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闻见记》中记载,李隆基参加的一次与吐蕃的马球赛,李隆基4人对吐蕃10人,力量对比悬殊,但是李隆基往来如风,挥动球杖,所向披靡,连连洞穿球门。
本文摘自:《安徽日报》农村版2016年10月14日第11版,作者:佚名,原题《古代的超级“体育明星”》
马球冠军:唐朝君主
唐朝,马球已经成为人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唐朝人玩马球一般分成两队,每队有10人左右。球门就安放在球场中间。就是把一块大木板竖着埋在泥地里,埋一半,留一半,木板当中挖一个直径不到半米的圆洞,马球穿过圆洞才能得分。
唐玄宗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就是马球健将。 《封氏闻见记》中记载,李隆基参加的一次与吐蕃的马球赛,李隆基4人对吐蕃10人,力量对比悬殊,但是李隆基往来如风,挥动球杖,所向披靡,连连洞穿球门。唐穆宗李恒更是爱球如命,因为玩马球而丧命。
唐宣宗李忱玩马球,花样层出不穷,无论是球技,还是姿势,堪称一流,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足球高手:宋徽宗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是个“老球迷”。刘邦称帝后,把父亲刘太公从老家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里享福。但是刘太公时常怀念老家的几个老球友,因此闷闷不乐。
刘邦见状,就安排人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家乡的老邻居、老球友全部请来居住。刘太公十分高兴,经常和老球友们踢上几脚,从那以后,老太公又过上了“斗鸡、蹴鞠为欢”的幸福生活。
汉代时的足球是用毛发充塞,到了唐代则改为充气皮球,里边用猪尿泡作球胆,吹满气封上口,外边再用八片厚皮子缝起来。东汉时的足球比赛,是在球场东西两边各设六个球门,以进球多少为胜负。到了唐代,球门已接近现代,用两根大竹竿竖起一张网,以踢进多者为胜。
宋代,足球运动更加完善,宋徽宗赵佶就是个足球高手,他专门立法规定,朝廷有大的喜庆宴会,都要有足球表演。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足球艺人要下场表演踢球。宋徽宗还在皇宫里成立了一支拿国家俸禄的专业球队,专门陪他踢球。每年在他过生日的这一天,文武百官祝寿之后,皇宫里的球队都要进行踢球比赛。在都城汴梁,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蹴球茶坊”和“角球店”,出现了许多专门制作足球的手工业作坊,有品牌的就多达24个。
宋徽宗只顾踢球玩耍,而最终踢丢了宋朝江山,自己也成了金人的俘虏。
游泳健将:曹赞
游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诗经·邺风·谷风》中就有“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的记载,游泳一词就出自于此。可见,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有了游泳运动。
唐宋时,每年端午节在钱塘江举行规模很大的游泳比赛。唐代有一个身手不凡的游泳兼跳水家曹赞,他能在百尺高的木桩上跳入水中,然后,在水面上正襟危坐,悠然自得,犹如坐在席子上一样,令人称奇不已。
马球的起源
马球,史称“击鞠”、“击毬”“打毬”,是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一种体育形式。
关于马球的起源,至今还没有定论。有相传唐初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称“波罗球”,后传入蒙古,相沿至今;也有人认为是古代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中国古代的击鞠、击毬、打毬即为马球运动。
在中国古文献中,“击鞠”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曹植的《名都篇》中,诗曰:“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尽情地赞扬了击鞠之人炉火纯青的技艺。《名都篇》的写作时间在曹丕代汉不久,因此,击鞠应在东汉时就已出现。
唐朝19位皇帝11位爱打马球
唐朝时期,马球成为了皇室贵族最喜爱的运动,全国上下球场林立,打球成风,得到了皇室成员的大力倡导,是马球运动的鼎盛时期。唐朝的19位皇帝11位深爱这项运动,甚至有两位因打球而丧命的。
在唐代的球迷皇帝中,唐玄宗李隆基算得上是个铁杆球迷,唐人封演所写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了李隆基二十四岁时参加的一次与吐蕃的马球赛,那时唐中宗在位,李隆基还是临淄王。他往来奔驰如风回电激,挥动球杖,所向无敌,连连洞穿对手大门,大获全胜,为唐王朝第一次外交球赛赢得了胜利,使得唐中宗大喜。
