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人为什么对商鞅有着深仇大恨,甚至还将他五马分尸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3 19:45:27

秦人为什么对商鞅有着深仇大恨,甚至还将他五马分尸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商鞅和秦人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一、被五马分尸的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国首都,咸阳,大名鼎鼎的商君—商鞅,被车裂。

车裂。也就是俗话说的五马分尸,这种酷刑,因为刑具昂贵,费时费力,普通囚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只有地位特别而十恶不赦的人,才有资格获得车裂之刑。从中可以看出秦人对他的仇恨之深,和欲杀商鞅而后快的决心和愤怒。

据传,商鞅被车裂后,秦国百姓争啖其肉,商鞅很快就尸骨无存,这些百姓中,有不少人就是当年商鞅一次性处决七百多人的家属和朋友,商鞅的后果,报应使然。商鞅死后,秦国百姓歌舞于道,如释重负。六国闻之,亦皆相庆。商鞅之死,似乎是个普天同庆的局面。

六国恨商鞅好理解,因为商鞅的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给六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什么从商鞅变法中得到莫大好处的秦国,也这么恨商鞅呢?

二、自己挖的坑自己填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朝代,在秦朝的历史上,商鞅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留给后人的遗产就是“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很多,但其目的只有一条,就是将秦国的百姓,全部武装成了国家的奴隶,男人负责打仗,女人负责农业生产。稍有怠慢或不满,杀之。强调一点,就是商鞅的新法是相当严历的,贯穿着一种“轻罪重罚”的观念。也就是说,惩罚的作用不在于让违规者对自己的行为负相应的责任,而是形成一种威慑的效果,使人不敢违规。这也是早期法家比较典型的思路。据说,当时把灰倒在地上都要处以黥刑──在脸上刺字。还有连坐制度,使得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成为法律允许的可能。他用残酷的血腥手段镇压,仅一天就处死七百余人,以至于“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天地”;就连太子的两个老师都分别被处以黥刑(脸上刺字),和劓刑(割去鼻子)。

后来,秦孝公死了,太子继位,想起了当年的旧怨,就开始治商鞅的罪。商鞅于是就跑。可命运却和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到一家小店投宿时,店老板要他出示身份证件,并说这是我们商鞅大人制定的法律,让没有证件的客人投宿,店主人要受连坐之罪。据说当时商大人恨恨地说:原来我制定法律的弊端,竟到了如此地步。这就是成语“作法自毙”的来历。这种感觉,就如同一名铁匠打了一把名刀,天天赏玩却有一天发现它竟插在自己的肚皮上。

他又跑到魏国,人家记着当年受骗的帐,把他赶出来。他无路可逃,就起兵造反。被秦王抓回来,用他设计的刑法把他车裂了,家人也全部处死──这也是他规定的。

三、杀其身而行其法

商鞅之死是必然的。秦国变法商鞅上得罪了秦国公室贵族,下犯了秦国百姓的众怒。赖以商公强力“法治”思想,秦孝公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加征战,对秦之强大奠定了牢固的根基。可是即便如此,由于孝公义无反顾的强力支持,公室之内对商鞅的强烈不满乃至是仇视现象也迁移到了孝公身上,对这一点孝公心知肚明。之所以不杀商鞅是怕以国家之名失信于天下,而商鞅若死,即便变法使秦国走向了富国强兵之路,但其法便也无存在之理由。赢驷登基,若杀商鞅,对内可争取公室贵族对自己的支持,向下也可向饱受“法”苦的臣民给一安慰和交代,而此时商公之“法”其利已经明显,受新法之利的人群已成气候,二来此时变法已不是秦的主要政治任务。所以,孝公若杀商鞅,有百害而无一利,而其子惠文王若杀商鞅则有百利而无一害!

惠文王为何以为老师报仇的名义杀害商鞅,甘愿背上一个“公报私仇”的恶名。原因在于,商鞅变法对秦国国家的发展壮大作用巨大,秦国以后还要继续实行商鞅的新法。因此,杀商鞅就不能从公角度出发。另外,商鞅是秦国招贤令招来的,秦国以后还要继续招纳天下贤士。如果以公名义惩处商鞅,以后各国的人才谁还敢来到秦国呢?所以惠文王才不惜自毁其名,杀其身而行其法,也算高明吧。

四、愚民政策的必然

后人怀疑商鞅组织的这场历史记载的小规模抵抗是否存在,虽然没有资料可供参考和佐证,也有可能商鞅兄弟最后是被他的仆人们五花大绑缚去领赏的。原因之一商鞅的行为已经是构成叛国罪,追随者不仅要冒送命的危险,还会株连家人,如此大风险的博弈,且成功的概率基本为零。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大势已去,众叛亲离也莫怪;二是按照秦律,擒住商鞅,不仅可能保命,还可能换取荣华富贵。

