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孙权都称虞翻“可与东方朔为比矣”,孙权为什么不重用虞翻

众妙之门 2023-06-13 19:10:58

孙权都称虞翻“可与东方朔为比矣”,孙权为什么不重用虞翻

对虞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曾到东吴舌战群儒,好像整个东吴就没有口才厉害的人一样。实际上孙权身边也有很厉害的学者,虞翻就是其中一位。虞翻早年是王朗部下,后来转投孙策,他可谓是文武双全之人,而且还懂医术,连孙权都称虞翻“可与东方朔为比矣”。但虞翻有个不太好的毛病,就是他的性格太直,对于任何事都不会轻易妥协,而且有时也不太在意君臣之间的礼仪,导致他没能继续被孙权重用。

孙权建立东吴帝国的过程中,手下聚集了一群能征善战且智谋超群的文臣武将。在这其中有一个才能卓著的稀世怪才,曹操父子极尽拉拢都没能得到,孙策对这个人十分信任和重用,可是到了孙权执政的时候对他非常排斥,不仅不重要而且还差一点杀了他,这个人就是东吴的名臣虞翻。

据《三国志 虞翻传》中记载,虞翻是会稽郡余姚县人,少年时期便以才华卓著而闻名,当时的会稽太守王朗对其十分欣赏,就把他留在身边做了一名功曹。孙策进入会稽之后,对虞翻的才华也十分欣赏,不仅继续任命他为功曹,而且跟他倾心相交成了好朋友。

虞翻这个人的才华不仅仅局限于文的方面,在武勇上面的表现也非常突出,这在其个人传记注引《吴书》当中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就能看出来。当时孙策平定山越叛乱,斩杀了贼首之后就让部将们沿路分兵搜索残兵,他自己单枪匹马在山中行进时遇见了虞翻。虞翻看到他一个人的时候大惊失色,连忙问他左右随从在哪里,孙策回答说:“悉行逐贼。”虞翻听后大呼:“危事也!”并且急忙上前扶孙策下马。

虞翻向孙策解释,山中的荒草又深又高,万一里面有人埋伏突然杀出的话,马匹受到惊吓之后腾跃嘶鸣,骑马的人也失去了周旋的机会。于是,虞翻手持长矛在前面开路,而孙策牵着马手持弓箭步跟随在其身后,平安出山走到了平坦的道路上。

到了平路之后,虞翻又劝孙策骑马行进。孙策看看虞翻说:“卿无马奈何?”虞翻得意的说:“我擅长步行,一日行进两百里都不是问题。自跟随主上征讨以来,军中还没有人能比过我的,‘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通过这一段记载就能体现出,虞翻在勇武方面也是有一定特长的。

除此之外,孙策对虞翻的信任和重用,在其注引《江表传》中的一段记载中也足以体现。在虞翻的一番游说之下,孙策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豫章。在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孙策对虞翻说:“我还有许多征讨的事务要进行,回不了郡府了,我当你是我身边的萧何,重新任命你为功曹,来替我镇守会稽。”虞翻领命,三天之后回到了会稽驻守。这一简短的记载,只是虞翻在孙策时期的一个缩影,但是已经足以证明虞翻的才华以及孙策对他的信任和重用的程度了。

对于虞翻这样一个不可多得人才,曹操、曹丕两父子也是极尽手段想要拉拢和收服。据《三国志 虞翻传》及其注引《吴书》中记载,孙权接位之后虞翻被举荐茂才,东汉朝廷册封他为侍御史,曹操特意请他到自己的司空府任职,但是虞翻丝毫不给一点面子,“皆不就”。曹丕登基之后对虞翻也是十分倾慕,进行了一番拉拢之后最终也没有如愿,“魏文帝常为(虞)翻设虚坐”。

之所以说虞翻是一个稀世怪才,是因为他还有一个特长:对卜卦特别精通,而且还卜得非常准。据《三国志 虞翻传》中记载,吕蒙在荆州大败关羽之后,孙权曾找虞翻卜卦,让他算算关羽的命运如何。虞翻倒腾了一番之后说:“不出二日,必当断头。”事情的进展果然跟他算的一样。连孙权都说他的才能虽然比不上伏羲,但是跟东方朔不相上下。

但就是这样一个大家都争着抢着要的怪才,却因为性格问题怎么都跟孙权处不来,不仅没有被重用,而且最严重的时候还差一点就被孙权给杀了。

孙权称帝之后宴请群臣,在宴席快要结束的时候,孙权起身挨个敬酒。轮到虞翻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伏地阳醉,不持”。孙权一看他都醉倒了也就免了,可是孙权刚走他又坐起来了,跟没事儿一样。他这种无厘头的行为,可把孙权给气坏了,“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当时在座的大臣们各个惊慌失措,唯有大司农刘基一跃而起紧抱着孙权不放,进行了好一番劝慰虞翻才得以幸免。

还有一次,孙权跟张昭正在进行一场愉快的交谈,其中谈到了关于神仙的问题。当两人谈论甚欢的时候,虞翻不识时务地插嘴,破坏了整个愉悦的氛围。虞翻指着张昭说:“你都是快要死的人了还谈什么神仙,这世上真有神仙吗?”孙权对虞翻早已忍无可忍,之后随便找了个理由把他给发配到交州去了,也算是眼不见心不烦。

