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渊为何暗杀王世充而明斩窦建德,

人生百味 2023-07-22 11:24:35

击败窦建德和王世充,大唐的两大敌人解决了,就在李渊以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大臣们又给他出了另一个难题—如何处置“两王”?就在此时,长安的大街小巷,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达人名人,都在议论“两王”的最终结局。根据最终民意显示:王世充被斩,窦建德被囚禁。

王世充确实该斩,要知道曾将洛阳变成人间地狱:颁布“连坐”法律制造冤狱导致上万无辜人枉死、焚毁所有隋朝历史典籍文书,最严重的是谋害了皇泰主杨侗。不杀了王世充,不足以平民愤。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渊并没有杀,王世充,只是将他贬为庶人,并且下令他及其所有的兄弟和子侄立即滚到西蜀去。

原来当了俘虏后的王世充,经常厚着脸皮去找李渊,低三下四地跪着哭着喊着求情:“我所犯的罪过,的确是该死,但是秦王殿下答应过不杀我的啊。”

李世民的确亲口答应过。

也是王世充命就该绝,本来李渊都开金口放你一马,你却以护送人员没有配置好,一拖再拖。

这也怪不得王世充,因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本来就过惯了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老王哪里愿意只有几个随从?再说,这世上要他王世充命的人太多。

李渊不得已将王世充一大家子暂时安排在雍州官衙内,等人员凑齐再出发。

谁知,次日天刚亮,衙门外突然有人高呼“圣旨到!”。

王世充和大哥王世恽连忙外出迎接圣旨。

但这些人哪里是李渊派来的,他们一见王家的人就砍就杀,王世充和王世恽兄弟俩都被乱刀砍死。

想昔日金戈铁马,前呼后拥,说一不二,何等威风八面王世充,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后来朝廷派人调查,没过多久凶手就找到了,他就是独孤修德。

这个独孤修德算起来和李渊还有一层亲戚关系,原来他就是独孤机的儿子。

而独孤机,独孤藏的儿子。

独孤藏,独孤信的儿子。

独孤信,北周、隋、唐三朝国丈,这里就不用说了。

原来当年曾是王世充部下的独孤机,眼看王世充就要败了,于是想归降唐朝,不料被人告发,被王世充处斩。独孤修德就发誓要替父报仇。

王世充死了,最高兴的当然要算李渊了,接着他又以谋反的罪名将王世充剩下的其它兄弟,子侄一一处死,终于除了一个心腹大患。

而对于独孤修德,李渊只是以伪造皇帝圣旨假传皇帝命令为由,罢免了他的官位和爵位,并没有再深入追究。

现在,郑王王世充是解决了,还有一个令李渊头疼的就是夏王窦建德了,因为找不到任何借口除掉他。

首先,民意不杀窦建德的几率非常高,因为他在河北名声十分好;加上李世民和许多唐朝大臣也都来为窦建德求情,李渊一时间举棋不定。

不过,最后李渊还是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下令释放王世充的那天,将窦建德全家杀个精光。

顿时,河北民众离心日盛,很多在河北的唐朝官吏都受到了河北人民的抵制反抗。

更让李渊始料不及的是,原本就隐居了的刘黑闼站了出来,重新聚了集窦建德的余部,并带领河北人民和与大唐开战,并很快占领河北。

这场战争耗时两年,大唐实力也遭到削弱,就连李渊的女儿“红色娘子军”的缔造者平阳公主也战死了。

窦建德死后,河北人民家家户户焚香烧纸,修建“窦王庙”祭拜,久经不衰。

李渊为何暗杀王世充,而明斩窦建德呢?

首先是出身问题。王世充出身贵族,窦建德出身草莽。杀窦建德,能镇住那些想起兵造反的乡民。

其次就是窦建德在河北威望实在太高了,不能放虎归山。

再次就是人格问题。王世充被俘后,三番五次地去哀求李渊饶命,而窦建德被俘后,却从没说过一句像王世充那样求饶。李渊都被窦建德所表现出来的那股子王者之气折服。

为什么历史上李渊赦免了王世充却杀了窦建德?

