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名将卫青七次出击匈奴始末(卫青共带兵攻打匈奴几次?)

历史典故 2023-07-22 15:34:43

卫青并不是歼灭匈奴数量最多的将领,但他却是汉匈战争中贡献最大的将领。在卫青之前,汉朝对匈奴基本是采取守势,而从卫青开始,随着国力的增强和武帝雄才大略的展露,汉朝由被动防守向主动进攻转变,卫青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担当起了大汉王朝抵御匈奴的重任。

一、为战有谋,改写汉匈对峙格局

战争,既是双方实力的比拼,更是统兵将领智谋的较量。“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的都是将领军事才能的重要。汉武帝即位后,随着国力的增强,不再甘心维持屈辱的和亲政策,决心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但将领的缺乏使得这种反击在开始时是那么的无力。直到卫青的脱颖而出,才改写了汉匈胶着对峙的格局。

公元前130年,卫青担任车骑将军,第一次领兵出击匈奴,与轻车将军公孙贺、骑将军公孙敖、骁骑将军李广各领兵一万人,分别从上谷(今河北怀来)、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雁门(今山西右玉县东南)出发。卫青进至龙城(今蒙古境内,当时为匈奴祭天地祖先的地方),斩杀、俘虏数百敌军,首战告捷。而公孙敖损失七千人,李广全军覆没、被匈奴俘虏后只身逃了回来,公孙贺也无功而返。虽然卫青杀敌的数目并不大,但相对其他几个人来说,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了,因此,受到了武帝的特别褒奖,被封为关内侯。在这之后,公元前128年秋,卫青再次领兵出雁门攻打匈奴,斩获几千人。虽然杀敌数目仍然不多,但这种己方损失不大的战斗对于经验的积累和提高军队的士气是有益的。

公元前127年,为稳固北方边境,武帝派卫青率四万大军出云中,进攻长期被匈奴盘踞的河南(今内蒙河套地区)至陇西(今甘肃临挑)之地。卫青采取“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廷的联系。然后,卫青又派精骑挥兵南下,进到陇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匈奴白羊王、楼烦王见势不好,仓惶率兵逃走,汉军随后冲杀。这一仗斩杀两千多人,活捉三千多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接着,汉武帝派人在此修筑朔方城(今内蒙杭锦旗西北),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来定居,还修复了秦朝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防御工事。这样,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都城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卫青因此被进封为长平侯。

经过这连续三次战斗的胜利,卫青的声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使他更加获得武帝的信任和重视,为进一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124年春天,汉武帝再次主动出击,派卫青率三万大军,并指挥其他几路军队共同进攻匈奴。卫青采用长途奔袭的方式,出长城向北深入六七百里,寻找匈奴主力。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离得很远,一时不可能来到,就放松了警惕。当卫青率领大军趁着黑夜包围了右贤王的营帐时,右贤王正与一些将领在帐中畅饮美酒,欣赏歌舞。在卫青大军的冲杀面前,右贤王惊慌失措,带了几百壮骑,突出重围,向北逃去。那些来不及跑的小王十多人、男女部众一万五千多人都做了俘虏,还缴获了牲畜几百万头。这是自汉匈对战以来汉朝取得的第一场大胜利,汉武帝得到捷报后,非常高兴,不等卫青班师,就派使者等在边塞,封卫青为大将军,统帅所有众将。

为了彻底消灭匈奴的进犯,到了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再次派卫青。霍去病各带五万精兵,分两路合击匈奴,发动漠北之战。卫青从定襄郡(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出塞,穿过大沙漠,行军一千多里,碰到了严阵以待的匈奴主力伊稚邪单于。在强敌面前,卫青沉着冷静,命令部队用武刚车(铁甲兵车)围成圆形战阵,然后派五千骑兵前去冲击匈奴。匈奴也以一万人迎战,正赶上太阳落山的时候,沙漠上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夹着砂砾,吹得天昏地黑。卫青顶着狂风,冒着扑面的沙砾,指挥骑兵分左右两翼夹攻。伊稚邪单于招架不住,带了几百骑兵向北突围而去。卫青率轻骑连夜追了两百多里,一直追到窴颜山(今蒙古高原杭爱山南面的一支)下的赵信城(今蒙古乌兰巴托市西),匈奴兵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城里贮存了不少粮草,卫青让将士们饱餐了一顿之后,把多余的积粮烧了,才胜利回师。经此这一仗,基本解除了匈奴对汉朝边境的威胁。

可以说,如果没有卫青,汉朝击垮匈奴或许还要等上许多年。卫青机智勇敢,号令严明,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七次攻击匈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二、谦和待人,深受部属敬重爱戴

卫青不仅在战场上富有谋略,所向无敌,在治军方面,也是体恤下属,谦和待人,能与士卒同甘共苦,作战常常奋勇争先。

在那场大破匈奴右贤王的战役之后,武帝不仅升卫青为大将军,还要封他三个没有成年的儿子为侯。面对这样的荣耀,卫青没有狂喜,更没有坦然而受,而是极力推辞:“我有幸在军中带兵,是陛下您的栽培,几次打胜仗,都是部下将士拼死奋战的功劳。我那三个孩子年龄都小得很,什么事都没干过。要是皇上封他们为侯,我还怎么能够勉励将士们立功呢!”由于卫青的奏请,卫青部下的不少将军也都被封为侯,这使他赢得了广泛的爱戴。

