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古代财政亏空与王朝崩溃的关系,财政如何拖垮一个王朝的

以史为鉴 2023-06-13 18:48:37

揭秘古代财政亏空与王朝崩溃的关系,财政如何拖垮一个王朝的

财政亏空和王朝崩溃什么关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般地说来,财政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部门,日常的开支用度都是取之于此,若财政出了问题,各种事务的执行、机构的运作便也会跟着出些问题,轻则要钱无钱干着急,重则官逼民反民就反。纵观我们的历史,一多半朝代是被农民起义断送的,而农民怎会轻易去送命呢,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吃不饱饭了。农民吃不饱饭,本来有政府的救济粮可以吃,无奈财力有限,买不来那许多的粮食,硬是饿着了那些荒民。一切问题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财政亏空与王朝崩溃之间还有不少的中间环节,下面让我们一个个说。

一、 首先,让我们看看财政亏空是如何引起的

本来一个国家开国之初还能颇为节俭,一番蒸蒸日上的景象,可为什么一到后面,就不行了呢,首先我们的说一说特权阶层。

皇室刚开始也没几户,可是随着时间的增加,皇室及其子孙挂迭绵延、繁衍日多,男丁女眷由此散开去人口不少,在古代这些都是特权阶级,不劳动、不缴税,国家养着,开销用度全由财政支出,这一大群的特权阶层日渐消耗着有限的财政。

除了皇帝还有大臣、功臣之后,有功名的乡绅之流,这些人的田产、副产均是不需要缴税的,一开始他们可能也没有几亩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特权日益发挥了作用,土地于是开始兼并,大量的农民被收归其下,不再缴税,这就意味着原来供给国家赋税的那部分农民,被藏匿于特权阶层之下,其劳动成果被特权阶层占有,而无需再向国家缴税,这等于是特权阶层与国争税,财政亏空指日有待。最基本的农田税、副产税等等通过这种隐匿的形式被免除了税费、又有大量的劳动人口通过这种形式失去了人身自由无法为国库缴税,国库的税只会减少不会增加。

除了特权阶层,其实本来的消费也就在逐渐疯狂化,财政用度再多也经不起挥霍,更不用说,随着帝国机器的日渐庞大,帝国官僚层层贪墨,税收归于国库日渐稀少。国家的财富来源于各种资源,比如盐税和铁税,早些时候,盐税还可以从京城近边之处得到很多,铁税也是可以于京城附近获得不少,但随着资源的耗减,盐铁日渐不好找寻,需要从远离京师的地区获得,这样其实就逐渐增加了获得盐铁的成本,拉长了盐铁的供应线,增多的生产、运输的成本,再加上经过的地区、官员也多,层层剥削、贪墨,到了朝廷之手的少之又少。

比如,皇宫用材一项,周秦汉唐还能在终南山、骊山、中条山周边采伐到栋梁之材和名贵木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多而材木长成难,资源只会愈加匮乏,不得已要从更深的山、更远处的更深的山,甚至漂洋过海到东南亚才买用材,如此以来,原来手边就有可用之材,后来要到更远处找寻,运输成本、人力成本几何级增长,所经人手一多,期间又有贪墨情事,光宫殿建设一项,千年之间的成本已经凭空增加不少,可是赋税收入并无增加,财政岂能不吃力,尤其遇到需要大力花钱赈灾的时候。

二、 其次,我们再看看财政如何拖垮一个王朝的

财政收入最初还可为继,慢慢地显示出疲软之态势,平常日用开支还可勉强维持,就是难敌军国大事、赈济灾民带来的用度。到财政拮据之时,像明朝的嘉靖皇帝就连赏赐也赏不起,就连修补宫殿都难筹措经费。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维持日渐增多的支出,就不得不改制。历来有不少例子,比如较少宫内宫女以较少宫廷开支,但是这都是九牛一毛,毫不抵事。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各朝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抑豪强、抑贵族。豪强、贵族在获得特权之后,兼并土地日多、收买人民日多、生活豪奢极欲,即便国库空虚,这些特权阶级亦是富的流油。抑制这些特权阶级,让那些不交税的田地和人口重新缴税,这必然动了特权阶层的奶酪,平时尚无事,一到风雨飘摇之际,这些人就起而造反了。

