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汉五年),刘邦打败项羽当了皇帝,一些在楚汉之争中站在刘邦一边的人也得到了王的封号。他先是把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后封彭越为梁王,确认当皇帝之前所封的韩王信仍为韩王。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赵王张敖封号不变,改封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燕王臧荼造反被杀,又封了太尉卢绾为燕王。随着天下的逐步平定,刘邦开始了有计划的铲除异姓王的行动,改由刘姓宗室为王。到刘邦死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异姓王都被消灭,并留下遗嘱,以后凡不是刘姓为王者,天下共诛之。那么,刘邦留下的唯一异姓王是谁呢?
燕王臧荼曾经跟随项羽入关。项羽封王时,借口臧荼功劳大,封臧荼为燕王,将原来的燕王韩广迁为辽东王。韩广不服,被臧荼打败。刘邦打败项羽后,臧荼因拥立刘邦为皇帝仍被封为燕王。刘邦对项羽的部属进行追查和清洗,臧荼心生畏惧,起兵造反,被刘邦擒获并斩首示众。刘邦改封跟随自己起事的部将卢绾为燕王。
韩信是刘邦夺取天下最大的功臣之一,他在汉中被拜为大将以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很快就平定了三秦,由此拉开了楚汉对峙的局面。进入中原以后,韩信带着很少一部分部队经营赵地,不但解除了刘邦的侧翼威胁,还为刘邦输送了大量的兵员,使刘邦能够在失败之后迅速恢复元气,再和项羽争战。从赵入齐,韩信迅速占有了齐国,成为了项羽极大的后顾之忧,形成了楚、汉、齐三方同重的局面,在他要求一个假齐王的时候,刘邦不得不封他为真齐王。在当了皇帝分封诸王的时候,刘邦以韩信熟悉楚地风俗为由,改封韩信为楚王。然而,刘邦深知,若论带兵打仗,天下没有人是韩信的对手。因此,刘邦在当皇帝的第二年,只是根据有人说是韩信造反,就以出巡为由,骗得韩信前来拜见,在云梦将其擒获。韩信被降为淮阴侯,楚国一分为二,东部为荆国,封堂兄刘贾为王,西部为楚国,封弟弟刘交为王。韩信没有了地盘,刘邦稍微放心了一点,但这个人毕竟是能力太过强大,留着他总是心头之患,于是在刘邦当皇帝的第七年(前196)上,被吕后杀了。
韩王信曾经跟随刘邦进入汉中,楚汉相争时站在刘邦一边,刘邦当皇帝后,被封为韩王,封国在颍川一带,国都为阳翟(今河南禹州市)。颍川处于中原腹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刘邦担心韩王信日后会构成威胁,便以防御北方胡人的名义,把韩王信迁到太原郡,都城是晋阳。韩王信请求以马邑为都城,得到了刘邦的同意。汉七年(前200),匈奴攻打马邑,汉朝廷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刘邦便致书责备,韩王信担心被杀,便投降了匈奴。刘邦亲自带兵征讨,打败了韩王信,韩王信逃到匈奴,封国被废。汉十年(前197),韩王信游说驻守代地的赵国相陈豨起兵造反。十一年,韩王信又和匈奴侵汉,被汉军打败,韩王信战死。
彭越原来是钜野湖中的一个渔民,后来做了强盗。陈胜起义后,他也聚集了一千多人的队伍反秦。刘邦起兵反秦的初期,彭越曾经援助过他。楚汉相争时,彭越率领部将三万多人归附了刘邦。刘邦任命彭越为魏国国相,总揽兵权。在此后的两年里,彭越经常游击进攻,骚扰楚军,断其粮道,史称“彭越扰楚”。为了最后打败项羽,刘邦按照张良的建议,答应战胜楚国以后,将睢阳以北的土地封给彭越为王,以换取他的出兵。彭越于是带领全部人马来到垓下,协助刘邦彻底打败了项羽。彭越因此而被封为梁王,建都定陶(今山东境内)。
