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洪武二十八年(1395)立为燕王世子。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朱元璋的喜爱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成祖起兵靖难命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朱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到成祖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
此后由于他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因此成祖将他留在后方这样皇二子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朱高煦与成祖颇有几分相像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成祖与危难之际,成祖也曾许愿说“你大哥多病,将来皇位必将是你的”听了这话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整个靖难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在封建社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颇似成祖,武勇英俊,在靖难中立下大功,而且成祖也曾亲自许愿将皇位传给他,就成祖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
但是最终成祖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汉族的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帝王。而且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因此废之无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成祖终于下定了决心,于公元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次子朱高煦并没有这样屈服,他迟迟不肯就藩,留在京城伺机行动,他先是进谗言使得立储的第一功臣解缙遭到贬黜,几年之后惨遭杀害,然后私养了许多武士图谋不轨,好在杨士奇、徐皇后说服了朱棣削夺了朱高煦的部分护卫,强令他就藩乐安。高煦与高炽之争才算暂时告一段落。谁知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皇三子朱高燧在成祖得病期间曾密谋杀死成祖,然后矫诏即位,幸得有人告密,一场灾难才没有降临,事后,由于朱高炽为朱高燧求情,成祖总算没有再追究。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十八日,65岁的永乐皇帝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因此秘不发丧,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成祖的遗体装入棺材中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皇帝也再没有说话,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朱高炽即位后改年号洪熙开始了一系列改革首先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并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从而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其次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史称三杨)辅政。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他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
在思想上他崇尚儒学褒奖忠孝他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仁宗还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仁宗非常善于纳谏,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朱高炽在后宫之中也不恋女色除皇后张氏之外仅谭妃一人张皇后非常贤惠与朱高炽相敬相爱谭妃也是一位贤内助。在朱高炽死后自缢殉节,被谥为昭容恭禧顺妃
朱高炽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由于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众的较少,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朱高炽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洪熙元年(1425)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死后被谥为孝昭皇帝,庙号仁宗。
有人曾提出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因此对于他的贡献提出了质疑,但是殊不知成祖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务一直是交给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己政策,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加上这段时间,朱高炽对明朝做出的贡献就毋庸置疑了。明仁宗朱高炽一代仁君的称号当之无愧。
1425年明仁宗去世,郭氏殉葬。谥号?恭肃?。明初制度,皇帝去世以活人殉葬,此次共殉葬5人, 郭贵妃是第一个被殉葬的。
一、恭肃贵妃郭氏简介。
恭肃贵妃郭氏(14世纪?-1425年),中国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仁宗的宠妃,明朝开国功臣之一郭英的孙女。郭氏是明仁宗在太子府的妾,生有三子。1409年生第八子朱瞻垲、1411年生第九子朱瞻垍、1417年生第十子朱瞻埏。明仁宗在1424年即位,封她为贵妃,死后陪葬在明仁宗的献陵。
二、殉葬疑云
郭贵妃家世显赫,祖父是开国功臣郭英。而且十分受宠,在仁宗后宫地位仅次于张皇后,又生下三个儿子,都封亲王(滕怀王、梁庄王、卫恭王),照例不当殉。家世与她相近的张敬妃无子都以勋旧之女特恩免殉,何况是有三个儿子的郭贵妃?相关史书对详细原因也未交代清楚。《万历野获编》质疑是?岂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耶??真实原因认为可能郭妃在仁宗生前得宠,张皇后嫉恨,不能容忍郭贵妃,在仁宗死后,身为皇太后的张氏逼郭妃殉丧也有可能。
还有一种说法是祝枝山所著《野记》,说张皇后生日的时候,郭妃邀请张皇后到她的宫殿来给皇后祝寿,仁宗也陪同一起来的,郭妃给皇后敬酒,张皇后接过来并没有喝。仁宗不高兴的说:?你难道怀疑这就有毒吗?,于是拿过就杯一饮而尽,郭妃大惊失色,但已来不及了,不久之后,仁宗去世,郭妃也自尽而死。如果按祝枝山的《野记》这就妥妥的宫斗害人不成,反倒连累别人,又害了自己的剧情。
张皇后生日,郭妃邀请张皇后至其宫殿中祝寿,仁宗亦陪同前往,郭妃以酒进皇后,张皇后受之不饮。仁宗不悦曰:?尔又为疑乎??遽取饮之,郭妃大惊失色,但已来不及了,不久仁宗去世,郭妃自尽而死祝枝山 《野记》 三、诚孝昭皇后张氏
诚孝昭皇后张氏(?-1442年11月20日),名不详,河南永城人,明朝初年政治人物。指挥使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镇之祖母。
张氏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封为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进封皇太子妃。明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明宣宗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由于英宗年幼,张太后便成为实际上的摄政,也是明代第一位皇太后以及第一位太皇太后。她信用阁臣?三杨?及礼部尚书胡濙、英国公张辅等五大臣辅政,使正统初年的朝政相对清明,被称为?女中人杰?。
明仁宗朱高炽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9月继位,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年号洪熙。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
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长子朱瞻基继位。
扩展资料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
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爸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终明一代,他当皇帝的日子,仅仅比后来才坐了一个多月龙椅的泰昌帝时间长一些。
朱棣不喜欢大儿子高炽,一个原因大概是他太老实仁厚,说得损一点,就是有点懦弱。没有他爷爷、他爸爸那种英武之气,不像个君临天下、让臣民战战兢兢的君主。第二则是因为身体不好,患了严重的肥胖症,走路很不方便,必须要两个人搀扶。
他的爷爷和爸爸,江山都是马上得来的,朱棣自己上马能开弓,下马能治国,没办法喜欢这样的接班人。更可怕的是,这窝囊的老大却有了两个能干而不安分的弟弟。
尤其是老二朱高煦,老爸兴兵南下,和建文帝夺江山时,身先士卒带领军队做先锋,直逼南京,功劳赫赫。在这场战争中,有一次朱棣对自己喜爱的二儿子许诺,你大哥身体不好,你好好干,江山迟早是你的。
高炽最终能入承大宝,一是嫡长继承制对朱棣的约束;二是因为他娶了个好老婆,生了个好儿子,朱棣喜欢仁宗的长子朱瞻基。高炽的皇后张氏也有朱元璋的马皇后、朱棣的徐皇后之风,见识远大而乖巧伶俐,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内助,用古代命书的说法,有“旺夫命”。
-朱高炽
中国网-一个因肥胖症差点丢失皇位的老实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55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