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宋武庙七十二将》人物籍贯一览

历史典故 2023-07-22 11:56:19

武庙又称武成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唐高宗上元初,封为姜太公为武成王。开元间比照文庙祭祀体系,始置亚圣十哲配祀,至宋代逐渐形成的奉祀姜太公的庙。

明朝洪武年间,废武庙,以姜太公从祀帝王庙。至满清时称供奉关羽的关公庙为武庙。民国时合祀关羽、岳飞的关岳庙也叫”武庙”。同”文庙”相对。

武庙神主:太公望(无考[1])

配享殿上:张良(河南)

第三等:

西向:

管仲(安徽)孙武(山东)乐毅(河北)诸葛亮(山东)李绩(山东)

东向:

田穰苴(山东)范蠡(河南)韩信(江苏)李靖(陕西)郭子仪(陕西)

第四等:

西向:
白起(陕西)孙膑(山东)廉颇(无考[2])李牧(河北)

曹参(江苏)周勃(江苏)李广(甘肃)霍去病(山西)邓禹(河南)

冯异(河南)吴汉(河南)马援(陕西)皇甫嵩(甘肃)邓艾(河南)

张飞(河北)吕蒙(安徽)陆抗(上海)杜预(陕西)陶侃(江西)

慕容恪(辽宁)宇文宪(内蒙古)韦孝宽(陕西)杨素(陕西)贺若弼(河南)

李孝恭(甘肃)苏定方(河北)王孝杰(陕西)王晙(河北)李光弼(辽宁)

东向:

吴起(山东)田单(山东)赵奢(河北)王翦(陕西)彭越(山东)

周亚夫(江苏)卫青(山西)赵充国(甘肃)寇恂(北京)贾复(河南)

耿弇(陕西)段颎(甘肃)张辽(山西)关羽(山西)周瑜(安徽)

陆逊(上海)羊祜(山东)王浚(河南)谢玄(河南)王猛(山东)

王镇恶(山东)斛律光(山西)王僧辩(山西)于谨(河南)吴明彻(江苏)

韩擒虎(河南)史万岁(陕西)尉迟敬德(山西)裴行俭(山西)张仁亶(陕西)郭元振(河北)李晟(甘肃)

[1]安徽、山东、河南
[2]山西、山东

备注:西东向不分等级,同属第三等、第四等。

这72人:

吕尚因为是主祭,所以不列入之内。

春秋:管仲、孙武 田穰苴、范蠡共4人

战国:乐毅、白起、吴起、孙膑、田单、廉颇、赵奢、李牧、王翦,共9人

西汉:张良、韩信、曹参、彭越、周勃、周亚夫、李广、卫青、霍去病、赵充国,共10人

东汉:邓禹、寇恂、冯异、贾复、吴汉、耿弇、马援、皇甫嵩、段颎,共9人

三国:诸葛亮、邓艾、张辽、张飞、关羽、吕蒙、周瑜、陆抗、陆逊、杜预 、羊祜、王浚,共12人

东晋十六国:陶侃、慕容恪、谢玄、王猛、王镇恶,共5人

南北朝:宇文宪、韦孝宽、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共6人

隋: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共4人

唐:李绩、李靖、郭子仪、李孝恭、尉迟敬德、苏定方、裴行俭、王孝杰、张仁亶、王晙、郭元振、李光弼、李晟,共13人

唐朝建立武庙,武圣、十哲、七十二将都是哪些名将?

古代那些有名将军共有七十二人,分为殿上十人及两庑六十二人两组,主位是武成王姜太公,他的旁边是侯张良,还有另外十人。

唐肃宗上元(760年)把太公望为武成王的祭典弄的与祭孔子一样。太公尚父庙更名成武成王庙,简称武庙。当时武庙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张良为副祀。包含张良在内的历代名将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唐德宗建中782年的时候,武庙增加祭祀历史的名将共六十四人。宋徽宗宣和的1123年,对武庙的祭祀名单又有调整,共有历代名将七十二人。分成殿上十人及两庑六十二人两组,虽无十哲之名,仍有其实。主祀:武成王姜太公(无考)。配享:留侯张良(河南),陪伴在姜太公旁边。配享于殿上:共十人。东侧西向: 管仲(安徽)孙武(山东)乐毅(河北)诸葛亮(山东)李绩(山东)西侧东向: 田穰苴(山东)范蠡(河南)韩信(江苏)李靖(陕西)郭子仪(陕西)从祀于殿外庑间:共六十二人。