汉十年(前197),陈豨造反,刘邦亲自出征讨伐。在向彭越征兵的时候,彭越推说有病没有出征,只派出了将领前去。刘邦很生气,派人责备彭越。彭越很害怕,打算亲自前往谢罪。部将扈辄劝他说去了肯定被杀,并劝他造反。彭越虽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可是因为他和太仆有矛盾,还是被告发了谋反。刘邦派出使臣出其不意地袭击彭越,彭越不曾防备,被逮捕后囚禁在洛阳。刘邦赦免了他,废为平民,将其流放到蜀地。流放途中,正好遇见吕后,彭越哭着说自己没有罪,并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昌邑。吕后答应给他向皇上求情,却对刘邦说留下这样豪壮勇敢的人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于是就让彭越的门客再次告发他谋反。彭越被灭族,封国被废除。
英布是陈胜以后较早起事反秦的义士之一,归顺项梁后共同拥立了楚怀王,被封为当阳君。项梁死后,英布归属项羽。在项羽的部将当中,英布功劳最大,灭秦后被封为九江王。楚汉战争期间,英布和项羽产生了矛盾,在刘邦手下谋士随何的游说下投降了刘邦。刘邦当皇帝后,改封英布为淮南王,封地还是在原来的地方,比项羽时略有扩大。汉十一年(前196),刘邦杀了彭越,把他剁成了肉酱,分别赐给诸侯。英布看到肉酱,心里非常害怕,就暗中部署集结军队。手下有个叫贲赫的人告发英布造反,刘邦派出使者调查,英布更加害怕,真的就造反了。刘邦亲自出兵征讨,英布最终战败逃到了江南,在长沙王境内被杀。
张敖是刘邦的女婿,他的妻子是刘邦的长女鲁元公主。张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张耳,汉三年被封为赵王。汉五年(前202),张耳逝世,张敖继承父爵做了赵王。汉七年,刘邦经过赵地,张敖非常恭敬谦卑地接待刘邦,从早到晚亲自侍奉饮食,自觉地保持着子婿的礼节。刘邦却不然,坐着时伸开两条腿像簸箕一样,还责骂张敖,态度非常傲慢。赵国国相贯高等人原来就跟随着张耳,他们看不惯刘邦这样,就劝张敖杀掉刘邦,张敖坚决不同意。贯高等人决定撇开张敖,自行其事,杀掉刘邦。汉八年,刘邦再经过赵国,贯高等人就打算在赵地的柏人县下手。刘邦本想在这儿留宿,感觉心里一动,就问这儿叫什么地方?人回答说,叫柏人。刘邦听着“柏人”好像“迫人”,www.13103.net就是被人迫害的意思,因此没有在这儿住下。汉九年(前198),贯高的仇人告发了这件事情,张敖、贯高同时被逮捕。尽管经过大规模的牵连追查证明张敖不知道这件事,张敖还是被削去了王号,因为他是鲁元公主的丈夫,被封为宣平侯。
卢绾是刘邦的同乡,又因为两人是同一天所生,自小在一起玩耍,非常要好。燕王臧荼被杀后,卢绾得以封王。陈豨造反被平定后,有人说他曾经和陈豨有联系,于是刘邦派人召卢绾进京。卢绾感到异姓诸侯王基本上都被杀了,不敢进京。刘邦就派樊哙、周勃讨伐燕国,卢绾带着几千人在边境上驻扎,希望有一天能够向刘邦说明情况。等到刘邦死信传来,卢绾觉得自己再也说不清楚,吕后不会放过他,就逃到了匈奴,一年后死去。刘邦立自己的儿子刘建为燕王。
至此,刘邦所封的七国八个异姓诸侯王就只剩下长沙王吴芮一个了。
据说,吴芮是吴王夫差的第五世孙,在秦朝时被封为鄱阳县令,因其在百越当中威信很高,被称之为番君。陈胜起义反秦,吴芮也起兵响应。由于吴芮深得民心,江、湖一带的百姓不但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杀掉长官把他杀掉,反而积极拥护。吴芮除了积极经营江湖地区外,还派出了一支部队加入到了项梁的队伍当中,这就是他的女婿英布。灭秦后,项羽封他为衡山王。在派出英布参加反秦大战后,吴芮并没有闲着,他由鄱阳湖向洞庭湖发展,并在濒临湘水边上筑起了一座城——长沙。在楚汉之争中,吴芮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拥护刘邦,灭项后被封为长沙王。吴芮死后,他的儿子吴臣继位为王,一直传到第五代吴差,因为没有儿子,死后其国才被废除,这已经是汉文帝后七年的事情了。
