本是吕布手下的将领,后来曹刘联军围攻吕布,吕布就派秦宜禄去仲家皇帝袁术那里求救,袁术见秦宜禄长的不错还挺有才,就把他强留下来并娶了汉宗室女。攀上高枝的秦宜禄于是做了“陈世美”,将旧主吕布和旧妻杜氏都给抛弃了。

如此,弃妇杜氏只得带着儿子秦朗留在下邳,一旦下邳城破,流落于乱军之中,其悲惨下场可想而知。好在刘备部将关羽与秦宜禄打过交道,知道秦宜禄有个漂亮前妻,就求曹操在下邳城破后将杜氏赏给他为妻,曹操本来答应了,但关羽有点太性急,中间又三番两次向曹操提起,曹操心说你一个将军见我不谈兵事却成天找我要女人是咋回事儿?莫非这位杜氏乃一绝色美女,不然怎能引得这武圣人关羽动心?

过了几天,下邳城破,曹操就专门下令抓获杜氏后先送到他这儿过个目。等人一带来,曹操的步子就迈不动了,看来我与云长口味相同啊,于是也不管自己有多欣赏关羽反正先将杜氏办了再说!于是秦朗就成为了曹操的第二个继子,与何晏的张扬放荡不同,秦朗长的虽好,却言行谨慎低调,曹操也因此颇喜爱他,以至每次接见宾客都要带他在身边,并不无炫耀的说道:"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

估计也就是因为这件事,让关羽心中对曹操有了芥蒂。关羽是个有情感洁癖的人(看不起黄忠、孙权),他心目中的君臣之义,应该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不是像曹操这样,给钱给官,看似大方,却连个女人都不肯想让!所谓君子不夺人所好,泡妞也有先来后到,贤者有成人之美,岂有你曹操这么霸道的?

所以关羽后来毅然离开曹操,就是要告诉他:并不是有钱有势,就可以得到这世上所有的美女;并不是位高权重,就可以得到这世上所有的贤才,我关羽,不吃这一套!

但我想就算让时间再来一遍,曹操仍然会选杜氏不选关羽。因为曹操不止是个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诗人;所以不可避免的拥有诗人身上那些致命的浪漫习气,正如李白爱杨玉环,白居易爱关盼盼,徐志摩爱陆小曼,曹操对他妻妾们的爱,并不比对江山社稷少半分。曹操死之前写了一封遗书,不谈政治、不谈军情,不谈人事,不谈儿女、更不谈如何延续自己的事业、稳固曹魏的政权,只是一个劲的牵挂着自己怎么安葬以及如何安排妻妾们的住处:“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住铜雀台,善待之。”以及生计:“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啥?曹操的老婆还要编草鞋卖?)以及用度:“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古代熏香是很贵的,曹操将其分给夫人们使用,但不许她们为自己烧香祭拜,认为这太浪费……总之婆婆妈妈、絮絮叨叨于一些闺房琐事,一点儿不像个伟人大丈夫。

所以晋人陆机说曹操:系情于外物,留念于闺房;惜内顾之缠绵,恨末年之微详。

著名曹黑、苏东坡更说他:留恋妾妇,分香卖履,平生奸伪,死见其性。

这就是曹操,爱江山,更爱美人;什么事情都好说,碰上美女就犯昏。其实,邹氏要改嫁曹操,可以,但你曹操是不是得先征得女方家属张绣的同意,可你没有,你太霸道了,所以,张绣反了!曹操再一次尝到了背叛的滋味。

公众号:千古名将英雄梦(herodreams3000)

曹操死后,铜雀台上的女人结局如何?卞夫人怒斥曹丕:猪狗不如

上马可在沙场上征战四方,下马可在朝堂上尔虞我诈。曹操戎马一生,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下邳白门楼计杀吕布,而后更是北御胡人,统一了中国北方,与蜀国、吴国划江而治。不得不说,看平生功绩,曹操绝对当得上“枭雄”二字。

但是,人无完人,曹操也是如此。

在征战天下的同时,曹操有个充满争议的嗜好——爱美女,尤爱人妻。

曹操尚未称帝的时候天下混战,曹操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讨伐荆州刘表。刘表派张绣镇守荆州北大门——宛城。可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曹操携天下大势而来,张绣权衡利弊之后没有一点犹豫直接投降。

按道理来说,张绣这种降将应该受到优待才是。可谁也没想到,曹操竟然一眼相中了张绣的婶婶,毫不顾忌张绣的感受,直接霸占。

是可忍孰不可忍?

贾诩趁机为张绣献策,秘密集结部队偷袭曹操,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全部牺牲。

可是即便有了这样的教训,曹操这好色的性格也没有丝毫改变。

杜牧的《赤壁》里这样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建在邺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临漳县。专门用于关押曹操俘虏来的美女。所谓美女,在他眼中也不过是玩物罢了。

实际上,曹操临死之前,就在《述志令》中明确说了“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也就是说,让这些后宫妃子以后可以直接出嫁,不想改嫁的也可以留在铜雀台。

曹操这一番布置或许是好心,但是他绝对没有想到他刚去世,这些美女就被他儿子曹丕霸占了。

卞夫人起初还不知情,以为她们全都已经出宫了。直到有天曹丕重病,卞夫人去看望他,可是掀开门帘却发现床榻四周全都是曹操以前的妃子。

卞夫人气得怒骂:“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意思是,狗和老鼠都不会愿意吃你的剩菜剩饭,就是在骂他猪狗不如。后来,曹丕年仅四十就早早去世了,而卞夫人再也没有去见过他,连他的葬礼都不愿意出席。

不得不说,在好色这件事上,曹丕深得曹操真传啊。

曹操的功多还是过多?

