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尼布楚条约》签订的两位内奸是谁,他们为何背叛中方,

话历史 2023-07-22 14:06:29

《尼布楚条约》签订,康熙亲选两位西方翻译,却成中方最大内奸。《尼布楚条约》,又称《尼布楚议界条约》是清政府和俄罗斯帝国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同时也是中国与外国划定边界的第一个近代主权国家间的条约。

签订此条约的政府虽为清朝,但是在条约中使用的国名却是“中国”。中国主使索额图头衔为“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为中国特使,行使中国主权。

通过这份条约,中国和俄国清楚的划分了边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归属中国,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则归属俄国。

这份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东北边境获得了一个较为长久的安宁期。但实际上这份条约的签订,中国还是吃了亏的,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己方使者团出了两个内奸。

这个两个内奸是西方耶稣会派到中国的传教士。一个是葡萄牙人Thomas Pereira,一个是法国人Joan Franciscus Gerbillon,中国姓名分别为徐日升和张诚。

康熙是一个眼界开阔的帝王,在他当政之时,许多西方传教士受到他重用。徐日升和张诚精通天文,所以供职钦天监。因为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受到康熙赏识,成为皇帝近臣。

康熙派索额图和佟国纲等代表清政府与俄罗斯议界之时,亲自挑选了徐日升和张诚两人作为中国使团的成员。两人在使团中的主要作用,便是翻译。

康熙对二人十分信任,临走之前特地嘱咐索额图:“朕鉴于所用西人,皆忠贞可靠,足资信赖。”让索额图有什么事儿,可以与两人商量。

但这两人,最终还是因为一己之私辜负了康熙的信任。在中国和俄国之间,两人很明显的倾向于俄国。

两国使者刚刚会面,徐日升和张诚就用清政府官员听不懂的拉丁语与俄方使者戈洛文打招呼。

戈洛文用拉丁语表示,希望他们能从耶稣教的愿望出发,帮助自己。而作为回报,戈洛文赠送给他们价值不菲的“貂皮、银鼠皮、玄狐皮和上等酒”。

徐日升和张诚当即表示,同是信仰耶稣教的,从信仰出发自己也会尽一切所能,给予戈洛文帮助。清政府绝想不到,由康熙陛下亲选的两位西方使者,已经背叛了他们。

俄罗斯内部出现矛盾,沙皇本来是想要迅速签约,所以选择步步退让。但是代表戈洛文,因为有了徐日升和张诚两个内奸,却选择了咄咄逼人。

戈洛文谈判开始就污蔑清政府“制造流血事件,发兵来犯沙皇陛下!”所以应该将“以武力新占领的地方”归还沙皇。

清方当即反驳,黑龙江流域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双方争执不下,戈洛文一筹莫展之时,徐日升和张诚站了出来。

他们两人虽然明面上是劝诫双方,说:“当他们(俄方)杀我们(清方)的时候,我们的手也不是束缚着的……我们的人也在尽力杀戮。”戈洛文一下子找到缺口,表示“以阿穆尔河(黑龙江)至海为界。”

这个范围远超中方预料,自然不可能认同。所以索额图等人准备放弃谈判,选择回国。虽然中方还有战乱,而俄方本国也矛盾重重。双方都急于寻求边疆的和平,不过俄方要比清朝要急一点。

眼见谈判告崩,戈洛文一时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正在他暗中寻思是否要遵守沙皇陛下意愿,给予大让步以保证条约顺利签订的时候,徐日升和张诚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徐日升和张诚暗中找到戈洛文,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便是清政府的底限。俄方借此顺利签订了条约,而两人也获得了一千金的报酬。但是原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清政府,却因为两人的背叛,最终做出了大的妥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要立场不同,就算贡献再大,也绝不可让外人参与到军国大事之中。

雅克萨之战是什么性质?《尼布楚条约》是什么性质的条约?