那么,刘邦清除了其他所有异姓诸侯王,为什么留下吴芮呢?说到底,并不是刘邦对此有什么良心发现,而是汉朝政权的需要和吴芮对形势的正确判断所致。
新生的汉朝政权,需要吴芮屏障、号召百越。
吴芮所在的长沙国,位置在现在的江西、湖南一带,东边是吴国、西邻蜀国,南部就是越、闽、粤等地。当时,这些地方还属于教化不够的地方,中央政权只是名义上对他们管辖。在秦末战乱的这段时间,他们实际上是“独立王国”,中央政权已经顾不上这些地方。如西南方贵州境内有个夜郎国,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存在,这就有了成语“夜郎自大”。吴芮经营这些地区,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很得民心。秦朝为此专门设立了鄱阳县,委任吴芮为县令,就是为了让他稳定南方,阻止百越地区反叛中央。反秦起义轰轰烈烈之时,闽越王、东海王都归附了吴芮。不但如此,吴芮还派了归顺自己的广东地区的梅縼(音xuan)跟随刘邦进入武关,为打败秦军立下了功劳。秦朝需要吴芮稳定南方,新建立的汉朝政权更需要吴芮稳定南方。刘邦非常清楚,没有吴芮这么一个人,就不可能有南方的稳定。所以,从刘邦来说,保留这个异姓国,对天下有利,取消了这个异姓国,反而对新政权不利,必须保留。
这又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吴芮会不会率领百越地区的王国和刘邦争天下呢?刘邦也曾经疑问过,吴芮的回答是,不会。吴芮清楚自己的地位,没有扩地野心。
刘邦曾经试探过吴芮,说:吴国是古代的建制国家。过去这块地方一并在荆王名下,现在他已经死了,我想恢复吴国,新立吴王,你看行吗?吴芮说:“沛侯刘濞这个人稳重厚道,我请求立他为吴王。”刘濞是刘邦的侄子,让他做吴王,既表明自己没有当吴王的野心,又让这块土地有了归属,表明自己不想扩大地盘,可以说是让刘邦吃了一颗定心丸。吴芮是陈胜以后较早起事反秦的首领之一,他始终没有打出王号,说明他不主张分封诸侯王国。同时他也知道,刘邦在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是为了收买人心才封王,现在天下统一了,刘邦要做的是铲除异姓王。所以,吴芮又采取了另一项措施。
行事低调,力求自保。
受封长沙王以后,吴芮只把大儿子吴臣留在身边,把最小的儿子吴元安排到老家去,其他儿子让他们四散发展。如果说,大儿子是上了朝廷名册,将来要继承王位,小儿子回老家是守祖业祖坟,那么,让其他儿子四散发展就完全是一种自保行为,一个王总不至于养不起几个儿子吧!除此之外,吴芮还把自己的精兵调给荆王刘贾,把自己的土地送给刘邦的子女,表示出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
正是因为吴芮的重要作用,对中央政权没有二心,为人处世低调,才能够为刘邦所容,成为汉初保留的唯一异姓王。
刘邦属下的八大异姓王是谁? 他们分别是韩信,彭越,英布,张敖,卢绾,臧荼,吴芮,韩王信。
让我们先来看看,刘邦为什么要将这些异姓王一个个地剿灭。
先来说韩信。
本来郦食其都已经说降了齐王,韩信为争功攻破齐国,刘邦被逼封他为真齐王。当时刘邦最痛恨最忌惮的人莫过于韩信,所以项羽死后,刘邦连夜奔袭闯入韩信军中,将他的兵权夺了,然后迁他为楚王。
楚王也是王,不是么?
