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地理条件影响军事与战争的例证不胜枚举。从大处着眼,比如中原王朝为什么要在边境上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长城为什么要沿阴山、燕山等山脉而筑7在周边民族大规模入侵中原时,双方为什么常常会守秦岭、淮河为界?
明以前历代实现统一都是自北往南用兵,为什么明朝取代元朝却是自南而北?为什么山西高原、关中地区、四川盆地、江南一带、福建区域、岭南地区经常出现军事割据?再从小处看,为什么山海关、嘉峪关、蒲津渡、采石矶、剑阁道等得失,总是关系到战争的大局7为什么南京、徐州、洛阳、西安、寿县、太原、合肥、襄樊、南阳、成都等地区发生的战争特别多?
一、险关
先说险关,一般都是厄某地之咽喉,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这样的险关肯定是必争之地,列举如下:
阳关
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潼关
北隔黄河与山西相望,东临函谷与河南接壤,同时黄河、渭河又在这里交汇,素有“鸡鸣闻三省”的交通要冲之称。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际,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虎牢关
位于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这里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三英战吕布更使其名声大震。
剑门关
古称天下雄关,为蜀道中最险要的关口。剑门有72峰,高大险峻,关的两侧是青石峭壁,只中间有50公尺宽,2公里长的一条孔道,公路恰从其间通过。诚谓“一夫挡关,万夫莫开”。
雁门关
雁门关关城踞于雁门山雁门之口,距山西省代县西北的20公里。城周长1公里余,墙高2丈(约合今4米余)。石座砖身,形势雄固。有关门三座,即东门、西门和西门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门。北门门额石匾刻“雁门关”三个大字,其两侧镶嵌砖镌联语:“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山海关
东距沈阳400公里,西距北京300多公里。北高山险赫,南渤海涛涛。形势险要,又有万里长城把山、海、关连成一体,如虎踞龙盘,控制海陆咽喉。<<畿辅通志>>称山海关的形势为:“长城之枕护燕蓟,为京师屏翰,拥雄关为辽左咽喉”。故素有“两京锁鈅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此话道出了山海关在军事地位上的作用。
鹰扬关
鹰扬关之美,并不只在山水。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这道岭南险要雄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史载:鹰扬关原称厓鸟鹰关。与纪念汉将军李广的石虎祠(在关内)同建于盛唐,直到北宋,300多年相安无事。至清咸丰年间,天国风起云涌,波及连山。山东举人厅同知韩凤翔欲保境安民,垒石重建,并易名为鹰扬关,它与连山东大门的鹿鸣关相呼应。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抗金逃将曹成,扰乱地方。岳飞率兵追剿,从广西贺州桂岭转至鹰扬关,一直追到连州,最后迫使曹成率众2万降服。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天国将领石达开率军破关而入,与庙岗村民混战一场,双方伤亡千余人,剩下村民17人逃往他处,导致该村覆没,从此留下了“太平天国古战场”与“三十六坟”遗址。
二、城
再说城,城的作用就不像关那样仅限于军事目的,而且兼有政治和经济意义,列举如下:北京,南京,长安,洛阳,襄阳,杭州,上海,这样的城市当然是必争之地了。
1、旅顺
扼渤海咽喉,守京津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火平息,如今这里集中了日俄战争遗址白玉山、望台炮台、二零三高地和东鸡冠山北堡垒,旅顺现为大连市一个行政区,距市区30公里,但熟悉大连历史的人都知道,先有旅顺后有大连,据史载、辽金、元代这一带因地势险要,如雄狮踞滩,称“狮子口”,明朱元璋部将自山东跨海登陆收复辽东。取海上旅途一帆风顺之意,改名“旅顺口”,沿用至今。
2、徐州
五省通衢 交通要道.徐州位于东经116°23′—119°43′,北纬34°45′—35°3′。它东近黄海,西连中原,北倚鲁南山地,南瞻江淮平原。它像一位巨人,立于一个制高点上,虎视眈眈,可督苏鲁豫皖四省。由此向东西南北挺进,都如高山流水势不可挡。有人形象地比喻,徐州是中国东部的“腰眼”,是中国南北的“咽喉”,均属要害位置,适宜两军决战 。
3、长治
古称上党,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说。位置: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东倚太行山,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地区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地区交界。
4、襄阳
先所属湖北省襄樊市,东面有大别山脉和桐柏山脉,在东面有淮河,西面有秦岭山脉,在西是西川诸山脉。襄阳位于唐河白河交汇之处,然后交汇之流又注入汉江。而襄阳则位于三江交汇之上,襄阳城,则背靠岘山,虎头山,等诸多小山脉,可以说襄阳城是固若金汤。有此地势只能说襄阳是个易守难攻之地,并不能说明它具有战略价值(对于古代而言)。他之所以重,那就要看它的背面是南阳盆地,直到黄河无险可守,南面是江汉平原,直达南岭,东可达长江之尽头,西出汉中进入川陕。自古就有七省通衢”之说。足可见其战略价值之重。
5、汉中