通俗点来说,李渊赦免王世充而杀窦建德,是因为李渊与王世充属于是人民内部矛盾,但与窦建德却属于是阶级矛盾。再通俗点讲,李渊与王世充属于是体制内的利益之争,但与窦建德属于是两个不同阶级之间的你死我活。

大家知道,李渊那是标准的关陇贵族出身,他的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父亲李昞,是北周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李渊本人在七岁时,就袭封为唐国公,等到隋朝建立后,由于李渊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李渊那也是一路坐着火箭提拔。

不仅如此,李渊的七个叔叔伯伯,有五个都先后混到省部级及以上的高官;李渊的两个兄弟,也先后混到省军级官位,面对这种事实,谁也得承认,李氏家族那就是一个超级显赫的豪门大族。

我们在来看一看王世充,虽然王世充的父亲是个不太知名的胡人,但他的母亲却是名门望族出身,是当时赫赫有名的霸城王氏,因此王世充便跟着他妈姓,后来他的父亲也官至汴州长史,相当于是省厅级干部。

在这种背景下,王世充年纪轻轻就被隋文帝拜兵部员外郎、仪同三司,后来更是深受隋炀帝的重视,被奉命修建江都。等到公元613年(隋大业九年)六月,杨玄感乘炀帝亲征高句丽,国内空虚之机,突然发动叛乱进攻洛阳时,王世充又因镇压叛乱有功,一跃称为省部级高官。

从这层意义上说,虽然王世充的家世,赶不上李渊,但两人却都是标准的豪门大族,属于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也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门阀士族还没有全面瓦解这前,这些豪门大族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反观窦建德,那就是标准的泥腿子出生,祖辈们都以务农为生,等到窦建德时,才好不容易混了个里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村里面的队长,结果没过多久就因为犯法而丢官逃跑,后碰到朝廷大赦天下才回家。等到隋炀帝征讨高丽时,郡里挑选勇敢优异的人当小帅,窦建德因为勇猛好斗被任命为二百人长。

后来,隋炀帝三征高丽失败,弄得广大底层百姓民不聊生,于是窦建德便联络其一大堆活不下去的底层百姓,开始走上造反生涯,然后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河北地区实力最强大的农民起义领袖。

从这层意义上说,窦建德就是一个妥妥的农名起义军领袖,他身后所代表的是广大底层百姓们的利益,他就和历史上的黄巢、李自成一样,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言人。但李渊和王世充却不一样,他们是体制内的一方诸侯,他们身后所代表的地主、乡绅、豪门贵族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

也正因为此,窦建德与李渊那属于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如果李渊宽恕窦建德,会让他身后所代表利益集团,有种说不出的害怕,因为你李渊留着窦建德是想干什么?难不成也想学窦建德来打土豪分田地。

这样一来,李渊背后的利益集团,可能会因为害怕,再推举一个能够坚定代表他们利益的代言人出来。事实上,别看当时李渊如日中天,但他只要敢做出损害他背后所代表阶级的普遍利益时,他很快就会被别人取而代之。比如他的儿子或者兄弟或者叔叔伯伯等。

在这种背景下,李渊就必须用强硬的态度,与窦建德划清界线,总而言之,自己是地主和豪门阶级的代言人,会坚决及彻底维护地主和豪门的利益,绝不会向农民阶级靠拢。因此,李渊在俘虏窦建德后,直接就将其处死。

但对于王世充来说,他所代表的也是地主和豪门阶级的利益,他和李渊的矛盾,只是双方争夺由谁来充当地主和豪门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王世充表示愿意臣服李渊,那李渊自然不能再杀他,否则就会显得李渊心胸狭窄、不能容人。

一旦李渊给人留下这种影响,那王世充背后曾支持他的那些豪门大族,还有全国各地其他的诸侯,以及支持他们的豪门大族,心里会怎么想?在关键时刻,他们还敢投降李渊吗?因为王世充投降的下场可是在目啊!

这样一来,李渊就相当于把本属于自己阶级内部的一大部分力量,推到自己的对立面,更是将他们变成你死我活的争斗,这显然不利于李渊快速统一全国。所以,李渊在俘虏王世充后,并没有选择杀他。

窦建德是李渊的小叔子,为什么李渊一定要杀他?

因为窦建德曾经坑过李渊,在李唐兵力空虚的率兵进攻大唐,窦建德还俘虏过李渊的妹妹同安长公主,李渊自然怀恨在心。而且窦建德跟李渊的妻子窦氏的血缘关系非常淡薄,淡薄到李渊根本就不承认这位便宜的小叔子。


李渊不认窦建德这个小叔子,李世民也不会认窦建德这个舅舅,但是在活捉了窦建德之后,李世民还是向李渊求情了。这是为何?李世民觉得窦建德在河北一带很有威望,如果就这么杀了,可能会引起百姓的民愤。李渊并没有将李世民的话听进去,他依旧下令诛杀窦建德,后来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果真起兵造反。


李渊执意要杀窦建德,原因有三。其一便是在李世民带兵攻打刘武周的时候,窦建德带兵袭击李唐。因为大唐的精兵都被李世民调走了,所以大唐此时非常空虚,窦建德势如破竹,攻下了李唐多个城池。从那时起,李渊便发誓,一定要除掉窦建德。其二,窦建德攻下黎阳之后,将李渊的妹妹给掳走了。李渊向来疼爱这个妹妹,当时肯定是气炸了,但是也没办法,只能给窦建德送钱,让他将长公主放回来。窦建德本来不愿意放人,但是后来他跟王世充开战,害怕李渊横插一脚,所以才将长公主放了回来。