武庙十哲七十二是唐宋时期对他的说法,按现在来讲还有特别的比这里有名的将领都没有在里面,比如霍去病,项羽,还有帝王也没有在里面,比如曹操(追封的王),刘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太多的名将,名相,唐宋时期的排名还是比较合理的。

古代的名将有哪些

名将意为著名的将领,也喻指在某个方面占领先地位的人物。那么古代名将您了解谁?我在这里给你介绍下吧。

古代的名将有哪些
? ?
? ? ? ? ?班超

字仲升,东汉名将、外交家。扶风安陵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从窦固击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杀匈奴派驻鄯善、于阗之使,废亲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巩固汉在西域的统治。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于阗等国兵大败姑墨(今新疆阿克苏一带)的侵犯,又上疏请兵,欲平定西域。

从章和元年(87)到和帝永元六年(94),班超陆续平定莎车、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姑墨、焉耆等国,西域遂平。以功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还,十四年回到洛阳,拜射声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了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

班氏三父子:班彪、班固、班超,他们建功立业,青史载殊勋,炎黄子孙铭记于心。班彪,字叔皮,东汉史学家。东汉初任徐令,因病免官。他专力从事史学,以《史记》所记史实,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乃收集史料,作《后传》六十余篇,为其子班固修《汉书》,奠定了基础;班彪写赋、论、书、记、奏,也颇有成就,功名传千秋。

周瑜

东吴大将。字公瑾,庐江舒人。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人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吴蜀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名传华夏。后进取南郡时,被曹仁的伏兵射伤。

为人器量狭小,阴狠刻毒,见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处处加以暗算。后被诸葛亮三次激怒,箭疮发作而死。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韦睿

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的名将。原籍京兆杜陵人,曾祖时迁至襄阳。宋时为右军将军、辅国将军等职。指挥果断,谋略过人。

公元505年,韦睿督军北伐,攻拔北魏小岘城,随即进军合肥。魏将杨灵胤率众5万来,梁军惧不敌,请求增兵。韦睿认为,兵贵齐心不在众,应速与战。遂列阵,待敌临近,指挥猛冲,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战舰围攻,强弩齐发,魏军大溃,梁军入城,斩俘万余人。公元506年,魏中山王元英率军数十万围钟离,韦睿与右卫将军曹景宗奉命往救,率军进屯邵阳州。随即在敌营前,通宵达旦筑成营垒,又激战一整天,数次挫败魏军进攻。时值淮水暴涨,他遣将以小船载草,灌上膏油,焚烧敌桥,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斗。在梁军总攻下,魏军大败,溺死、被杀者各10多万,被擒5万。韦睿因功进爵为侯,任右卫将军。毛泽东在读李延寿著《南史》卷五十八《韦睿传》的批语中说:?(韦睿)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

李靖

字药师,京兆府三原人,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民族英雄。李靖军功卓越。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唐太宗曾给予高度评价:?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李靖一生作战无败绩,战败一百余万军队,东西南北扫荡近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整个长江以南,蒙古大草园,青海高原,江浙全部是他平定的。卫公兵法名扬于世,被两次想杀他的李渊称为?比古之白韩卫霍,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靖还是丞相,当时在唐朝官员中有句流行的话 ?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

? ? ? ? 孙武

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3万打败60万楚国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元年。阖闾举伍子胥为行人,伯喜为大夫。伍子胥奉阖庐之命,请孙武出山练兵斩姬。阖庐拜孙武为元帅兼军师,执掌吴之国政。公元前512年,吴取分兵扰楚之策,讨吴叛臣,断楚翅翼,灭徐与钟吾。公元前511年,吴取三师以敝楚,多方以误楚之策,攻楚之夷,楚军往救,吴军攻弦,楚军往救,吴军又退。楚人探知吴军确已返国,乃自回军。楚军一退,而吴之又一军复出,进攻养邑,楚人救援不及,吴遂攻克养邑,杀公子掩余与烛庸。