不过虞翻倒也没有因为不受孙权的待见而消沉,虽然被发配到了交州,但是心里依然牵挂着国事,在当地开班授徒,继续为东吴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虞翻字仲翔文言文翻译

1. 关于文言文“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 虞翻传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

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

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

至於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於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

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

《吴书》曰:策讨山越,斩其渠帅,悉令左右分行逐贼,独骑与翻相得山中。翻问左右安在,策曰:“悉行逐贼。”

翻曰:“危事也!”令策下马:“此草深,卒有惊急,马不及萦策,但牵之,执弓矢以步。翻善用矛,请在前行。”

得平地,劝策乘马。策曰:“卿无马奈何?”答曰:“翻能步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

行及大道,得一鼓吏,策取角自鸣之,部曲识声,小大皆出,遂从周旋,平定三郡。 《江表传》曰:策讨黄祖,旋军欲过取豫章,特请翻语曰:“华子鱼自有名字,然非吾敌也。

加闻其战具甚少,若不开门让城,金鼓一震,不得无所伤害,卿便在前具宣孤意。”翻即奉命辞行,径到郡,请被褠葛巾与歆相见,谓歆曰:“君自料名声之在海内,孰与鄙郡故王府君?”歆曰:“不及也。”

翻曰:“豫章资粮多少?器仗精否?士民勇果孰与鄙郡?”又曰:“不如也。”翻曰:“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前走刘扬州,君所亲见,南定鄙郡,亦君所闻也。

今欲守孤城,自料资粮,已知不足,不早为计,悔无及也。今大军已次椒丘,仆便还去,明日日中迎檄不到者,与吾辞矣。”

翻既去,歆明旦出城,遣吏迎策。策既定豫章,引军还吴,飨赐将士,计功行赏,谓翻曰:“孤昔再至寿春,见马日磾,及与中州士大夫会,语我东方人多才耳,但恨学问不博,语议之间,有所不及耳。

孤意犹谓未耳。卿博学洽闻,故前欲令卿一诣许,交见朝士,以折中国妄语儿。

卿不愿行,便使子纲;恐子纲不能结儿辈舌也。”翻曰:“翻是明府家宝,而以示人,人倘留之,则去明府良佐,故前不行耳。”

策笑曰:“然。”因曰:“孤有征讨事,未得还府,卿复以功曹为吾萧何,守会稽耳。”

后三日,便遣翻还郡。 (《三国志?吴书十二》) 译文: 虞翻字仲翔,会稽郡余姚县人。

会稽太守王朗让他当了自己的功曹(汉代郡守以下有“功曹史”,简称“功曹”,为郡守的总务官,除掌人事外,得参与一郡之政务)。孙策征讨会稽时,刚好虞翻的父亲去世,虞翻穿着丧服来到府门,王朗想要抗击孙策,虞翻就脱掉丧服入府去见王朗,劝王朗不要抗击孙策而应该回避。

王朗没有采用虞翻的意见,迎战孙策,落得大败,逃亡到了海上。虞翻追随护卫,到了东部侯官县(今福州),侯官的县长紧闭城门不让进去。

虞翻前往说服侯官县长,然后才被放进城去了。王朗对虞翻说:“你家里还有老母亲,你回去吧。”

虞翻回到会稽后,孙策又让虞翻当了自己的功曹,用朋友交往的礼节来对待虞翻,并且亲身到过虞翻的家里拜访。 孙策喜欢骑马打猎,虞翻劝阻他说:“你虽然驱遣的是乌合之众,是其他将帅打败后解散回来归附你的士卒,但这些士卒都愿意为你效死力,即使是汉高祖刘邦也比不上你啊。

但是你轻易出行,跟随的官员都来不及穿好衣服跟上你(严,衣装),吏卒们常常感到很苦恼。治理人的领导者如果自身不持重就没有威信,所以,白龙化为鱼,结果被渔夫预且把它当成鱼刺伤了它的眼睛;白蛇自己跑出来溜达,结果被刘邦杀了。

希望你稍微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事情。”孙策说:“你说的正确。

但我时常有些想法,端坐在家里,忧闷不乐,就像春秋时的裨谌(人名,音píchén)打腹稿的样子,因此我就喜欢出去走走。” 《吴书》上说:孙策讨伐山区一带的越人时,斩了他们的首领后,叫他的手下全部分散开去追赶逃亡的贼寇,自己一人骑着马与虞翻在山中相遇。

虞翻问他的部下在什么地方,孙策说:“我叫他们全都去追赶贼寇去了。”虞翻说:“这件事太危险了!”虞翻叫孙策下马,说:“这里草很深,情况不明,突然之间有紧急事情发生,来不及调转马头。

你不要骑马了,只能够牵着马,手里拿着弓箭步行。我擅长使用矛戟,请允许我在前面开路。”