其三便是李渊崇尚武力,他不会放过每一个称过王的人,除了王世充。因为李渊曾经许诺过不杀王世充,不过他将王世充流放,让王世充的仇家代他除掉王世充。李密也曾经在瓦岗寨称过王,后来他投靠李渊,李渊对他不放心,设计将他逼反,这样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除掉李密。李轨是西凉君主,跟李渊的血缘关系很亲近,比窦建德的要亲近太多了,李渊还曾经称李轨为堂弟,但是李轨被俘虏之后,还不是照样被李渊杀了,对李轨尚且如此,李渊怎么可能会放过窦建德。

李世民是怎么灭掉王世冲、窦建德的?

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命秦王李世民率兵东征,七月,李世民“总率诸军攻王世充于洛邑,师次#州(今河南省新安县)”,威震东都。“黄河以南,莫不响应,城堡相次来降”。为了抗拒唐军的进攻,王世充一面“遣魏王王弘烈镇襄阳,荆王行本镇虎牢,宋王泰镇怀州”,加强洛阳外围的防御,另一面又调兵遣将,严密部署对东都的守备,使“齐王世恽检校南城,楚王世伟守宝城,太子玄应守东城,汉王玄恕含嘉城,鲁王道循守曜仪城”。又亲自将兵3万,列阵于东都之西的慈涧,摆出与唐军决战的架势。

秦王李世民从容布阵。首先“以轻骑挑之”,来侦探敌兵的虚实。第二天,世民指挥雄师5万挺进慈涧,直接与王世充对垒。遣行军总管史万宝自宜阳南据龙门,将军刘德威自太行东围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上谷公王君廓自洛口断其饷道,怀州总管黄君汉自河阴(今河南荥阳东北)攻回洛城(在河阳县境,今河南孟县南);大军屯于北邙,连营逼之。接着又派精兵,攻回洛,袭怀州,取轘辕(关名,在今偃师东南),切断世充的军需补给线和对外的联系。

九月,秦王率领精骑500名来到北邙登魏宣武帝陵(在今冢头村东),巡视战地,观察地势。王世充率1万余名步骑狂扑而来,唐军被围。尉迟敬德趁机与世民冲出重围。唐军在屈突通援军的配合下,回马冲入敌阵,往返奔突,斩敌千余人,俘获6000人,并生擒世充冠军大将军陈智略,取得邙山战役的胜利。

十月,李世民派行军总管罗士信拔掉了王世充在洛城西的外围军据点硖石堡,接着又用计智取了位于河南县城以东的千金堡。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二月,“世民移军青城宫”,威逼洛阳。王世充“率众二万自方诸门出,凭故马坊垣堑,临谷水以拒唐兵”。秦王引精兵屯于北邙,再次登上宣武陵观察敌营,派大将屈突通率步兵5000名,东渡谷水破阵,自引骑兵南下,与之配合,斩俘敌人7000人,直抵东都城下。王世充被困洛阳,被迫遣使向夏王窦建德求救。

三月,窦建德引兵10万,号称30万西进,救援王世充。一路陷管州,占荥阳,水陆并进,“军于成皋之东原,筑宫板渚,遣使与王世充相闻”。秦王留齐王元吉围洛阳,亲率精锐东趣虎牢,星夜兼程,“历北邙,抵河阳,越巩而去”,采取了“围城打援”的战术。李世民进据虎牢,即派骁骑500名,由大将李世绩(即徐世绩)、程知节、秦叔宝等带领,分别埋伏在通往敌营20多里的道路两旁,自率四骑深入建德营盘观察地形,以诱夏军出战。夏王指挥五六千骑兵拼命追杀。李世绩等奋起冲杀,斩敌300余人,活捉窦建德大将殷秋、石瓒。

四月,秦王派王君廓率轻骑截断敌人粮道,获其大将张青特。五月,唐军佯装撤兵,北渡黄河,南临广武,仅留马千匹,放牧河渚,诱敌出战,当夜又偷渡黄河南下回营。建德中计,果然悉众而出,自板渚,北拒黄河,西薄汜水,南属鹊山,绵亘20余里,满山遍野,鼓行而进。世民自率轻骑东渡汜水冲营,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诸将配合包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建德措手不及,将士丧魂落魄,竞相逃窜。

虎牢战败,世充大将王德仁闻风丧胆,放弃故洛阳(汉魏故城)仓皇逃跑,次将赵季卿献城投降。唐军乘胜兵临东都城下。世充走投无路,只得“素服率其太子、群臣2000余人,诣军门降”。李世民收复东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7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