公元前123年,卫青带兵再征匈奴。部将苏建与匈奴兵遭遇,经过一番苦战,全军覆没,只有他自己逃回卫青的大营。关于应该如何处置苏建,议郎周霸建议说:“自大将军出兵以来,还没有斩杀过部将,现在苏建丢下部队自己逃回,应该斩首以显示您的威严。”也有人说苏建已尽了力,面对数倍的敌人奋战了一天,实在坚持不住了才返回军营,没有投降敌人,不应该杀。卫青说:“我以皇亲的身份在军中任职,不怕没有威严,立威就不必了。虽然战争时期我有杀他的权力,但是现在已经打完仗了,还是让皇帝来定夺吧,这样也显示我们做臣子的不专权。你们认为如何?”大家都说好,于是把苏建用囚车送回长安交由武帝处理。武帝赦免了苏建的死罪,让他交纳了赎金后贬为平民。

这件事不仅显示了卫青作为臣子应有的分寸,而且也表明了他具有协调部下的良好素质。因为在许多时候来说,处置失当对将士的军心影响是至为深远的。正如卫青自己说的一样,他不怕没有威严,作为一个统率几万大军的将军来说,如果真的没有了威严,是断不会有连续多次作战都能取胜局面的出现。而适当的宽慈,对于军心的凝聚,往往更重要。所以,当后来在漠北之战中李广因迷路而错失了攻打匈奴单于的战机后,他派人责问李广。却不想李广因此而自杀,李广的儿子李敢认为是卫青害死了他父亲。拔剑击伤卫青,面对这种明显以下犯上的行为,他却没有追究。倒是霍去病不忿,借打猎之机把李敢射杀,算是为舅舅出了气。

纵观卫青的一生,不仅七次率兵出击匈奴,战果累累;更可贵的是,处世谨慎,奉法守职,全然没有大多数武将所惯有的跋扈之态,实为一代将帅的楷模。

卫青共带兵攻打匈奴几次?

卫青并不是歼灭匈奴最多的将领,但是他确实汉匈战争里贡献最大的将领。汉朝反击匈奴的第一个胜仗就是卫青打的,龙城战役虽然只消灭敌人七百人,但却粉碎了许多汉朝主和大臣却宣扬的“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汉朝将士树立了必胜匈奴的坚定信念。

把卫青这样出身的人提拔成将军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尽管其有外戚的身份,但也必然会遭到巨大的阻力。但是汉武帝却体现了一个英明君主的胆略和气魄。卫青也不辜负他的希望,以一次次胜利回报了朝廷。事实上,汉军之所以强大,与汉军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用人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除卫青外,汉军还有一批出身低微的将领,甚至还有赵破奴这样的匈奴人,他们都为汉朝作出了卓越贡献。此外,在统兵上给将领以极大的信任和自主权,这也是之后的朝代特别是宋朝所不能比的。

卫青带兵的最大特色就是将汉朝军队协同作战能力发挥到极点。漠北之战就是战车与骑兵相互协作的典范,此特点有效的发挥了汉军装备上的优势,扬长避短,有效的打击了单一兵种作战的匈奴。此外,卫青作战极为谨慎,每战都作到部署周密,尽量减少自己军队的伤亡,有效打击敌人。在攻打白羊地和收复河套的战斗中,他几次推迟攻击时间,以极大的耐心等匈奴陷入合围,汉军形成绝对优势时才聚歼敌人,真正做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然而,也正是由于他的谨慎,使他的歼敌人数量始终不如霍去病。

可以说,卫青是一位人品与才华具佳的将领,他性格谦和,礼贤下士,从不居功自傲,体恤士卒,因此很得部下的拥戴。这样的将领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稀少。也许这与他自小贫苦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他去世后,汉武帝为他修筑的林木茂密的陵墓,也许正象征了他谦谦君子的品格。

卫青最被人熟悉的战例是漠北大决战,可以说这是一场把他的智慧与勇气发挥到极至的战斗,他在战斗中体现了他谨慎小心的作风,和关键时刻超乎寻常的果敢。当时的一切作战条件都于他不利。汉军远征作战,鞍马劳顿,匈奴以逸待劳,且背水一战,士气高昂。并集中了所有精锐部队。为出奇制胜,卫青令李广从侧翼出击,谁想李广部兵马又迷失方向,失去联络。这等于是汉军大战未开先自损三千铁骑。面对种种不利条件,卫青制定了固守的战略,以坚固的战车防御抵挡匈奴骑兵的冲击。在苦苦支撑一天一夜后,急噪的单于终于拿出了其所有精锐。而当黄沙突起的时候,卫青却展现了他少有的果断一面,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命令主力部队迅速进攻,在匈奴阵脚已乱的情况下发动突袭,终使得匈奴完败。单于只带三百卫队逃逸。漠北决战歼灭匈奴军三万多人,俘获匈奴数万,堪称是汉匈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从此,汉朝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主动权,匈奴则退缩在大沙漠以北,再也无力发动南侵。尽管这一战绩不及霍去病的狼居山战役战果辉煌。但它对汉朝匈奴的战争却是决定性的。

西汉名将7次击败匈奴的是谁

西汉名将7次击败匈奴的是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76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