来到平坦的地方后,虞翻又叫孙策上马。孙策说:“你没有马,怎么办呢?”虞翻回答说:“我能步行,一天能走二百里左右,自从征战以来,将士们没有谁能比得过我。

明府你请打马前行,我能大步跟上。”走到大路上,遇见了一个吹号角的队长,孙策拿过号角自己吹起来,孙策的部下听惯了孙策吹的号角声,全都出来跟随着孙策,于是跟从孙策转战,打下了三个郡。

《江表传》上说:孙策征讨黄祖时,带领军队想从豫章经过便把豫章打下来,特意叫来虞翻告诉他说:“华歆(字子鱼,豫章太守)很有名气,但却不是我的对手。并且听说他的装备很差。

2.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全篇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孙策去世,富春的各官员都打算出城奔丧,虞翻说:“恐怕邻县的山民可能有变乱,官员远离城池,一定会导致动乱。”因此留下来制作孝服服丧。各县都效仿他,都得以平安无事。后来虞翻被州里推荐为秀才,汉朝朝廷召他担任侍御使(官职名),担任司空的曹操也争聘他,都没有接受。?

虞翻给少府(官职名)孔融写信,并向他展示自己著作的《易注》。孔融回信说:“听延陵(人名)整理的音乐,看你著作的《易注》,才知道东南地区美好的,不只是会稽的竹箭。又观查天象,气温,推算祸福,与神灵契合,可以说是探索奥妙达到极致了。”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写信给孔融说:“虞仲翔先前被人诽谤的很厉害,但他的本质就像美玉,越雕摩月光亮,那些诽谤不足以对他造成伤害。”?

孙权任命虞翻为骑都尉。虞翻多次冒犯孙权进行争论劝谏,孙权很不高兴。虞翻又生性不向低俗妥协,经常被诽谤陷害,因此被贬到丹杨泾县。吕蒙图谋打败关羽,托病回到建业(今杭州),因为虞翻也懂医术,请他跟随自己,也打算借此机会释放他。后来吕蒙带领大军向西进发,南郡太守麋芳打开城门投降。吕蒙还没有占领郡城就在沙场上作乐。虞翻对吕蒙说:“如今和您一条心的只有麋将军一人,城中的人怎么都能相信呢,为何不赶紧入城收降其余的官兵呢?”吕蒙马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城中有埋伏,因为虞赖的计谋没有成功。关羽被打败后,孙权让于占卜,算出《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的卦象,虞翻说:“不出二天,关羽必被杀头。”果然如虞翻所说。孙权说:“你虽然比不上伏羲氏,但比得上东方朔了。”魏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释放了他,请他和自己相见。另一天,孙权骑马出来,请于禁和自己同行,虞翻呵斥于禁说:“你是个俘虏,怎么敢和我们主公的马齐头并进呢!”就要拿鞭子打于禁,被孙权呵止了。后来孙权在楼船和群臣会饮,于禁听着歌舞痛哭流涕,虞翻又说:“你打算装模作样来求得宽赦吗?”孙权对他感到很气愤。?

孙权做了吴王以后,庆功宴席快就数的时候,亲自起来劝酒,虞翻趴在地上装醉,不端酒杯。孙权离开后,虞翻又起来坐下。孙权于是大怒,拔出佩剑要杀他,在座的都很惶恐。只有大司农刘基起身抱住孙权劝说到:“大王喝酒之后杀掉有名的读书人,就算虞翻有罪,天下人谁相信?况且大王向来能容纳贤人使众人归附,所以天下人都来投奔,如今一下子前功尽弃,行吗?”孙权说:“曹孟德(曹操)尚且杀了孔文举(孔融),我杀个虞翻有什么!”刘基说:“曹操是个轻易就杀人的人,天下都反对他。大王推行德义,要和尧、舜相比,(如果杀了虞翻)怎么再和尧舜相比呢?”虞翻因此得以免死。孙权因此命令身边的人,从今起酒后自己再说杀人,都不要杀。?

虞翻曾经乘船出行,和麋芳相遇,糜芳船上人多,打算让虞翻避让,糜芳船上仪仗队的先锋说:“给将军让路!”虞翻大声骂道:“丧失了忠信,拿什么侍奉君主(说糜芳是降将)?献出人家(蜀国)两座城,还称将军,行吗?”糜芳关上船窗不回答他赶紧回避了。后来虞翻乘车出行,又经过糜芳的军营大门,军官关上营门,虞翻的车马过不去。虞翻又大怒说:“该关的时候反而打开,该打开的时候反而关闭,这是你们应该做的吗?”糜芳听到后,露出惭愧的表情。虞翻生鲁莽刚直,多次在酒席上失言。孙权和张昭谈论神仙,虞翻指着张昭说:“你们都是死人,还谈论神仙,世上怎么会有神仙!”孙权恼怒它不是一次了,于是把他流放到州。虽然他属于被流放,但是依然讲学不止,来听讲的门徒常常多大好几百人。又给《老子》、《论语》、《国语》写注释,都在世上流传。?

起初,山阴(地名)人丁览,太末(地名)人徐陵,一个在县里作小官吏,以给不被人了解,虞翻一见他们,便和谈们交友,关系很好,最终他们都出了名。虞翻在南方待了十多年,七十岁去世。遗体回到到会稽安葬,妻子儿女得以回到家乡。?