韩信不以为意,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梦想是当王,齐王楚王无所谓了。
刘邦给韩信安了一个楚王后,就下诏分封各路英雄好汉:韩信为楚王,英布为淮南王,彭越为梁王,韩王信为韩王,张敖为赵王,吴芮为长沙王,臧荼为燕王。
咦,不是八个异姓王么,怎么只有七人呀?莫急,让我慢慢道来。
刘邦安好这七个异姓王后,开始搜捕项羽余党旧部。臧荼本身当年就是项羽赏识的旧部,只是后来投降了刘邦。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竟然第一个造反了。
既然造反,那就要平反。刘邦亲自率兵征伐,干掉了臧荼,重新立了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卢绾为燕王。
臧荼不靠谱,卢绾总应该靠谱了吧?事实上,好兄弟也不靠谱。
搞定了臧荼,刘邦继续搜捕项羽旧部。这时候,刘邦听说项羽属下的得力干将钟离昧逃到楚王韩信那里去了,便叫韩信把人给他送来。
韩信竟然置之不理。
于是,谣言又起来了,说楚王韩信想造反。
这个谣言好,恰好可以一举将韩信跟钟离昧一起搞掉。于是,刘邦就依陈平之计,以打猎名字,叫韩信到云梦泽来相会,韩信一到场,就被捆住送回京城,猎也不打了。
韩信功劳甚大,刘邦刀下留情,就只削掉他的楚王,降为淮阴侯。
楚王跟淮阴侯可是两个级别的待遇呀,韩信开始发牢骚了,于是谣言又起来了,说韩信要联合北方的将领造反。
嗯,又是一个好借口。当时刘邦征伐在外,吕雉跟萧何联合起来,将韩信骗入宫里,斩了。
吕雉在长安斩韩信时,刘邦正在北方征伐另外一个韩信,那个就是被封为韩王的韩王信。韩王信被匈奴包围,刘邦发兵救他时,他竟然写信跟匈奴求和,这个事被刘邦知道后,韩王信认为自己不叛也不行了,于是就叛了。
背叛的韩王信后来又去劝赵相国陈豨背叛,然后他们又一起将刘邦的好友卢绾也拉下水造反,最后被汉军一锅全端了去,卢绾只得逃亡匈奴,死在域外。
与此同时,刘邦连赵王张敖也不放过。张敖不是一般人,他是刘邦唯一的女婿,人特老实,且他的父亲张耳又是刘邦的好友。刘邦年轻的时候就曾多次投奔张耳。可是刘邦偏对这个女婿看不顺眼,征伐韩王信时,经过赵国,就在女婿家里当众谩骂。张敖被骂得狗血淋头,也不还口,但是属下贯高等人看不过去,想刺杀刘邦,被刘邦觉察。张敖受牵连被废。
接下来,就是对付彭越。
刘邦征伐韩王信时,向彭越征兵,彭越竟然假装生病,派人带兵给刘邦。刘邦一看火大,我皇帝还要亲自出征,你一个诸侯王生什么病,摆明就是不给面子。
刘邦派人去骂彭越。彭越害怕,准备前往请罪,属下去叫他不要去,造反得了。彭越不敢,却被另外一个属下告发,说他想造反。这事传出后,刘邦把他关了起来,还是吕雉狠,竟然替刘邦出主意,将彭越宗族全夷了。
接着,就轮到英布啦。
刘邦杀彭越时,将其人肉煮了碗人肉粥,并给英布送了一碗。英布一看,与其等着这样的一个结局,不如自己轰轰烈烈地造反。
于是反了。
英布以为刘邦老了,打不过他。没想到,最后还是被刘邦打败了。长沙王吴芮是英布的岳父,吴芮死后,其子继承王位。英布逃到长沙王处求救,不料人家也不认他这个亲家,骗他出来斩了,把人头给刘邦送去。
现在可以总结了,铲除七个异姓王后,刘邦却也没动长沙王,独留这个异姓王。
为什么?
首先,刘邦没有铲除长沙王的借口。人家都拿亲家英布的人头来示忠了,还有理由搞掉人家么?