其实,在重义信诺的春秋时代,慷慨赴难者多如星斗,取身取义是一种时尚。像刚刚上映的电影《赵氏孤儿》,对这种风尚就有充分的描述。但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商鞅也是如此,他蔑视儒家的仁义道德,相信“霸道之说”和“帝王之术”,平素行事,刻薄寡恩,玩权弄术,对手下之人,视之如鹰犬走卒,呼之驱之利用之还内心轻之贱之,得势之时尚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风光得很也自信得很。但一朝失势,没了黄金和权力,自然没有死士替其卖命,更别说义士舍生取义共赴黄泉了,被卖也是活该。

在春秋战国诸子中,商鞅的愚民主张是最明确、最有系统的,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弱民的目的。商鞅的愚民政策为秦王国的统一霸业不断地输出格式化士兵,但也为自己的宿命铺垫了一种必然━━那就是,当他被判处车裂之刑押到刑场时围观群众眼神中的冷漠甚至兴奋。人们根本不知道宫廷之中发生了什么,也不想去知道商鞅之死是否公正。他们只知道,秦国原本在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商大人要被五马分尸了,他们兴奋地围在道路两旁,想看看这位平常出巡时前呼后拥的权势者的神秘面目。

对于一群没有思考能力没有是非标准的愚民,最好的方式是下命令。对于来自权力的命令,他们将在一瞬间由绵羊变成豺狼,冲向攻击目标。或许,他们曾经无数次服从并执行过商大人的命令,但此时,在他们看来,商鞅只是一个被押向刑场的囚徒,不可能再服从或追随他,除非他重新获得权力。这就是商鞅在秦国变法所获得的最重要的收获。

商鞅最后被五马分尸,是因为什么?

商鞅最为有名的就是他的变法,但是他自己的身亡也是因为自己的变化,在他实行自己的变化,刚开始的时候为了树立威望减小变革的阻拦,于是他的变法无论是涉及到储君还是宗室的公子商鞅都一视同仁。而这件事情也正是后来他的死因。在秦孝公驾鹤西去之后,惠文王继位,原来的那些贵族立刻的将矛盾一致对准了商鞅,先是将他排挤出了朝堂。但是说来搞笑的是,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预料到了自己最后的命运,即使是预料到了,他也无能为力,最后阻拦他逃跑出去的竟然是因为自己所颁布出来的法令。后来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原本如果商鞅就此收手,或许他还能够在自己封地上安稳的度过晚年,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或许在商鞅的内心深处,也不甘自己最终落得如此的结局,他毅然决然的起兵来反抗秦惠文王当然这次起兵并没能获得成功,还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最后导致自己拥有了一个五马分尸的结局。在这种封建朝代里面触动到了贵族的利益的时候,往往都很难。因为毕竟一个朝代的诠释都是卧在这些贵族手中儿商量差不多,成功地将当时的贵族得罪了个遍,就连太子的师傅他也没放过,自然太子继位之后,他就成为了众矢之的。要知道商鞅依法治国的理念,可以说被全世界所沿用了他的法治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秩序,结果一代忠臣就落得了如此下场。但是似乎他这样子的结局也是命中注定的,因为在他的刑法实行的过程中,采用如此严厉的刑法,几乎是倡导轻罪重罚,以对人民起到威慑的作用。结果到头来既得罪了贵族,又在百姓心中没了好印象。

商鞅对秦国的功劳日月可鉴,为什么最后却五马分尸?

商鞅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了,让秦国在各国国家之中机会成为了最强的国家。但因为商鞅变法触犯了许多秦国贵族的利益,最终导致秦国的内乱,让许多贵族势力都开始向秦惠文王施压,所以秦惠文王为了秦国的利益必须要把商鞅五马分尸。

当秦孝公在位时,秦孝公就想要通过变法图强来改变秦国是一个小国的命运了,而在这个时候商鞅出现了。商鞅本是来自卫国的一个谋士,但由于他的思想在卫国并不受推崇,而在那个时候正好秦国在各国广纳贤士,于是商鞅便来投奔秦孝公了。当商鞅见到秦孝公之后,他们便在一起交谈相互之间的见解,秦孝公就认定了商鞅,便希望他留在秦国帮助他一起壮大秦国。

秦孝公让商鞅担任左庶长,并且完全承担了改革的责任。商鞅就农业、经济、政治上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商鞅在商鞅变法中提到废除井田制,实行奖励军功。大大的提高了士兵们的积极性,为秦国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之后,商鞅在商鞅变法中还提到要统一度量衡,使得秦国人可以在秦国境内任意做经济往来。而且他还提到了要制定郡县制,大大的加强了把地方权力归结到中央,促进了秦国的发展。

尽管商鞅的商鞅变法帮助秦孝公壮大了秦国,但是也威胁到了其他贵族们的利益。但当时由于秦孝公是全力支持商鞅的,所以秦国贵族们也是敢怒不敢言。直到秦孝公驾崩后,他的儿子秦惠文王继位。贵族们开始想秦惠文王讨伐商鞅,希望秦惠文王能够给予商鞅惩罚。虽然当时秦惠文王也知道商鞅做的是有利于秦国的改革,但由于秦惠文王不得不给贵族们一个交代,所以最终赐了商鞅五马分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