另外,增加民税,苛捐杂税一日盛于一日,寅吃卯粮之事常常有之,民不聊生也常常有之。商税也日益增加,大商人不惧怕缴税,但也经不起政府的日盛一日的催纳,小商人自然是一点也经不起折腾的,商税一增,立马完蛋。平常年份,农民缴税过多,还能勉力忍受,吃糠咽菜,也是毫无办法,有余力、脑力者或经商、或从事副业、或匿于特权阶层,苟延残喘。商人亦是如此,商税虽重糊口要紧,因为他们懂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没有国家的稳定,就没有商人的商业。但是,国库日益亏空,富商大贾的财富就成为救急之用,找个一二名目、抄没家财,充当国用,也是一种手段,什么都是朝廷的。如果财政实在亏空到补不上,入不敷出,那只有东挪西借、拆东墙补西墙,先从克扣官员的俸禄开始,官员被克扣了俸禄就像公司员工被停发了工资,不出几日,便难以维持。

总而言之,财政不能亏空,亏空了就得赶紧补上,抑制豪强得罪了特权基层、增收民税得罪了普通民众、克扣工资得罪了政府人员,平时偶有得罪还不要紧,大家都可以忍一忍,但随着亏空的时间增长、贪墨之人的增多,这些拆东墙补西墙的措施总得露出马脚,一旦不能继续勉力维持,一遇灾年,饥民嚎啕向君父祈食,结果国库囊中羞涩,那时,饥民眼里还有什么君父,起而造反,豪强趁机扰乱,商人窜入、官员内应,一个王朝岂有不崩溃?

三、结语

还得是能有充足的财政收入,满足国家一切的开支,既能开源又能节流,才能细水长流。偶有天灾人祸,拿钱就可摆平,而不用东拼西凑,拆墙补墙。明朝嘉靖开始就财政勉力维持,直到万历逼不得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才有了隆万中兴,但总归改革难以彻底,既无法开源,又难于节流。税赋一日重于一日,可是国库却一日比一日空,官逼得民不得不反,于是明朝最终还是死于弄明起义之手。

衣食最重要,只要一个王朝能都保证民众衣食无忧,民众何来以怨报德之行呢?传统社会的国家,有一大半死于财政亏空就不难理解。

西汉王朝是如何走向衰落的?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01、豪强崛起,大权旁落

早在汉武帝时期,其实就已经开始大力管控土地兼并,并且也是开始打击地方豪强,然而在汉宣帝之后,土地兼并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当时的整个社会也是相当的动荡。而到了汉哀帝的时候,地方豪强的势力也是在慢慢加强,此时中央大权早就已经开始旁落,而国家的财政也是在出现亏空,说白了,国家的财富早就已经被地方豪强抢夺了,所以留给西汉的生存空间也是不多了。

02、统治者比较昏庸

在汉元帝时期,整个西汉也是越来越贫困,出现了外戚宦官亲政的现象。在汉元帝驾崩之后汉成帝继位,而此时国家的权力早就已经被宦官掌握。而此时的汉成帝也是沉迷酒色,这也是为皇权旁落埋下了伏笔。

03、皇帝年幼,外戚干政

在汉成帝时期,为了能够有效的打击宦官和外戚势力,于是便开始把外戚王家当成自己的棋子,并且有意培植王家的势力,然而这样子的举动虽然能够有效的打击外戚和宦官的势力,可是王家的视力也是扩张的比较厉害,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王家彻底的垄断了朝纲,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随后刘衎在继位的时候才仅仅只有9岁,这也就导致了当时的皇帝没有办法对外戚进行反抗。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王莽为了能够成功的篡位,直接把刘衎母子两人分开,并且还杀了刘衎舅舅一族,所以在诸多的因素影响下,当时的西汉也仅仅只存在了210年就陨落了。