曹操的历史功绩,现在看来,应该是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时,扫平北方军阀,统一中国北方,恢复发展生产,使北方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太平生活。这些功绩,表现出曹操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另外,他博学多才,其诗歌至今流传,又表现出卓越的文学才能。这些功绩和才能聚于曹操一身,自然显现出男子汉大丈夫的非凡魅力,有人因此而喜欢他崇拜他,也算是有道理的。
曹操对于汉王朝,也是有些贡献的。早年,他是“治世之能臣”,不畏豪强,执法严明,将他的辖区治理得井井有条;领兵打黄巾,虽然有镇压农民起义之嫌,毕竟也是对汉王朝有保全之功;兴兵讨董卓,虽然没有成功,但也是堂堂正义之师。后来迎献帝,迁都许昌,恢复礼乐,使奄奄一息的汉王朝又多活了许多年,这也是有贡献的。曹操因此得意地自比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如果曹操真的肯做周文王、周公,做伊尹、霍光,那在历史上他就可以称是一个完人了。但是不然,曹操至所以肯留着汉献帝,不是拿他当君王,只是为了“挟天子而令诸侯”,只是为了握一张王牌,方便其发号施令。一旦羽翼丰满,根基稳固,就要取而代之。
《后汉书献帝纪》中,建安年间曹操每一次升官,范晔都写为“曹操自为……”表面上仍是献帝封的,但曹操想当什么,献帝就得封什么。“三公制”搞腻了,就改为“丞相制”,直到后来封魏公加九锡,最后进封魏王。
对忠于汉朝的官员,有名望的官员,曹操陆续实施排挤、罢免、屠杀。而那些试图对抗曹操扶保汉室的官员贵族,曹操更是杀得有理,甚至牵连上皇后皇子。
曹瞒传曰:公遣华歆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匿壁中。歆坏户发壁,牵后出。帝时与御史大夫郗虑坐,后被发徒跣过,执帝手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时也。”帝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杀之,完及宗族死者数百人。
这段帝后之惨状,在京剧《逍遥津》中表现最多,听之凄怆。人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确是公允之论。曹操对于汉献帝,丝毫没有臣子之节,他在《十二月己亥令》中的侃侃而谈,实在是自欺欺人。
按《后汉书》的说法,在桓帝灵帝时,“天厌汉德已久”,汉王朝实是到了应该灭亡的地步。仁人君子为了天下苍生,取汉祚而代之,原没有什么过错。张角黄巾起义时,提出的口号就是堂堂正正,“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明确提出要造反,要消灭汉朝,取而代之,他虽然失败了,但死得像个英雄。董卓曹操之流,口头上尊重汉统,以天下为己任,而采取种种卑劣手段,阴谋篡位,这种行径,在人品上实实地不如张角!后来曹操正月死,到十月曹丕就篡了汉,美其名曰:禅让。
如今人们有许多时尚的观念,像“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云云。在这些理论的引导下,天下事原没有对错之分,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就行。所以曹操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什么都不算错,能够取得成功就是英雄。
却不知天下原有公道,古语说:“作茧自缚”,俗语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曹操潜移汉祚,曹丕顺利篡位,应该说是取得成功了。但曹操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些品德上的污点竟成了曹氏门风。曹丕一旦即位,首先对付的是自己的兄弟们,刻薄成家,最终削弱了自己的曹氏家族。曹睿开始比曹丕强,但西蜀的诸葛亮死后,他见危机已去,就开始暴露出性格弱点,贪恋酒色,大兴土木,信奉神仙,把汉武帝的金铜仙人也搬了过来,很快就把自己折腾死了。此后曹氏就完了,只等着别人来篡。
而曹操本人的“成功”经验,在三国成为模范典型。有志之士,竞相效仿。第一个站出来学习的就是司马氏,他们最终得了天下。后来的宋齐梁陈,乃至北周北齐隋唐五代宋,改朝换代玩了多少“禅让”的把戏,干了多少“弑君”的罪行。权臣、军阀们一旦实力足够,就逼主夺宫,如果仅仅是宫廷政变,权力交换也就罢了,但哪一次不是伴随着屠杀和战争?数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名士、正直君子和平民百姓死于这些争夺皇位改朝换代的战争中?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曹操可算是这一系列血腥事件的领头雁、带头人,你说戏台给他画白脸冤不冤?
曹操自己为什么不直接篡汉?《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曾有过评论,说是汉朝自董仲舒以来,儒家学说普遍流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伦理在社会上占着统治地位,东汉末年仍然是这样。曹家世受汉禄,深蒙国恩,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他不敢公开地直接地篡夺帝位。反对势力经过他数次屠杀,仍然不绝如缕,所以他才有为自己辩白的《十二月己亥令》。近代的袁世凯也号称“窃国大盗”“一代奸雄”,我记得有一则记载说,进入民国后大家剪辫子,袁世凯剃了光头,换了民国服装出来见客,一时竟羞愧难当。曹操不篡汉位,而留给自己儿子,也是为免此羞耳!
而“听其言,观其行”,曹操在《十二月己亥令》中话说得好听,把自己妆扮成一个大忠臣,可是临死时竟命令建造七十二疑冢,怕人挖他的墓,他要是忠臣,他要是问心无愧,有什么好怕的呢?而其中有几句话最有趣:“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此言可与“分香卖履”之事共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76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