公元前510年,楚联越伐吴,为吴军所败。阖闾使伍子胥增筑都城。公元前508年,吴为继续施行多方误敌之策,诱桐叛楚,投饵钓鱼,囊瓦上钩,率师攻吴,被吴军击败于豫章,吴遂取巢,获公子繁以归。自此役之后,楚国豫章山以东诸邑及附庸,属国全为吴所有。公元前506年,晋以周王室名义会十八国诸侯于召陵,谋攻楚。晋荀寅向蔡昭侯求赂,不得,伐楚夭折。囊瓦围蔡,吴往救,开始了吴破楚入郢之战。吴军至淮纳弃舟,越大别山,进攻楚囊瓦军于柏举,乘机攻入郢都。战绩可能不是数一数二,但凭借旷世巨著《孙子兵法》也完全足够了。

吴起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汉族,卫国左氏人,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最大战绩是以五万之兵破五十万之敌,一战封神。

李牧

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李牧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仗。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并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3个月后赵国即灭亡。他的无辜被害,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国苦陉人,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九年后,击退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并因此受任为相,封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与楚国。奔魏时居于大梁,而后老死于楚地,葬于寿春。唐德宗时将廉颇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廉颇为临城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白起

战国时期秦国人,秦穆公大将白乙丙的后人。秦国第一名将,战国第一名将,中国第一名将,秦国三大干将之一,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被后世尊称为?死神?、?战神?。白起凭自己的战功从一名士兵成长为秦国最高军事长官,他是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功最为辉煌的将军。他戎马一生,大小七十余战,未尝一败,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夺取城池大小七十余座,打到后来,六果将领闻?白?色变,都不敢与之交战。

纵观白起一生,主要有六场大战:伊阙之战,鄢郢之战,黔中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长平之战。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白起的用兵特点,就是一个?狠?字。在中国所有的名将里,最狠的莫过于白起了。白起每次作战,战必求歼,六国军队死在他手下的不下百万,被时人称之为?人屠?,后世称其为?死神?。

在其攻下楚国都城后,挖了楚王的祖坟,再放火烧了墓地,处处显示其狠劲。可以说,白起是中国名将中最具个人魅力的将军,他完全凭个人奋斗成为秦国大将;一生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无人可挡;他用兵以狠,杀人如麻,铁血冷酷。虽然他最终被秦王赐死,但他至死都坚持自己的军事主张,不忍为败军之将,不惜公然抗命,以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王翦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王翦本人灭了赵国、燕国、楚国、百越。王翦请田,得以善终。王翦一生的代表之作,还是那场以六十万大军对抗楚国的大战,三十六计中的?以逸待劳?仿佛是专门为他所作的,以静制动,不变应万变,牵着敌人鼻子走。

项羽

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却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用人方面。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来三国时代的东吴被灭也从侧面说明当天下大定只剩江东的时候,江东是无法抵挡的。按河南大学王立群先生的话讲?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材。但政治上的失败,无法遮掩项羽在军事上的才华。22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岁自刎乌江。

韩信

汉族,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遭到汉高祖刘邦的疑忌,最后以谋反罪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有代表性的六大战役:暗渡陈仓、京索之战、安邑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卫青

西汉着名将领。河东平阳人。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大司马。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处世谨慎,奉法守职。漠北大战后未再出征。卫青不愧是西汉杰出将领,司马光评他?有将帅材故每出辄有功?,是很恰当的。

他的战略战术的成就,可以归纳为:善于在沙漠草原组织骑兵集团的进攻战役;善于发挥骑兵的特长,实行远程奔袭,捕捉战机和包围歼敌。在此之前,汉族名将中没有人在沙漠草原地带指挥过规模如此巨大而又获得成功的战役。卫青的战略战术运用,是极其有创造性的。

霍去病

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人,为大将军卫青之甥。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汉武帝曾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不至学古兵法。?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十七岁时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与卫青被称为帝国双璧。霍去病是一位少年将军。多次以少胜多,立下赫赫功劳。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

  ? ?郭子仪

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勇武不凡。中国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实践者。安史之乱爆发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任副元帅率唐军及回纥等援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