所以总的来看,导致西汉衰败的原因有很多,不过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宦官和外戚干政确实比较的厉害。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如何在战争中进行财政改革?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当中,除却内部稳定因素以外,经常会发生区和周边少数民族进行战争的情况。在汉朝时是一个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有着较大变化的时代。在汉武帝时期,主动向匈奴开战,留下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历史佳话。

但是在这一场战争中,汉朝服也是面临着巨大压力的。作为一场战争消耗最大的,莫过于在财政方面。而在汉朝时通过对于财政进行改革,使得将战争带来的压力有所缓解,又维持了社会稳定。

不得不说,汉匈战争引发的汉朝财政改革,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多年的财政雏形,以至于在后世的财政发展当中,基本以看到汉朝时的影子。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是如何在战争中进行财政改革的呢?

一、汉初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为财政发展埋下隐患

(1)秦末战火的影响,汉初统治者采取放任的财政政策

在汉朝之前,百姓经历了秦朝末年纷乱格局的影响,生活苦不堪言。然而这一时候不仅是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当时社会生产、商业经济等呈现萧条景象,可以说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局面。

因此,在汉朝建立以后统治者接受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于国家经济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使得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在这一时候的汉朝里,为了实现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无为的政治思想,这是属于这个乱世刚刚结束时候的一个正确方式。

汉朝建立以后,虽然在中央官制上继承了秦朝的传统。但对于百姓税收的政策也是不同于秦朝时期。虽然这一时候的汉朝为了养活庞大的管理体系,需要大部分的财政支出。但是这时候吸收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汉朝统治者对于秦朝的官制进行了简化,同时也节省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

与此同时,在汉朝初年,为了使得百姓能够有一个较好的恢复环境,汉朝的机构现出非常简洁的形式。除却三公九卿以外,便是通过简单的层级管理,并没有过多干扰民间的经济。

可以说,在经历汉初六十年的发展,才得以有充实汉朝国库的机会,而正正是为此奠定了汉初早年采取了较为自由的财政政策。然而,针对这一情况,对于汉朝初年的生产发展还需要多方助力,为此汉朝统治者极力构建稳定的内外环境。

(2)为减少战争破坏,汉初统治者以和亲的方式减少财政支出

这一时候的汉朝,虽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但却隐藏着一些外来侵略的危机。在汉刚走,刘邦登基以后,针对外来政权采取的方式便是和亲。在中国北方民族承载着匈奴这一个强有力的少数民族政权,他们经常南下侵扰汉族边界。

为此,经常与汉族政权发生斗争。历史上有名的万里长城,便是为针对抵抗匈奴铁骑而建造的。在汉朝时,为了稳定外部局势,汉初的统治者选择派出皇室女子和匈奴统治者和亲,这就得以安抚如狼似虎的匈奴。

汉初统治者采取这样的方式,为自己外部环境的稳定创造了一个良好条件。不仅如此,通过和匈奴和亲,这就为自己政权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缓冲阶段,经过这一时候的汉朝,已经是一个逐渐走上正轨的封建王朝,他们在这几十年中获得迅速发展,实力逐渐强大起来。

而且凭借和秦正阳的手段,能够减少战争,这样极为消耗国家财政的方式,有利于减少财政支出。还在之后,汉朝统治者便有了向匈奴开刀的想法,于是便通过和亲这样的方式、暗暗蓄力发展军备。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在汉朝和匈奴之间最终必然爆发战争。

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战争中进行的财政改革

(1)盐铁官营,建立国家垄断制度、增加税收

在汉武帝时期正值汉朝国家鼎盛的时期,因此,为了自己政权稳定着想,汉武帝下令向匈奴开战。然而,一场战争是一次烧钱的行动。

对于国家财政造成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对于雄心大志的汉武帝来说,停止讨伐匈奴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他对于汉朝的财政进行了改革,同时也因为这次改革,汉朝的财政奠定了封建王朝两千年的雏形。