雅克萨之战示意图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b/b8/Yakeshazhizhan.png/250px-Yakeshazhizhan.png

雅克萨战役是中俄之间的一场战争。在清朝初年,沙皇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并进军黑龙江流域,几次被清军击败,但由於东北人烟稀少,一旦清军回撤,俄人又卷土重来,在黑龙江流域建造尼布楚城(现俄罗斯联邦涅尔琴斯克)和雅克萨城(现俄罗斯联邦斯科沃罗丁诺)。

康熙时俄国人还在不断侵扰黑龙江流域,并煽动当地酋长索伦叛附,康熙震怒。几次交涉未果后,康熙於1685年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15000士兵围攻雅克萨,焚毁木城,俄军40多人投降,不愿回国,被编为康熙俄裔近卫军。

清军回防后,俄军重回,又重建土城。1686年夏,萨布素率领清军重新攻打雅克萨,久围不下。时彼得大帝派特使在尼布楚和中国议和,清军增兵20000。俄国当时正和瑞典争夺芬兰,无暇东顾。最后达成和议,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俄军撤出雅克萨,毁掉雅克萨城,划定中俄边界。

尼布楚条约是大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定的第一份正式条约。

从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雷帝时开始,沙俄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1636年俄国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这个地区成为了俄国人的殖民地。

当俄国的势力接近清朝的中国时,便发生了军事冲突。1652年(清顺治九年),俄国人东入黑龙江,「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於乌扎拉村」。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1657年,沙俄派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1685年,清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将军彭春5月22日从瑷珲起兵五千人,5月25日攻入雅克萨。之后清军撤军而俄军卷土重来。1686年清军再攻雅克萨并围城。1689年9月7日尼布楚条约正式签字。

两国在雅克萨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后於1689年8月27日,俄罗斯全权代表陆军大将费耀多罗和清王朝全权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国舅佟国纲在尼布楚(现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定的边界条约,内容为: Image:Nerchinsk Treaty.jpg

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於中国,岭北属於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於北岸;
雅克萨地方属於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十数人以上集体越境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
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侨民「悉听如旧」。
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
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以拉丁文为准,并勒石立碑。碑文用满、汉、俄、蒙、拉丁五种文字刻成。根据此条约,俄国失去了鄂霍次克海,但与大淸帝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此条约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俄国和中国,但没有确定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

1693年,俄国派使节赴北京觐见要求通商,由於其使节行三拜九叩礼,康熙皇帝非常高兴,特准俄国在北京建「俄馆」,每三年可以派200人商队入京逗留80天,其他国家不得享受此待遇。

1858年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取代此条约,确立了俄国和中国的现代疆界。

中国一般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而后来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俄方则认为后来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才是平等条约。

俄罗斯国是开化很晚,成立很晚的一个国家。
在中国元朝时期,还没有俄罗斯国家。中国元朝建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在西部成立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及伊儿汗国,四大汗国。当时祗有莫斯科大公国,隶属于中国元朝的钦察汗国之金帐汗国。这个莫斯科大公国,祗管辖附近几个城市。

到1547年1月,中国明朝世宗嘉靖皇帝二十六年,莫斯科公国的大公,伊凡四世( Ivan IV ,又称恐布大公)按照拜占庭王朝的仪式加冕,自己称呼起“沙皇”;把国号改为俄罗斯,这才有俄罗斯这个国家。这就是说,到十六世纪中叶才有俄罗斯国。当时的俄国面积很小。

本来,“沙皇”(Tsar)这个词,是莫斯科大公国俄罗斯人,对拜占庭皇帝及钦察汗国的称乎,是一种对上的尊称。但是,自伊凡四世自己称呼起沙皇之后,沙皇这个词就没有了原来的意义,而成为一种专制、独裁、暴力、侵略的代名词。

伊凡四世自建立沙皇制度起,就开始对外侵略和扩张。掠夺、抢占地盘,奴役、搜刮被征服人民。

西伯利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中国历史上肃慎、匈奴、乌孙、东胡、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女真、蒙古等各部族的居住地。

自十六世纪中叶起,俄罗斯就向东部侵略和扩张,连续占据大片地方。仅自1582年俄罗斯强占库臣汗国,到1638年,俄国人建立鄂霍次克城,在这五十六年的时间□,俄国人向东就侵占四百多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合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个土地面积,相当于现在中国大陆的全部领土,也相当于现今俄国在欧洲部分的面积。

俄国人的侵略野心是没有止境的。他们在占据中国这些土地之后,并不满足,继续向东侵略。

到十七世纪中叶,俄国人很快就把侵略魔爪伸入中国的内河黑龙江流域。用最野蛮的哥萨克兵在中国境内烧杀抢掠,强占地盘,武装移民,建立据点。

到中国清朝,康熙皇帝时期,实在忍无可忍,决定彻底打败罗刹(清朝对俄罗斯的称呼)的进犯,以求中俄两国东北边境的确定和安宁。

由康熙皇帝亲自决策、亲自指挥反抗罗刹侵略的斗争,用三年的充分准备,以强大的攻势,终于打败穷凶极恶的侵占雅克萨的罗刹侵略军,迫使罗刹不得不与中国订立边境条约,煞住罗刹侵华的邪气。

