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唐高宗李治同胞,母亲为大唐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李世民这个宠儿狂魔这儿,李泰也是最受宠的行列,史称“宠冠诸王”。
李泰人物档案
姓名:李泰
字:惠褒、青雀
谥号:恭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唐朝
出生时间:公元620年
去世时间:公元652年
封爵:宜都王→卫王→越王→魏王→濮王
主要作品:《濮王泰集》二十卷
主要成就:主编中国大型地理名著《括地志》
李世民登基之后,立马就将自己的嫡长子李承乾立为太子。并且此后对李承乾多位倚重,请来名师教导,名臣辅佐,完全将他当成下一任继承人培养。
古代许多君主老了之后,都害怕自己的子嗣夺取权利,因此常常对太子设防。但是李世民不是,李世民对李承乾一直重用。
后来李承乾因为脚疾而性情大变,渐渐的变的荒唐。荒唐的连臣子们都看不过去,上奏请唐太宗李世民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李世民也全力维护。他态度就摆在那儿了,朕的嫡长子就是我中意的继承人,你们不用再说了。
唐太宗对李承乾看重至此,那么李泰肖想过皇位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都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也是没有的。
李泰当然也想当皇帝,但他后来开始与李承乾争夺皇位,却是李世民给他的信心。为什么这么说?史载“宠冠诸王”,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极致盛宠,让李泰生出错觉,好像只要将李承乾拉下马,就能上位。
李泰对皇位生出觊觎之心,自然也就与李承乾有了利益斗争。李承乾和李泰因为皇位闹翻,但是彻底没有回转之地,还是在李承乾对李泰下杀手之后。
李承乾为了保住皇位,暗中计划杀死李泰。不过李泰没有杀死,此事却暴露出来。李承乾见事情发生到如此地步,竟然一条路走到黑,起兵逼宫,意图上位。
李世民被两个爱子所伤,最后重立继承人。但是皇位却并没有落到李泰头上,为了保住两个儿子的性命,选择了性格温和的李治。
李承乾虽然是太子,但是李泰的地位在李世民的心目中越来越高,李承乾害怕自己的地位不保,所以才会起兵谋反。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在他九个月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毕竟那个时候,李承乾还小,李世民并不知道李承乾的性格特点。李承乾长大以后,李世民又有了儿子李泰,李泰这个人比较聪明,而且情商比较高,很受李世民的喜欢。李承乾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所以才会起兵谋反。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是弑兄夺权,发动玄武门兵变,杀害了李建成,逼着李渊退位,李世民才如愿以偿的当上皇帝,成为唐太宗。不过好在李世民是一个好皇帝,在位期间,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也算是好事一件。但是李世民并不想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不想看着悲剧再发生在自己的子孙后代身上,所以李世民刚上位就立年仅9个月的皇子为太子,这个只有九个月的皇子就是李承乾。
按说李承乾这么小都被立为太子,他的群众基础是很稳定的。但是随着李泰的降生,李承乾再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李泰这个人,可能是随了母亲的性格特点,特别会讨人喜欢,而且李泰比较勇猛,让李世民觉得李泰可以作为藩王辅佐李承乾的统治。于是李泰就这样开始带兵打仗。凡事都有两面性,李世民以为李泰远离皇宫就不会威胁到李承乾的地位,但是李承乾却没有这么想。
假如有一天,李泰带兵回来,那么李泰将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群众基础绝对会高过久居深宫的李承乾,这让李承乾感觉到自己的太子地位受到了威胁。其实李世民只是好意,想着几个儿子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守护大唐基业,没有想到李承乾受不了了。于是傻傻的李承乾就这样谋反了,最终皇位没了,性命没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6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唐太宗四子李泰简介李泰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