在进入战争时期,汉朝的军队并不能像匈奴一样,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减少自身的财政压力。相反,汉朝需要更大的财政资金的支出,以继续延续这一场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在这一次压力之下,汉武帝对于财政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国家垄断的机构。在汉武帝的财政改革措施中,最为出名的便是盐铁官营。在当时作为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食盐,可以说是这个国家的支柱性产业。

同时为汉武帝为了自己战争的需要,对于制盐行业加收了重税。但是这却并不能够满足一场庞大战争的需求,于是汉武帝就开始动起了小心思。

他将盐这一行业的所有权利收归到国家手中,由国家统一建立了相关的作坊,以供应全国的食盐,通过这一方式,汉武帝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增长。在除却战争的需求之外,国库还有些许剩余。

而不安分的汉武帝又盯上了铁这一行业,铁不仅仅是作为家庭农具生产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战争兵器铸造的原料之一。为此好利,又将盐的开采权和经营权收归到国有,对于民间商人私自开采卖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此,他建立起了一套盐铁官营的制度,这也是当时最早的国企。

除了建立国企以外,为了推动商业的发展,汉武帝还进行了货币改革,在推动商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国家收入。

(2)改革货币,推动商业发展、增加商税收入

在古代的货币经常是由政府做铸造的金属货币,这也成为了封建王朝成功操纵经济发展的法宝。在汉朝时,由于战争的亏空,导致了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然而,在汉朝初年货币的铸造权是经过国家下放到了冥界四人手中,而汉武帝为了能够从中增加自己给的商税收入,便将这一铸造货币的权利收归国有。

汉武帝对于货币进行了创新,铸造出了不同的货币,同时又这一时候颁布了要收取铸币税的命令。除了通过这一个税收能够从民间获利以外,汉武帝盯上了诸侯,他强制要求诸侯必须使用自己的货币,同时也必须将这个作为每年上供的贡品。

然而,当时皇室享有全国矿物的2/3,因此,铸造社交货币之间存在的差价,就使得当时的税收得到了成倍的增长。而且通过这样的发展,使得商业中流通的货币越来越多,进一步推动了流通产业的发展。

在汉武帝时期,这样的手段使得国家税收能够支撑长期对匈奴作战的需要,不仅如此,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将原本分散的铸币权收不到中央,同时又能够收到不菲的民间财富。

这一首金融垄断可以说是经济学上较为成功的资本运作。但是,战争的消耗远远超过了汉武帝的想象,为此他做出了一个影响后世最为深远的决策。

(3)必要时期的措施,汉武帝采取了卖官爵的举措

在长期的战争影响下,汉武帝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财政危机。为此,汉武帝做出了卖官鬻爵的决策,这成为了后世王朝,一旦出行财政危机和敛财的重要解决手段。

汉武帝针对以前的二十等军功爵制进行了发展,明码标价这些官位的价格。然而,这些职位仅仅供个人享用,这些人在上战场以后,大部分的都牺牲了。

而这些职位又逐渐空下来,于是新一轮的敛财行动,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又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了下去。但是这样的方式只是治标不治本的问题,经济长期发展以后,对于国家的管理阶层出现或乱,因此,买官爵只是汉武帝在紧急时候采取的必要措施。

三、汉匈战争三百年,奠定了往后王朝的财政格局

汉朝和匈奴之间发生了长达百年的战争,然而,这也为汉朝财政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条件。在这三百多年的战争中,先有汉初统治者为维护稳定,采取了和亲以减少军事战争的目的。

