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北海相孔融反对曹操率50万大军征讨刘备与孙权,御史大夫向来与孔融不合,在曹操面前添油加醋,恶意挑拨。曹操大怒,命人逮捕孔融全家,孔融的孩子无动于衷,也不逃跑,说:“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延伸阅读:
脂习:汉太中大夫孔融之友。融为曹公所杀,习伏尸而哭。公闻之,大怒,欲杀之。荀彧曰:“彧闻习常谏融曰:公刚直太过,乃取祸之道,今融死而来哭,乃义人也,不可杀。”公乃止,习收融父子尸首,皆葬之。
脂习抚而哭之曰:“文举,卿舍我死,我当复与谁语者?”哀叹无已。太祖闻之,收习,欲理之,寻以其事直见原,徙许东土桥下。习后见太祖,陈谢前愆。太祖呼其字曰:“元升,卿故慷慨!”因问其居处,以新移徙,赐谷百斛。至黄初,诏欲用之,以其年老,然嘉其敦旧,有栾布之节,赐拜中散大夫。还家,年八十余卒。
孔融之所以会被曹操杀害是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对曹操心存不喜,而曹操也因此对他心存猜忌。提起曹操这个人,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是奸诈,孔融同样也是这般觉得。孔融为人刚直,故而他对奸诈的曹操一直心存不喜。
在东汉朝权为董卓所控时期,孔融曾因得罪董卓而被遣派至北海国担任国相。当时的北海国可谓是黄巾军的?贼窝?,所以孔融后来也曾一度陷入险境。当时孔融正在都昌县屯兵,结果遭到管亥所率领的黄巾军的包围。因为仅靠自身力量无法突破困局,所以孔融命太史慈突围出去,前去平原国求助刘备。当时刘备的声望远不如袁绍与曹操,所以刘备在收到求助之后亦是倍感惊奇。之后,刘备派兵前去援助孔融,孔融从而得以脱离困局。
虽然当时袁绍以及曹操的势力以及声望都要高于刘备,但是孔融因洞悉他们二人皆有篡汉异心而不愿投靠于他们。其中对于曹操,孔融更是没少与之针锋相对。204年的时候,曹操率军攻下邺城。当时袁绍家的女眷多数待在邺城内,其中袁绍次子的妻子甄氏因相貌出众而被被曹丕纳为妾室。孔融听闻此事之后写了一封信给曹操,其内容为:?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孔融写这份信意在借古讽今,借此内涵曹操。
而后,孔融在曹操出兵讨伐乌桓一事上同样也是颇有微词。他曾话中带刺地对曹操说,肃慎与丁零这两个北方民族之前也曾分别犯下不进贡,偷盗等过错,不妨一并出兵讨伐。之后他在曹操奏请禁酒时又出面表示反对,且在写给曹操的信中表现得十分傲慢。孔融这般作为,自然引得曹操十分不爽。但是因考虑到孔融名重天下,所以曹操暂且选择了忍气吞声。
而当时有一名叫郗虑的人看出了曹操对孔融的不喜,于是开始调拔离间。在他的挑拨之下,曹操变得越发不喜孔融。甚至于,他还开始担心孔融会阻碍自己的大业。随着心中猜忌的日益加深,外加郗虑的陷害,曹操终是在208年的时候动手除掉了孔融。他借由丞相路粹之口状告孔融犯下?招合徒众?、?诽谤朝廷?等罪行,孔融随即遭到关押。不久之后,孔融因这些罪名被处死,一同被处死的还有他的家人。
跌荡放言 刚直见杀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社会思潮渐趋解放,儒家思想已经不能完全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了。孔融虽然身为圣裔,自幼习儒,但由于时代风气的影响,再加上他耿介豪纵的性格,其言论行为常有出格之处,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孔融时常不穿官服,不戴头巾,便装出行。在孔融心中,所谓孝道也是不足守的,他甚至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谁能想到竟然出自他这位孔圣人的子孙之口呢?我们再联系到当时汉代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什么王祥卧冰、郭巨埋儿等无稽之谈不断见诸正史,那么,我们不得不佩服孔融的胆识了。
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早年刚刚踏入仕途,他就初露锋芒,纠举贪官,“陈对罪恶,言无阿挠。”董卓操纵朝廷废立时,他又每每忤卓之旨,结果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后来在许昌,孔融又常常发议论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措施。太尉杨彪因与袁术有姻亲,曹操迁怒于彪,打算杀他。孔融知道后,顾不得穿朝服就急忙去见曹操,劝说他不要横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且声称:“你如果杀了杨彪,我孔融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三国志·崔琰传》注引《续汉书》)由于孔融的据理争辩,杨彪才得免一死。