其次,刘邦在征伐英布时中箭受了重伤,即使他想铲除,也没那个力了。征伐英布还军不久,刘邦就崩了。
再次, 南方地势险恶,打仗起来不是一般的艰险。况且,南方还有个掌数十万大军的前朝秦将尉陀,如果击打长沙王,长沙王跟尉陀联合起来造反,那是一件可怕之事,所以,刘邦干脆实施怀柔政策,稳住大局。
此后,长沙王靠着忠诚汉朝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传国号五世,终于善终。
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为拉拢人才,收揽人心,扩大统一战线,先后封了七个王。韩王信,楚王韩信。赵壬张耳,燕王藏途,梁王澎越,淮南王英布,下沙王吴芮。灭了藏途后封自已发小卢绾为燕王。刘邦建立汉朝后,这些异姓王拥兵自重,各有地盘,对中央政府构成严重危胁。刘邦开始找各种借囗铲徐异姓王,封同姓王,以保刘家天下。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但对新兴的国家和百姓的家居乐业是有益的。首先倒眉的是燕王藏途。匈奴内寇,藏途无力抵挡,又不想失去燕王的椅子,于是暗中和匈奴示好,阴谋外泄,刘邦出兵把他灭了。封自已从小长大的卢绾为燕王。当初刘邦出兵时,向各王征兵。梁王称病不朝,刘邦很生气,彭越前来请罪。刘邦夺了他的王位,把他发配远方服役,途中遇到吕后前来劳军。
澎越向吕后哭诉无罪,并希望回到故乡养老。吕后索性以反叛为名杀了彭越,夷三族。刘女婿张耳封赵王,刘邦谩骂之,张耳手下贯高遇行刺刘邦。刘邦入厕,不觉心动。问此地何县。手下说柏县。刘邦说柏者迫也。于是连夜离开此地,后有人告发此事,张耳受牵连,削职为民自杀。刘邦把梁王彭越的肉煮成粥,手下功臣每人一碗,以示威严。
淮南王英布,同病相怜索性造起反来,刘邦亲自出兵把他灭了。楚王韩信拥兵自重,蒯通劝他造反以自保。韩信犹豫不决。项羽旧部钟离昧与他交厚,被韩信私藏起来。后有人告他谋反。刘邦依陈平计,伪游楚云梦泽,并让天下诸候都来游猎。韩信考虑再三,杀了钟离昧前来朝拜。刘邦命两力士擒之,扔在自已车上反回长安。刘邦念韩信功大不忍杀之,降为淮阴侯看起来。
韩信不思反毁,趁刘邦出兵讨伐卢绾时,又蠢蠢欲动。吕后和萧何定计把韩信骗到长乐宫,命宫女用竹子杀了他,夷三族。刘邦听了又惊又喜又怜之。刘邦兄弟燕王卢绾兔死孤悲看到异姓王下场,索性造起反来,听说刘邦亲自带兵讨伐,就跑到匃奴那里,最终客死他么。
长沙王吴芮是吴王夫差的后代,起初是县令。后来造反保一方安宁。项羽邀他共同对咐刘邦,他按兵不动。后来垓下之围,吴芮看准时机出兵援助刘邦,被封长沙王。吴芮为人低调,自认为不是刘邦对手。于是处处示好,天下安定后又主动交出军队,所以刘邦没有必要动他。
汉初,异姓诸侯王共有七人: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1、韩信:韩信是淮阴(今江苏淮安)人,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遭到汉高祖刘邦的疑忌,最后以谋反罪处死。
2、彭越:西汉开国功臣、著名将领,秦末聚兵起义,初在魏地起兵,后率兵归刘邦,拜魏相国、建成侯,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
3、英布:秦末汉初名将。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初属项梁,后为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封九江王,后叛楚归汉,封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
4、张耳:秦末汉初人物,曾参加秦末农民起义军,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时,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后归汉成为刘邦部属,被加封为赵王。汉高帝五年薨,谥曰景王。习称赵景王。
5、臧荼:秦朝末年西汉初年人。燕王韩广部将,跟随项羽援救被秦朝章邯包围的赵国。又随项羽入关中。汉王刘邦元年(前206年),项羽分天下为十八诸侯,立臧荼为燕王,都蓟。
6、吴芮: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吴秦末农民起义反秦,配合项羽、刘邦反秦。项羽攻入咸阳,封吴芮为衡山王。
7、韩王信:本名韩信,为避免与同时期同名的淮阴侯韩信混淆,史书上称其为韩王信。他是秦末汉初将领,西汉初年被刘邦封为韩王,后来投降匈奴,前196年与汉军作战时被杀。
扩展资料:
刘邦分封了7个异姓王,杀了6个,唯独不敢杀这个王受封长沙王以后,吴芮只把大儿子吴臣留在身边,把最小的儿子吴元安排到老家去,其他儿子让他们四散发展。
如果说,大儿子是上了朝廷名册,将来要继承王位,小儿子回老家是守祖业祖坟,那么,让其他儿子四散发展就完全是一种自保行为.