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四日(7月9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5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1丈8尺,特下诏给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临哭送行。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岳飞

字鹏举,汉族民族英雄,今河南相州汤阴永和乡孝悌里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

岳飞一生与中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作战,为宋王朝抵御异族侵略,但是最后由于受到当朝奸臣秦桧的构陷以及南宋统治者的猜忌而被监禁、杀害。宋孝宗淳熙六年追諡武穆,宋宁宗嘉定四年追封鄂王,故后人也称?岳武穆?或?岳王?。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孝宗立定格目的十三处战功而成。

徐达

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南京打到北京去的将领,岳飞的异世知己。1353年,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后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克集庆。继又率部攻占镇江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

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灭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姓李的名人(宋朝姓李的名人)多大了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姓李的名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宋朝姓李的名人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你知道吗?
中国的姓氏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姓氏文化的历史也比较悠久,古代的名人也特别多,那么历史上姓李的名人都有哪些呢?历史上姓李的名人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老子,老子原名叫李耳,还有雄才大略的李世民,著名的诗仙李白,帮助秦王统一中国的李斯。
一、非常出名的老子——李耳
老子原名是李耳,他是春秋末期人,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以及文学家,同时他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不仅在中国非常出名,同时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名声,他的优秀代表作就是《道德经》,而且这部著作也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多的,他的著作将中国文化宣传到全世界各地,老子受到很多人的尊敬。
二、雄才大略的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孩子,也是唐朝的第2个皇帝,他在位期间的表现是非常出众的,如果大家了解唐朝历史的话,一定会非常熟悉李世民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通过玄武门之变,将自己的兄长李建成杀死,所以他被立为太子,而最后他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出色的皇帝,在位期间一直热衷于国家的发展,而且让唐朝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贞观之治”特别有名,国家里的百姓都安居乐业,而且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
三、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大家从小学开始就以前背过很多唐诗宋词,李清照也是宋代非常有名的女诗人,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千古第一才女说的就是李清照,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李清照的诗词受到很多人的喜欢,李清照前期的诗词都比较悠闲而且特别优美,但是等到后期的时候,李清照一般都叹息自己的身世,诗词当中的感情基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历史上李姓的名人有哪些人?
李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辩证法和"天人合一"的系统论。
李冰:战国时期蜀太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秦朝政治家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李陵:让历史无奈的半世英雄李陵,字少卿,汉朝陇西成纪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是在孤军深入,打了胜仗,在矢尽援绝的情况下暂降匈奴的。但他毕竟是背汉降敌,作了乃祖的不肖子孙和民族的罪人,功不足以掩过。以后又百计劝降苏武,就更不能使人原谅了。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左车(生卒年不详),西汉柏人(邢台隆尧)人。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
姓李的名人有哪些?
如下:
1、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
3、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_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4、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
5、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历史上姓李的名人都有谁
姓李的历史名人1.先秦思想家李耳2.鼎助秦王统一中国的李斯3.雄才大略的李世民4.诗仙李白5.词坛女杰李清照6.明代思想家李贽7.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二)次要人物1.战国初期改革家李悝2.赵国名将李牧3.先秦水利家李冰4.飞将军李广5.东汉名臣李固6.北魏改革家李冲7.隋朝桥梁专家李春8.唐代史学家李延寿9.一代名将李靖10.风流天子李隆基11.骁勇善战李光弼12.李朔雪夜平蔡州13.婉约大家李商隐14.洗尽铞华留词名的李后主15.宋代编辑大家李仿16.宋初圣相李沆17.抗金名将李纲18.抗元名将李庭芝19.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20.一代闯王李自成21.清儒李光地22.忠王李秀成23.外交辱国、洋务坎坷的李鸿章24.地质学家李四光
中国古代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
中国古代姓李的名人有很多,比如有李世民,贞观之治,还有名将李靖,还有著名诗人李白,李商隐等。
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谁?
历史上的李姓名人有:李耳、李斯、李世民、李白、李广、李商隐、李清照、李大钊等等。
1.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2.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3.李广
李广(?-前119年),华夏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
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4.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5.李大钊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参考资料-李大钊
-李清照
-李广
-李世民
-李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8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