712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八月,31岁的李隆基即位,其马球瘾不减当年。《题明皇打球图诗》中说:“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明日应无谏疏来。”天宝六年,唐玄宗登基35年后,又颁诏规定军队须练马球,由此马球与军事体育开始结缘。
唐玄宗后,穆宗李恒也是个超级马球迷,后因打球受伤而丧命。穆宗死了,敬宗李湛继位后,对马球的迷恋有增无减,从各地招来一些马球选手,不分昼夜地打球,不理朝政。宝历三年,敬宗与马球将苏佐明等28人一起喝酒时,被苏佐明杀掉,时年仅18岁。
唐皇帝在球技上的花样时有翻新,层出不穷,宣宗李儇的球技数一数二,据说他击球时:“每持鞠仗乘势奔跃,运鞠于空中,连击数百而马驰不止,迅若雷电,两年老手咸服其能”。后来唐僖宗还玩出了“击球赌三川”。“以先得球而击过球门者为胜,先胜者得第一筹。”把三川节度使的职位输给了大臣敬瑄,甚是荒唐。曾还很自负地对身边的优伶石野猪说:“朕若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应该中个状元。”
唐代最末一个皇帝唐昭宗李晔,甚至在被逼迁都洛阳,六军都已逃散的情况下。仍将十几个马球选手带在身边,不忍舍弃。由此可见,打马球在唐代发展到了何等狂热的程度。
马球让唐代女子也疯狂
马球运动在唐代,不仅在帝王与文武百官之间流行,还普及于民间,甚至妇女也成了马球活动的参与者。所谓“上有好看下必有甚焉”。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唐纪》中也有这样一句话:“上好击球,由此,通俗相尚。”唐代马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皇帝的倡导。
唐代女子有打马球娱乐的,唐诗人王建的《宫词》中有说到皇宫内宫女打球的:“新调白马怕鞭声,隔门摧进打球名”。剑南节度使郭英则看女伎打球作乐,据史料记载每天得花费数万钱。
1972年,陕西乾县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出土的《马球图》壁画,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妇女打球图铜镜,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彩绘打马球泥俑,都反映了当时马球运动的普及情况。
打马球,不仅成为唐代帝王和贵族阶层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文献记载,当时相邻的渤海、高丽、日本等国都有与唐王朝进行马球竞技的描述。现藏故宫博物院的《便桥会盟图》(辽陈及之绘制),描绘了唐、辽两国进行马球比赛的场面。画面以唐太宗李世民与突厥可汗颉利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于长安城西渭水便桥会盟之事实为背景,数名骑士策马持杖争击一球,场面甚是壮观。
中国古代的马球运动沿续了一千多年,演绎了许多故事,到清代后期才渐渐消失,中国目前开展的马球运动却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不能不有些遗憾。
提起唐玄宗李隆基,人们经常将他与杨贵妃联系在一起,有人赞美这两人的执着爱情,有人说女色误国。其实唐玄宗是很有能力的人,他在位期间,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
唐玄宗本人也是有名的书法家、音乐家和文学家,我们最为关心的是,皇帝大都寿命不长,而唐玄宗活了七十七岁。史书中记载他七十岁时面容如五十岁,精力充沛如少年,那么唐玄宗为什么如此长寿而健康呢?下面就给朋友们介绍一下他的养生之道。
唐代非常注重对皇室子弟各方面的培养,李隆基自少年时就练习武术和马上作战的功夫,为其拥有一身强健的体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宫庭流行打马球,李隆基经常参加这种体育活动,据说马球方面的技艺非常出色。有一次吐蕃使者挑战唐朝宫庭来打马球,宫庭侍卫初战就输了,李隆基临危受命上场,将吐蕃使者的队伍打得落花流水,受到当时皇帝唐中宗的奖赏。除了马球,经常进行的打猎、登山等体育活动,也为其青年时代的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唐玄宗非常注重饮食和药物养生,即位后,他长期饮用一种产于太白山的药王茶,据说是药王孙思邈贡献给朝廷的。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这种药王茶中铬、镁、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于其它茶叶,并且其含有的总黄酮类化合物是所有植物中最高的,这些独特的成分有着极强的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对促进人体健康和长寿很有益处。