最后,俄国请求议和。康熙皇帝以宽大为怀,答应与俄国谈判。

在中俄谈判期间,俄国代表异常奸险狡诈。他们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妄图能从谈判桌上得到。中国代表进行了最有力的斗争。最后终于迫使俄国与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1689 年 9 月 7 日,中俄双方在尼布楚条约上签字。

尼布楚条约全文

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

领侍卫、议政大臣、内大臣 索额图,

内大臣、都统、一等公、国舅 佟国纲,

都统 郎谈,

都统 班达尔善(沙),

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 萨布素,

护军统领 玛喇,

理藩院侍郎 温达,

会同

俄罗斯察罕汗使臣 俄昆尼等(按俄使三人,一为 Feodor Alexievitch Golovin, 一为 Simeon Kornitekoi ,一为 Ivan Eustafievitch Vlsov ,"俄昆尼"如为"昆尼俄"之误,则似为 Kornitakoi 之对音)。

在尼布楚地方公议得:

一,将自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 Tchernaya,Chorna ),即乌鲁木河( Ourouon ),附近之格尔毕齐河( Gorbitza , Kerbetchi )为界,沿此河口之大兴安岭至海,凡岭阳流入黑龙江之河道,悉属中国,其岭阴河道,悉属俄罗斯。惟乌第河( Oud,Uda )以南,兴安岭以北,中间所有地方河道,暂行存放,俟各还国察明后,或遣使,或行文,再行定议。

二,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讷河( Aregun,Ergone )为界,南岸属中国,北岸属俄罗斯。其南岸墨勒克( Meritken )河口现存俄罗斯庐舍,著徙于北岸。

三,雅克萨地方俄罗斯所筑城垣,尽行拆毁,居民诸物,悉行撤回察罕汗处。

四,分定疆界,两国猎户不得越过。如有一二霄小,私行越境打牲偷窃者,拿送该管官,分别轻重治罪。此外十人或十五人合伙执杖杀人劫物者,务必奏闻,即行正法。其一二人误犯者,两国照常和好,不得擅动征伐。

五,除从前一切旧事不议外,中国现有之俄罗斯人,及俄罗斯国现有中国之人,免其互相索还,著即存留。

六,两国既永远和好,嗣后往来行旅,如有路票,听其交易。 七,自会盟日起,逋逃者不得收纳,拿获送还。

八,两国大臣相会,议定永远和好之处,奉行不得违误。

(转引自郭廷以编:《近代中国史》第 38-39 页)

该条约,初由张诚、徐日升执笔,为拉丁文。另有一份满文及俄文的译本。张诚还译一份法文本。

这是中国与俄国,也是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正式边界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永恒性。它是划分中俄东北边界的唯一根据。这份条约,明确规定两国“永远和好”,“不得违误”。非常令人遗憾和不可饶恕的是,在后来,俄罗斯却根本没有遵守条约的规定,永远没有与中国和好。

1690 年 1 月 23 日,为示郑重,中国“遣官立碑于界”。界碑名称为《大清国遣大臣与鄂罗斯议定边界之碑》。根据中俄双方正式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用满文、汉文、俄文及拉丁文,勒石立碑。碑文共七条。

一,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即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弼齐河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石(名)大兴安岭以至于海;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一带之溪河,尽属鄂罗斯。

一,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九鄂罗斯,其南岸之眉勒尔喀河口所有鄂罗斯房舍,迁移北岸。

一,将雅克萨地方鄂罗斯所修之城,尽行卸(除)毁,雅克萨所居鄂罗斯人民及诸物用,尽行撤往察汉汗之地。

一,凡猎户人等,断不许越界,如有一二小人擅自越界捕猎偷盗者,即行擒拿,送各地方该管官,该管官照所犯轻重惩处。或十人或十五人相聚持械捕猎杀人掠抢者,必奏闻,即行正法。不以小事阻坏大事,仍与中国和好,毋起争端。