而在这之后,汉武帝又通过建立国家垄断的企业和金融垄断的手段,对自己的战争消耗聚拢了雄厚的物力财力。

然而,战争不愧作为一个极为烧钱的行动,就连卖官爵这样混乱的情况都成为一个被允许的事情。因此,这于后世封建王朝的财政影响是一旦发生战争,便经常会发生此类事件。

结语:

汉朝和匈奴的战争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的财政雏形,这是在战争中得以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深刻证实了战争的烧钱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因此,我们更需要珍惜今天这个和平时代下的美好生活,任何妄图挑起战争的行为,我们都应该与之斗争,须知和平来之不易。

中国历史王朝更替的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有哪些

在中国传统社会每一次整合过程中,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政权结构是具有同一性的。这说明朝代更替的起点是相似的。下面我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与欧洲中世纪相比,中国传统社会绝大多数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制”,只在某些个别时期和个别地区存在“领主制”,而欧洲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主要是“领主制”。可见,早在战国末期开始允许土地买卖到后来逐渐形成“地主制”这一过程,似乎就已经预示着中国传统社会与欧洲传统社会的发展分道扬镳了。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地主制”在秦国确立,并得到了长足地发展,使得秦国成为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朝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可以说,秦朝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以至于使得中国传统社会与欧洲传统社会的发展之路更加不同。

  首先,“地主制”在中国传统社会确立下来,并且在农业上呈现出小农家族经济的结构。尤其是“土地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后,它就可以买卖,这就意味着土地所有权对土地的垄断、独占的权利可以转移,可以积聚……占有土地就能够获得地租收入。这样就产生了以追逐土地所有权目的的竞争与垄断”(《竞争与垄断——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殊性》,萧国亮,1991年)[2],使得土地成为了获得社会财富的最重要的手段。在中国传统社会,“农业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费用主要来自农业。由于历朝历代长期强化,农业交纳农业税成为天经地义,俗称其为‘皇粮国税’”[3]。可见,从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事实来看,土地成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整个中央集权国家机器的运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从土地。

  其次,“在小农家族经济结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形成了其独特的政治结构。这一政治结构由三个要素组成,即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家长集权的专制主义家族以及沟通二者的官僚集团”(《竞争与垄断——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殊性》,萧国亮,1991年)[4]。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政体的核心特征。刘顺在《“国家主义”与重农抑商政策》(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11-27)一文中谈到:所谓的“国家主义”,即指在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国家”处于一种突出的被强调的地位,它更多是社会生活的实际策划者和组织者。而中国几千年的实际政治却是专制政治。政治权力的根源系来自君而非来自民,于是事实上,君才是真正的政治主体,由此所谓的"国家主义"也便转而为“君本主义”。中国传统社会也正是在这种“君本主义”下形成了“大一统”的传统,这一传统到汉武帝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从此,“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社会意识。

  其三,“大一统”的集权统治需要一种与之配套的经济政策的支持。在刘顺的《“国家主义”与重农抑商政策》(中国经济史论2003-11-27)一文中,作者着重分析了“大一统”的中国在政治上的集权主义必然产生经济上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他说,专制君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不是纯粹的“君权神授”,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民意。君主一方面要维护“家天下”的权力,一方面要考虑民众可承受的压力。但前者是君主最先考虑的。为了维护集权统治,他必须确保社会上没有可以实际威胁中央集权的社会势力。“豪强地主”和“富商巨贾”无疑是威胁当政者的两大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在解决上述因素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一种左右社会舆论的作用:“重农”一方面可以拉拢有担当精神的士大夫集团,另一方面又可以收拢天下的民心;而“重农”的过程自然而然就要抑制“兼并”,从而给了限制“豪强地主”一个合理性的要求。“抑商”无疑是对“富豪巨商”最直接的打击,打击手段有两种:一是在经济政策上将诸多商品收归官营,以断绝商人牟利的根源;二是在社会意识中努力形成一种以"商"为贱的风气。这样,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很缓慢,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人们竞争财富的最主要途径还是土地。

