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血滴子是谁发明的,血滴子是否真的有那么厉害,

历史典故 2023-07-22 08:01:42

“血滴子”在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传说它能在百步之内敌人毫无防备之下,迅速取下对手的脑袋;此外,还传说是雍正组织的暗杀机构。

但是这种暗器的真实性让人怀疑,因为只记载在各类稗官野史与民间传奇中,真实的器物并没有出现过。

“血滴子”是一种暗杀机构

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8月20日,雍正白天还可以处理政务,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由于死亡非常突然,于是在官场,在民间,便产生了种种猜想和传说。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吕四娘报仇削取了雍正首级。这个吕四娘是谁?为何要取雍正的头颅?

原来民间传说雍正皇帝篡改康熙帝的遗诏,登上皇位。雍正登基后在民间流传出真相,雍正组织暗杀队命名为“血滴子”,“血滴子”的成员都是在江湖上非常有名气的剑侠,武功极高,凡是在民间传说或者撒布流言者,杀无赦。

当时,一个湖南秀才曾静因对清政府不满,上书陕西总督岳钟祺(岳飞的后裔)策动反清。之后,胤禛就此事大做文章,对案犯严加审讯,广肆株连,牵连出浙江文士吕留良文字狱案。曾静、吕留良等人被满门抄斩。吕留良的孙女,年仅十三岁的吕四娘幸免于难。当她得知全家惨遭雍正杀害,悲愤填膺,四处学艺,巧逢高僧甘凤池,四娘拜之为师。甘授吕四娘飞檐走壁及刀剑武艺。

后来,吕四娘设计潜入干清宫,刺杀雍正,把削下头颅提走。民间盛传雍正大葬时只得以金铸头代之,葬于河北省易州泰陵地宫。

这毕竟这是个传说,但是雍正真的组织有一支特种部队:“粘杆处”。

“粘杆处”一开始是一个专事粘蝉捉蜻蜒、钓鱼的服务组织。原来雍正还没登基前,他住的北京城东北新桥附近的府邸内院,长有很多高大的树木,每逢夏季,鸣蝉聒噪,喜静畏暑的雍正就命侍卫操杆捕蝉。

康熙晚年,众多皇子争夺皇位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胤禛表面上无所事事,背地里却为争储做准备:招募江湖杀手,组织一支心腹特种部队。

雍正如愿以偿后,在内务府之下设立了“粘杆处”机构。既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也为了酬谢党羽。“粘杆处”表面上是伺候皇室玩耍的服务机关,实则是一个特务组织。民间传说的“血滴子”大约指的就是这些人。

雍正去世后,“粘杆处”效忠于乾隆,控制京内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动,直到乾隆死后,“粘杆处”的特务活动才逐渐消失。

“血滴子”是一种暗器

“血滴子“是”血滴子组织“专用的一种能取人头颅的暗器。它扔出去能罩住对手脑袋,等再拽回来,对手的头就被收割在里面了。但是,没人看见过实物,一切都是传说的。

据说,它的外型是一条长铁链连着的一个圆帽型的金属自动器械,在投掷飞行中呈压缩状,颇像个上下双层合在一起的小“飞碟”,待套住敌人的脑袋后,飞碟底层下垂成帽子状,帽子下端的沿上有很多刀齿,会马上像照相机镜头片似地绞合,正好把敌人的脖子切断。然后绳子往回一挥,就把敌人的脑袋提回来了。《茅山奇谈录》里记载着“血滴子”是清朝一位精通天文地理武术医术的茅山道人泉青发明的,能用它降魔伏妖,二十步内取首级如探囊取物,非常恐怖。雍正把他请来,得了“血滴子”之术,就杀了他灭口。

那么它是否真的存在过呢?

从清朝的科技水平来看,“血滴子”是可以造得出来的,不过就是它没有存在的必要。

因为当时已经有很多比它更先进的暗器。比如:袖箭,可以十米之内杀人,既比“血滴子”难以防备,又方便隐藏,而且箭镞还可以穿过很小的缝隙击中目标,而“血滴子”则不能。

想想看,如果一个想要去暗杀目标的刺客,谁会带着一个让人起疑的武器去?况且还携带不方便。

血滴子是什么时期的?真的存在吗?

有说是清朝雍正王朝产生的,单田芳的长篇评书《童林传》中就有江湖武侠和血滴子争斗的故事。这个故事中,雍正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暗杀机构,用于铲除异己,由搜罗到的武林高手、侠剑客组成,名为“血滴子”。

在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一书中并未提到血滴子,却提到了另一个秘密组织“粘竿处”。原来早在九王夺嫡的时候胤祯在雍王府内养秘密武士,称之为“粘竿处”,行为诡秘。胤祯即位后成为内宫侍卫。有人将其比作明朝的厂卫(厂卫就是明代的特务机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的合称)。但是二月河的书中写粘竿处的作用只是作为雍正耳目探听情报,后来遭到朝野恶评和诽谤,其诽谤内容之一就是雍正用粘竿处暗杀异己,于是雍正就把它撤销了。

这两个都是故事,如果联系起来看的话,可能是后人根据粘竿处编出了血滴子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58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