一,从前一切旧事不议外,中国所有鄂罗斯之人,鄂罗斯所有中国之人,仍留不必遣返。

一,今既永相和好,以后一切行旅,有准令往来文票者,许其贸易不禁。

一,和好会盟之后,有逃亡者,不许收留,即行送还。

(《平定罗刹方略》卷四,转引自郭廷以编:《近代中国史》第 41 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崇尚仁、义、礼、智、信的国家,讲究仁慈和信义。这在与俄罗斯相处过程中也充分表现出来。如在雅克萨反侵略战中,康熙皇帝一再提示,祗要罗刹退出雅克萨,对他们的士兵不杀,不掳。愿意回俄罗斯者,允许他们回去,还可让他们带武器回去。当时被困在雅克萨城内的罗刹兵疫疠流行,中国都准备帮助他们治病。中国事事都是用仁道对待他们。就是设立界碑,也是认为两国边界既有条约明文规定,双方代表亲自签字画押,就相信他们会遵守条约规定,不会破坏条约。然而俄罗斯后来的实际表现,却说明中国对俄罗斯这种认识和态度是不对的。祗是看到俄罗斯一时侵略对中国造成的威胁和危害;而没能看到没有教养的、野蛮的罗刹对外疯狂扩张的野心和本质。这种情况,从设立界碑及进一步确立北部边界问题时就可充分看出来。俄罗斯极度贪婪,中国不断受骗上当。中国以君子之心,去看待小人之腹,是错了!

当时,中俄边界界碑不止一个,有几个界碑就未立在边界的边上。如最北的界碑,不是立在外兴安岭的山峰,而是立在急流河( Gilu )与精奇里河合流处;最东北的界碑,不是在外兴安岭与乌特河之间,而是在乌特河及土格尔( Tugur )之间。这就给罗刹耍无赖,留下了空子。罗刹不是根据条约规定,而是按界碑立在那,就是从那里划分两国边界。就是这样,俄罗斯又多占去中国二万三千平方英里的土地,合五万九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俄罗斯是一个侵略成性,非常野蛮的国家;不是礼仪之邦,是根本不讲理的,是一个挖空心思,千方百计进行侵略中国的国家。偷、抢、摸、拿、骗、赖,任何卑鄙手段它都使用。所以,无论任何时候,与俄罗斯打交道,都要特别谨慎小心,都要防而又防;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绝对不能舒忽大意。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中国为康熙时代,俄罗斯为沙皇伊凡五世及彼得一世时期。

尼布楚条约明确确定和肯定;自外兴安岭以南至海的所有领土和海域,都是中国神圣的领土和领海。这就是,中、俄的国界是以外兴安岭为界(不是中共地图上的大兴安岭)。外兴安岭以北为俄国界。外兴安岭以南为中国界。这个国界分得清清楚楚。丝毫没有分界不清的问题。

库页岛是中国三大海岛中的一个大岛。这三大海岛就是海南岛,台湾岛,及库页岛。根据《尼布楚条约》,库页岛当然是中国的。

现在被俄罗斯霸占的所谓阿穆尔省及滨海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海参崴和伯力,就像香港和澳门一样是中国的土地。

黑龙江原本就是中国的内河,并不是中俄之间的界河。这是非常明确的。

上述这些都是明明白白的,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是根本不能否定的。这就是尼布楚条约神圣的伟大意义。

在确定尼布楚条约时,中国丧失二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让给俄国二十四万平方公里领土。虽然是这样,但总算是正式确定了中俄两国东北的国界。在这份条约之后的一百五十八年间,尽管中俄之间在东北也发生过一些磨擦,但大体上还保持了双方边境的平静。所以这份条约是正确的,有其积极意义。

《尼布楚条约》所确定的中俄边界线,是三百多年前,在康熙皇帝亲自领导下,中国军队官兵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住的。中国人民都应该非常珍惜、爱护和保卫这条边界线。

《尼布楚条约》是划分中俄两国东北国界的唯一根据。任何国家以武力形式超过这个条约的界限,进入中国,就是非法入侵,就是对华侵略。这是非常明确的一个问题。

任何越过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侵占的中国任何领土,都是破坏尼布楚条约,都是中国人民所不能承认,不能接受的。也是卖国贼所不应出卖的;俄国都应归还中国。

自此之后,俄国越过《尼布楚条约》规定,逼迫中国签订的领土条约和协定,都是中国人民不能承认的。

中国要恢复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就是要恢复到《尼布楚条约》已经划分清楚的国界。中国人民有权利,有责任收回《尼布楚条约》后失去的一切土地。