虞翻有十一个儿子。第四子虞汜最出名,永安(吴景帝年号)初年,通过选拔官宦子弟担任散骑中常侍,后来担任监军使者,征讨扶严,病死了,虞汜的弟弟虞忠,曾任宜都太守。虞耸,曾任越骑校尉。多次升迁到廷尉、湘东太守、河间太守,虞昺,官至廷尉尚书、济阴太守。?

3. 《三国志·吴书·虞翻》文言文题答案 试题没有发上来,网上也没有搜索到,暂且给你一段《三国志?吴书?虞翻》的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供你参考。

【原文】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

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

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於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於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

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 《吴书》曰:策讨山越,斩其渠帅,悉令左右分行逐贼,独骑与翻相得山中。

翻问左右安在,策曰:“悉行逐贼。”翻曰:“危事也!”令策下马:“此草深,卒有惊急,马不及萦策,但牵之,执弓矢以步。

翻善用矛,请在前行。”得平地,劝策乘马。

策曰:“卿无马奈何?”答曰:“翻能步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行及大道,得一鼓吏,策取角自鸣之,部曲识声,小大皆出,遂从周旋,平定三郡。

《江表传》曰:策讨黄祖,旋军欲过取豫章,特请翻语曰:“华子鱼自有名字,然非吾敌也。加闻其战具甚少,若不开门让城,金鼓一震,不得无所伤害,卿便在前具宣孤意。”

翻即奉命辞行,径到郡,请被褠葛巾与歆相见,谓歆曰:“君自料名声之在海内,孰与鄙郡故王府君?”歆曰:“不及也。”翻曰:“豫章资粮多少?器仗精否?士民勇果孰与鄙郡?”又曰:“不如也。”

翻曰:“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前走刘扬州,君所亲见,南定鄙郡,亦君所闻也。今欲守孤城,自料资粮,已知不足,不早为计,悔无及也。

今大军已次椒丘,仆便还去,明日日中迎檄不到者,与吾辞矣。”翻既去,歆明旦出城,遣吏迎策。

策既定豫章,引军还吴,飨赐将士,计功行赏,谓翻曰:“孤昔再至寿春,见马日磾,及与中州士大夫会,语我东方人多才耳,但恨学问不博,语议之间,有所不及耳。孤意犹谓未耳。

卿博学洽闻,故前欲令卿一诣许,交见朝士,以折中国妄语儿。卿不愿行,便使子纲;恐子纲不能结儿辈舌也。”

翻曰:“翻是明府家宝,而以示人,人倘留之,则去明府良佐,故前不行耳。”策笑曰:“然。”

因曰:“孤有征讨事,未得还府,卿复以功曹为吾萧何,守会稽耳。”后三日,便遣翻还郡。

(《三国志?吴书十二》) 【译文】 虞翻字仲翔,会稽郡余姚县人。会稽太守王朗让他当了自己的功曹(汉代郡守以下有“功曹史”,简称“功曹”,为郡守的总务官,除掌人事外,得参与一郡之政务)。

孙策征讨会稽时,刚好虞翻的父亲去世,虞翻穿着丧服来到府门,王朗想要抗击孙策,虞翻就脱掉丧服入府去见王朗,劝王朗不要抗击孙策而应该回避。王朗没有采用虞翻的意见,迎战孙策,落得大败,逃亡到了海上。

虞翻追随护卫,到了东部侯官县(今福州),侯官的县长紧闭城门不让进去。虞翻前往说服侯官县长,然后才被放进城去了。

王朗对虞翻说:“你家里还有老母亲,你回去吧。”虞翻回到会稽后,孙策又让虞翻当了自己的功曹,用朋友交往的礼节来对待虞翻,并且亲身到过虞翻的家里拜访。

孙策喜欢骑马打猎,虞翻劝阻他说:“你虽然驱遣的是乌合之众,是其他将帅打败后解散回来归附你的士卒,但这些士卒都愿意为你效死力,即使是汉高祖刘邦也比不上你啊。但是你轻易出行,跟随的官员都来不及穿好衣服跟上你(严,衣装),吏卒们常常感到很苦恼。

治理人的领导者如果自身不持重就没有威信,所以,白龙化为鱼,结果被渔夫预且把它当成鱼刺伤了它的眼睛;白蛇自己跑出来溜达,结果被刘邦杀了。希望你稍微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事情。”

孙策说:“你说的正确。但我时常有些想法,端坐在家里,忧闷不乐,就像春秋时的裨谌(人名,音píchén)打腹稿的样子,因此我就喜欢出去走走。”

《吴书》上说:孙策讨伐山区一带的越人时,斩了他们的首领后,叫他的手下全部分散开去追赶逃亡的贼寇,自己一人骑着马与虞翻在山中相遇。虞翻问他的部下在什么地方,孙策说:“我叫他们全都去追赶贼寇去了。”

虞翻说:“这件事太危险了!”虞翻叫孙策下马,说:“这里草很深,情况不明,突然之间有紧急事情发生,来不及调转马头。你不要骑马了,只能够牵着马,手里拿着弓箭步行。

我擅长使用矛戟,请允许我在前面开路。”来到平坦的地方后,虞翻又叫孙策上马。

孙策说:“你没有马,怎么办呢?”虞翻回答说:“我能步行,一天能走二百里左右,自从征战以来,将士们没有谁能比得过我。明府你请打马前行,我能大步跟上。”