位于今川、陕、鄂诸省的交界处,是四川的北大门。三国蜀、魏交兵,蜀军占领汉中之地,进可作攻魏的跳板,退可为据守四川的屏障,成为蜀汉政权能够长期偏居一隅的有力保障。汉中之剑阁道是修建在大、小剑山峭壁间的栈道。该地两崖夹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故曾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其险。
三、港口
还有港口也是必争之地,尤其是大江大河上的渡口,其重要性与一些险关无异,如古黄河延津渡口,长江的夏口,江陵。
龙街渡
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北部,是昆明通往四川的“北大门”。由于两岸群山陡立,地势险要,金沙江水流湍急,加之为滇川通道枢纽,龙街渡成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蜀汉时诸葛亮在此渡江,七擒孟获,平定南中;一九三五年,中国工农红军曾在此佯装渡江,掩护主力部队“巧渡金沙江”。
战略的布置,我认为应和战争的实际情况相关。一个地方是否是兵家必争之地,个人认为是考虑那个地方对战略全局的影响。因此一个地方,不同的战争可能会决定它是否就是要地。例如,一个地方在一次战争中,是对双方进攻或防守都占主动的地形,那么双方都对它要进行活动,如三国时的汉中,荆州等都是这样。
在战争之中来说,地理位置也是重要的一项。当初朱棣迁都北平除了他的封地本来就在北平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北平特殊的地理位置。当时,明朝最强大的敌人无非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北平作为离游牧民族较近的一个地方,时常遭受侵扰,朱棣为了压制他们,就迁都了北平。而在天下的战争之中,也是有着地理位置重要的地方的,这四个地方就堪称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兵家必争之地。
第一个就是襄阳,襄阳跟鄂、豫、渝、陕相邻,它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在汉水的中游。地理位置十分的特殊,这里有着两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楚文化还有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朝历代,襄阳都是经济军事要地。当初,南宋末年,襄阳的失守也就意味着南宋最终灭亡到来。
第二个汉中,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北边靠着秦岭,南边是巴山,中部是汉中平原。这里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也是成都去西安必经之地。同样,两汉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也在这里,当初,汉高祖从汉中为根据地夺得了天下。在许多年后,汉中又成为了进攻蜀地的唯一位置。在这片土地上,出过不少的历史名人,像张良、韩信、萧何、诸葛亮、曹操、刘备蔡伦等人都在这里留下过很深的痕迹,这座城市也就因为各项原因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第三个,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在长江三角洲的北翼。京杭大运河从它的中心穿了过去,到了近代更是有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一直以来,徐州都比较重要,还有五省通衢的说法。意思是,徐州的北门通向了北边的五个身份,直隶、河南、山东、陕西、山西。
徐州这座城市也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它更是有着六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两千六百年的建成史。这也是刘邦的家乡,项羽的古都,现如今也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城市。说起徐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一提起涿鹿就比较有印象了。传说这是黄帝最初的都城,而当初黄帝跟蚩尤大战也是在涿鹿。虽然这个说法有点争议,但涿鹿适合两军交战是没错的。
最后一个,河南,河南省内有着四大水系,还有多个古城,如洛阳、开封,这两个城市都是比较重要的。古人有句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意思就是得到中原的人就可以得到天下。中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有狭义指的是如今的河南一带。夺得了河南,很容易就有了称霸天下的基础。
在民国时期,这里也是比较重要的,先是吴佩孚的基地,冯玉祥在北伐战争之中也占据了河南。后来这里更是成为了根据地,曾经它也是都城,许多的战役都在这里开展。其实重要的还是它的地理位置,北西南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中东部是平原,西南部是盆地。占据的位置也就很重要了,而且,这里也是大片疆域的必经之地。
除了这些城市,还有一些城市也比较重要,就像是荆州等地。当然,城市重要,边境防御也是很重要的。像一些险关,这些险关一般是扼某地之咽喉,比如说最著名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自有天险,还有万里长城把山、海、关连在一起。万里长城第一关,一句话就点出了山海关的军事地位。
在中国古代是战争常发的年代,朝代的更换以及农民起义都会发生战争。看古装剧时,易守难攻,常常听将军说某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某地易守难攻。那么,在历史上那几个城市是兵家必争之地呢?