  由于以上的三点原因,首先在政权结构上,每当前一次王朝覆灭后的传统社会整合过程中,一方面,新的社会阶层没有发展并形成,实力强大的社会阶层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基础雄厚的农业,而不可能是其他基础薄弱的经济如商业,这些社会阶层要建立的政权必然也是依附在土地上的;另一方面,“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在没有新的思想的冲击下,建立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必然选择。于是,政权结构并没有较前面的王朝有所改变,依然是君主专制统治。其次在经济结构上,由于商品经济受到抑制,争夺土地所有权仍然是获得社会财富的最主要手段,围绕着土地所有权展开的竞争与垄断,使得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经济在传统社会长期延续下来。

  以上的分析说明了在中国传统社会每一次整合过程中,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政权结构呈现出同一性的特点,从而导致了传统社会王朝重构的同一性特点。于是,大多数王朝建立以后,社会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几乎都有着相似的特点,这为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呈现出循环的现象提供了起点方面的解释。对于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终点方面的解释,我将在下面“王朝衰落的必然性”中给出解释。

  二、王朝衰落的必然性

  新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以后,社会往往呈现出一种百废待兴的景象。首先,为了稳定社会、安抚民心、促进生产的发展,新的政权统治者往往会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打击“豪强地主”,将许多大的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没收,然后分给建国有功的官员以及普通平民。这样,社会上的土地分配相对分散,自耕农的数目较多,地主阶级拥有的土地相对不那么集中,佃农的数目相对较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高,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其次,由于农业发展较快,自耕农数目多,国家的赋税收入来源充足,赋税收入稳定增长,用于农业生产如农田水利方面的投资较多,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快。再次,王朝政权刚刚建立,政府的管理并没有深入到每一个方面,官僚组织机构精简,运行成本低且效率高。第四,在大多数情况下,新王朝的帝王和贵族往往汲取前面王朝灭亡的教训,生活比较节俭,奢侈消费的欲望暂时得到压制。总的来说,王朝初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很快,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然而,随着王朝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王朝衰落的因素逐渐滋长起来,并且这些因素的发展具有不可阻挡的内在趋势。最终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王朝衰落成为必然,既而走向覆亡。下面我就来具体分析这些因素的发展的内在趋势。

  1.土地不断集中的趋势

  中国传统社会土地的集中趋势是历史事实,如“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乡曲”反映了汉代文景时期土地的集中趋势。萧国亮教授在《竞争与垄断——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殊性》一文谈到了集中的原因:“新王朝通过短暂的恢复时期以后,经济有了发展,与此同时土地所有权的竞争开始趋于激烈,自耕农的数量逐渐减少,他们出现了分化,少数上升为地主,多数沦为佃农……”。他认为对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将会导致土地的集中。这种竞争与垄断的形式表现在各个社会阶层都在极力购买土地。如“今富商大贾,多放田货”(《后汉书集解》,卷28上,第3页)[5],“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史记会注考证》,卷81,第16—18页)[6],反映了商人和富豪贵族购买土地的情形;“衣食有余,稍能买田宅三五亩,出立户名,便欲脱离住户而去”(《五峰集》卷二)[7],“累其盈余,益市田数亩”(张屡祥:《补农书》附录四,《生计》)[8],反映了佃农和自耕农对土地的追求。他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土地的买卖是土地集中的一个原因。不过单纯的土地买卖还不足以导致土地不断的集中趋势。细想下来,自耕农的土地基本能够维持生计,那他们为什么要把土地出卖呢?他们难道愿意拿着卖掉土地的钱去当佃农,受地主的剥削吗?事实上,自耕农之所以会破产而变卖土地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天然的依赖性,决定了只要有自然灾害发生年份,自耕农便不能自给自足、维持基本的生计;其次,自耕农在农业上的经营不善也会导致自耕农的破产;再次,政治特权等其他因素也可能迫使自耕农将土地出卖;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断增加的赋税使得自耕农破产。对于最后这一点,我在后面分析“赋税增加的必然趋势”的时候还会具体阐述。