走到大路上,遇见了一个吹号角的队长,孙策拿过号角自己吹起来,孙策的部下听惯了孙策吹的号角声,全都出来跟随着孙策,于是跟从孙策转战,打下了三个郡。《江表传》上说:孙策征讨黄祖时,带领军队想从豫章经过便把豫章打下来,。

4. 三国志 吴书 虞翻 翻译 原文: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孙策征会稽,朗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

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

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

策曰:“君言是也。” 翻出为富春长。

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

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

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孙权以为骑都尉。

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吕蒙图取关羽,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龠乎?”蒙即从之。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

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缉胆光感叱啡癸拾含浆乎?”翻由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

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

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翻译: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

会稽太守王朗任命他为功曹。孙策征讨会稽,王朗抵抗孙策,被打败,逃到海上。

虞翻一直追随并保护着他,王朗对虞翻说:“你家里还有老母亲,你可以回家了。”虞翻回来以后,孙策依然任命他为功曹,用对待朋友的礼节对待他,还亲自到虞翻的家里探望他。

孙策喜欢骑马打猎,虞翻劝谏说:“您聚集乌合之众,统领涣散的人们,竟使得他们都对您效死力,就算是汉高祖也比不上您。至于您随便地微服出行,侍卫来不及戒备,官兵们经常为这事苦恼。

做君主的如果不持重就无法展示威严,希望您稍微注意。”孙策说:“你说得对。”

虞翻调出会稽担任富春县长。孙策去世,各县官员都打算出城奔丧,虞翻说:“(我)担心邻县的山民可能有变乱,官员远离城池,一定会导致动乱。”

因此留下来制作孝服服丧。各县效仿他,都得以平安无事。

虞翻给少府孔融写信,并把自己著作的《易注》给他看。孔融回信说:“听延陵(人名)整理的音乐,看你著作的《易注》,才知道东南地区美好的,不只是会稽的竹箭。”

孙权任命虞翻为骑都尉。虞翻多次冒犯孙权极言劝谏,孙权很不高兴。

虞翻又生性不合世俗,经常被诽谤陷害,因此被贬到丹杨泾县。吕蒙图谋打败关羽,因为虞翻也懂医术,请他跟随自己。

后来吕蒙带领大军向西进发,南郡太守麋芳打开城门投降。吕蒙还没有占领郡城就在沙场上作乐。

虞翻对吕蒙说:“如今和您一条心的只有麋将军一人,城中的人怎么都能相信呢,为何不赶紧入城收缴他们的府库的钥匙呢?”吕蒙马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孙权做了吴王以后,有一次宴席快结束的时候,亲自起来劝酒,虞翻趴在地上装醉,不端酒杯。

孙权离开后,虞翻又直起身坐下。孙权于是大怒,拔出佩剑要杀他,在座的都很惶恐。

只有大司农刘基起身抱住孙权劝说道:“大王酒一喝多竟要杀掉良臣,就算虞翻有罪,天下人谁相信?况且大王因为能容纳贤才,所以天下才俊都来投奔,如今一下子前功尽弃,怎么行呢?”虞翻因此得以免死。 虞翻曾经乘船出行,和麋芳相遇,糜芳船上人大多想让虞翻主动避让,前面开路的人说:“给麋将军让路!”虞翻大声骂道:“丧失了忠信,拿什么侍奉君主?献出人家(蜀国)两座城,还称将军,行吗?”糜芳关上船窗不应,赶紧回避了。

后来虞翻乘车出行,又经过糜芳的军营大门,军官关上营门,虞翻的车马过不去。虞翻又大怒说:“该关城门的时候反而打开,该打开营门的时候反而关闭,哪里能算事情办得妥当呢?”糜芳听到后,露出惭愧的表情。

虞翻生性疏狂直率,多次酒后失礼。孙权和张昭谈论神仙,虞翻指着张昭说:“他们都是死人,你们还说是神仙,世上怎么会有神仙!”孙权恼恨他不止一次了,于是把他流放到交州。

虽然他被流放,但是依然讲学不止,来听讲的门徒常常多达好几百人。

5. 三国志·吴书·虞翻等传·第十二译文 第十二第一段的译文如下:

虞翻字仲翔,会稽郡余姚县人。会稽太守王朗任命他为功曹。孙策征伐会稽时,虞翻正在给父亲服丧,他身穿孝服来到郡府大门,王朗想自己出来见他,虞翻便脱去孝服进去拜见,劝王朗避开孙策兵锋。王朗没能采纳他的意见,率军抵御遭大败,乘船从海上逃走。虞翻追随保护王朗,到达会稽东部侯官。侯官县长关闭城门不肯接纳他们,虞翻前往劝说他,然后王朗才被接纳进城。王朗对虞翻说:“您还有老母在家,现在可以回去了。”虞翻回到会稽后,孙策又让他任功曹,并用与朋友交往的礼节对待他,亲自到虞翻家中去拜访。