1、徐州,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徐州吧,在三国演义里徐州是每个国必争的城市。为什么徐州是必争的地方呢?从位置上看,徐州东边是大海,在古代海军不发达的情况下是很难登陆的,我们在看一下徐州的西边,徐州的西边与平原接壤,徐州北方和南方同样都是平原。简单的来说,徐州像是一位身形庞大的巨人,在徐州可以兼顾南方和西边,同时东边是大海,方便粮草的运输。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徐州发生的战争,大大小小大约有四百多次。可以说是非常的动荡,每个朝代都要在徐州进行战争。
2、襄阳,襄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中心,不管你是南下还是北上你都得经过襄阳。战争年代时的战略意义就更加突出了,你的军队和粮草想要到前线去就必须经过襄阳。就襄阳城南北通透,并且东西贯穿,我们看一下地图就明白襄阳重要的原因了。宋朝将军岳飞鄂州起兵的时候,他非常的重视襄阳城,因为他要北上伐辽就必然会经过襄阳城。
4、汉中,四川是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而汉中恰好是进入四川盆地的交界处,假如你得到了汉口就可以控制四川盆地的出入,汉口就像一个门口,四川盆地的门口。
5、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指今天的河南省,河南的地形是平原地区。古代战争主要是靠马,在平原上马可以施展出最大的价值。同时可以容纳很多军人,所以在历史上很多战争的大决战都是在中原,而且在古代很多朝代的首都都设立在中原。例如开封,打下了首都就可以就地建都。
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腹地以河南为主,除了河南之外,还有汉中、襄阳、徐州,这四个在古代都兵家相争之地,当然还有其他重要城市与险关,如荆州等地方。
河南、徐州自古以来,中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的地方,而这一块地方,河南盘踞着,有着四大水系的河南,西南与北面依靠山脉,东临平原,有着广大的领土,占有河南,剑指天下就更有资本了,故而河南有许多古城,如开封、洛阳等。徐州自古就有彭城之称,东晋之时就有?彭城得失,常与南北朝盛衰相连?的说法,徐州依山而临黄河,于南方而言是打开北方的钥匙,于北方而言亦如是。它位于南北中心,它更是水脉四通八达,北通山东、天津、河北,南连浙江,有着水面上运输的绝对优势,一旦战争,粮草器械,军队人马能源源不绝输送。
汉中刘邦汉中而出,探索中原而成汉高祖,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当中亦有汉中的重要性。而在他们之前,其实秦之所能统一天下,也是因秦国打下汉中作为基础,之后才南进蜀国,在把巴蜀占据之后,以此为基础灭了楚国。汉中四面都有天然的险要屏障,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战国之时就素有?四堡之国?之说,汉中之东,更是富饶的襄樊之地,就是荆州,当时诸葛亮北伐之时无数次叹荆州与汉中的关联。
襄阳对于襄阳的印象最初是在电视剧之中,郭靖与黄蓉死守襄阳,因为襄阳是抵挡蒙关大军的防线,如果襄阳城破,蒙古大军可长驱直入到江汉平原,襄阳之西是宜昌,所以襄阳也是四川的门户,襄阳往东是江汉平原,这一片经济稳定广阔的平原很多人想要,而问鼎中原必经襄阳,襄阳又是汉水中段,一旦失守,等于截断汉水粮道与信息联系。
?
其实中国地大物博,有很多城市都有着独特的战略位置,除了上面所说的几个,还有很多地方非常的重要,只不过总体来说,问鼎中原的话,还是这几个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天时地利人和,地利也是很重要的,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55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刘宗敏简介刘宗敏是怎么死的,
下一篇: 李自成被人绿了,绿了李自成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