除此之外,吴芮还把自己的精兵调给荆王刘贾,把自己的土地送给刘邦的子女,表示出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
正是因为吴芮的重要作用,对中央政权没有二心,为人处世低调,才能够为刘邦所容,成为汉初保留的唯一异姓王。
参考资料:-消灭异姓王
刘邦在统一天下后共分封的异姓王八人,他们分别为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常山王、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韩王韩信;长沙王吴芮。他们的结局除了长沙王吴芮是善终外,其它诸侯王全部被被刘邦和吕后被杀。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下这八位异姓诸侯王。1、齐王、楚王韩信。
韩信被后世成为兵仙、战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天才。原来韩信在项羽手下做事,因不得重用改投刘邦,刘邦拜其为大将军。韩信在刘邦手下如鱼得水,为刘邦源源不断的训练士兵,后来与刘项反目后,全歼龙具二十万大军。后来刘邦为了拉拢韩信封他为齐王。韩信在垓下用四面楚歌之计逼死项羽。刘邦建立汉朝后又夺了韩信兵权,改封齐王,后来又被人诬告说韩信造反,又被贬为淮阴侯,在吕后萧何合谋下斩于钟室,夷其三族。2、梁王彭越。
梁王彭越被被誉为我国游击战的始祖,真是彭越的游击战打的项羽疲惫不堪。最后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被剁成肉酱,灭三族,废除封国。3、淮南王英布。
英布原来项羽手下最强战将之一,封为九江王。后来被迫联合刘邦造反项羽。建立汉朝后封为淮南王,后来看到韩信、彭越被杀后,无奈造反,失败后逃跑被百姓所杀。
4、燕王卢绾。
卢绾刘邦发下,刘邦手下元老级人物。后来与陈希联合匈奴造反,刘邦带兵平叛。卢绾逃到匈奴,在匈奴活到63岁病故。
5、常山王、赵王张耳。
这位张耳是战国时期人物,在秦末建立赵国对抗秦朝,后来在韩信的推荐下,刘邦感念其工,封为赵王,没过过久病逝,其子袭赵王位,后被刘邦所废。
6、燕王臧荼。
臧荼原为项羽手下,后来背叛项羽,转投刘邦。再后来刘邦屠戮项羽旧部,臧荼害怕被害于是也开始造反,结果失败。被刘邦所杀。
7、韩王韩信。
这个韩信与齐王韩信不同,他是原战国七雄韩国的后裔,史称韩王信。韩王信是刘邦为了安抚原来韩国所封。韩王信与匈奴始终有这不清不楚的关系,刘邦率兵攻打,逃到匈奴后与汉朝展开游击战,后被柴武在参合斩杀。
8、长沙王吴芮。
吴芮是最早参与反秦的人物。后来建立汉朝后,分为长沙王,刘邦多次想废掉长沙王,但是吴芮得到张良妙计屡次幸免,刘邦也是放弃了,长沙王也保留下来,也是异姓王唯一幸存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1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韩信睡觉刘邦却偷走了它的东西
下一篇: 有史记载以来皇帝赐姓第一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