这一章的内容委实很多,我给你译文的话也涉及到该书的版权问题,所以我还是建议你网购一本《三国志》,这样比较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

6. 翻译一下,急, The worry turn over, the word ZhongXiang, zhejiang yuyao people, first for WangLang collectors, and then for SunBoFu ine. The person wenwu all-rounder, is outstanding people of the southeast. The SunBoFu advised the joy nomadic (。

good for speeding, and turn the hunting suggestion yue: Ming house with the set of audiences, dispel attached and all the SiLi, though, GaoDi han not. As for the light out also, from the satellite with strict, LiZu long bitter person. Hu *** and not heavy. It's not the white dragon fish uniform, trapped in prepared; and he put LiuJi pollution, the less attention. Let!) By the word of the enemy, solo, this paper deeply. To may incur consequences, if minutely count math, not weak in GuoFengXiao also, for ZhangZiGang, ZhangZiBu not the people. He himself and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spear," "walk, in o hundred. Since conquests, LiZu since no ?。

7. 有关青少年智慧的文言文,及注释、翻译 我个人比较喜欢三国志里面的几个小故事,比较短,不过挺有意思。一个是12岁的虞翻的故事,还有两个比较知名,是曹冲的故事。如果楼主是三国迷可以看看:)

(1)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吴书曰:翻少好学,有高气。年十二,客有候其兄者,不过翻,翻追与书曰:「仆闻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过而不存,不亦宜乎!」客得书奇之,由是见称。

译文:

虞翻字仲翔,是会籍馀姚人。三国志吴书中记载:虞翻从小好学,有读书人的狂傲气质。十二岁的时候,有客人问候其兄长,却没有会见虞翻。虞翻后来给客人写信道:我听说琥珀不会吸引腐烂的草芥(含水分所以不会被静电吸引),磁铁不会吸引能弯曲的针(金银质的针质地比铁软,不会被磁铁吸引),你对我过而不见,也是很合情合理的。客人见到信后非常惊奇。因此能看出虞翻的机敏以及对书本知识的灵活应用。

(2)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 曹冲画像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译文:

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作了。

(3)

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译文:

汉末之时,战乱频繁,统治者常常采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民。一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了,守卫仓库的官吏们认为这下必死无疑,商议着要把自己绑了去自首,但还是很害怕免不了死罪。曹冲为人仁厚,通情达理,知道了这件事后,就让他们先等几天。曹冲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来像是被老鼠咬破的,又假装很失意,脸上显现出发愁的样子。曹操见了问他,他就说:“世俗的人认为衣服被老鼠咬破,对衣服的主人不吉利,现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发愁。”曹操说:“这是胡说,不要担心。”不久曹操听说了马鞍被咬的事,就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放在身边都被咬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于是没有追究这件事。还有很多犯下罪过的人,按照刑法应该被处死,都依靠曹冲的辩解得到了宽大处理。曹操把这些事情对大臣们说,表示有意传位于曹冲。

孙权百般强调关羽杀不得,为何吕蒙执意要杀?

在三国时期,关羽的败亡是一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它完全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同时,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关羽在荆州被袭后,从襄樊前线撤军,想夺回荆州。谁知道,由于自己部下的家属都在江陵,受到吕蒙的优待,失去了战心。在撤军途中,关羽的大军离散。关羽无奈,只得走保麦城。后在突围逃往西川的途中,关羽被东吴的伏兵在临沮擒获,随即被杀。

我们从历史上没有看到孙权强调不让杀关羽的记载。倒是在《三国志》的注释中,有段记载提到了关羽被擒后的东吴君臣的议论。说是在擒住关羽之后,孙权想要留下关羽的性命,好为自己效力,抵抗曹操和刘备。但是,孙权的手下争辩说,关羽这个人是个狼子,不能养活。如果不杀了他,日后必然是个祸害。当年曹操就是没有杀了他,结果到后来自取祸患,被关羽逼得几乎要迁都。今天抓到了关羽,哪能让他还活着。于是孙权杀了关羽。

在《三国志》注释中,对这段记载进行了批驳。说孙权派潘璋去截断关羽的退路,等关羽到了就斩首。而且临沮离江陵相距二三百里,这么长的距离不立刻杀了关羽,哪还有时间去商议关羽的生死问题。以关羽对刘备的忠心,留下关羽的性命来抵抗曹操和刘备,更是不合情理。所以,这段记载不会是真实的。

《三国志》的这个注释里的批驳应该是正确的。我们从种种迹象来看,下令杀死关羽的人就是孙权,而吕蒙则是执行者和赞同者。在《三国志虞翻传》里我们也看到了一段记载,可以作为佐证。史书中记载道:

关羽既败,(孙)权使(虞)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虞)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虞)翻言。(孙)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孙权和虞翻的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权在关羽失败后,让虞翻占卜关羽的下场。虞翻占卜出来的结果是两天内关羽就要身首异处。后来的事实发展如虞翻的所料。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孙权是要见到关羽死而甘心,哪里会向部下强调不杀关羽。恰恰相反,下令杀关羽的就是孙权。

那么,我们了解了,要杀关羽的是孙权,那么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他又为什么不怕刘备报复,敢杀关羽呢?