唐玄宗后宫人数过万,不免有肾虚无力的症状,当时的御医给他开了驿马丸来服用,驿马丸是由麻雀肉和中药蛇床子加工制成的,能够滋补五脏、补肾壮阳、益气养血,据说服用驿马丸不久唐玄宗就恢复了生猛的状态。
通过这两方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注重饮食和药物养生,是唐玄宗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玄宗李隆基就是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人它典型代表。年轻气盛的他两次发动宫廷政变,挫败了韦氏皇后集团和太平公主,登基称帝开创了“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之后,他被迫传位太子落荒而逃,之后只能以一个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的身份在自责和悔恨中虚度年华。
文武双全、一表人才的李隆基
我们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喜欢教授宫女们书法、绘画,开创了大唐盛世的梨园文化。其实李隆基还是一名运动健将。
唐朝贵族十分喜欢马球比赛,有一次唐朝邀请吐蕃贵族来到长安进行一场马球友谊赛,吐蕃贵族从小在高原上骑马,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十分优异,因此比分一直遥遥领先。
唐朝皇帝终止了比赛,要求换人,一个英姿飒爽的青年,骑着骏马潇洒入场。这位青年一上场就彻底扭转了比赛的局势,最终带领唐朝贵族赢得了这场比赛,而这位青年就是日后的唐玄宗李隆基。
果断发动宫廷政变,稳住李氏王朝
由于受到武则天登基称帝的鼓励,唐朝一些贵族妇女政治野心日渐膨胀。这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韦氏皇后和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
韦氏皇后想要把自己的丈夫唐中宗李显抓在手心里,实现自己对朝政的控制。由于武则天的前车之鉴,人们都害怕韦氏皇后会废掉皇帝自己登基。
李隆基率先站了出来,他率领自己的亲卫部队杀进皇宫,诛杀韦氏皇后集团。宫廷的卫士都心向李唐王朝,纷纷倒戈帮助李隆基,韦氏皇后惨死在乱军之中。
在太平公主的干预下,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当了皇帝。由于李旦生性暗弱,对太平公主简直是唯命是从,飞扬跋扈的太平公主自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其政治野心昭然若揭。眼看江山又要落入他人之手,李隆基再次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将太平公主集团赶入长安周边的深山之中。从小娇生惯养的太平公主忍受不了山里的环境,只得向李隆基投降,除掉了想要夺取江山的人,李隆基稳住了即将拱手让人的李唐王朝。
四海臣服,开创“开元盛世”
李隆基登基之后对内治理国政,使武则天退位之后混乱的唐朝政府焕然一新,在他的统治下,长安城里生机勃勃,一派祥和富足的景象。周边的藩王属国纷纷前来长安城进贡,长安变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
李隆基统治期间唐朝的疆域在不断扩展,唐朝名将高仙芝率领着唐朝最强的重步兵——安西重步兵越过葱岭,让西域的各个小国纷纷臣服在唐朝强大的武力之下。同时高仙芝率领军队多次打败阿拉伯人的倭马亚帝国,巩固了唐朝的西部边境。
“开元盛世”堪称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巅峰的时期,而这个盛世的到来,完全依靠着雄才大略的唐玄宗李隆基的英明统治。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日渐衰老的唐玄宗,开始沉迷于杨贵妃的美色,沉迷于霓裳羽衣舞的优雅身姿。老迈的唐玄宗甚至没有看穿安禄山的野心。安史之乱的烽火烧破了盛唐锦绣的画卷,唐玄宗也最终只能留下一封传为东宫的诏书之后,匆匆逃入蜀地。
历时七年的安史之乱被平定了,此时返回长安城的唐玄宗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呼风唤雨,雄霸天下的帝王,而变成了一名垂垂老矣的太上皇,只能在太上皇的皇宫中回想着当年的功绩,思念着在马尾坡下凋零的杨贵妃。此时的碌碌无为对于李隆基这样的英雄来说,应该就是最痛苦的体验吧。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李隆基再也没有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而是碌碌无为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他身后是一个由盛转衰的唐王朝,是一个自己永远无法忘却的盛唐美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8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