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浅谈千古奇文《钱本草》(四大千古奇文指的是什么)

人生百味 2023-07-22 11:30:44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千古奇文《钱本草》是唐代名臣张说所著,张说本人才华横溢,且三次为相,执掌文坛长达三十年之久,为唐开元前期的一代文宗,号称“燕许大手笔”。但是他为人贪财,也曾因为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赦免。在此期间,张说感到悔恨,并以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下《钱本草》,通过对“钱”的剖析,希望能够警示后人。

“钱”这味草的属性是什么?开篇写到,“钱,味甘,大热,有毒”,在张说看来,钱的味道是甘甜的,本身属性是热的,同时具有毒性。为何是甘甜的?“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可以缓解容貌的衰老,可以滋润肤色,可以消除饥饿和寒冷,还能帮助人们躲避灾难,能够让人重新恢复滋润的生活,因此“味甘”。但是过度服用却会使人中毒,钱本身是好的,味道是甜的,但是由于人的贪性,使其具有一定的毒性,过度服用导致欲望越来越大,最后不可控制。

对于金钱的付出,也包括债务,切不可象当今的许多企业那样,三角债多角债长年拖欠不还。这种对信用的漠视以及对不讲信用的习以为常,最终会使与金钱和睦相处的机会完全消失。霍姆斯这个美国人说:“勿把信誉置于金钱中,要把金钱置于信誉里。”只有记住这一点,才能明白金钱之于人生的真实含义。

现代经商理念是以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为最高原则,应该避免做一锤子买卖那样的短期行为。薄利多销和以质取胜,已是现代商家为维护自身长远利益的理性态度。

以下是本文的翻译:

"钱,味道甘甜,属性热,有毒,却能延缓容貌的衰老,使人神色温和滋润。用它来消除饥寒,帮助人们避开困境与灾祸,有立竿见影的奇效。因此,在一方面,它有利于国家和百姓;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使原本贤达的人受到污染,尽管如此,它唯独以清正廉洁为天敌。如果是一个人带着贪著心服用它,均平得当则没有什么坏处。但如果过度服用,就会冷热不均,使人性情狂乱。这味药不同于普通草药,并没有固定的采摘时节,但如果不遵循义理而采摘就会使人精神(注:道家“人有三宝精气神”)损伤。钱物既然流转于世间,往往就会感召神灵护佑,因而沾染神鬼的气息。

如果只积攒不发散,就会带来水火盗贼等灾难。但如果只发散不积攒,自己就会有饥寒困顿等祸患。一积攒一发散平衡得当称为道,不把它当作珍宝而过度珍惜称为德,取得给予过程适宜称为义,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不过分贪求称为礼,慷慨地施舍以救济大众称为仁,不违背自己过去承诺称为信,得不伤己称为智,用这七种方法精炼此药,服用时,钱的数量刚好有所亏欠,这样就可以使人长寿。如果服用时不符合义理,就会使人沉湎其中,而导致志向衰弱精神损伤,一定要特别注意小心。"

转自:/2016/11/09/%e6%b5%85%e8%b0%88%e5%8d%83%e5%8f%a4%e5%a5%87%e6%96%87%e3%80%8a%e9%92%b1%e6%9c%ac%e8%8d%89%e3%80%8b/

四大千古奇文指的是什么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遗留下来的著作典籍更是我们一笔巨大的财富,其中的“四大千古奇文”或为处事之至理,或为劝世之良言,虽越千古,如今读来,仍是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实为不可多得的奇文。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分别是《寒窑赋》《钱本草》《诫子书》《驭人经》。



《诫子书》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寒窑赋》作者:吕蒙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钱本草》作者:张说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亏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驭人经》作者:张居正

驭吏卷一:吏不治,上无德也。吏不驭,上无术也。吏骄则斥之。吏狂则抑之。吏怠则警之。吏罪则罚之。明规当守。暗规勿废焉。君子无为。小人或成焉。

四大奇文八大名赋是什么?

四大奇文八大名赋分别是:《寒窑赋》、《钱本草》、《诫子书》和《驭人经》。 《风赋》、《长门赋》、《刺世疾邪赋》、《洛神赋》、《枯树赋》 、《别赋》、《阿房宫赋》、《前赤壁赋》。

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不仅受《诗经》文体影响,后者更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四大奇文八大名赋?

四大千古奇文分别是《寒窑赋》、《钱本草》、《诫子书》和《驭人经》。?

中国古代八大名赋分别是:《风赋》、《长门赋》、《刺世疾邪赋》、《洛神赋》、《枯树赋》 、《别赋》、《阿房宫赋》、《前赤壁赋》。

其中《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此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全赋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相关信息: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7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