孙权要杀关羽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关羽的仇恨。关羽为人傲慢,对东吴君臣根本就放不到眼里。关羽看人主要的看这人的本事的。而看看东吴的战绩,周瑜在关羽截断江陵后方的交通配合下,和曹仁争夺一年才拿下江陵。而孙权则是率领十万大军,在合肥被关羽的老朋友张辽,率领七千人马打得狼狈逃窜,自己还险些丧命在逍遥津。

和曹操的军队经过长期征战的关羽,看看东吴的战绩,对东吴的君臣是根本看不起的。而关羽还吃过东吴一次大亏,就是在湘水之争的时候。东吴利用关羽没有防备,用偷袭的办法一举拿下了三郡。这更是让关羽对东吴深恶痛绝。所以关羽一说起东吴君臣就是东吴鼠辈,江东群狗。在孙权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的时候,关羽断然拒绝,还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这一切都让孙权感到无比的羞辱,所以,只有杀了关羽也才能泄恨。

第二个原因是对关羽的惧怕。关羽的军事能力在三国时期是首屈一指的。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迫使曹操想迁都避其锋芒。关羽不但陆战精通,还惯习水战,他的水军对东吴威胁太大。

如果让关羽跑掉,等于是放虎归山。如果他率领西川的军队前来报复,东吴很难应付。蜀汉位居上游,加上关羽的军事才能,如果水陆并进,东吴很可能失败。再加上东吴的统帅吕蒙身体不好,随时可能病逝,如果吕蒙一死,东吴的军事实力更加降低。出于自身安全这个目的,孙权必须除掉关羽。

那么,孙权下决心杀死关羽,他就不怕刘备的报复吗?我们从历史上看,他还是害怕的,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孙权为了应付刘备的报复,采取了多种手段,杀死关羽也是其中的一环。

孙权在夺取荆州之前,做了严密的计划。他在濡须口之战后,就暗中派使者去曹操那里,投降了曹操。死死拉住曹操,向曹操求和联盟,是孙权偷袭荆州的前提条件。老奸巨猾的曹操当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同意了孙权的投降。

在夺取荆州前,孙权还和吕蒙对夺取荆州的战略意图进行了周密的探讨。在选择荆州还是徐州的战略方向上,两个人最终达成一致,选择了夺取荆州,并为此做出了周密的军事部署。

在整个夺取荆州前后,孙权都是打着为曹操效力的旗号,想把祸水引向曹操。他把关羽的首级送到曹操那里报功,对外宣扬是听了曹操的旨意。曹操则以厚葬关羽揭穿了孙权的谎言。孙权又上书曹操,劝曹操称帝,想再次把刘备的矛头引向曹操。而曹操则是看着信冷笑,说孙权是想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啊,没有理睬孙权的建议,没有上孙权的当。从这些种种事实来看,孙权还是害怕刘备的报复的。

不过,孙权在向曹操、曹丕低头,免去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再加上关羽一死,东吴和蜀汉的军事实力此消彼长,孙权认为自己可以抵挡关羽的报复。所以,孙权下决心杀了关羽。

吕蒙在关羽之死的事件中,虽然不是主使者,只是一个执行者,但是他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他在继承鲁肃的职位,成为东吴的都督后,顺应孙权的心意,改变了鲁肃的战略。他只是着眼于东吴的防御战略,一心要夺取位居长江上游的荆州,根本就不顾联合抗曹的大局。

虽然在吕蒙的指挥下,东吴几乎兵不血刃的就夺取了荆州。这虽然在战术上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可是在战略上却是彻底的失败。东吴和蜀汉本来就是两个弱国,只有联合起来对抗曹魏才有出路。可是在吕蒙的盲动下,东吴和蜀汉自相残杀,使得曹魏坐得渔人之利。在此之后,曹魏更强,蜀汉和东吴更弱,天下的形势再也无法改变了。

