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努尔哈赤因仰慕岳飞让两个子孙改名为岳(古今中外少年英雄事迹)

华里士 2023-07-22 08:31:20

目前的岳王庙大多是清代建筑,作为岳飞敌人的后裔,清朝皇帝对于岳飞却是格外推崇。据说努尔哈赤曾经让他的两个子孙改名为岳(编者注:即努尔哈赤长子代善之长子、克勤郡王岳托,第七子阿巴泰之第四子、安亲王岳乐)。乾隆帝曾多次到杭州岳飞祠墓造访,并亲自撰写《岳武穆论》。乾隆帝对岳飞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非常赞赏,曾亲自题词赞颂为“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游西湖可以参加旅行社的一日游,也可以自己一个景点一个景点慢慢地游上两日、三日,偏偏我到了杭州,时间已经有些吃紧,只能选择前者。好在看了看行程安排,虽然舍弃了杨公堤、万松书院等几个景点,岳王庙还在。

西湖美景千百年来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颂,几乎是古代美誉度最高的旅游胜地。不过随着现代交通的日益发达,许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区成为了游客的新宠。我认识的一位资深驴友就觉得论自然景观,西湖显然没有九寨沟、张家界、凤凰等许多地方更吸引人。不过大凡历经千百年考验,始终不衰的风景区都有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这点不是所有美丽的所在都能拥有的。

对于西湖,最著名的比喻是将她比作“西子”,就很符合江南特色,事实上大多数江南城市都被世人女性化了。不过在偏于阴柔的色调中,西湖却不乏阳刚之气,这股阳刚之气就来源于栖霞岭南麓的岳王庙。

走进岳王庙,中间是一条青石铺成的甬道,两旁古木参天,正殿忠烈祠重檐中间悬着一块“心昭天日”的横匾。此时每个游客都会被一种对于英雄的敬慕之情笼罩,极少有人会像在别的景点那样打闹。虽然我之前没有来过岳王庙,可是因为对于岳飞的故事太了解了,眼前一切都觉得那么熟悉。岳飞草书“还我河山”的巨匾,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的四跪像,明代莆田人洪珠书写的“精忠报国”……

在匆匆的游览过程中,我忽然觉得岳王庙里似乎少了两个重要人物的雕像,一个是小人物狱卒隗顺,一个是大人物宋高宗赵构。“岳鄂王死,狱卒隗顺负其尸,逾城葬于九曲丛祠。”明代民族英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被蒙蔽的老百姓还唾骂他是卖国贼。在封建统治者掌握话语权的年代,不知当年岳飞冤死时,普通老百姓的真实反应是什么?好在有隗顺这样一个小小狱卒,让我们略感欣慰,那个年代良知并没有被毁灭。

这样一个伟大的小人物,似乎应该得到后人更多的尊敬。至于宋高宗赵构,他比四跪像中的任何一人更应该对岳飞之死负责,可是千百年来,他却始终逍遥“墓”外。

目前的岳王庙大多是清代建筑,作为岳飞敌人的后裔,清朝皇帝对于岳飞却是格外推崇。据说努尔哈赤曾经让他的两个子孙改名为岳(编者注:即努尔哈赤长子代善之长子、克勤郡王岳托,第七子阿巴泰之第四子、安亲王岳乐),康熙帝曾钦赐给岳飞23世裔孙、刑部掌印岳镇九伴朝銮驾和蟒服。乾隆帝曾多次到杭州岳飞祠墓造访,并亲自撰写《岳武穆论》。乾隆帝对岳飞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非常赞赏,曾亲自题词赞颂为“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书,置身岳王庙中,你会感觉到这种厚重。有了岳王庙的西湖,不再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那个西湖了。

古今中外少年英雄事迹

1、孙策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

建安元年(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

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

同年4月,孙策在丹徒狩猎时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2、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1],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名将卫青外甥,大司马霍光兄长。

善于骑射,勇猛果断。十七岁,拜骠姚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拜骠骑将军,封为冠军侯。

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被葬于茂陵。

3、贞德

圣女贞德(法语:Jeanne d'Arc或Jeanne la Pucelle,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国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天主教的圣徒。

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最后被捕并被处决。

贞德原本是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她声称在十六岁时的一日,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米迦勒、圣玛嘉烈和圣凯瑟琳,从而得到“神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国人占领的法国失地。

后来她几番转折,得到兵权,于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并带兵多次打败英国的侵略者,更促成拥有王位承继权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

然而圣女贞德于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不久为英国人以重金购去,由英国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国鲁昂当众处死。

她17岁时便成为了闻名法国的女英雄,但在3年后的20岁便遭处死。20年后英国人被彻底逐出法国时,贞德年老的母亲说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最终于1456年为她平反。之后并于1920年5月16日由教宗本笃十五世封圣。

贞德死后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从拿破仑到现在,法国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

主要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席勒、威尔第、柴科夫斯基、吐温、萧伯纳和布莱希特都创作了有关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直到今天。

4、岳云

岳云(1119年7月14日—1142年1月27日),字应祥,号会卿,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长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将军。历任武翼郎、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等职。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16岁的岳云随父出征,去收复被金国占领的随州、邓州等地。在这次战斗中,岳云手持铁锥枪,冲锋在前,勇不可挡,第一个登上久攻不克的随州城。

后又随军北征,收复邓州。从此军中皆称他为“赢官人”(官人为宋代对男子的尊称,“赢”此指常胜不败的意思)。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年)除夕,跟父亲岳飞,部将张宪一起惨遭宋高宗赵构和奸臣秦桧诬陷而死,岳云死时年仅23岁,死后葬于杭州栖霞岭。

5、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明末(南明)诗人、抗清英雄。

父亲夏允彝,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抗清将领。夏完淳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十七岁英勇就义。

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领兵激战,战败自杀殉国殉后,夏完淳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夏完淳

——岳云

——霍去病

——孙策

——贞德

努尔哈赤建国后称国号为后金,为什么皇太极又要改国号为大清?

我国封建朝代的国号其实是非常讲究的,一般统一的王朝都是以单字最为尊贵,两个字次之。翻阅中国的历史,你都可以看到,从商朝开始,到清朝灭掉的明朝。所以最后皇太极改用一个清字也是这个原因。

我们现在所说的大清、大唐都是为了表示尊贵,才加上了“大”的字。而其他那些东晋、后唐其实是说明在不同时期,他们用了同样的国号,加以区分的。所以后金这个国号显得不够尊贵,被改掉也是情有可原。


同时,金在老百姓口中并不是好的代名词,岳飞抗金的故事,代代流传。当时宋代的时候,发生的靖康之耻,可以说是整个中原地区的国殇,因此如果还用后金很容易引起大部分人的抵触反感。皇太极改用大清就是为了消除这种舆论压力。而且清这个词其实在国号上可以说是非常少见,因此百姓都不会了解,也不会有其他联想。

大家也都知道,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讲究五行八卦,在这些国号上更是精神。皇太极认为元朝属金,后来被明朝所灭,明朝应该是火,火克金,而如果自己的国号里还是带金,还是会被明朝压制,毕竟当时反清复明的口号到处可见。所以将国号改成清,清是带水的,也就是属水,这样就可以克制火的明朝,完成真正的大统。

从满语角度,这个大清就是善战者。所以对于满蒙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体现了是马背上夺去了天下,崇尚武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59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