俄国这个国家侵华,与英法等国过去侵华完全不同。过去英法等国侵华,主要是打通通商口岸,为了与中国做生意。俄国侵华则不是这样。俄国侵华是要不断侵吞和霸占中国的领土。或者大片侵吞,或者不断蚕食。各种卑鄙手段全都使用。看看中国现在的地图,与中国清朝时期的地图比较,就很清楚的看到,中国的领土大大地缩小了;俄国的土地大大地扩大了。

清朝初年,打赢沙皇俄国的康熙皇帝为何要签订《尼布楚条约》?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军),那么打赢了沙皇俄国的康熙帝为何要在与沙俄平等条约的基础上做出巨大让步签订《尼布楚条约》呢?

先从沙俄向东的侵略扩张史开始说起,从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雷帝时开始,沙俄便开始了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侵略,西伯利亚等逐渐成为了俄国人的殖民地。当沙俄的势力接近清代中国时,便发生了军事冲突。从17世纪中期,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1652年(清顺治九年),俄国人进入黑龙江,“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于乌扎拉村”。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

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1657年,沙俄派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在边疆人民奋起抵抗下,清政府曾一度派兵收复过雅克萨。并曾多次敦促沙俄进行谈判,可是俄方却置之不理。1685年,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将军彭春等5月22日从瑷珲起兵五千人,分水陆两路围攻雅克萨。

5月25日在凌厉的攻势面前,侵略军被迫投降,答应撤退,但当清军一离开,又偷偷开进雅克萨城重建据点。第二年,清军再次围攻雅克萨城。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侵略军头子托尓布津被击毙,俄军伤亡惨重,雅克萨城指日可下。这就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并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中国举行边界谈判。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中方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与饿方代表戈洛文在尼布楚条约正式签字。虽然此条约遏制了沙俄继续向东的侵略扩张,但总体来说次条约应该是功小于过。清朝代表的第一方案是以以勒拿河至北冰洋为界,继而又让步提出第二方案即以外兴安岭的北支(直至亚洲大陆最东北的没入大海深处的诺斯海岬(即楚科奇半岛)为界。

但最后因为清朝代表谈判能力的问题又放弃了这第二方案和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紧接着就连第三方案以贝加尔湖为界也被迫放弃了,最后以额尔古纳河至外兴安岭至乌第河为界。这也使得西伯利亚那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以及生活在其上的蒙古族的近亲民族从此成为了俄国的土地和子民,从1689年9月7日这一天开始贝加尔湖就再也不属于中国,康熙也不会想到在不久后的将来,就连外兴安岭库页岛也一并成为了沙俄的领土。

那么为何在打赢沙俄的前提基础下还要大大让步签订出这种条约呢?对于这种问题也不能片面地对待,就像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列宁仍与德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条约》一样,其中原因值得深思与研究。以当时清朝前期的国力,本就应该将沙俄侵略者逐出国门,但最终却签署了《尼布楚条约》。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清军武器落后,清朝军队崇尚骑射,废弃了明朝的火炮,因此对抗沙俄侵略者的火炮时死伤惨重;二是清朝刚平定中国不久,其殖民统治尚不稳固,故不愿与沙俄继续消耗,所以才签订了一个中方让步的平等条约来继续巩固其的统治地位。

康熙为什么要签订《尼布楚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当满清入关。为消灭李自成和南明残余势力时候 ,沙皇伊凡四世以派军队对西伯利亚和远东殖民征服过程。早在当崇祯当政时,俄罗斯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开始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这个地区成为俄罗斯人的殖民地,到康熙当政的时候。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和中国人发生军事冲突。

1652年(顺治九年),中国满清入关屠杀汉人时,俄国人入侵到黑龙江江边,驻防宁古塔(海林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退沙俄士匪。中俄爆发战斗,俄罗斯派正规军在尼布楚与石勒语河合流处,建立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

俄国到了黑龙江边,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冲突。

康熙大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才有时间处理和俄军不断入侵问题, 派将军朋春率领三干人从瑷珲起兵,攻入雅克萨城,毁城撤军之后。清军走了而俄军又卷土重来。

清军再派二干四百人攻雅克萨,并围城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俄首领托尔布津被击毙,俄军亡伤惨重。雅克萨城指日可下。这就迫使沙皇政府以“乞撤雅克萨之围“并浱戈洛文为代表前来谈判。