虞翻的人物生平

虞翻起初在会稽被太守王朗任命为功曹。及后孙策进攻会稽,虞翻当是正值父丧,他穿着丧服到太守府邸,王朗计划和孙策开战,虞翻于是脱掉丧服进府面见王朗,劝他躲开孙策。王朗没听他的。 完结抵抗孙策,被击败,逃到海上。虞翻追随并保卫着他,到了东部的侯官(地名),侯官县长闭门不让王朗通过,虞翻上前劝告,才开门放他们进来。王朗对虞翻说:“你家里再有老母亲,你可以回家了。”虞翻回去以后,孙策依然任命他为功曹,用对待好友的礼仪对待他,亲自到虞翻的家里探访他。
孙策经常轻骑出游猎,虞翻劝谏说:“您汇集乌合之众,统领分散的人们,最后都使得他们对您效尽力,就算是汉高祖也比不上您。至于容易出府,微服出行,侍卫来不足戒严门路,官兵们通常为这事烦恼。做君主假使不庄重就无法展请愿风,因而说龙形成鱼的样子,被叫豫且的渔夫捉住,白蛇专断出游,被刘邦杀了,期盼您稍微注意。”孙策说:“你说的对,但是偶然思考题目,闲坐着内心很不宁静,有碍于想出有新意的计谋,因而要出行。”
后来虞翻转任富春县长,此时孙策却被许贡门客行刺而死,各县官员都打算去奔丧,但虞翻认为江东未定,若果官员离开可能会令贼匪和变民有机可乘,侵扰州县,于是留守在富春服丧;其他各县官员都效法,维持了江东各县的安定,使孙暠后来未能攻取会稽自立。后来虞翻获举茂才,东汉朝廷和曹操先后辟命,但虞翻都一概拒绝。虞翻给少府孔融写信,并向他展示自己著作的《易注》。孔融复书说:“听延陵(人名)整理的音乐,看你著作的《易注》,才知道东南地域美丽的,不仅是会稽的竹箭。又观查天象,气温,推算祸福,与神灵适合,可以说是探索奥秘到达极致了。”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写信给孔融说:“虞仲翔先前被人诽谤的很凶恶,但他的性子就像美玉,越雕摩越光明,那些诽谤不敷以对他造成伤害。”
孙权后来任命他为骑都尉,但虞翻多次大胆向孙权进谏,已令孙权颇为不满;同时他与一些官员亦不睦,多次被毁谤,最终被流放到泾县。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吕蒙意图袭取荆州,先称病回建业以减低关羽的戒心,在建业时以虞翻通明医术为由要求他随军。不久,吕蒙发动偷袭,进攻南郡,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当时吕蒙军尚在沙丘上庆祝南郡投降,虞翻此时劝吕蒙小心城中会有伏兵,江陵城中只有麋芳跟吴军是一心的;其他人居心叵测,劝吕蒙应尽快入城控制城池,吕蒙幡然醒悟、及时掌控城中要地,让原本想要伏击的人来不及设好埋伏。当时城内果然设有伏兵,因为吕蒙接纳虞翻的劝告,这次伏击才不成功。
关羽被击败后,孙权让虞占卜,算出《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的卦象,虞翻说:“不出二天,关羽必被杀头。”果真如虞翻所说。孙权说:“你固然比不上宓羲氏,但比得上东方朔了。” 魏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开释了他,请他和自己相见。另一天,孙权骑马出来,请于禁和自己偕行,虞翻叱责于禁说:“你是个俘虏,怎么敢和我们主公的马齐头并进呢!”就要拿鞭子打于禁,被孙权呵止了。自后孙权在楼船和群臣会饮,于禁听着歌舞痛哭流涕,虞翻又说:“你计划装模作样来求得宽赦吗?”孙权对他感应很愤懑。 孙权做了吴王以后,庆功宴席快就数的时辰,亲身起来劝酒,虞翻趴在地上装醉,不端羽觞。孙权摆脱后,虞翻又起来坐下。孙权于是震怒,拔出佩剑要杀他,在座的都很惊惶。只有大司农刘基起家抱住孙权劝告到:“大王饮酒之后杀掉有名的念书人,就算虞翻有罪,天下人谁笃信?何况大王向来能包容贤人使众人归附,因而天下人都来投奔,今朝一下子功败垂成,行吗?”孙权说:“曹孟德尚且杀了孔文举,我杀个虞翻有什么!”刘基说:“曹操是个轻易杀害士人,遭到天下非议。大王推行德义,要和尧、舜相比,(假使杀了虞翻)怎么再和尧舜相比呢?”虞翻因此得以免死。孙权因此下令身边的人,从今起酒后自己再说杀人,都不要杀。
虞翻曾经搭船出行,和麋芳相遇,麋芳船上人多,计划让虞翻避让,麋芳船上仪仗队的前锋说:“给将军让路!”虞翻高声骂道:“丧失了忠信,拿什么服侍君主(说麋芳是降将)?献出人家(蜀国)两座城,还称将军,行吗?”麋芳关上船窗不答复他赶忙回避了。自后虞翻搭车出行,又经历麋芳的虎帐大门,军官关上营门,虞翻的车马过不去。虞翻又震怒说:“该关的时辰反而打开,该打开的时辰反而闭塞,这是你们应该做的吗?”麋芳听到后,显露羞愧的神志。虞翻生冒失刚正,多次在酒菜上走嘴。孙权和张昭辩论神仙,虞翻指着张昭说:“你们都是死尸,还辩论神仙,世上怎么会有神仙!”孙权不止一次对他的话语愤怒了,于是把他放逐到交州。 张纮:“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
孙权:“①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②虞翻亮直,善于尽言,国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
陈寿:“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
孙登:“虞翻,志节分明。”
袁宏:“仲翔高亮,性不和物。好是不群,折而不屈。屡摧逆鳞,直道受黜。叹过孙阳,放同贾屈。”
李白:“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
叶适:“虞翻,东国俊才,宦仕州郡。上不及预天下废兴之义,下不能为一身荣辱之防。虚効忠勤,轻招废放,惜哉,惜哉!曽不得比顾雍、诸葛瑾之伦也。虞耸抽引人物,务在幽隠孤陋之中,亦用意至到之一节。其言所誉依已成,所毁依已败。后世则又不然,嫉其已成而设毁以败之,皆是也。”
刘克庄:“孝谦已称帝,宾佐尽封侯。不道投荒客,交州白了头。”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6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