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姐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是对他们父子的讥刺,还问此事出何经典,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时连年用兵,又加上灾荒,军粮十分短缺,曹操为此下令禁酒,孔融又一连作书加以反对。对于孔融的一再与自己作梗,曹操是早怀嫉恨的,只因当时北方形势还不稳定,而孔融的名声又太大,不便对他怎样。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他的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开始对孔融下手了。他授意丞相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欲规(谋划)不轨”,又曾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就是孔融以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段言论。这样,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被弃市,妻子儿女同时遇害。
孔融的死固然很大原因是他自己造成的,但与曹操的妒贤害能也不无关系。今天为曹操翻案的人无不称道他的爱贤、求贤、用贤,然而同时也忽略了曹操有时不免心胸狭窄,妒忌贤才、扼杀贤才的另一面。曹操的诛戮孔融、杨修、崔琰、华佗,以及借刀杀祢衡,不都是最明显的例证吗?
曹操之所以要杀害孔融,实在是因为孔融太作了,都作到让曹操忍无可忍的地步。被孔融嘲讽、弹劾了数年之久的曹操,到公元208年再也忍不下去了,于是就以“欲图不轨”、“谤讪朝廷”等罪名,处斩了孔融。
看看孔融做的这些事情,就能理解孔融有多么的作死了。
毫无疑问,作为孔子的后代,儒家的代表性人物,孔融的才华是十分优秀的。但也正是这个原因,就导致孔融过于理想化,他的很多想法实际上是不具备可行性的。
孔融担任过北海相,袁绍即将攻破北海,孔融都可以镇定自若的在府邸里看书。但后果也是十分尴尬的,因为城破之后,孔融是独自一人逃走,而他的妻子、孩子、家眷,是全部被袁绍俘虏。
这事做的,实在是不地道,好歹也应该提前把家人送出城去。
为人清高的孔融,是看不上曹操的。不过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征召孔融的时候,孔融还是选择了前往许昌。
可能在他看来,许昌虽然是曹操的地盘,但他是汉臣,接受的是汉献帝的领导,这就跟曹操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到达许昌后孔融,就时不时的弹劾曹操,压根都忘了他同时也在接受曹操的庇护。
公元204年,曹操攻破邺城,曹操的儿子曹丕就趁机霸占了袁绍的儿媳妇,也就是袁熙的妻子甄宓。这种事情在战争年代是经常发生的,再加上曹操兵强马壮,因此也没什么人敢讨论这件事。
但孔融就不,硬是将这件事情大肆宣扬一番,还说曹丕做出这种败坏道德的事情,那曹操的人品也好不到哪去,同时孔融专门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上面写着“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
曹操一时间看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于是就去询问孔融。结果又遭到孔融的嘲讽,还被说成没文化、不读书。
虽然曹操很生气,但看在孔融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上,也只能强行忍住这口气。
在古代,酿酒是需要粮食的。可那时候正在打仗,一切粮食都得优先供应给军队,于是曹操就颁布了禁酒令。这下好了,孔融又跳出来指责曹操,说历史上很多名人、很多圣贤都喜欢喝酒,这个禁酒令就是错误的,还说孔子就是因为千杯不醉,所以才会被称作圣人。
为此曹操还解释道,说喝酒误事,很多执政者就是因为喝酒导致了国家灭亡,就比如夏桀、商纣王。
十分头铁的孔融又继续说道,说夏朝和商朝亡国,有一个原因是夏桀和商纣王喜欢女人。这么说的话,岂不是要禁止全天下的男人结婚?
不得不说,孔融的情商实在是太差劲了。
从196年投奔曹操,到208年被曹操斩杀,这期间的12年,曹操是经常被孔融嘲讽的下不来台。换句话来说,曹操能够忍让孔融12年,也真的是很不容易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2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