  2.官僚组织机构的扩张

  对于官僚组织机构扩张的原因,由于不属于纯经济学范畴,我只是借用别人的分析结果来说明,并且在后面的经济学分析中将其视为给定的。于友法在《中国封建官僚机构膨胀成因分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18卷第2期)一文中给出了三个原因:其一,管理分散的自然经济与政府管理技术的落后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官僚机构的设置趋于膨胀;其二,君主专制集权必然导致部分分权,官僚机构臃肿重叠;其三,君主专制在人事制度上的政治恩赐与竞争机制导致冗员的增加。从现代官僚行政组织的研究理论来看,“帕金森定律”描述了官僚组织机构易于发生而又极难改进的近似病态的多种现象,其中就有一条“冗员增加原理”[9]。这说明,官僚组织机构的膨胀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对于古代王朝来说,尤其如此。

  3.统治者消费扩张天性

  “统治者既然以天下四海为自己的私产、以国民为‘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者’,那么竭天下之财以厌一己之私就是这种权力制度与生俱来的本性——这在统一的皇权国家建立伊始即秦始皇时就充分显露了出来,即班固所说:‘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10] 这种本性使得帝王与贵族们的消费有一种天然扩张的趋势。当然,统治者消费欲望在一定时期会有所压制。在王朝建立初期,政权需要巩固,个人权利需要加强,统治者大多会抑制自己的欲望,勤俭节约。如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明朝的朱元章等。但是,一旦政权得到巩固,社会安定,个人权利基础牢固,统治者的消费欲望便没有了其他约束。没有约束的欲望必然导致消费的扩张。历史上的朝代往往到中期以后,统治者的欲望就会突显出来而一发不可收拾。

  4.赋税增加的必然趋势

  随着王朝周期性始末兴亡的变化,赋税制度必然相应地一次又一次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转向诛求无度,直到最后因“民力殚残”而重蹈王朝崩解的覆辙。那么,这种赋税增加的必然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央集权国家财政支出增加的内在趋势。第一,当官僚组织机构膨胀以后,官僚组织的运行成本增加。而巨大的行政组织的运行是要靠国家财政来维持的。这样,中央集权国家为了维护行政组织的运行,财政支出需要增加。第二,靠国家赋税供养的统治者的消费扩张趋势也会使得财政支出具有扩张趋势。除开上面的两点主要原因外,“随着统治者集权统治的深入,也会使他们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他们将人力和财力分散到公路、运河、防御工事和边疆战争上”[11],这也会导致财政支出的增加,从而中央集权国家有加大赋税的倾向。但要注意的是,在财政支出的增加的过程中,消费支出的比例是在不断加大的,社会投资支出如农田水利的投资比例往往有下降的趋势。其次,土地所有权由于内在经济因素而导致一定程度的土地集中趋势,自耕农减少,佃农增加,地主拥有的土地增加。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大部分赋税都是由自耕农承担的,大多数地主阶级凭借其财力与统治者以及官僚勾结,交纳的赋税水平低于自耕农,这样,赋税转嫁到了自耕农的头上,自耕农成为君主专制国家财政收入最大的来源。这样,土地集中带来的自耕农的减少,使得君主专制国家的税源出现不足,但是财政支出的日益扩大必然会导致自耕农赋税负担加重,从而更多的自耕农在原来的土地上无法维持生计而破产,成为佃农,土地集中进一步加剧,自耕农进一步减少,税源进一步减少,于是赋税的增加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形。事实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也注意到了这种恶性循环的恶果,当他们的财政支出需要增加时,便会寻求其他税源来充实税收。最常见的办法是将赋税扩大到商业,加大商业的赋税力度。而在商业方面,赋税的重要来源通常是一些政府专卖产品如盐和铁,但这些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小,是每一个家庭都很需要的商品。因此,转向商业的税收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自耕农的税收负担。而且,各种税收名目的增加,使得各级官吏非法征收赋税变得更加容易。于是,赋税形式从单纯的农业税转变成名目繁多的其他赋税形式,实际上变相增加了农民的税收负担。