清朝仃火,不再攻城,谈判达成中俄尼布楚条约,使沙皇占领整黑龙江流域的阴谋破产。虽然中国有些让步,必定为了和平。康熙还要用心重意去镇压噶尔丹的叛乱,不能到处树敌。俄国己经建了尼布楚和雅克萨两个入侵基地,中国军队几千人对俄国450人攻打半年得胜回师之后,沙俄匪徒卷土重来。到谈判前,强攻雅克萨城无效1年多,围俄军826人最后只剩下66人。清政府与俄罗斯达成《尼布楚条约》保证了在中俄在订《瑷珲条约》前的和平。是值得为和平订立有效条约的。中国保住康熙喻示谈判底线,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的一江一河皆为中国之地,不会拱手送给俄国人的目的。

戈洛文提出黑龙江为界,河北归俄,俄河南属于中国。索额图驳斥他说黑龙江两岸皆为中国领事 ,俄国人强占中国土地应该归还,尼布楚和雅克萨等中俄疆界应在贝加尔湖。戈洛文听罢,指责中方缺乏成意,以牛满河划界,让中国偿还攻击雅克萨损失,换回俄国人将俄俘,交手俄方,中方听完不能接受。但是由于中国人缺乏国际谈判经验,又有请了两个内奸翻泽,首席谈判人索额图过早亮出底线,使俄占了很大便义。也使中国做出很多无原则退让步但是公平谈判的产物,把贝加尔湖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富庶地区,拱手送给了俄国人,造成了重大国土损失。该条约还明确将北诺斯山与南之间北到北冰洋,东到白令海峡包括勘察加半岛和整个鸟第河流域在的广袤疆士定为待议地区,其面积不小于三百万平方干米。

由于其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完全失去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必定中国人第一次走上国际舞台,改变了中国人过去国与国朝贡外交关系,走向平等互惠缔结友好条约的新时代。达成条约也很不容易,使中国对边界条约有新认识是历史进步。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为东北地区安宁有个好的开头,约束两国土匪者越境纵猎,百姓被杀劫夺,滋生事端。并明定中俄边界以待永久和好。条约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雅克萨地方属于中国毁城,俄人迂回俄境。

两国人不得越境,十数以上依罪处死刑。此约订前咎往不究。允汗其边境贸易和好,已定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各自严守。俄国想占黑龙江流域的阴谋破产,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没有划定是争议区外兴安岭在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因为外兴安岭在乌第河处分成南北两脉,南脉在河南到海 北脉沿北海上行在白令海入海。1858年瑷珲条约和1860的北京条约,取代此条约,确立今天中俄疆界。这两个条约才就是世界最不公平公正条约。使中国损失180多平方干米。相当于整个江南让俄国人拿去,也是先人为了平和的代价。

尼布楚条约到底谁吃亏?

尼布楚条约沙俄吃亏。和网络上所谓的清朝丢掉5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不同,事实上,清朝不仅没有失去土地,反而获得了更大的空间。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努尔哈赤崛起于长白山、松花江上游地区。而在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地区,清朝没有统治,明朝更没有统治。

清朝入关后,继承明朝在东北的实际统治,势力最北到达铁岭、开原一带。这里,距离雅克萨,远达1500公里。而在受到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的求助时,康熙决定北上争夺黑龙江。在今天看来,这是收复失地,但是在当时,这就是和沙俄虎口夺食。

所以康熙的行动本质是在向北开拓疆土。我们要知道的是,当时的清朝的实力要强于沙俄,但是清朝仍然急于签订《尼布楚条约》,虽然清朝获得了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但是一清朝的实力,清朝可以获得更多的额权益。

《尼布楚条约》影响意义:

《尼布楚条约》虽然把原属于中国的一些土地让给了俄国,但这是清政府出于战略上考虑同意的,是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商议的结果。《尼布楚条约》 还是达到了他的效果的,此后150年间,中俄这段边界一直比较平静。

《尼布楚条约》 保障了中国东北边境100多年的安定和平,为清朝后来平定西北、西南地区叛乱提供了稳定富饶的大后方,对于清王朝的发展和繁荣、“康乾盛世”局面出现,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和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尼布楚条约》以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条约形式,从法律上确定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其享有充分的主权。这并非古代粗浅的势力范围划分,而是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保护的领土主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73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