  5.人口增加的自然趋势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大统一时期,人口通常都是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的。人口的自然增长趋势可以用生物学上的生物自然繁衍、增长的规律解释:在适宜的条件和环境能够承载的情况下,生物种群的数量呈现出J型增长态势。当然,人类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口的增长不仅受自然环境和食物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但中国的文化向来是鼓励人口增长的,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社会的小农家族结构也倾向于人口的增加。于是,在传统社会和平时期,人口呈现出稳定趋势。如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总人口7055万人,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达到了1.9亿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大约是0.5%。[12]

  6.各个因素的综合机制

  以上几个因素都是王朝发展过程的内在趋势。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王朝衰落的必然性。那么,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王朝衰落并最终走向灭亡的机制是什么呢?下面我将具体阐述这一机制。首先,对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以及其他因素如自然灾害、经营不善以及强权政治等导致了土地的初步集中,自耕农的数量减少,佃农的数量增加,地主的土地占有量增加。一方面,自耕农的减少使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财政税收的纳税人减少;另一方面,大多地主阶级凭借财力与官僚勾结,规避赋税。于是,国家财政收入紧张。其次,官僚组织的膨胀和统治者消费的增加导致国家财政消费支出增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需要增加财政收入满足消费支出的增加。再次,财政收入紧张和财政收入增加的要求使得统治者提高赋税水平。赋税的提高加剧了土地兼并和更多的自耕农破产,于是纳税人进一步减少,财政收入更加艰难,必然又导致赋税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形成恶性循环。第四,财政收入艰难以及财政消费收入支出的增加,必然导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对社会公共设施如农田水利的投资减少,从而社会生产的技术进步缓慢甚至停滞。第五,地主土地的增加导致土地不断集中,社会资源的配置越来越不合理,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第六,一方面,社会技术进步缓慢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总产出的增长缓慢甚至是下降,而人口呈现自然的增长趋势,于是社会人均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土地集中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均,引起了收入分配不均。于是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说,社会呈现出既不公平又没效率的局面,社会出现不稳定,矛盾激化,最终王朝走向衰落直到灭亡。

  三、王朝更替的循环性

  通过前面“王朝重构的同一性”和“王朝衰落的必然性”的分析,我们已经分别给出朝代更替的起点和终点的解释。由于王朝建立是起点的相似性,加上王朝走向终点的必然性,于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出王朝更替的循环性。而且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中,社会的发展似乎始终不能跳出这种王朝更替循环的局面。可以想象,要是清朝末期没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可能还将继续走传统社会王朝更替的循环之路,传统社会的持续时间可能更长。不像欧洲那样,当传统社会晚期出现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发展起来,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并没有出现朝代更替循环的现象,而是被资本主义革命所推翻,最终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部分 结语

  通过第二部分的具体分析与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呈现出朝代更替的现象是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内在的、稳定的机制,在这个机制的作用下,传统社会的朝代更替出现循环。当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因素无疑是机制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硬要说经济因素到底具有多大的决定作用、哪种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话,我可以给出一个比较宏观的概括:中国传统社会朝代循环更替,根本的经济原因在于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依附于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君主专制国家无疑具有相似的运作特点和内在变化趋势。君主专制国家机器的经济支持来源于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经济,而这个依附于土地上的国家机器,其运行的内在趋势必然加剧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下土地所有权内在的变化趋势。这种土地所有权的变化趋势,既不利于对君主专制集权的国家机器的经济支持,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于是,国家机器运行出现困难,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出现社会动荡。从而,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的、运行困难的君主专制集权国家最终走向覆亡。但社会的经济根源即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更本性的改变,同样运行特点和内在变化趋势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又重新出现,并开始着另一轮的循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5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